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羽毛球比赛数据分析系统”研究林丹与李宗伟的胜负转换 被引量:40
1
作者 蒋家珍 钟秉枢 +3 位作者 周志辉 冷波 姬鲁宁 黄慧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7-100,共4页
应用蒋家珍、钟秉枢研发的《羽毛球比赛数据分析系统》,对林丹与李宗伟在全英羽毛球锦标赛和瑞士羽毛球公开赛决赛中的场上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对发球与接发球技术、不同比赛回合的拍数、最后一球得失分、每球最后一拍的技术使... 应用蒋家珍、钟秉枢研发的《羽毛球比赛数据分析系统》,对林丹与李宗伟在全英羽毛球锦标赛和瑞士羽毛球公开赛决赛中的场上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对发球与接发球技术、不同比赛回合的拍数、最后一球得失分、每球最后一拍的技术使用频率与对应效果、各项技术的全场使用频率5个方面进行统计,对两场比赛的胜负结果转换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全英赛相比,瑞士赛双方的高远球、高吊球增多,多拍回合增加多,形成有利于李宗伟技战术风格的场上局面;他在多拍回合中捕捉到更多的进攻机会,从而在一周内实现了从0:2到2:0的胜负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毛球 数据分析系统 胜负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乒乓球正手快攻、弧圈球技术中运动员下肢的运动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肖丹丹 王振 +1 位作者 唐建军 苏丕仁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2,20,共5页
乒乓球正手快攻技术和正手弧圈球技术是乒乓球技术中主要的进攻技术,是乒乓球比赛中主要的得分手段。运用红外远射测试系统,对10名乒乓球运动员正手快攻、弧圈球技术(每种技术分中等力量和最大力量两种发力方式)进行测试与分析,揭示出... 乒乓球正手快攻技术和正手弧圈球技术是乒乓球技术中主要的进攻技术,是乒乓球比赛中主要的得分手段。运用红外远射测试系统,对10名乒乓球运动员正手快攻、弧圈球技术(每种技术分中等力量和最大力量两种发力方式)进行测试与分析,揭示出乒乓球运动员正手快攻、正手拉弧圈球时下肢的运动学特征,并找出正手快攻、正手拉弧圈,以及两种不同用力正手快攻拉弧圈球的异同,以期从运动员下肢运动角度为乒乓球正手进攻技术的教学与训练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 运动学 正手快攻技术 正手弧圈球技术 髋关节 膝关节 踝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建构的科学认识及其操作过程 被引量:19
3
作者 唐建军 苏丕仁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8-40,共3页
按照从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规律,对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建构进行了系统分析。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建构,是在科学认识和比赛检验的理论—操作系统中完成的,这是一个运作良好的理论—操作系统。在乒乓球实践中形成的基本概念,是中国乒乓球技术... 按照从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规律,对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建构进行了系统分析。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建构,是在科学认识和比赛检验的理论—操作系统中完成的,这是一个运作良好的理论—操作系统。在乒乓球实践中形成的基本概念,是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建构的"基石"。对这些基本概念的把握使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具有理论上的自觉性和实践上的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体系建构 运动训练 乒乓球 技术体系 科学认识 操作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优秀青年乒乓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瑛秋 甄志平 孙晖晓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1-73,81,共4页
近年来,乒乓球规则发生了三次重大的变革,对于中国乒乓球队来讲是一个重大的考验。以2003年1月参加中国青年奥运集训比赛的114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深入细致地分析了不同竞技水平的男女运动员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 近年来,乒乓球规则发生了三次重大的变革,对于中国乒乓球队来讲是一个重大的考验。以2003年1月参加中国青年奥运集训比赛的114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深入细致地分析了不同竞技水平的男女运动员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乒乓球队在当前形势下在身体素质训练和选材上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 青年运动员 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乒乓球运动员正手弧圈球技术的地面支撑作用力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肖丹丹 苏丕仁 唐建军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7-59,共3页
