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赖威 卢实春 +5 位作者 曾道炳 李传云 武聚山 黎官印 段斌炜 代传宙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9-441,共3页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进步,射频消融已成为治疗小肝癌的一个重要手段。临床上,常用的肝癌射频消融途径有影像引导经皮射频消融及开腹射频消融。但经皮途径较难处理特殊位置肝癌且易导致合并症[1-2],而开腹射频消融对某些全身情况差或重要...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进步,射频消融已成为治疗小肝癌的一个重要手段。临床上,常用的肝癌射频消融途径有影像引导经皮射频消融及开腹射频消融。但经皮途径较难处理特殊位置肝癌且易导致合并症[1-2],而开腹射频消融对某些全身情况差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患者也不适宜[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治疗 肝脏肿瘤 腹腔镜 重要脏器功能不全 生物医学技术 经皮射频消融 小肝癌 影像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肝硬化并发腹股沟疝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孙力波 张海涛 +5 位作者 赵晓飞 刘源 武聚山 林栋栋 臧运金 李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1116-1119,共4页
目的探讨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伴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总结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行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的167例腹股沟疝伴肝硬化病例的临床资料。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 目的探讨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伴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总结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行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的167例腹股沟疝伴肝硬化病例的临床资料。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将所有病例分为Child-Pugh A/B级组和C级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所有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55.22±21.67)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14±1.86)d,术后有25例(14.97%)患者共计出现47种并发症。2组的平均术后住院时间[(2.72±1.25)d vs(4.43±3.11)d]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78%vs 63.1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84,χ~2=2.861,P值均<0.05)。在C级组中,术前肝功能未改善者的术后并发生症发生率与改善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vs 86.7%,P>0.05),但术后住院时间差异统计学意义(6.85 d vs 3.80 d,P<0.05)。结论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治疗肝硬化并发腹股沟疝的方法,围手术期的肝功能评估与维护是保证手术实施和术后顺利恢复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肝硬化 无张力疝修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处理(附40例次报道) 被引量:9
3
作者 李传云 刘源 +7 位作者 赖威 曾道炳 郭庆良 林栋栋 武聚山 王孟龙 卢实春 李宁 《器官移植》 CAS 2010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4月至2009年12月施行的382例次原位肝移植(其中10例次为二次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对40例次胆道并发症的治疗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82例次原位肝移植中恶性肿瘤占15...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4月至2009年12月施行的382例次原位肝移植(其中10例次为二次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对40例次胆道并发症的治疗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82例次原位肝移植中恶性肿瘤占150例次,良性肝病232例次,其中40例次发生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0.5%,分别为缺血性胆道损伤25例次(轻度5例次,中、重度20例次)、吻合口狭窄8例次、胆漏4例次、返流性胆道炎2例次、Odd is括约肌失弛缓1例次。40例次患者中行胆道手术探查处理25例次(63%),治愈及好转28例次,10例次需行二次肝移植(其中3例次死亡),共死亡5例次(13%)。结论部分轻度胆道并发症可经非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而中、重度病例及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再次手术胆道探查是较为确实可靠的治疗手段,对于部分严重缺血性胆道损伤导致移植物失功的病例,二次肝移植是唯一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胆道并发症 缺血性胆道损伤 术后并发症 T管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插管防治脾切除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13
4
