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中NK细胞和Treg细胞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7
1
作者 陈晓云 张永宏 +7 位作者 马丽娜 金怡 于海滨 郑艳红 刘宁 刘金花 王健 陈新月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08-513,共6页
目的:观察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的NK细胞和Treg细胞动态变化,分析与抗病毒疗效相关的免疫因素。方法采用开放性、前瞻性临床队列研究。入组2009年9月-2010年10月收治的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41例(初治组30例和无应答组11例)和健康对... 目的:观察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的NK细胞和Treg细胞动态变化,分析与抗病毒疗效相关的免疫因素。方法采用开放性、前瞻性临床队列研究。入组2009年9月-2010年10月收治的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41例(初治组30例和无应答组11例)和健康对照(HC)者11例,初治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 180μg/周联合利巴韦林10.6~15 mg·kg-1·d-1治疗48周,无应答组给予PEG-IFNα-2a 180μg/周联合利巴韦林15 mg·kg-1·d-1治疗72周;动态留取细胞和血清,进行HCV RNA、肝功能和NK细胞和Treg细胞的检测,分析与疗效相关的免疫因素。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抗病毒治疗和24周随访,初治获得SVR者17例(56.7%),未获得SVR(nSVR)者13例;无应答组获得SVR者3例(27.2%),未获得SVR(RFP)者为8例(72.7%)。基线总体患者的NK细胞频率低于HC 组,Treg细胞频率高于HC组;同时抗病毒治疗疗程中,初治获得SVR者24周NK细胞频率较基线和4周明显增加,Treg细胞频率较基线和4周明显下降;同时初治nSVR者Treg细胞频率24周时较基线和4周明显升高;无应答组再治疗仍未获得SVR者无论NK细胞频率或者Treg细胞频率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NK细胞频率的降低以及Treg细胞频率的增加与HCV慢性感染有关;抗病毒治疗后NK细胞及Treg细胞的动态变化,可以预测抗病毒疗效:疗程中NK细胞频率的增加以及Treg细胞频率的下降与疗效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慢性 抗病毒药 杀伤细胞 天然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V/HBV共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黄雁翔 陈新月 +5 位作者 林尊慧 靳海英 马丽娜 谢放 郭向华 时红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4-787,共4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CV/HBV)共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46例HCV/HBV共感染者、56例单独HCV慢性感染者及60例单独HBV慢性感染者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其中HCV/HBV共感染者及单独HCV慢性感染...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CV/HBV)共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46例HCV/HBV共感染者、56例单独HCV慢性感染者及60例单独HBV慢性感染者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其中HCV/HBV共感染者及单独HCV慢性感染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48周,停药随访24周,分析疗效。结果治疗后,HCV/HBV共感染者取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3.04%与单独HCV慢性感染者取得SVR(48.2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值:6.207,95%CI:1.655-23.28,χ2=8.562,P=0.003)。单独HBV慢性感染者取得SVR者(45.00%)与HCV/HBV共感染者取得SVR者(13.04%)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值:5.455,95%CI:1.463-20.332,χ2=7.357,P=0.007)。结论HCV/HBV共感染比单独HCV或单独HBV慢性感染更难治,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HCV/HBV共感染有疗效,但需要进一步优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共感染 干扰素Α 利巴韦林 感染者 抗病毒治疗 慢性丙肝 慢性乙肝 慢性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患者基线T细胞分化状态与快速病毒学应答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何智敏 赵艳 +5 位作者 张永宏 马丽娜 师令娴 金怡 张小丹 陈新月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75-779,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基线T细胞分化状态与抗病毒治疗快速病毒学应答(RVR)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27和CD28在CD8+T细胞上的表达,根据其表达差异,判断CD8+T细胞的不同分化状态:早期(CD28+/CD27+)、中期(CD28-/CD27+)和晚期...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基线T细胞分化状态与抗病毒治疗快速病毒学应答(RVR)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27和CD28在CD8+T细胞上的表达,根据其表达差异,判断CD8+T细胞的不同分化状态:早期(CD28+/CD27+)、中期(CD28-/CD27+)和晚期(CD28-/CD27-);比较抗病毒治疗获得RVR组和非RVR组的基线CD27、CD28的表达水平及T细胞分化状态的差异。