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波形钢腹板PC组合梁桥异步施工开口箱梁安全性控制
1
作者 杨开忠 姜宇 +2 位作者 陈代昆 马亚仲 赵冬梅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7-164,共8页
为提升波形钢腹板PC组合梁桥异步施工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北京达摩沟大桥为背景进行研究。利用ANSYS软件建立无横撑的3号节段顶板、4号节段底板和CSW7波形钢腹板异步施工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对无横撑开口箱梁安全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上桁架撑... 为提升波形钢腹板PC组合梁桥异步施工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北京达摩沟大桥为背景进行研究。利用ANSYS软件建立无横撑的3号节段顶板、4号节段底板和CSW7波形钢腹板异步施工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对无横撑开口箱梁安全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上桁架撑+下平联、上下平联+中间桁架撑、上下桁架撑、剪刀撑4种临时横撑,分析对称荷载和偏载作用下有、无临时横撑对开口箱梁应力、变形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横撑开口箱梁异步施工主梁一阶屈曲荷载系数低于安全系数,开口箱梁稳定性不满足安全性要求,需增设临时横撑;与对称荷载作用相比,偏载作用对开口箱梁的受力、变形和稳定性更为不利;4种临时横撑可有效约束波形钢腹板横向变形,明显提升开口箱梁的稳定性;除剪刀撑外,上桁架撑+下平联、上下平联+中间桁架撑、上下桁架撑3种临时横撑对波形钢腹板横向变形约束效果基本相同。综合考虑材料、人工成本、施工速度、可操作性等影响,选择上桁架撑+下平联作为实际施工的临时横撑。增设该临时横撑后,实际施工过程中确保了主梁线形和应力处于合理范围内,大桥合龙精度控制在2 mm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桥 波形钢腹板 异步施工 开口箱梁 临时横撑 安全性分析 稳定性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覆土矩形顶管下穿机场高速地表变形规律研究
2
作者 郑鹏程 黄家豪 +3 位作者 刘维 黄雪梅 刘昊 赵冬梅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99,共9页
针对浅埋矩形顶管下穿重要风险源问题,以北京地铁12号线三元桥站地下通道矩形顶管近距离下穿高速路工程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对高速路路基路面结构层进行精细化建模,并模拟下穿施工全过程;分析矩形顶管下穿高速路的地表变形规律,并对顶... 针对浅埋矩形顶管下穿重要风险源问题,以北京地铁12号线三元桥站地下通道矩形顶管近距离下穿高速路工程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对高速路路基路面结构层进行精细化建模,并模拟下穿施工全过程;分析矩形顶管下穿高速路的地表变形规律,并对顶管施工中机头支护压力、地层损失、注浆压力等施工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最后采用视频监测对高速路沉降进行监测及验证。结果表明:浅埋矩形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规律可以概括为地表轻微隆起、地表迅速沉降和沉降最终稳定3个阶段;地层损失和注浆压力变化对沉降量的变化最为敏感;由现场视频监测数据可知,建立的数值模型能够反映顶管施工对地表变形的基本规律,高速路面最大沉降满足≤15 mm的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矩形顶管 数值模拟 精细化三维建模 地表变形 现场视频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振动下城市管架型热力管道响应与安全研究
3
作者 李胜林 李黎 +3 位作者 龙彬 韩丽茹 侯宗新 尹萌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95-903,共9页
以下穿热力隧道的北京冬奥支线区间隧道爆破为背景,建立热力管道三维动力有限元模型,利用锤击测试试验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在数值模型中输入实测的爆破振动波,研究爆破地震波作用下管架型热力管道动态响应.结果表明:爆破地震波作用... 以下穿热力隧道的北京冬奥支线区间隧道爆破为背景,建立热力管道三维动力有限元模型,利用锤击测试试验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在数值模型中输入实测的爆破振动波,研究爆破地震波作用下管架型热力管道动态响应.结果表明:爆破地震波作用下,管道结构的有效应力为45.89 MPa,有效应变仅为0.02%,与重力初始作用时结构应力应变分布保持一致,爆破振动对管道结构的作用效应较小;放大输入地震波5~100倍,管道结构的PPV随之等倍数增大,而最大等效应力和最大等效应变的增幅仅为4.5%左右;提取实测地震波低频成分并施加在管道结构上,并不会引起热力管道的应力和应变大幅度增加,管道材料的等效应力均在50 MPa以下.由此可见,地震波峰值和主频对管道应力应变分布影响均较小。具有波纹管膨胀节的架空管道结构受力均匀,变形协调性和抗震性能较好,因工程爆破振动造成破坏的可能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爆破 热力管道 动力响应 应力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爆破地震作用下燃气管道动力响应规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梓宇 李胜林 +3 位作者 李黎 凌天龙 梁书锋 孙旭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2-221,247,共11页