作者 林栋栋 卢实春 +6 位作者 刘晋宁 王孟龙 张劲光 伏志 张振 朱岳 李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门静脉插管防治脾切除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04年4月至2005年5月,北京佑安医院肝胆外科共行脾切除断流术60例,其中35例留置门静脉插管,术后根据情况予以抗凝、溶栓等治疗。观察比较了该组患者手术... 目的探讨门静脉插管防治脾切除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04年4月至2005年5月,北京佑安医院肝胆外科共行脾切除断流术60例,其中35例留置门静脉插管,术后根据情况予以抗凝、溶栓等治疗。观察比较了该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小板的变化、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感染发生率、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溶栓效果。结果脾切除断流术后患者血小板进行性升高,术后2周左右达到峰值,术后1月降至正常水平;术后门静脉最大流速、平均流速均明显减慢;门静脉插管感染1例;5例患者术前存在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4.28%;术后7例患者出现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经门静脉插管予以溶栓抗凝治疗后,出院时复查门静脉血栓为6例,新发血栓者溶栓成功率为85.72%。结论经门静脉插管溶栓抗凝可有效防治脾切除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为患者今后可能施行的肝移植手术保留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脾切除术 断流术 门静脉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孙力波 赵晓飞 +5 位作者 张海涛 武聚山 林栋栋 臧运金 伏志 李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及其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6月于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34例行射频消融治疗的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射频消融22例,腹腔镜下射频消融10例,开腹肝切除联合肝...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及其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6月于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34例行射频消融治疗的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射频消融22例,腹腔镜下射频消融10例,开腹肝切除联合肝血管瘤射频消融2例。观察采用不同射频消融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均顺利完成,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射频消融组、腹腔镜下射频消融组和开腹肝切除联合肝血管瘤射频消融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75.45±27.33)min、(97.90±32.37)min、192.5 min,术后中位住院时间分别是3、3、10.5 d。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完全缓解率为94.1%(32/34),所有病例随访6~24个月未见病灶复发。结论射频消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肝血管瘤治疗方式,严格把握手术指征以及个体化选择射频手术方式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血管瘤 射频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武聚山 李磊 +2 位作者 宋艳明 封莉 李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1267-1271,共5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接受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1月在北京佑安医院接受ERCP治疗的3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分为无肝病组(258例)、慢性肝炎组(40例)和肝硬化组(49例)。采用单...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接受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1月在北京佑安医院接受ERCP治疗的3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分为无肝病组(258例)、慢性肝炎组(40例)和肝硬化组(49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Kruskal-Wallis H分析3组患者ERCP术后ALT、AST、白蛋白(Alb)、TBil、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数、血淀粉酶的变化,χ2检验分析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急性胰腺炎、感染、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和疾病诊断的分布。结果肝硬化组患者术前血清Alb、ALT、AST水平低于无肝病组和慢性肝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8,P=0.028;H=14.03,P=0.001和H=8.00,P=0.018)。肝硬化组患者术后TBil水平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69,P=0.035)。44.9%(22/49)的肝硬化组患者术后3 d的AST和TBil高于术前,在3组中的比例最高。肝硬化组患者术后1 d中性粒细胞百分数为(73.9±12.7)%,与无肝病组(74.8±11.0)%相近,高于慢性肝炎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31,P=0.026)。虽然术后3 d中性粒细胞百分数>80%的患者的比例在3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肝硬化组患者的比例最高,为18.4%(9/258)。肝硬化组、无肝病组和慢性肝炎组ERCP术后24 h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是分别是53.1%、31.8%和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8,P=0.014);3组患者ERCP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8.4%、8.1%和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73,P<0.00 1)。结论 ERCP诊治肝硬化患者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安全性和成功率,术后需要警惕高淀粉酶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手术后并发症 高淀粉酶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的处理及预后 被引量:2
7
