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快乐体育”的再认识——重读《体育之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35
1
作者 何强 熊晓正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1,共7页
系统解读《体育之研究》一文所蕴含的"快乐体育"思想。研究认为,从结构论的角度看,《体育之研究》所建构的"快乐体育"是一个"内生运动兴趣——激发锻炼行为——感知锻炼效果——产生运动快乐"这样一个层... 系统解读《体育之研究》一文所蕴含的"快乐体育"思想。研究认为,从结构论的角度看,《体育之研究》所建构的"快乐体育"是一个"内生运动兴趣——激发锻炼行为——感知锻炼效果——产生运动快乐"这样一个层层衔接、循环往复、逐步提高的过程。"快乐体育"的过程在本质上是按照"有恒、蛮拙和注全力"的基本原则,以简单易行、科学实用的锻炼方法和亲身的运动参与改造人的生物体,进而增知识、调感情,最终达到强意志,实现从身体到精神的全面改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育的快乐是通过痛苦的身体改造过程,实现精神的"快乐"。重读《体育之研究》,分析其所蕴含的"快乐体育"思想,对于纠正当前对"快乐体育"的认识偏差以及具体实施"快乐体育"存在的种种"异化"现象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乐体育 体育之研究 毛泽东 体育思想 学校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科学发展观审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经验 被引量:23
2
作者 熊晓正 邹月辉 刘媛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9,21,共6页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发展观为基本理论视角,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观、竞技体育发展思路、竞技体育培养模式、竞技体育赛事管理4个层面出发,分析总结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经验。研究认为,竞技体育的发展应由增量型发展模式转变为集约型...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发展观为基本理论视角,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观、竞技体育发展思路、竞技体育培养模式、竞技体育赛事管理4个层面出发,分析总结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经验。研究认为,竞技体育的发展应由增量型发展模式转变为集约型发展模式,改变对运动员价值认同绝对化并注重其全面发展,改变单一赛事目标管理为多元赛事目标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竞技体育 体育管理 体育赛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群众体育 被引量:14
3
作者 孙葆丽 杨文学 +1 位作者 潘建林 李传华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8,共3页
由于极左思想的干扰和破坏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群众体育思想遭到扭曲 ,群众体育被蒙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 ,成了宣传政治斗争、美化“革命形势”、鼓动个人崇拜的政治工具。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的脱产搞体育的形式 ,既妨碍了生产劳动又背离了... 由于极左思想的干扰和破坏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群众体育思想遭到扭曲 ,群众体育被蒙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 ,成了宣传政治斗争、美化“革命形势”、鼓动个人崇拜的政治工具。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的脱产搞体育的形式 ,既妨碍了生产劳动又背离了群众自愿原则。这种表面上的群众体育“高潮”,是在社会动乱、经济衰退的局面下出现的一种畸形“兴盛”。在“文化大革命”政治斗争夹缝中生存的群众体育伴随全国政治形势的变化时起时伏 ,呈无序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 文化大革命 职工体育 农村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身体观对女性体育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徐长红 任海 吕赟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32,共4页
女性身体观是对女性身体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女性体育是以身体为作用对象,以身体活动为手段,以身体改造并进而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女性体育的发生、发展受思想观念的制约性影响。由于两者... 女性身体观是对女性身体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女性体育是以身体为作用对象,以身体活动为手段,以身体改造并进而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女性体育的发生、发展受思想观念的制约性影响。由于两者都作用于身体,所以女性体育受女性身体观的直接影响。研究认为女性身体观对女性体育起着导向、规范和动力的作用。女性体育在女性身体观规定的框架中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地与女性身体观发生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体育 女性身体观 女性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的艺术——从中西体育文化历史比较的视角评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郑国华 郎勇春 熊晓正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12,共6页
