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时间延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7
1
作者 李遇秋 李会清 吴瑛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为探讨AMI患者溶栓治疗前时间延误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 4 7例AMI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调查 ,同时对 10 0名急诊科和CCU护士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认知程度进行调查。结果溶栓治疗的院外延误时间为 16 5min(自身延误 1... 目的为探讨AMI患者溶栓治疗前时间延误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 4 7例AMI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调查 ,同时对 10 0名急诊科和CCU护士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认知程度进行调查。结果溶栓治疗的院外延误时间为 16 5min(自身延误 12 9min ,交通延误 36min) ,院内延误 12 6min(急诊室 78min ,CCU延误 4 8min) ;4 7例患者中仅有 7例 (14 .9% )对AMI和溶栓的知识有所了解。CCU护士对AMI溶栓认识程度显著好于急诊室护士。结论加强AMI患者对AMI和溶栓知识的了解 ,以及对医护人员的培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时间延误原因 护理 C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酸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丛海霞 高华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2期6-6,8,共2页
目的观察血清血尿酸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1年10月收治的98例CHF患者,按心功能分级分组,并测定心衰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尿酸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尿酸水平相比较。结果按心功能分级... 目的观察血清血尿酸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1年10月收治的98例CHF患者,按心功能分级分组,并测定心衰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尿酸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尿酸水平相比较。结果按心功能分级组比较血清尿酸水平差异显著(P<0.01);血尿酸水平在CHF纠正后显著降低较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血尿酸浓度与心功能呈负相关,心功能越差血尿酸浓度越高,随心功能逐渐改善血清尿酸浓度逐渐下降,动态检测血清尿酸浓度是判断CHF疗效的有效指标,是预测不良事件的一个有意义的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血尿酸 黄嘌呤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掌握饮食知识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倪嘉彬 张凤巧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8期133-134,共2页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饮食知识认知现状及健康教育对患者饮食知识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心内科112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高血压患者在年龄、教育水平、病程及宣教前后饮食知识方面得分有显著性差异;获得饮食知识的途径主要...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饮食知识认知现状及健康教育对患者饮食知识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心内科112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高血压患者在年龄、教育水平、病程及宣教前后饮食知识方面得分有显著性差异;获得饮食知识的途径主要是护士讲解及宣传手册等。结论:健康教育工作在高血压预防和治疗中有显著的效果和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知识 高血压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结合物理疗法预防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金磊 杨晓龙 康春博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3年第7期512-515,共4页
目的研究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联用低分子肝素钙与物理疗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1月至202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119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纳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联合组患者6... 目的研究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联用低分子肝素钙与物理疗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1月至202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119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纳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联合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59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联合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与物理疗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DVT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治疗后,联合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对照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DVT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4.56±2.60)和(13.02±2.74)s,(13.75±2.86)和(12.35±2.53)s,(4.66±0.52)和(5.10±0.87)mPs·s,(10.89±1.43)和(11.78±1.90)mPs·s,0(0.00%)和7(11.86%);均P<0.05];2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用低分子肝素钙与物理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机体血凝状况,降低血液黏度及DVT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低分子肝素 物理疗法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