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竞技散打,“轻体育”化改造——学校开展武术散打教学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25
1
作者 朱瑞琪 高亮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94,共4页
竞技散打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学校体育来普及和推广,扩大其影响,学校教育又可通过开展武术散打运动为其培养目标服务,但当前开展的竞技散打,竞技性强,很难在普通大、中、小学普及和推广。针对两难现象,提出对当前开展的竞技散打进行,运动... 竞技散打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学校体育来普及和推广,扩大其影响,学校教育又可通过开展武术散打运动为其培养目标服务,但当前开展的竞技散打,竞技性强,很难在普通大、中、小学普及和推广。针对两难现象,提出对当前开展的竞技散打进行,运动负荷的轻松化、运动技战术的简化、武德和行为规范的强化、教学、训练和比赛过程的体验化等的轻体育化过程的改造,使其符合普通学生的身心特点。旨在为当前学校武术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散打 轻体育 散打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奥运北京世界武术套路比赛长拳项目得、失分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巧玲 何瑞虹 王胭脂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8-132,共5页
运用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08奥运北京世界武术套路比赛中男、女长拳运动员在动作质量、练水平和难度方面得、失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动作质量方面,男子运动员失分的主要原因在于助跑起跳过程中,没能够通过踏跳制动迅速... 运用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08奥运北京世界武术套路比赛中男、女长拳运动员在动作质量、练水平和难度方面得、失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动作质量方面,男子运动员失分的主要原因在于助跑起跳过程中,没能够通过踏跳制动迅速地将水平力转化为向上的力,进而影响了落地动作的稳定;女子运动员的失分除与男子运动员有着相同的原因之外,还在于女子运动员腰腹力量的不足或腾空时上体过于前倾而造成的。在演练水平方面,男、女运动员得分的高低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对长拳技法的领悟能力及表现力等都有很大的关系。在难度方面,男子运动员失分的原因在于动作难度后接连接难度时,脚部出现位移、跳动或上体晃动,导致连接难度分未被确认,还因腾空转体落地时的角度不够而导致动作难度和连接难度均未被确认;女子运动员失分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难度腾空转体落地时角度不够而导致动作难度和连接难度均未被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 武术套路 长拳 失分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武术传承与学院武术教育的冲突与融合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昊 李翠含 吕韶钧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0-154,共5页
民间武术传承与学院武术教育长期处于对立的局面,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以冲突为逻辑起点,围绕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这三个维度探讨武术教育现象的矛盾冲突与融合路径。认为:融合之路应该在师资方面,进行人才对流与学习;在教学内容... 民间武术传承与学院武术教育长期处于对立的局面,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以冲突为逻辑起点,围绕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这三个维度探讨武术教育现象的矛盾冲突与融合路径。认为:融合之路应该在师资方面,进行人才对流与学习;在教学内容方面,武术核心技术理论本体性回归与科学化发展相结合;在教学模式方面,学院教育师徒制的推广与民间拳种传承人的联合培养。民间武术传承与学院武术教育优势互补,才能培养出既具有国际化视野又能承担传承中国文化重任的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武术教育 民间武术 学院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运动促进儿童学业成就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述评 被引量:22
4
作者 蒋莹 杨玉冰 邢淑芬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6-92,共7页
以儿童期最主要的发展任务之一——学习作为切入点,从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两类心理学研究方法对运动促进儿童学业成就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分析。阐述了运动促进儿童学业成就的神经生理机制、认知机制和社会心理机制。体育运动可以保障儿童... 以儿童期最主要的发展任务之一——学习作为切入点,从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两类心理学研究方法对运动促进儿童学业成就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分析。阐述了运动促进儿童学业成就的神经生理机制、认知机制和社会心理机制。体育运动可以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并促使大脑释放各类神经递质,这不仅会使他们产生愉悦感、认知更具灵活性,还会提高他们的唤起程度及认知所需资源,同时能更好地促使儿童积极自我概念的形成,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学业成就。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心理学 体育运动 学业成绩 儿童 神经生理 认知机制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王美娟 张茂林 +3 位作者 张启华 李圣 于波 竺玉明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5-68,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咨询法,从社会需求、学科发展和学生个体发展三方面入手,揭示体育院系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并指出现行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不足,结合社会需求和市场导向,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课程结构框架,优化课...