以北京地铁11号线金顶街站C出入口横通道爆破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邻近燃气管道及地表土体的爆破动力响应进行计算分析,结合管道及上方地表振动速度监测结果,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建立隧道下穿燃气管道数... 以北京地铁11号线金顶街站C出入口横通道爆破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邻近燃气管道及地表土体的爆破动力响应进行计算分析,结合管道及上方地表振动速度监测结果,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建立隧道下穿燃气管道数值模型,分析不同掏槽孔延期时间、单孔药量、土体性质对管道振动特征和动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型与现场实测结果相比,峰值振速的相对误差未超过20%;在爆破地震波影响下,燃气管道横截面的峰值合振速(peak particle velocity,PPV)和有效应力峰值均出现在背爆侧;在燃气管道轴线方向上,当距离隧道中心的水平距离超过3 m时,地表土体与管道顶部振动速度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掏槽孔孔间延期时间增加时,燃气管道横截面各点的峰值合振速和有效应力变化不大;单孔药量由0.2 kg增大至0.6 kg,峰值合振速增大0.5~2.5倍,有效应力增大0.5~1.5倍。燃气管线周围土体为粉质黏土时对峰值合振速和有效应力的影响最大,黏质粉土其次,杂填土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爆破振动 燃气管道 振动响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等压下考虑渗流和剪胀的圆巷围岩弹塑性统一解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波 刘璐璐 +2 位作者 张功 冀文欢 魏丙臣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1-157,共7页
对于富水地层中深埋圆形巷道,为研究多种因素影响下巷道围岩塑性区范围和洞周位移的变化规律,对巷道围岩进行了弹塑性理论分析。对围岩应力场和渗流场进行耦合分析,基于统一强度理论和非关联流动法则,推导出多种因素影响下深埋圆形巷道... 对于富水地层中深埋圆形巷道,为研究多种因素影响下巷道围岩塑性区范围和洞周位移的变化规律,对巷道围岩进行了弹塑性理论分析。对围岩应力场和渗流场进行耦合分析,基于统一强度理论和非关联流动法则,推导出多种因素影响下深埋圆形巷道围岩应力、位移和塑性区半径的解析计算式。结合工程实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中间主应力参数、围岩侧压系数、初始孔隙水压和剪胀角对围岩塑性区径向位移和塑性区范围均有显著影响,但影响规律各不相同;考虑中间主应力作用时,其他各因素的影响效应减弱。综合考虑以上各因素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更加接近工程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围岩位移 塑性区半径 统一强度理论 中间主应力 侧压力系数 初始孔隙水压 剪胀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K系列高性能水泥的性能及其检测──高性能胶凝材料的实验研究之二 被引量:9
6
作者 廉慧珍 阮庆革 李玉琳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0-24,19,共6页
关键词 高性能水泥 性能 检测 混凝土 胶凝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盾构施工负环管片安全拆除条件及实例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波 黄俐 金光玲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3期70-75,共6页
盾构始发是盾构工法的重要施工工序之一,也是盾构施工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环节,关系到盾构隧道能否顺利掘进与及时贯通。以北京地铁为例研究了地铁盾构施工负环管片安全拆除条件问题,采用FLAC3D进行了三维模型计算分析,分析了负环管片的... 盾构始发是盾构工法的重要施工工序之一,也是盾构施工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环节,关系到盾构隧道能否顺利掘进与及时贯通。以北京地铁为例研究了地铁盾构施工负环管片安全拆除条件问题,采用FLAC3D进行了三维模型计算分析,分析了负环管片的位移及反力架应力变化情况,实测了盾构始发段的土压力、注浆压力、盾构推力、负环管片位移、反力架应力变化规律;通过数值计算与实际监测结果的比较,给出了负环管片及反力架的安全拆除条件建议。结果表明:当负环管片的相对位移变化量趋近于零、反力架应力值基本趋于稳定时,隧道衬砌管片环与壁厚注浆及围岩之间的摩擦力足以平衡盾构推力,方能拆除负环管片与反力架。数值分析与实测结果相吻合,说明数值计算模型合理,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始发 负环管片 反力架 数值分析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7公路甘肃段爆破施工对土遗址震动影响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赵亮 王旭东 +3 位作者 裴强强 何新社 郭青林 张功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3-347,355,共6页