结果获得RVR组的CD27、CD28在CD8+T细胞的表达均高于未获得RV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1)。T细胞的分化状态在RVR组以早、中期为主,而在非RVR组以晚期T细胞分化状态为主,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线T细胞的分化状态与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RVR有一定相关性,可能与机体T细胞免疫在干扰素的免疫调节下参与病毒清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快速病毒学应答 细胞分化 抗病毒治疗 干扰素 基线 利巴韦林 状态 细胞毒性 聚乙二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或干扰素单药治疗及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徐京杭 于岩岩 +9 位作者 斯崇文 陈新月 韩忠厚 陈勇 张文谨 徐道振 陈宇萍 于敏 席宏丽 李雪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9-745,共7页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或干扰素单药治疗和序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25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A组)83例、拉米夫定组(B组)89例和干扰素组(C组)53例。A组单用拉米夫定100mg/d,疗程32周...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或干扰素单药治疗和序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25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A组)83例、拉米夫定组(B组)89例和干扰素组(C组)53例。A组单用拉米夫定100mg/d,疗程32周,从第25周开始加用α2b干扰素(500万IU,皮下注射,隔日1次),总疗程48周;B组单用拉米夫定100mg/d,共48周;C组单用α2b干扰素(500万IU,皮下注射,隔日1次),总疗程24周,所有患者随访24周。结果:A、B和C组的基线HBV DNA分别为7.8±1.0、7.9±1.1和8.0±0.9log10 copies/mL,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分别为167.5(99.0,267.8)、134.0(101.0,275.0)和131.0(99.0,192.8)U/L,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A、B和C组HBV DNA下降率分别为78.2%、87.8%和78.4%,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A、B和C组HBV DNA下降率分别为54.4%、63.6%和66.7%,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A、B和C组综合应答率分别为65.8%、83.5%和39.6%,B组最高(P<0.05),C组最低(P<0.05);随访结束时A、B和C组综合应答率分别为36.2%、54.4%和42.1%,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病毒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tyrosine-methionine-aspartate-aspartate,YMDD)变异率A组低于B组(10.5% vs.26.9%,P<0.05)。结论:拉米夫定-干扰素序贯疗法可减少病毒变异,但疗效与拉米夫定或干扰素单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干扰素类 拉米夫定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和无应答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再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晓云 张永宏 +9 位作者 马丽娜 金怡 于海滨 柳雅立 张小丹 郭丹丹 许英霞 郑艳红 马冰 陈新月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1291-1295,共5页
目的观察既往治疗后复发和无应答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再治疗的疗效,并分析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采用开放性、前瞻性队列研究。入组复发无应答患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 180μg/周联合利巴韦林10.6~15 mg.kg-1.d-1治疗... 目的观察既往治疗后复发和无应答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再治疗的疗效,并分析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采用开放性、前瞻性队列研究。入组复发无应答患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 180μg/周联合利巴韦林10.6~15 mg.kg-1.d-1治疗。无应答组27例,疗程为72周;复发组18例,疗程为48周;动态留取血清,进行血常规、肝功能和HCV RNA的检测,以分析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复发组和无应答组患者快速病毒学应答(RVR)分别为55.6%和25.9%(P=0.045),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cEVR)分别为83.3%和51.9%(P=0.031),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率(ETVR)分别为83.3%和59.3%(P=0.087)。基线HCVRNA在复发组低于无应答组,同时获得病毒学应答组(RVR、cEVR、ETVR)基线HCV RNA也均低于未获得病毒学应答组(仅cEVR节点有统计学意义,P=0.039);复发组病毒动力学呈快速下降,无应答组病毒动力学呈缓慢下降;获得病毒学应答(RVR、cEVR、ETVR)组基线淋巴细胞百分比(LYPH%)均高于未获得病毒学应答组(P=0.009、0.037、0.020)。