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咨询法,从社会需求、学科发展和学生个体发展三方面入手,揭示体育院系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并指出现行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不足,结合社会需求和市场导向,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课程结构框架,优化课程体系,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改革与健康稳步发展,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课程 体育院校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对武术馆校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尹海立 李臣锋 +1 位作者 黄义军 李杰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0-94,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比分析了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前后武术馆校的生源状况、收费状况、收费方式以及经营内容等的变化,探讨了免费义务教育对武术馆校产生的负面影响。认为政府应改进当前的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加大对武术馆校管...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比分析了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前后武术馆校的生源状况、收费状况、收费方式以及经营内容等的变化,探讨了免费义务教育对武术馆校产生的负面影响。认为政府应改进当前的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加大对武术馆校管理的力度,促进武术馆校经营管理体制科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武术培训 武术馆校. 负面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武术散打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结构及评价 被引量:9
7
作者 宋亦春 李士英 李年铁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0-85,共6页
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建立武术散打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9因子模型。据此编制武术散打运动员非智力因素评价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结构效度。初步整理出优秀和非优秀散打运动员非智力因素常模。
关键词 散打 运动员 非智力因素 结构 评价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转型与武术发展方式的转变 被引量:12
8
作者 梁勤超 李源 闫民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19,共4页
采用逻辑分析法等,对社会转型中武术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武术发展方式的转变既是适应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对于传统武术,需创新拳种的学校教育传承模式,实现拳种的系统传承与分序演进;对于竞技... 采用逻辑分析法等,对社会转型中武术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武术发展方式的转变既是适应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对于传统武术,需创新拳种的学校教育传承模式,实现拳种的系统传承与分序演进;对于竞技武术,在既有的基础上,需进一步拓展演艺与赛事发展空间。武术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政府、企事业与社团等法人的集体行动与共同努力,其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武术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社会转型 武术发展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武术散打运动员抢攻与防反步法技术运用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高亮 朱瑞琪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5-68,74,共5页
运用专家访谈、观察以及数理统计等多种研究方法,对高水平武术散打运动员竞赛中抢攻与防反步法技术运用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高水平武术散打运动员在抢攻或防守反击中步法技术运用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即步法技术体系中存在主体结构... 运用专家访谈、观察以及数理统计等多种研究方法,对高水平武术散打运动员竞赛中抢攻与防反步法技术运用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高水平武术散打运动员在抢攻或防守反击中步法技术运用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即步法技术体系中存在主体结构及规律性特征。这一规律性特征可为武术散打运动员步法技术训练的针对性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散打 优秀运动员 步法技术 抢攻 防守反击 运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拳势”之技理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信厚 马学志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6-70,共5页