近年来土遗址受城市建设和交通施工损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对于这些人为因素对遗址的影响缺乏有效的检测与评估手段。本文基于G7高速公路的爆破振动观测,进行质点峰值加速度和峰值速度的衰减分析,开展爆破震动对附近明水军事要塞土遗址震... 近年来土遗址受城市建设和交通施工损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对于这些人为因素对遗址的影响缺乏有效的检测与评估手段。本文基于G7高速公路的爆破振动观测,进行质点峰值加速度和峰值速度的衰减分析,开展爆破震动对附近明水军事要塞土遗址震动影响的研究。通过对竖向、水平向的振动加速度和速度的观测和数据分析,得出不同药量条件下,对应相同质点的震动峰值加速度衰减规律。提出了公路爆破附近土遗址震动控制范围和最大药量的施工建议,为爆破附近有土遗址的施工提供了数据支持,相应的结论和建议可以在同类土遗址保护中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震动 土遗址 峰值加速度 峰值速度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铁盾构开舱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李东阳 戴佰承 +1 位作者 刘波 付春青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1年第5期581-590,共10页
盾构机在长距离掘进时,经常会由于遭遇障碍或者刀具过量磨损而导致被迫停机的问题,这是盾构施工主要风险之一。为梳理城市地铁盾构开舱技术的研究进展,对常压开舱和带压开舱2种技术思路进行了系统总结,概括了2种技术条件下盾构开舱的原... 盾构机在长距离掘进时,经常会由于遭遇障碍或者刀具过量磨损而导致被迫停机的问题,这是盾构施工主要风险之一。为梳理城市地铁盾构开舱技术的研究进展,对常压开舱和带压开舱2种技术思路进行了系统总结,概括了2种技术条件下盾构开舱的原理、危险因素及原则。结合典型工程实例对常规压缩空气带压开舱技术和饱和气体法带压开舱技术的应用范围、关键技术、优缺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归纳了土体注浆和冻结加固的常压开舱技术和常压刀盘换刀技术的工程应用情况。最后,结合当前研究进展和我国大直径水下盾构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未来盾构开舱面临的技术挑战,讨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为我国盾构开舱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压开舱 常压开舱 工作面稳定 作业压力 地层加固 泥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三维变形场的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毛灵涛 魏凯 +1 位作者 朱子岩 刘海洲 《玻璃钢/复合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10,共6页
利用工业计算机层析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和自制的加载装置,实现了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试件三点弯曲加载过程的原位扫描,获取了不同加载阶段的CT图像。采用数字体图像相关法(Digital Volume Correlation,简称&... 利用工业计算机层析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和自制的加载装置,实现了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试件三点弯曲加载过程的原位扫描,获取了不同加载阶段的CT图像。采用数字体图像相关法(Digital Volume Correlation,简称"DVC")测量分析了试件内部三维位移场和应变场,揭示了试件内部的应变演化特征及破坏机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内部细观结构特征可以作为变形信息的载体,实验中测量精度为0.063体素(2.8μm)。DVC获取的位移场及应变场分布能直观反映试件内部的结构特征,由横向切应变的分布显示出在试件破坏前已产生了剪切带,最终导致试件在该区域产生层间开裂。此外,由横截面位移分布验证了因横向切应力而导致截面产生翘曲的现象。结果表明,DVC法与工业CT结合所得测量结果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复合材料内部结构的变形特征,为研究材料内部变形破坏及验证理论模型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工业CT 三点弯曲实验 数字体图像相关法 内部三维应变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增强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 被引量:14
11
作者 方江华 王凤瑶 +2 位作者 黄晓雯 罗欣豪 王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5951-5956,共6页