结论复发和无应答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再治疗后,复发组近期疗效(RVR、cEVR、ETVR)优于无应答组;基线HCV RNA低、病毒动力学快速下降型及基线较高水平LYPH%是疗效的阳性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利巴韦林 聚乙二醇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胰岛素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邵清 纪冬 +2 位作者 张健 陈新月 陈国凤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8-790,共3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受体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7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依照病理诊断分为轻度(F0)、中度(F1-2)、重度(F3-4)3组进行临床生化检测,同时取肝组织提取RNA,反转录为c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胰... 目的研究胰岛素受体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7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依照病理诊断分为轻度(F0)、中度(F1-2)、重度(F3-4)3组进行临床生化检测,同时取肝组织提取RNA,反转录为c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NSR)mRNA水平,分析肝组织不同病理分级时INSR的表达及临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随着肝组织病理分级的加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 inase,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 inase,AST)及胆红素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增高,胆碱酯酶(cholineste rase,CHE)及胰岛素受体(INSR)的表达下降。若以F0组INSR的表达量为100%,则F1-2组INSR的表达为78.8%,F3-4组为30%。结论胰岛素受体的表达随肝脏纤维化的增加而减少,Ⅱ型糖尿病发病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胰岛素受体 糖尿病 慢性丙型肝炎 肝组织 肝细胞 病理分级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表达量 糖化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转换与OAS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任姗 黄雁翔 +4 位作者 马丽娜 金怡 何智敏 张晓丹 陈新月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1270-1274,共5页
目的探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经干扰素(IFN)α为基础的抗病毒治疗血清学转换与2',5'寡腺苷酸合成酶(OAS)1、2、3及OASL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关系。方法 277例HBeAg阳性CHB患者给予IFNα及核苷酸类似物(NA)联合... 目的探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经干扰素(IFN)α为基础的抗病毒治疗血清学转换与2',5'寡腺苷酸合成酶(OAS)1、2、3及OASL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关系。方法 277例HBeAg阳性CHB患者给予IFNα及核苷酸类似物(NA)联合抗病毒治疗,依据HBsAg及HBeAg转换与否评价疗效,分为HBsAg转换组、HBeAg转换组及无应答组(NR),同时纳入50例HBV自限性感染者作为对照。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检测宿主的抗病毒蛋白OAS1基因内含子区rs2285934(A/C)位点、OAS2基因外显子-2区rs2072138(C/G)位点、OAS3基因外显子-8区rs2072136(C/T)位点及OASL基因内含子区rs11849829(A/G)位点SNP,并分别比较OAS基因单位点、基因型及单体型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277例患者中HBsAg转换组41例(14.80%),HBeAg转换组102例(36.82%),NR组134例(48.38%)。OAS3等位基因C/T在四组间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P=0.001),携带CC+CT基因型患者与TT基因型分布频率在HBsAg转换组及NR组间存在差异,统计学差异居于临界值(χ2=3.17,P=0.07)。单体型分析显示:单体型ACCG、CCTG在应答组与NR组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P=0.04;χ2=4.89,P=0.03)。结论携带OAS3(rs2072136)C等位基因的HBeAg阳性CHB患者易于获得IFNα治疗HBsAg转换,其单体型可作为获得HBeAg转换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干扰素 α多态性 单核苷酸 2’ 5’寡腺苷酸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干扰素抵抗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任姗 陈新月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99-804,共6页