古代武术家站在兵法思想的高度,运用兵法"势"与"虚实"之理,结合武术技法特点,为拳学作拳势之论,确立了以"势"论拳艺的武术学理要则。研究发现:"拳势"之论的核心,重在论述"势"与"... 古代武术家站在兵法思想的高度,运用兵法"势"与"虚实"之理,结合武术技法特点,为拳学作拳势之论,确立了以"势"论拳艺的武术学理要则。研究发现:"拳势"之论的核心,重在论述"势"与"法"之间的辩证关系,攻守藏变之势,虚实应变之道、惊取巧夺之法是较技制胜的重要谋略之策,攻守皆有虚实,惊取之法是实现虚实的途径和方法。拳法、理法博大精密,要在对抗中制胜对手需要具备几个条件,首先攻防技术掌握要求精炼和全面,其次熟练运用攻防技术,再次攻防技术策略运用要恰当。总结归纳前人的武术技击制胜理论,有利于更好地继承与创新武术攻防技击理论,指导武术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拳势 技击 技理 拳法 理法 技击理论 武术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规则下中国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技术发展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吕墨竹 徐伟军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8-84,共7页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赛事观察、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确定2006—2009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2009年为十一运会武术套路决赛)参赛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自选拳术类长拳、太极拳、南拳项目的男女前16名,共377名运动员的成绩得分进...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赛事观察、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确定2006—2009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2009年为十一运会武术套路决赛)参赛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自选拳术类长拳、太极拳、南拳项目的男女前16名,共377名运动员的成绩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修改对武术套路技术发展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男女运动员的动作质量分、演练水平分、动作难度分与最后得分都紧密相关,但紧密程度有差异性。当动作质量分、动作难度分趋向满分时,演练水平分将起到决定性作用。针对优秀套路运动员技术现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武术套路 竞赛规则 优秀运动员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2004年优秀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的得分特点及技术发展趋势 被引量:9
12
作者 何瑞虹 李巧玲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8-92,共5页
通过对2002年———2004年3年全国锦标赛各自选项目前12名男子优秀选手的评分结果(最后得分、动作质量分、演练水平分及动作难度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对评分进行相关分析,旨在总结和分析新规则男子自选项目的评分结果,为武术套路运... 通过对2002年———2004年3年全国锦标赛各自选项目前12名男子优秀选手的评分结果(最后得分、动作质量分、演练水平分及动作难度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对评分进行相关分析,旨在总结和分析新规则男子自选项目的评分结果,为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训练、竞赛以及技术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套路 新规则 动作质量 演练水平 动作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的文化自新与21世纪武术的发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红 杨丽 田文波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2-45,共4页
全球化进程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文化发展中的一个美丽图景,如何能够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使中华传统文化占有更大的版图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思考。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当代武术发展中的文化瓶颈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进一步提出武术的... 全球化进程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文化发展中的一个美丽图景,如何能够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使中华传统文化占有更大的版图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思考。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当代武术发展中的文化瓶颈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进一步提出武术的文化自新,从文化安全、文化创新的角度对文化自新进行了阐释,并最终得出结论:文化自新是21世纪武术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理想的最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武术 文化自觉 文化自新 文化安全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思维视野下的武术及学校武术教育 被引量:17
14
作者 刘彩平 徐伟军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5-89,共5页
武术,一种中国传统的体育文化,受中国整体思维的影响而表现出其"整体性"特色。基于这一思想,探讨受整体思维影响的武术的"整体性",剖析近现代以来武术被"分解"的尴尬局面,思考学校武术教育"整体性&q... 武术,一种中国传统的体育文化,受中国整体思维的影响而表现出其"整体性"特色。基于这一思想,探讨受整体思维影响的武术的"整体性",剖析近现代以来武术被"分解"的尴尬局面,思考学校武术教育"整体性"的失落问题,提出学校武术教育"整体性"的应对策略。指出只有以拳种方式传习武术,重视武术课程内容的构建,才能使武术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学校武术教育的作用得以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思维 武术 学校武术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武术职业赛事发展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高亮 朱瑞琪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63,81,共10页
