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鸽饲粮锰水平对种鸽蛋品质及乳鸽屠宰性能、肉质性状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昊轩 王铮 +10 位作者 秦士贞 张博 李晶 索琰瑞 赵东栋 汪阳阳 刘文丽 申莉 孙鸿 史兆国 邵玉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37-2848,共12页
【目的】本试验通过添加外源锰制剂(MnSO_(4)·H_(2)O),探究种鸽饲粮不同锰水平对种鸽蛋品质及乳鸽体重、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为中国鸽养殖业提供试验参考。【方法】试验选取体重和产蛋性能相近的健康银羽王种... 【目的】本试验通过添加外源锰制剂(MnSO_(4)·H_(2)O),探究种鸽饲粮不同锰水平对种鸽蛋品质及乳鸽体重、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为中国鸽养殖业提供试验参考。【方法】试验选取体重和产蛋性能相近的健康银羽王种鸽120对,随机分成5组,每组设立8个重复组,每重复组安排3对种鸽,每对种鸽哺育2只乳鸽。5个组分别使用不额外添加锰的基础饲粮(对照组)及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35、70、105和140 mg/kg锰的试验饲粮。饲粮以颗粒料形式喂给种鸽。试验期包括孵化期18 d和哺乳期28 d,总计46 d。期间记录种鸽采食量和乳鸽体重,计算种鸽平均日采食量和乳鸽平均日增重。采集鸽蛋、种鸽和28日龄乳鸽血清、乳鸽胸肌、心脏、肝脏样本,测定鸽蛋品质,血清抗氧化指标及28日龄乳鸽胸肌肉质性状及组织中锰含量,并计算乳鸽的屠宰性能。【结果】(1)70和140 mg/kg锰组鸽蛋的蛋壳重显著高于35和105 mg/kg锰组(P<0.05);70和105 mg/kg锰组鸽蛋的蛋黄色泽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35 mg/kg锰组(P<0.05);35 mg/kg锰组鸽蛋的哈氏单位数值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70、105和140 mg/kg锰组鸽蛋的蛋壳反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35和140 mg/kg锰组1~28日龄乳鸽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35和140 mg/kg锰组28日龄乳鸽的屠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5、105和140 mg/kg锰组28日龄乳鸽的全净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5 mg/kg锰组28日龄乳鸽的半净膛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各组间28日龄乳鸽胸肌的肉品质及胸肌、心肌、肝脏组织中的锰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5)35和140 mg/kg锰组28日龄乳鸽血清的过氧化氢酶活力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结论】在种鸽基础饲粮中额外添加35 mg/kg锰可提高28日龄乳鸽的屠宰率、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额外添加70 mg/kg锰可改善鸽蛋的蛋壳质量、加深蛋黄颜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鸽 乳鸽 蛋品质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鸽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铜对鸽蛋品质、乳鸽组织中铜含量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文丽 邵玉新 +9 位作者 秦士贞 张博 李晶 孙鸿 索琰瑞 赵东栋 申莉 李昊轩 史兆国 王铮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49-3060,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铜对乳鸽组织及鸽乳中铜含量、鸽蛋品质、乳鸽血清抗氧化指标等的影响。选择120对银羽王父母代种鸽,随机配对分为5组,包括1个对照组(基础饲粮中不添加铜)和4个试验组(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4、8、12、1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铜对乳鸽组织及鸽乳中铜含量、鸽蛋品质、乳鸽血清抗氧化指标等的影响。选择120对银羽王父母代种鸽,随机配对分为5组,包括1个对照组(基础饲粮中不添加铜)和4个试验组(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4、8、12、16 mg/kg铜),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3对种鸽。以CuSO_(4)·5H_(2)O(铜含量24.57%)作为铜源,各组铜含量的实测值分别为5.66、8.67、11.46、15.22、20.09 mg/kg。试验期46 d。结果表明:随着饲粮中铜添加水平的增加,鸽乳中铜含量及1~28日龄种鸽平均日采食量(ADFI)呈显著线性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 mg/kg的铜显著提高了鸽蛋蛋黄色泽、母鸽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乳鸽血清铜蓝蛋白(CP)活性(P<0.05)。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铜对乳鸽肝脏、心脏及胸肌中铜含量,乳鸽血清及各组织丙二醛(MDA)含量、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种鸽ADFI、蛋重、蛋形指数、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黄重、蛋壳颜色、蛋壳厚度,以及母鸽血清CP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以乳鸽血清CP活性及母鸽血清CAT活性作为评价种鸽饲粮铜需要量的敏感指标,进行最佳二次曲线模型评价,初步获得饲粮中铜的适宜添加水平分别为3.96及7.96 mg/kg。由此可见,在种鸽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铜可提升鸽蛋品质及母鸽、乳鸽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子 蛋品质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龙胆草抗鸽毛滴虫的临床药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魏苗伊 吴世海 +9 位作者 杨富琳 余宸昀 孙志刚 刘馨媛 徐媛媛 梁冰冰 李复煌 孙鸿 刘晓晔 董虹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5-796,共12页