为探究玄武岩纤维在增强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方面的影响,以不同玄武岩纤维体积率、陶砂代砂子率和陶粒代石子率为影响因素,应用正交试验法设计9组玄武岩纤维轻骨料混凝土(basalt fiber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BF-LAC),进行抗... 为探究玄武岩纤维在增强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方面的影响,以不同玄武岩纤维体积率、陶砂代砂子率和陶粒代石子率为影响因素,应用正交试验法设计9组玄武岩纤维轻骨料混凝土(basalt fiber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BF-LAC),进行抗压、劈裂抗拉及抗折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当玄武岩体积率为0.3%、陶砂代砂子率为7%、陶粒代石子率为8%时,BF-LAC的力学性能表现最佳。玄武岩纤维掺入轻骨料混凝土中能显著提升其强度,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的最大增幅分别为23.11%、20.64%和24.17%;玄武岩纤维是影响BF-LAC强度的显著性因素且对抗压强度的影响表现为特别显著;最后对纤维增强轻骨料混凝土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BF-LAC强度与三因素之间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轻骨料 玄武岩纤维 正交试验 强度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近断层孤岛工作面开采冲击类型及其时空特征分布 被引量:2
12
作者 孔灵锐 向鹏 +1 位作者 张颍辉 张月征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2-57,共6页
采用理论分析和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等手段,结合3g临界加速度判据,对济宁二号井八里铺断层以东、F_(56)^(12)断层以西孤岛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硕板、煤柱和断层的活动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工作面推进至约50 m、370 m及480 m时易... 采用理论分析和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等手段,结合3g临界加速度判据,对济宁二号井八里铺断层以东、F_(56)^(12)断层以西孤岛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硕板、煤柱和断层的活动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工作面推进至约50 m、370 m及480 m时易发生顶板型冲击;工作面推进至10~130m阶段_(56)^(12)断层保护煤柱前方和推进至230~310 m阶段采煤面前方煤岩易发生煤柱冲击;在工作面推进至10~100m、150 m及180 m区域时,F_(56)^(12)断层附近易发生断层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开采 孤岛工作面 冲击地压 数值模拟 冲击类型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A法施工群洞开挖时空效应的理论计算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波 付春青 +1 位作者 李东阳 杨航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1年第1期9-20,共12页
针对大跨PBA法施工中出现的梁柱等结构尺寸偏差、初支裂缝和表观缺陷等问题,采用随机介质理论,建立群洞开挖时空效应的理论分析模型,分析了PBA工法左右不对称施工导致扣拱偏差的原因。以PBA典型车站实际工程中8导洞非对称开挖为例,研究... 针对大跨PBA法施工中出现的梁柱等结构尺寸偏差、初支裂缝和表观缺陷等问题,采用随机介质理论,建立群洞开挖时空效应的理论分析模型,分析了PBA工法左右不对称施工导致扣拱偏差的原因。以PBA典型车站实际工程中8导洞非对称开挖为例,研究了大跨断面隧道中多个导洞分步施工引起地层空间不均匀变化的机理。对扣拱偏差现象产生的本质成因进行分析,再现了地表沉降槽空间形态随导洞开挖而左右摆动的变形规律。根据以上研究,确定了分别成拱封闭成环、快速同步作业、侧洞分跨扣拱及施工优化来实现对称同步是消除或减小扣拱偏差现象的主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群洞开挖 PBA法 随机介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碱环境干湿循环下砂岩动态力学性能试验 被引量:3
14
作者 方江华 倪苏黔 +1 位作者 王凤瑶 姜平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1期13476-13483,共8页