以"武术竞赛"为主线,梳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武术竞赛特征,指出当前开展的中国武术职业联赛存在联赛签约俱乐部少,竞赛周期短;俱乐部签约高水平职业运动员困难,联赛质量不高以及WMA技法无体系,技法使用无章法等问题。提出中国... 以"武术竞赛"为主线,梳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武术竞赛特征,指出当前开展的中国武术职业联赛存在联赛签约俱乐部少,竞赛周期短;俱乐部签约高水平职业运动员困难,联赛质量不高以及WMA技法无体系,技法使用无章法等问题。提出中国武术职业联赛在继承中国武术竞赛传统特征的基础上,扩充俱乐部,稳定赛制;与武术管理部门合作,多渠道引进和培养高水平职业运动员;以及用规则引导,构建WMA技法体系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武术职业联赛 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语院校特色体育课程开发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颖 李杰 王东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8-120,126,共4页
从外语院校学科特点及育人机制理念出发,对外语院校体育课程发展现状与教学模式结构特点进行调查与分析,就外语院校"特色体育课程"可行性进行研究,建议确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优先发展原则,引入包括健身气功、蹴鞠等多种适合外... 从外语院校学科特点及育人机制理念出发,对外语院校体育课程发展现状与教学模式结构特点进行调查与分析,就外语院校"特色体育课程"可行性进行研究,建议确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优先发展原则,引入包括健身气功、蹴鞠等多种适合外语院校体育教学的课程,以期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学 外语院校 特色体育课程 课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武术传播的嬗变轨迹及规律研究(1911—1937) 被引量:9
17
作者 关硕 李士英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9-144,共6页
适逢中国近代社会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和西方体育强势入侵的交织渗透,以武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体育为了维护自身地位并促进发展在1911—1937年展开了系列传播活动。将近代武术嬗变置于一个完整的传播系统,通过武术人际传播、武术组织传播... 适逢中国近代社会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和西方体育强势入侵的交织渗透,以武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体育为了维护自身地位并促进发展在1911—1937年展开了系列传播活动。将近代武术嬗变置于一个完整的传播系统,通过武术人际传播、武术组织传播和武术大众传播3种模式,分析其嬗变轨迹并进而归纳总结近代武术传播模式、传播价值和传播内容的嬗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武术传播 嬗变轨迹 嬗变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套路新规则实施以来优秀女子运动员得分特点及技术发展趋势 被引量:5
18
作者 何瑞虹 李巧玲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6-58,共3页
通过对三年全国锦标赛自选项目前12名女选手的评分结果(最后得分、动作质量分、演练水平分及动作难度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对评分进行相关分析,旨在总结和分析新规则女子自选项目的评分结果,为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训练、竞赛以及技术... 通过对三年全国锦标赛自选项目前12名女选手的评分结果(最后得分、动作质量分、演练水平分及动作难度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对评分进行相关分析,旨在总结和分析新规则女子自选项目的评分结果,为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训练、竞赛以及技术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套路 新规则 动作质量 演练水平 动作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武舞”至“拳种”:论历史进程中传统武术套路所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动因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武超 吕韶钧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3-68,共6页
武术套路是中国武术区别于世界其他武技的重要特征,是了解中国武术乃至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窗口。然而,长期以来,在已有史料史据基础上,"形上学"的思维方式将我们的视野禁锢在起源学的领域加以推论,以至于我们今日仍无法合理... 武术套路是中国武术区别于世界其他武技的重要特征,是了解中国武术乃至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窗口。然而,长期以来,在已有史料史据基础上,"形上学"的思维方式将我们的视野禁锢在起源学的领域加以推论,以至于我们今日仍无法合理解释武术套路这一现象发生的根本机制。运用文献史料、专家访谈以及逻辑演绎等研究方法,从发生学的理论视角阐析传统武术套路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所呈现出的特征变化及其相关成因。结果认为:(1)传统武术套路在历史进程中,依次呈现出武舞→(打)套子→拳种3个阶段性特征;在习练目的上,相应依次呈现为"练为战"→"练为看"→"练为修"的目的变化;在技术特点上,相应依次表现出身体技术→身体艺术→身体文化的发展特点;在进阶归旨上相应依次归类为武技阶段→武艺阶段→武学阶段的发展趋势。(2)在形成动因上,武舞的形成是由集体意志、个人动机以及意象思维等因素促成;(打)套子的形成是由社会、个人的双向需要因素促成;拳种的形成是由武术套路自身发展的需要、地理环境的使然以及传统思想文化的内化自觉等因素而促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武术 套路 武舞 打套子 拳种 武艺 身体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武术散打运动员自我控制调节能力结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宋亦春 高凯 李士英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8-81,共4页
通过16例专家访谈、40例开放式问卷调查和505例现役散打运动员调查,建立了武术散打运动员自我控制能力五因子模型,具体由自制力、坚韧性、自我延迟满足、运动独立性、采取适应比赛情境的控制调节方式构成。并据此编制武术散打运动员自... 通过16例专家访谈、40例开放式问卷调查和505例现役散打运动员调查,建立了武术散打运动员自我控制能力五因子模型,具体由自制力、坚韧性、自我延迟满足、运动独立性、采取适应比赛情境的控制调节方式构成。并据此编制武术散打运动员自我控制能力评价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初步整理出优秀和非优秀散打运动员自我控制能力常模,为准确地分析和评定运动员自我控制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打运动员 自我控制 结构模型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