鸽毛滴虫病是一种极易传播的寄生虫病,严重影响鸽的生产性能,甚至导致鸽的死亡,给养鸽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然而,临床上防控鸽毛滴虫病的药物多为化药,药物使用周期较短,毒副作用大。为更好地开发临床天然抗寄生虫用药,本文研究了中药... 鸽毛滴虫病是一种极易传播的寄生虫病,严重影响鸽的生产性能,甚至导致鸽的死亡,给养鸽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然而,临床上防控鸽毛滴虫病的药物多为化药,药物使用周期较短,毒副作用大。为更好地开发临床天然抗寄生虫用药,本文研究了中药龙胆草抗鸽毛滴虫的临床药效,为养鸽业鸽毛滴虫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用药策略。通过对鸽毛滴虫的分离、鉴定、纯化,获得稳定用于后续试验的虫株,在体外测定龙胆草水提物对鸽毛滴虫的相对生长抑制率和最低有效浓度;为进一步观察药效,作者将不同剂量浓度的龙胆草水提物加入基础日粮中,在体内测定龙胆草水提物对患病肉鸽体重、存活率、鸽毛滴虫活性、血液生化指标及炎症因子含量的影响,以此来评价中药龙胆草体内外抗鸽毛滴虫的临床药效。体外试验结果表明,龙胆草水提物作用12 h杀灭全部虫体的最低有效浓度(MEC)为50 mg·mL^(-1),具有较强的体外抗鸽毛滴虫活性;体内试验结果表明,龙胆草水提物对体重降低的病鸽有恢复体重的作用并能够提高患鸽生存率;龙胆草水提物杀虫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效果显著(P<0.05),与甲硝唑组无显著差异(P>0.05),且龙胆草500 mg·只^(-1)组药效持续时间长于甲硝唑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ALT/AST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3种炎症因子含量高于对照组,与甲硝唑组相似。龙胆草水提物对治疗鸽毛滴虫病具有显著的临床药效,其药效作用达到了化药甲硝唑的疗效,且无显著的毒副作用,因此,龙胆草可以用作抗鸽毛滴虫病潜在的天然药物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龙胆草 鸽毛滴虫 甲硝唑 临床药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毛滴虫外泌体的分离鉴定及蛋白质谱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倪爱心 李云雷 +8 位作者 葛平壮 王攀林 Adamu Mani Isa 石雷 范静 孙研研 孙鸿 麻慧 陈继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37-1747,共11页
旨在研究鸽毛滴虫是否分泌外泌体及虫源外泌体的蛋白组成和功能,为探索外泌体在鸽毛滴虫寄生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采集鸽毛滴虫感染个体口腔及咽部病灶处样本,进行分离培养及纯化,使用显微镜鉴定虫体形态,提取DNA并比对其序列,确定培... 旨在研究鸽毛滴虫是否分泌外泌体及虫源外泌体的蛋白组成和功能,为探索外泌体在鸽毛滴虫寄生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采集鸽毛滴虫感染个体口腔及咽部病灶处样本,进行分离培养及纯化,使用显微镜鉴定虫体形态,提取DNA并比对其序列,确定培养物是否为鸽毛滴虫虫株;通过对培养液上清进行超速离心,透射电子显微镜、Western blot技术和纳米颗粒追踪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鉴定培养液上清中是否含有虫源外泌体;最后通过Label-free技术分析虫源外泌体的蛋白质谱表达。结果显示,虫体具有明显的毛滴虫形态及特征,与鸽毛滴虫ITS1/5.8S/ITS2基因比对率达98%。从虫体培养液中提取的囊泡经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具有明显的茶托样结构;NTA结果显示,粒径集中于125.1 nm,峰值粒径为132.3 nm,占比99.3%;CD63和TSG101等外泌体标记蛋白的条带明显,表明提取物为外泌体。质谱结果显示,烯醇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磷酸甘油酸变位酶和延伸因子为表达量较高的蛋白质。GO功能注释显示外泌体蛋白富集到细胞内和胞浆等细胞组分,发挥GTP连接和GTP酶活性功能,参与小GTPase介导的信号转导与糖酵解等过程。KEGG通路富集表明,虫源外泌体蛋白主要富集于代谢途径、糖酵解/糖异生、抗生素的生物合成和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等通路。本研究发现鸽毛滴虫可以分泌外泌体,并对虫源外泌体进行蛋白质谱分析,提示虫源外泌体中的蛋白质在寄生虫的能量代谢、信号转导及生物合成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滴虫 外泌体 Label-free技术 蛋白质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黄抗体对鸽毛滴虫与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5
5
作者 王飞 张禾 +6 位作者 蔡淯涵 黄中佐 严沛洁 王李格 孙鸿 李复煌 何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58-662,共5页
旨在研究鸽毛滴虫与白色念珠菌二联卵黄抗体制备方法和评价其临床效果。利用临床分离的白色念珠菌与毛滴虫制备二联灭活疫苗,免疫产蛋母鸡获得高水平抗体,采取低温冻干技术制备成卵黄抗体粉。建立ELISA抗体检测法测定卵黄抗体水平,确保... 旨在研究鸽毛滴虫与白色念珠菌二联卵黄抗体制备方法和评价其临床效果。利用临床分离的白色念珠菌与毛滴虫制备二联灭活疫苗,免疫产蛋母鸡获得高水平抗体,采取低温冻干技术制备成卵黄抗体粉。建立ELISA抗体检测法测定卵黄抗体水平,确保质量可控;以分离的肉鸽毛滴虫、白色念珠菌制备发病模型,评价卵黄抗体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二次免疫后,卵黄中毛滴虫抗体和白色念珠菌抗体OD值达到高峰,分别为0.90和0.66,抗体维持时间达到2个月。卵黄抗体按1 g·只^(-1)口服饲喂5 d后,肉鸽口腔和嗉囊病变评分与感染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与甲硝唑、制霉菌素无差异;此外,毛滴虫、白色念珠菌病原载量极显著降低(P<0.01)。研制的鸽毛滴虫与白色念珠菌二联卵黄抗体可以替代甲硝唑和制霉菌素,为肉鸽的健康养殖提供一种新的抗菌素替代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鸽 毛滴虫 白色念珠菌 卵黄抗体粉 甲硝唑 制霉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