干扰素在宿主天然抗病毒防御及外源性治疗过程中具有显著作用。然干扰素作为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的唯一治疗手段,干扰素抵抗广泛存在。HCV基因编码的病毒蛋白参与其中,使得肝细胞与病毒相互作用,影响干扰素信号传... 干扰素在宿主天然抗病毒防御及外源性治疗过程中具有显著作用。然干扰素作为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的唯一治疗手段,干扰素抵抗广泛存在。HCV基因编码的病毒蛋白参与其中,使得肝细胞与病毒相互作用,影响干扰素信号传导及靶向抗病毒蛋白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抵抗 丙型肝炎病毒 病毒蛋白 磷酸化 抗病毒作用 治疗过程 氨基酸残基 信号传导 相互作用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前C/BCP区变异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金娥 陈新月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88-92,共5页
HBV的前C区及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变异可降低HBeAg的合成与分泌,也可增加病毒复制能力,导致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对临床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就HBV前C/BCP区变异的分子机理、生物学意义、实验室检测以及对临床和抗病毒治疗的影... HBV的前C区及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变异可降低HBeAg的合成与分泌,也可增加病毒复制能力,导致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对临床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就HBV前C/BCP区变异的分子机理、生物学意义、实验室检测以及对临床和抗病毒治疗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e抗原 乙型 基本核心启动子 前C区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蛋白18在HepG2细胞凋亡中的磷酸化(Ser33,Ser52)及其意义
10
作者 柳雅立 石英 +5 位作者 马丽娜 计云霞 魏飞力 吴昊 陈德喜 陈新月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0-783,共4页
目的研究角蛋白18(keratin 18,K18)在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中的磷酸化情况并分析其意义。方法以不同浓度的顺铂(cisplatin,CDDP)作用于HepG2细胞,用双标记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染色检测HepG2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法和蛋白质印迹... 目的研究角蛋白18(keratin 18,K18)在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中的磷酸化情况并分析其意义。方法以不同浓度的顺铂(cisplatin,CDDP)作用于HepG2细胞,用双标记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染色检测HepG2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不同凋亡状态下K18的磷酸化水平。结果顺铂可以使HepG2细胞发生明显的凋亡,而且凋亡比例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52位丝氨酸(Ser52)磷酸化水平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加;33位丝氨酸(Ser33)磷酸化在低浓度药物作用下增加,但在高浓度药物作用下明显减少。结论Ser33和Ser52磷酸化的K18与HepG2细胞凋亡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 磷酸化 凋亡 药物作用 流式细胞术 药物浓度 人肝癌细胞 不同浓度 低浓度 丝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与慢性丙型肝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郭丹丹 张永宏 陈新月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1336-1340,共5页
趋化因子是一类结构功能相似、能使细胞发生趋化作用的小分子蛋白质。研究表明趋化因子与HCV感染的慢性化、肝组织损伤以及干扰素的抗病毒效果密切相关。本文就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慢性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以及趋化因子对干扰素抗病毒疗... 趋化因子是一类结构功能相似、能使细胞发生趋化作用的小分子蛋白质。研究表明趋化因子与HCV感染的慢性化、肝组织损伤以及干扰素的抗病毒效果密切相关。本文就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慢性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以及趋化因子对干扰素抗病毒疗效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肝类病毒属 趋化因子类 受体 趋化因子 干扰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专家共识:妊娠女性HBV感染的筛查》摘译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晓晓 宋爱心 陈新月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4-46,共3页
妊娠期筛查HBV感染(简称筛查)可确定有无围产期母婴传播风险的妇女。制订本共识的目的是更新2009年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USPSTF)关于孕妇HBV感染筛查的建议。USPSTF需要重新确认证据更新,以确定是否存在足够的新证据以改变先前建议。USP... 妊娠期筛查HBV感染(简称筛查)可确定有无围产期母婴传播风险的妇女。制订本共识的目的是更新2009年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USPSTF)关于孕妇HBV感染筛查的建议。USPSTF需要重新确认证据更新,以确定是否存在足够的新证据以改变先前建议。USPSTF通过文献复习以及临床病例管理对筛查的有效性和危害性进行了证据审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 感染性 母体血清学筛查 乙型肝炎病毒 美国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