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氢站核心设备安全风险分析与防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吕冉 赵杰 +3 位作者 闫东雷 王嘉龙 张烘玮 李敬法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0,26,共6页
综述了国内外加氢站用压缩机、高压储氢容器和加氢机3大核心设备的安全风险。结果表明,在高压氢环境下,隔膜压缩机的橡胶O型密封圈和膜片易损坏;由于脉冲冲击和排气温度过高会降低液驱活塞式压缩机零部件使用寿命,增加氢气泄漏的风险;... 综述了国内外加氢站用压缩机、高压储氢容器和加氢机3大核心设备的安全风险。结果表明,在高压氢环境下,隔膜压缩机的橡胶O型密封圈和膜片易损坏;由于脉冲冲击和排气温度过高会降低液驱活塞式压缩机零部件使用寿命,增加氢气泄漏的风险;高压储氢容器易出现氢脆、疲劳失效和氢气泄漏等问题;加氢机易存在主管泄漏、加注升温以及集成度高导致氢气泄漏后不易扩散等问题。由此提出针对性防范意见,研究成果可为加氢站核心设备的设计改进、选型以及加氢站的长周期安全运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站 压缩机 高压储氢容器 加氢机 泄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部控温圆柱形固态储氢罐吸放氢性能实验研究
2
作者 应强 李建立 +3 位作者 李敬法 闫东雷 段秉言 赵堃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9-156,共8页
外部控温圆柱形固态储氢罐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批量生产和可串并联组合应用等优势。利用自主设计的固态储放氢性能测试装置,对两个具有不同长径比的圆柱形储氢罐的吸放氢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旨在评估其理论储氢性能的实际利用程... 外部控温圆柱形固态储氢罐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批量生产和可串并联组合应用等优势。利用自主设计的固态储放氢性能测试装置,对两个具有不同长径比的圆柱形储氢罐的吸放氢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旨在评估其理论储氢性能的实际利用程度,并考察吸放氢温度和压力等参数对其吸放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吸放氢工况下,两实验储罐的吸放氢速率均呈现“短时陡升-短时陡降-缓慢趋零”的3阶段特征,累计吸放氢量随时间均呈现“短时陡升-缓慢爬升”的两阶段特征,其中“短时陡升”阶段吸氢时长占吸氢总时长的不足2%,该阶段吸氢速率最高为6.545 L/s,“缓慢趋零”阶段的吸氢速率不足0.5 L/s;由于合金床层活化不完全、芯部换热不充分等原因,两储氢罐吸氢饱和度均小于60%,但可逆放氢率可达90%以上。在初始床层温度不变时,吸放氢总时长和累计吸放氢量均随初始压力升高而增大;在初始吸放氢压力不变时,吸氢总时长、累计吸氢量和吸氢饱和度均与合金初始床层温度负相关,而放氢总时长、累计放氢量和可逆放氢率均与初始床层温度正相关;适当增大储氢罐长径比,可提高综合换热效果,从而改善吸放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储氢 吸放氢性能 吸氢饱和度 可逆放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高校涉氢实验室建设与人才培养
3
作者 赵杰 杨凯 闫东雷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3-228,共6页
氢能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载体,在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高校作为创新研究的核心,涉氢实验室的数量越来越多。然而,涉氢实验室却存在氢气泄漏、火灾、爆炸等潜在风险,安全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高校涉氢实验... 氢能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载体,在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高校作为创新研究的核心,涉氢实验室的数量越来越多。然而,涉氢实验室却存在氢气泄漏、火灾、爆炸等潜在风险,安全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高校涉氢实验室的氢气来源、特性和共性风险等,讨论了各类风险的防护措施,提出了“人-机-环-管-应急”五维一体的涉氢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根据氢能产业的发展需求,构建了涉氢技术人才的安全能力培养体系,建设了氢安全教育案例库。上述安全管理体系和培养体系的建设可有效降低实验室的安全风险,提升氢能专业技术人才的氢安全利用能力,为氢能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涉氢实验室 安全建设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