中西体育文化同源而流歧,原因在于世人实践这两种文化时,给予它们不同的理解,才突显迥异的风格。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对中西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的理解。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理念的中国体育文化道德价值观和以勇敢、竞争、自由、... 中西体育文化同源而流歧,原因在于世人实践这两种文化时,给予它们不同的理解,才突显迥异的风格。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对中西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的理解。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理念的中国体育文化道德价值观和以勇敢、竞争、自由、平等、节制、谨慎为核心理念的西方体育文化道德价值观成为了中西体育文化理解的分歧,同时也决定了现在中西体育文化的基本存在方式。通过分析中西体育文化核心理念的理解差异,从多个层面揭示了两种理解方式上的一些实质性的差异,指出了两种文化都是人类对生活理解的真实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 体育文化 历史比较 竞技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体育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展望--访原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先生 被引量:14
6
作者 郑国华 熊晓正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0,共6页
自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体育事业也在改革的大潮中稳步推进。中国体育近30年的改革历程,经历了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成熟到成熟,从局部到整体,从竞技体育到群众体育,从行政领域到经济... 自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体育事业也在改革的大潮中稳步推进。中国体育近30年的改革历程,经历了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成熟到成熟,从局部到整体,从竞技体育到群众体育,从行政领域到经济领域的各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恰逢2008年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这不仅把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推到了顶峰,而且对体育改革来说也是一次难得机遇。因此,在2008年奥运会即将举办之际,我们应该回过头来认真总结历史,这不仅有利于我们把握现在,同时更有利于展望未来。为了全方位了解中国体育改革30年走过的不平凡之路,也为了给体育管理者以新的启示,本刊在此发表就中国体育改革的相关问题与伍绍祖先生进行专访的内容,相信通过大家对这个专题的关注,从而对我国体育未来发展进行更多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改革 中国体育 国家体委 祖先 展望 历史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2008年奥运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身体观与女性体育互动关系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9
7
作者 徐长红 任海 吕赟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3-27,共5页
从女性解放角度在历史和逻辑的辨析中展开女性身体观与女性体育互动关系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女性体育与其所处社会文化中的女性身体观之间的互动关系,既具有适应、认同和融合,也具有冲突、排斥和对立关系。2)女性身体观的发展受认知... 从女性解放角度在历史和逻辑的辨析中展开女性身体观与女性体育互动关系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女性体育与其所处社会文化中的女性身体观之间的互动关系,既具有适应、认同和融合,也具有冲突、排斥和对立关系。2)女性身体观的发展受认知水平、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等因素的影响。随着历史的发展,主导的女性身体观呈现逐渐由生物身体观向社会身体观,进而向审美身体观过渡的趋势。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女性竞技体育开始出现;女性参加体育人数从少数到多数;从参加少数体育项目到几乎所有项目,还根据女性自身的特点设置了女子项目;领导决策层中从没有女性到女性比例不断增加。3)女性体育的发展过程不仅体现了女性身体观对它的影响作用,而且也反映了其与女性身体观不断冲突,从而促进女性身体观朝向女性解放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社会学 女性身体观 女性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迁的解构:后奥林匹克主义下四个议题的思考 被引量:8
8
作者 冯雅男 孙葆丽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6-31,共6页
作为人类文明的伟大创举和至高成就,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始终是全球普遍关注的命题,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新的社会背景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奥林匹克当前的形势与未来的走向,需要我们予以新的解答。借助后奥林匹克主义的研究范式,... 作为人类文明的伟大创举和至高成就,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始终是全球普遍关注的命题,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新的社会背景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奥林匹克当前的形势与未来的走向,需要我们予以新的解答。借助后奥林匹克主义的研究范式,聚焦奥林匹克与未来全球城市的演进、奥林匹克与新媒介的崛起、奥运设项机制与体育运动的焕新、奥林匹克与运动员的再关怀四个重要的发展议题并展开深入探讨,从中映射和解构社会变迁中奥林匹克的变革,为奥林匹克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奥林匹克主义 奥林匹克运动 奥运会 改革 全球城市的演进 新媒介的崛起 运动项目的焕新 运动员的再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及其选择 被引量:10