运用两块瑞士产KISTLER三维测力台对10名优秀男乒乓球运动员正手拉弧圈球技术过程中地面对人体的地面支撑反作用力进行测试。用两种发力方式拉弧圈球,一为用最大力量,二为中等力量。从垂直、水平、前后3个方向对完成轻拉和重拉时左右脚... 运用两块瑞士产KISTLER三维测力台对10名优秀男乒乓球运动员正手拉弧圈球技术过程中地面对人体的地面支撑反作用力进行测试。用两种发力方式拉弧圈球,一为用最大力量,二为中等力量。从垂直、水平、前后3个方向对完成轻拉和重拉时左右脚地面支撑反作用力的生物力学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两种技术动作之间左右脚支反力的最大力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1)完成轻拉和重拉时,垂直方向上的地面支撑反作用力最大,左右和前后方向上的支反力较小;身体重心的移动影响地面支撑反作用力的变化,两者之间有密切联系。(2)发力拉弧圈球时,更要注重增加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的蹬地力和重心移动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支撑反作用力 弧圈球技术 乒乓球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令辉正手近台反冲前冲弧圈球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柳天杨 王新 王家正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6-108,共3页
运用三维摄影与影片解析技术 ,对孔令辉正手近台反冲前冲弧圈球技术进行了定量分析与研究 ,第一次较完整地阐述了横拍反胶快攻结合弧圈选手正手近台反冲前冲弧圈球技术的特点与规律。结果显示 ,该项技术具有动作幅度较小、瞬间发力集中... 运用三维摄影与影片解析技术 ,对孔令辉正手近台反冲前冲弧圈球技术进行了定量分析与研究 ,第一次较完整地阐述了横拍反胶快攻结合弧圈选手正手近台反冲前冲弧圈球技术的特点与规律。结果显示 ,该项技术具有动作幅度较小、瞬间发力集中、回球速度快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手 近台反冲 前冲弧圈球 乒乓球技术 孔令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技术文化分析 被引量:49
7
作者 唐建军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9-83,共5页
以技术文化构成要素作为分析框架,对中国乒乓球技术发展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中国乒乓球技术发展是在技术手段、技术制度和技术观念3个层面上系统地进行的;乒乓球技术中国化和技术优势保持产生于技术制度安排并受到技术观念的影响;中国... 以技术文化构成要素作为分析框架,对中国乒乓球技术发展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中国乒乓球技术发展是在技术手段、技术制度和技术观念3个层面上系统地进行的;乒乓球技术中国化和技术优势保持产生于技术制度安排并受到技术观念的影响;中国乒乓球技术优势是技术手段、技术制度和技术观念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乒乓球 技术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变革中中学体育教师体育与健康KAP的结构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甄志平 张瑛秋 邢文华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2-94,共3页
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为研究背景,采用体育与健康KAP问卷,调查我国部分省市中学体育教师和应届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知识、信念、行为的结构特征,分析体育教师KAP结构的主要问题,探讨体育教师知识能力结构缺失对体育与健... 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为研究背景,采用体育与健康KAP问卷,调查我国部分省市中学体育教师和应届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知识、信念、行为的结构特征,分析体育教师KAP结构的主要问题,探讨体育教师知识能力结构缺失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一信一行 体育教师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锻炼水平分层理论的研究生体质特征与养成策略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甄志平 张宝荣 张瑛秋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6-61,共6页
采用测验法对2321名研究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体质特征进行全面剖析,目的在于探讨研究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与锻炼方式之间的互动关系,并结合学校体育教学、校园体育环境、学生生活方式,设计出以知识习得——信念确立——行... 采用测验法对2321名研究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体质特征进行全面剖析,目的在于探讨研究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与锻炼方式之间的互动关系,并结合学校体育教学、校园体育环境、学生生活方式,设计出以知识习得——信念确立——行为尝试——习惯形成为基本脉络的可持续健康促进方案,以利于我国高层次人才体育教育教学的普及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炼水平分层 研究生体质 养成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认知技能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今亮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6-50,共5页
对需要做出快速判断和决策的运动项目而言,认知技能是其专业技能组成的核心成份。对运动认知技能研究领域中的软件与硬件之争,以及软件学说面临的最大难题———迁移问题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目前在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的研... 对需要做出快速判断和决策的运动项目而言,认知技能是其专业技能组成的核心成份。对运动认知技能研究领域中的软件与硬件之争,以及软件学说面临的最大难题———迁移问题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目前在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技能 专业技能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