作者 赖威 刘源 +6 位作者 卢实春 黎官印 李传云 曾道炳 武聚山 段斌炜 代传宙 《器官移植》 CAS 2011年第3期141-144,共4页
目的了解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HAT)的处理方法及预后。方法收集2004年至2010年在北京佑安医院肝移植中心施行的427例肝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HAT的临床处理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 427例肝移植患者中,共发生HAT5例(1.2%),发生时间为4~... 目的了解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HAT)的处理方法及预后。方法收集2004年至2010年在北京佑安医院肝移植中心施行的427例肝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HAT的临床处理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 427例肝移植患者中,共发生HAT5例(1.2%),发生时间为4~91d(中位时间28d)。经尿激酶介入溶栓、血栓取出、肝动脉重建、再次肝移植及高压氧等治疗后,5例患者中死亡3例。移植物存活时间为8~690d(中位时间298d),患者存活时间为13~1005d(中位时间298d)。结论肝移植术后HAT发生率较低,但预后极差。一旦确诊及时采用尿激酶介入溶栓、血栓取出、肝动脉重建、再次肝移植及高压氧等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血栓 肝移植 介入治疗 肝动脉重建 高压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铸型法对肝外胆管血液供应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戴洁 陈亚亮 +3 位作者 刘国贞 宋一志 吴晓峰 李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89-791,共3页
目的为肝移植术后胆道合并症的发生机制提供胆管血液供应理论及应用解剖学依据。方法应用改良乳胶血管内注射技术对遗体捐献的尸体,进行肝外胆道系统血管铸型。结果肝外胆管的血供来源主要有:胃十二指肠动脉,肝固有动脉及胆囊动脉等,并... 目的为肝移植术后胆道合并症的发生机制提供胆管血液供应理论及应用解剖学依据。方法应用改良乳胶血管内注射技术对遗体捐献的尸体,进行肝外胆道系统血管铸型。结果肝外胆管的血供来源主要有:胃十二指肠动脉,肝固有动脉及胆囊动脉等,并形成上下相连的纵向吻合支,其中9.6%(3/31)的铸型标本中段存在明显的血管缺如区域。结论肝移植合并症与肝外胆道的血液供应有非常重要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胶血管铸型 肝外胆管 动脉供血 肝移植 胆道合并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肝移植围手术期的液体治疗 被引量:7
9
作者 卢实春 王鑫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3年第5期250-255,共6页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手段,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高达90%,5年生存率亦可达80%。然而,肝移植手术创伤大、出血量多,对全身血流动力学影响明显;同时终末期肝病患者存在特殊的病理生理学特征,术后避免过量输注液体和尽早实...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手段,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高达90%,5年生存率亦可达80%。然而,肝移植手术创伤大、出血量多,对全身血流动力学影响明显;同时终末期肝病患者存在特殊的病理生理学特征,术后避免过量输注液体和尽早实现适当的负平衡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围手术期容量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根据终末期肝病患者术前容量状态及手术过程的出入量情况,以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指导液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终末期肝病 液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非吻合口胆道狭窄的病因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晓峰 林栋栋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24-426,共3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非吻合口胆道狭窄(NAB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2月年肝移植病例175例,对早期(2004年1月-2006年12月)93例与后期(2007年1月-2010年12月)82例的2组患者发生NABS的危险因素(性别、年龄、原发疾病...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非吻合口胆道狭窄(NAB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2月年肝移植病例175例,对早期(2004年1月-2006年12月)93例与后期(2007年1月-2010年12月)82例的2组患者发生NABS的危险因素(性别、年龄、原发疾病、血型、是否保留T管、急性排斥反应、胆道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Child-Pugh评分、冷缺血时间、热缺血时间、无肝期时间和术后1周平均肝动脉血流)进行分析,每组按照是否发生NABS再分为2个亚组(发生组和未发生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患者发生NABS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早期非吻合口胆道狭窄的危险因素包括:是否发生胆道感染、是否留置T管和是否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在后期,是否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对NABS发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早期是否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对NABS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早期肝移植导致NABS的危险因素通过围手术期的治疗干预,可以规避胆道感染和留置T管,降低NABS的发生。