9
作者 何强 熊晓正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2,共5页
依据"为国争光"的目标取向,"赶超发展"的指导思想,政府为主、社会为辅的发展思路以及"突出重点、带动一般"的工作方针,我国竞技体育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先后采用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q... 依据"为国争光"的目标取向,"赶超发展"的指导思想,政府为主、社会为辅的发展思路以及"突出重点、带动一般"的工作方针,我国竞技体育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先后采用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缩短战线,保证重点"、"适度赶超"和"集中双轨"几个发展模式。依据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实践及社会改革要求,未来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选择和变革的重点应当是目标任务多元化、组织模式综合化、资源整合多元化、运行模式市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学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体育伦理问题 被引量:28
10
作者 任海 《伦理学研究》 2007年第6期1-6,共6页
体育伦理是一个具有自己鲜明特性的伦理学研究领域,其根本原因在于体育的身体性和比赛性。体育的这些特性与其他社会因素相结合,导致体育领域出现许多不同寻常的伦理现象,提出了许多的具有体育特色的伦理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于与体... 体育伦理是一个具有自己鲜明特性的伦理学研究领域,其根本原因在于体育的身体性和比赛性。体育的这些特性与其他社会因素相结合,导致体育领域出现许多不同寻常的伦理现象,提出了许多的具有体育特色的伦理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于与体育相关的道德观念和人与自身、与社会及与自然的三类基本关系中。对体育伦理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体育道德的理解,应对实践中的体育道德问题,而且有助于丰富伦理学自身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伦理 体育道德 体育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林匹克改革:接地气、拢人气、合天气 被引量:6
11
作者 任海 《小康》 2015年第1期107-107,共1页
2014年年底通过的《奥林匹克议程2020》,可谓是"接地气,拢人气,合天气",让奥运回归社会与现实,强调以人为本,并将奥林匹克运动的运作纳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天道"2014年12月9日,在国际奥委会127次全会上到会的96名委员全票通过了奥林... 2014年年底通过的《奥林匹克议程2020》,可谓是"接地气,拢人气,合天气",让奥运回归社会与现实,强调以人为本,并将奥林匹克运动的运作纳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天道"2014年12月9日,在国际奥委会127次全会上到会的96名委员全票通过了奥林匹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奥林匹克议程2020》(以下简称《议程》)。这是巴赫接替罗格成为国际奥委会第九任主席后对奥运改革的全面设计,"奠定了奥林匹克运动未来的战略路线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路线 指导性文件 奥运会申办 持续发展战略 拼图游戏 反兴奋剂 多元和谐 奥运影响 北京体育大学 奥运频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传媒对奥运会和青奥会影响之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葆丽 罗乐 孙葆洁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8,35,共5页
大众传媒对奥运会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丰富了人们对奥运会、奥运英雄的认知,再现出一个符合主流认知的体育娱乐。大众传媒也对青奥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更新了人们对青奥会和青奥英雄的认知,并再现了更加纯真的体育娱乐。通过分析比较造... 大众传媒对奥运会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丰富了人们对奥运会、奥运英雄的认知,再现出一个符合主流认知的体育娱乐。大众传媒也对青奥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更新了人们对青奥会和青奥英雄的认知,并再现了更加纯真的体育娱乐。通过分析比较造成二者区别的成因,为青奥会明确其与奥运会的区别,更好地接受和应对大众传媒对其施加的影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传媒 青奥会 奥运会 奥运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论中国旅游业的奥运效应 被引量:4
13
作者 任海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15,共4页
历届奥运会的实践表明,奥运会的举办可为举办国带来有形的"硬效益"和无形的"软效益",但都存在"重硬轻软"的倾向。2008年北京奥运会应从其他奥运会举办国那里吸取经验和教训,硬软并重,短长兼顾,充分利用... 历届奥运会的实践表明,奥运会的举办可为举办国带来有形的"硬效益"和无形的"软效益",但都存在"重硬轻软"的倾向。2008年北京奥运会应从其他奥运会举办国那里吸取经验和教训,硬软并重,短长兼顾,充分利用举办奥运会的契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2008年北京奥运会 硬实力 软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