为了探究砂岩在酸碱环境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动态力学特性,分别进行了不同酸碱环境下(pH=3、7、11)和不同干循环次数(0、5、10、15次)耦合作用下砂岩试件的物理、动态力学试验,并借助红外热成像技术进一步评定了砂岩的损伤表现。研究表明:... 为了探究砂岩在酸碱环境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动态力学特性,分别进行了不同酸碱环境下(pH=3、7、11)和不同干循环次数(0、5、10、15次)耦合作用下砂岩试件的物理、动态力学试验,并借助红外热成像技术进一步评定了砂岩的损伤表现。研究表明:酸性溶液和干湿循环的耦合作用使试件孔隙的发育得到加速;但15次循环之后,试件孔隙率的增长速度放缓。砂岩的峰值应力与弹性模量在干湿循环10次后,劣化现象最为明显。并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主应力面与破裂面的夹角逐渐增大,试件破坏形式由脆性破坏向塑性破坏转变,红外热成像技术佐证了砂岩在受酸碱循环作用下试件内部发生的损伤,并根据热成像技术可进一步评定砂岩损伤表现。研究结果对隧道掘进、巷道开挖、地铁和水下工程等施工作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酸碱性 干湿循环 物理力学试验 损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纤维喷射混凝土力学及微观性能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姜平伟 方江华 +1 位作者 庞建勇 黄金坤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7-141,149,共6页
为研究不同掺量的植物纤维(plant fiber,PF)对植物纤维喷射混凝土(plant fiber shotcrete,PFSC)基本力学性能及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借助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试验对PFSC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素喷... 为研究不同掺量的植物纤维(plant fiber,PF)对植物纤维喷射混凝土(plant fiber shotcrete,PFSC)基本力学性能及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借助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试验对PFSC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素喷射混凝土,掺量为2.0 kg/m^3的PFSC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分别提高了17.35%和20.26%,导热系数降低了20.61%。SEM分析表明,低掺量PF在喷射混凝土内部具有较好的分散性,与混凝土基体界面粘结性较好,但PF掺量过高时会出现纤维结团现象,使得PFSC内部缺陷增加。综合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建议混凝土PF掺量不宜>2.0 kg/m^3。研究成果对于植物纤维喷射混凝土的推广应用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混凝土 植物纤维 力学性能 导热系数 微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埋深软硬岩互层地质条件下敞开式TBM岩爆段施工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照太 游胜 +2 位作者 丰光亮 陈竹 陈炳瑞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43-850,共8页
基于喜马拉雅山区域某软硬岩性互层地质条件下的深埋隧洞工程,为解决该区域TBM施工过程中的岩爆问题,统计分析了TBM施工过程中的岩爆特征;在施工过程中开展了多种岩爆规避试验,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法:1)岩爆风险巡查常态... 基于喜马拉雅山区域某软硬岩性互层地质条件下的深埋隧洞工程,为解决该区域TBM施工过程中的岩爆问题,统计分析了TBM施工过程中的岩爆特征;在施工过程中开展了多种岩爆规避试验,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法:1)岩爆风险巡查常态化;2)超前地质预报和超前处理措施相结合;3)支护材料和支护方式合理化;4)掘进参数动态调整。在后续的施工中加以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以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安全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洞 软硬互层 敞开式 TBM 岩爆 风险巡查 超前地质预报 超前处理 初期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场地条件下盾构进洞端头井加固技术 被引量:6
17
作者 房安民 钱新 王岩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8-100,共3页
北京市轨道交通大兴线黄村火车站—义和庄站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右线盾构因场地管线复杂及地质条件差而导致端头井加固失败,盾构接收过程中发生了涌水涌砂事故。左线盾构在原端头井加固设计的基础上,采用小管棚注浆法补强措施后,确保了... 北京市轨道交通大兴线黄村火车站—义和庄站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右线盾构因场地管线复杂及地质条件差而导致端头井加固失败,盾构接收过程中发生了涌水涌砂事故。左线盾构在原端头井加固设计的基础上,采用小管棚注浆法补强措施后,确保了盾构的接收成功。对盾构在场地条件复杂、地面常规加固效果较差情况下,采取在洞门掌子面内实施小管棚注浆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复杂场地 盾构法 管棚 注浆 端头井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矿区受污染水体中SO^(2-)_(4)和金属离子的同步去除 被引量:3