而后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虽然降低,但其对NABS的影响仍然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非吻合口胆道狭窄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中异体髂动脉架桥重建肝动脉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赖威 刘源 +6 位作者 卢实春 黎官印 李传云 武聚山 段斌炜 代传宙 曾道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了解肝移植术中特殊情况下异体髂动脉架桥重建肝动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4年至2010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移植中心进行的427例肝移植临床资料,分析异体髂动脉架桥重建肝动脉的情况。结果 427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共... 目的了解肝移植术中特殊情况下异体髂动脉架桥重建肝动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4年至2010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移植中心进行的427例肝移植临床资料,分析异体髂动脉架桥重建肝动脉的情况。结果 427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共进行了13次成功的异体髂动脉架桥重建肝动脉,其中与腹主动脉架桥11例次,与脾动脉架桥1例次,与左侧髂总动脉架桥1例次;因二次肝移植而行架桥者4例次,因受体肝动脉不能利用而动脉架桥9例次(其中1例为活体右半肝移植);架桥耗时90~120 min;移植物平均存活时间为(511.8±573.9)d(2~1 577 d,中位时间270 d),受体平均存活时间为(554.5±606.1)d(2~1 577 d,中位时间317 d);随访期间无肝动脉相关合并症发生。结论异体髂动脉架桥对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肝动脉异常而不能按常规方法吻合的受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肝动脉重建方式。但术前病情或合并症常可能影响这部分患者的术后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肝动脉 重建 髂动脉 架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原位肝移植后肿瘤坏死因子-α与供肝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夏仁品 武聚山 +5 位作者 吴娟 卢实春 郭庆良 黄建文 赵春惠 Terry B Strom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489-491,共3页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肝移植后早期的活性变化及其与供肝损伤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肝移植动物模型,观察其生存期外周血ALT变化、大鼠胆汁分泌量及移植肝门静脉血TNF-α活性。结果供肝冷冻保存4h组及对照组移植大鼠存活期超...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肝移植后早期的活性变化及其与供肝损伤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肝移植动物模型,观察其生存期外周血ALT变化、大鼠胆汁分泌量及移植肝门静脉血TNF-α活性。结果供肝冷冻保存4h组及对照组移植大鼠存活期超过50d,而冷冻保存8h组大鼠无一长期存活(均<3d);对照组及4h冷冻保存组胆汁分泌量显著多于8h冷冻保存组(P<0.05),8h组AL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4h组(P<0.05);8h组移植后TNF-α活性显著升高,且术后2h达高峰,而4h组仅在术后2h轻度升高(P<0.05)。结论肝移植早期TNF-α升高程度与供肝损伤程度有关。TNF-α可能源于移植肝的枯否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肿瘤坏死因子-Α 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切除加食管胃底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26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劲光 徐光勋 +4 位作者 郭庆良 武聚山 钱智玲 郭文斌 吴健雄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253-255,共3页
采用择期脾切除加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 2 6例。 2 6例患者均为肝炎后肝硬化伴有比较严重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 1次以上出血史者。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随访 ,平均随访 5 2个月。随访中无食管曲张静脉复发出血 ... 采用择期脾切除加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 2 6例。 2 6例患者均为肝炎后肝硬化伴有比较严重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 1次以上出血史者。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随访 ,平均随访 5 2个月。随访中无食管曲张静脉复发出血 ,无围手术期死亡 ,效果满意。提示 :脾切除加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能较易为患者所接受 ,疗效较好 ,复发出血率低 ,止血确切 ,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比较理想的一种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 食管胃底切除术 治疗 门静脉高压症 临床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媒介网络直播在肝移植受者宣教中的作用
14
作者 赵晓飞 段斌炜 +3 位作者 刘召波 张静 郭庆良 栗光明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9-723,共5页
目的探讨网络直播作为新型媒介在肝移植受者宣教中的作用。方法根据肝移植受者网络直播宣教会议的内容,统计并分析会议的数据信息,包括听者常规信息、会议访问方式、次数及观看时长等信息。比较网络直播与传统方式宣教会议的特点。结果... 目的探讨网络直播作为新型媒介在肝移植受者宣教中的作用。方法根据肝移植受者网络直播宣教会议的内容,统计并分析会议的数据信息,包括听者常规信息、会议访问方式、次数及观看时长等信息。比较网络直播与传统方式宣教会议的特点。结果截止至直播结束,会议登记人数273人,其中国外参与2人,国内参与271人。国内注册地包括全国共26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总观看次数为1526次。会议访问方式包括链接直接访问(243人)、微信群访问(22人)、微信聊天访问(7人)、钉钉访问(1人)。观看时长(68±5)min。与传统方式比较,网络直播宣教会议的登记人数、注册地点增多,提问方式、随访资料填写更加便捷;参会者无需承担任何费用,没有场地限制,可节省更多时间;且不受疫情影响,数据统计方法更加优化。结论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型媒介具有更多的优势,为肝移植术后受者的宣教提供了新的形式,对提高肝移植受者长期生存率、改善受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宣教 网络直播 传统方式 新型冠状病毒 免疫抑制剂 生存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CINC在急性胰腺炎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