18
作者 舒晓萱 刘石军 +4 位作者 甄晨曦 邓琳 涂嘉玲 崔玉虹 刘正乾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56-61,共6页
锰矿区地表水中含有大量SO^(2-)_(4)和金属离子,对矿区及周边地区的饮用水安全造成隐患。该研究基于钙矾石沉淀原理采用“两步法”去除高浓度SO^(2-)_(4),并同步降低金属离子浓度及溶液浊度。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和离子色... 锰矿区地表水中含有大量SO^(2-)_(4)和金属离子,对矿区及周边地区的饮用水安全造成隐患。该研究基于钙矾石沉淀原理采用“两步法”去除高浓度SO^(2-)_(4),并同步降低金属离子浓度及溶液浊度。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和离子色谱测定金属离子浓度和SO^(2-)_(4)浓度,并考察了pH、NaAlO_(2)和Ca(OH)_(2)投加量、温度、反应时间等的影响。结果表明:20℃条件下,在pH值7.5~12.5范围内,pH值为12.14时SO^(2-)_(4)的去除率最高,60 min可达55.4%,此时NaAlO_(2)投加量为3.5 mmol/L,Ca(OH)_(2)投加量为7.1 mmol/L。当[AlO^(-)_(2)]<4.0 mmol/L时,SO^(2-)_(4)剩余浓度随NaAlO_(2)投加量增加而下降。当[Ca^(2+)]<13 mmol/L时,增加Ca(OH)_(2)投加量有利于SO^(2-)_(4)去除,但当[Ca^(2+)]>13 mmol/L时,进一步增加Ca(OH)_(2)投加量的作用不大。处理后出水中SO^(2-)_(4)、Ni^(2+)和Mn^(2+)等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并协同去除了水中的Ca^(2+)和Mg^(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区 钙矾石法 沉淀 硫酸根离子 钙离子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法近距离下穿施工对既有盾构隧道的影响 被引量:30
19
作者 付春青 张功 +1 位作者 张雯超 吴奔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7319-7326,共8页
新建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盾构隧道,势必会引起既有隧道不均匀变形。以北京地铁12号线西三区间盾构穿越机场专线为工程背景,提出了适合既有运营隧道纵向刚度折减的修正等效连续模型。模型以轨顶面为中性轴位置,可以较好考虑运营隧道对道... 新建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盾构隧道,势必会引起既有隧道不均匀变形。以北京地铁12号线西三区间盾构穿越机场专线为工程背景,提出了适合既有运营隧道纵向刚度折减的修正等效连续模型。模型以轨顶面为中性轴位置,可以较好考虑运营隧道对道床、钢轨等结构的影响。数值分析及与已有经验模型对比结果表明,修正等效连续模型预测值与监测值最吻合,验证了模型在本工程中的适应性。从隧道净距及地层性质两方面进行了参数分析,研究结论可为类似盾构下穿既有线路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下穿 既有盾构隧道 结构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砂层大断面暗挖隧道施工地层演化 被引量:13
20
作者 方江华 姜平伟 +1 位作者 郭朋亮 王凤瑶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8621-8628,共8页
对于施工环境复杂的暗挖隧道工程,科学合理掌握施工地层演化过程是安全施工的前提。以北京地铁12号线光熙门站—西坝河站区间富水砂层大断面暗挖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借助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工程设计施工方案进行模拟,得到了施工... 对于施工环境复杂的暗挖隧道工程,科学合理掌握施工地层演化过程是安全施工的前提。以北京地铁12号线光熙门站—西坝河站区间富水砂层大断面暗挖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借助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工程设计施工方案进行模拟,得到了施工过程中地层孔隙水压力、地层沉降损失演化过程,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为工程施工规避风险源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施工掌子面孔隙水压力集中位置主要在暗挖隧道上方注浆形成的“注浆拱”拱顶以及断面未注浆范围;隧道施工过程中,沿施工掘进方向在施工掌子面前、后10 m到掌子面位置范围内,是发生涌水关键位置;地层沉降值经历了由沿中轴线对称分布到集中在中轴线位置处的变化过程,最后沉降值沿中轴线对称分布,导洞1施工掌子面处地表沉降值稳定在12 mm左右;初期支护拱顶沉降以及拱脚水平收敛均分别在45、30 d达到稳定;现场反馈的施工信息与模型计算地层演化过程相吻合,计算结果可为富水砂层大断面暗挖隧道施工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暗挖隧道 富水砂层 地层损失 孔隙水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