15
作者 林栋栋 孙家邦 +6 位作者 李非 张淑文 崔叶青 刘大川 朱斌 孙海晨 刘爽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737-740,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INC)在急性胰腺炎大鼠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大鼠胰胆管逆行注射3.5%牛磺胆酸钠,制作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肺损伤模型。分别对胰腺损伤、肺损伤程度进行病理学评分,酶显色法测定血清脂肪酶...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INC)在急性胰腺炎大鼠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大鼠胰胆管逆行注射3.5%牛磺胆酸钠,制作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肺损伤模型。分别对胰腺损伤、肺损伤程度进行病理学评分,酶显色法测定血清脂肪酶水平,并测定肺组织湿/干质量比;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CINCmRNA的表达。结果造模后1 h,大鼠即出现较明显的胰腺损伤,伴有血清脂肪酶升高,12 h时,胰腺损伤最为严重。造模后1 h,肺损伤评分即有升高,但肺组织湿/干质量比无明显变化,此后,肺损伤程度逐渐增加,以24 h时最为严重。正常大鼠肺组织内CINCmRNA呈低水平表达。造模1 h后,大鼠肺组织内CINCmRNA表达明显增加,至24 h达最高水平;大鼠肺组织内CINCmRNA表达与胰腺损伤程度、肺损伤程度成正相关。结论大鼠肺组织内CINC参与胰腺炎肺损伤过程。抑制肺组织内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可能成为治疗胰腺炎肺损伤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动物模型 肺损伤 趋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静脉阻断后肝癌、癌周、肺组织及血浆中粘附分子-1的表达
16
作者 徐光勋 潘承恩 刘青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54-56,共3页
采用EnVisionTM免疫组化方法 ,观察肝癌模型Wistar大鼠肝静脉阻断后肝癌及癌周组织、邻近肝叶、肺组织粘附分子 1 (ICAM 1 )的表达变化 ,采用免疫测定法观察血浆中ICAM 1的变化 ,以探讨肝静脉阻断对肝癌生长、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发... 采用EnVisionTM免疫组化方法 ,观察肝癌模型Wistar大鼠肝静脉阻断后肝癌及癌周组织、邻近肝叶、肺组织粘附分子 1 (ICAM 1 )的表达变化 ,采用免疫测定法观察血浆中ICAM 1的变化 ,以探讨肝静脉阻断对肝癌生长、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发现 :肝静脉阻断后肝癌组织ICAM 1的表达率为 1 8.8% ( 9/4 8) ,较对照组 ( 6 6 .7% ,8/1 2 )明显下调(P <0 .0 1 ) ;癌周组织ICAM 1的阳性表达率为 33.3% ( 1 6 /4 8) ,肝左中叶ICAM 1的阳性表达率为 39.6 % ( 1 9/4 8) ,与对照组比较均未见差异 ,而肺组织ICAM 1的表达率为 70 .8% ( 34 /4 8) ,明显高于对照组 ( 2 5 .0 % ,3/1 2 ) ,P <0 .0 5 )。肝静脉阻断后血浆ICAM 1含量明显高于肝静脉阻断前 (P <0 .0 1 ) ,对照组手术前后血浆ICAM 1含量无明显变化。结果提示肝癌肝静脉阻断可促进癌细胞向远隔器官 (肺组织 )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静脉血流阻断 粘附分子-1 癌周组织 肺组织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肝移植患者13例的临床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
17
作者 王怡 张跃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11A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肝移植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根据13例老年肝移植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分别从心理护理、预防感染、循环系统的监测、饮食指导、用药护理等方面结合患者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进行护理。结果1... 目的探讨老年肝移植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根据13例老年肝移植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分别从心理护理、预防感染、循环系统的监测、饮食指导、用药护理等方面结合患者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进行护理。结果11例患者在术后30~50d出院,2例患者因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结论有针对性地做好围术期护理工作、减少并发症是老年肝移植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老年 护理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启祥 杨立新 +1 位作者 桑双进 张则正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256-258,共3页
为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应用钛合金骨水泥型国产单极股骨头假体治疗头下型、头颈型股骨颈骨折并得到随访的病人 3 6例 ,均为单侧股骨颈骨折 ,随访 2 .0~ 5 .6年。结果 :术中无骨折及血管、神经损伤 ,... 为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应用钛合金骨水泥型国产单极股骨头假体治疗头下型、头颈型股骨颈骨折并得到随访的病人 3 6例 ,均为单侧股骨颈骨折 ,随访 2 .0~ 5 .6年。结果 :术中无骨折及血管、神经损伤 ,术后无下肢深静脉血栓 ,无切口感染。根据病人情况适当功能锻炼 ,根据Harris评分法评定 ,优 9例 ,良 1 9例 ,中 4例 ,差 4例。提示 :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治疗 老年人 股骨颈骨折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