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1篇文章
< 1 2 1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学特色专业建设模式 被引量:7
1
作者 欧国立 荣朝和 +2 位作者 赵坚 佟琼 谭克虎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6-37,共2页
本文介绍了北京交通大学经济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设思路和特点,以及专业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经济学 特色专业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功主办“2008年IEEE服务运作、物流与信息学术年会(IEEE/SOLI’2008)”
2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北京友谊宾馆 IEEE 学术年会 管理学院 运作 服务 主办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届北京交通大学运输与时空经济论坛”会议综述
3
作者 李卫东 黄霞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F0003-F0003,共1页
2015年10月24日。由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铁道学会、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的“第三届北京交通大学运输与时空经济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一带一路与交通发展”。来自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运... 2015年10月24日。由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铁道学会、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的“第三届北京交通大学运输与时空经济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一带一路与交通发展”。来自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国家铁路局、美国丹佛大学、日本歧阜大学、中国铁道学会、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长安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交通大学 经济论坛 运输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时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铁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届北京交通大学运输与时空经济论坛”会议综述
4
作者 李卫东 高婉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2-103,共2页
由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分院、中国技术经济学会运输技术经济专委会承办,北京交通大学基础产业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发展研究基地、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城镇化研究中心、北京交通... 由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分院、中国技术经济学会运输技术经济专委会承办,北京交通大学基础产业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发展研究基地、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城镇化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交通运输经济研究中心、北京产业安全与发展研究基地共同协办的“第二届北京交通大学运输与时空经济论坛暨《中国交通发展综合报告》发布会”于2014年10月18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务院研究室、交通运输部、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芬兰拉彭兰塔理工大学、日本歧阜大学、世界银行、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机关、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代表与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领导张秋生、施先亮、经济分院教授荣朝和、赵坚、欧国立、林晓言及部分师生参加了论坛,本次论坛主题为“城市形态与综合交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交通大学 经济论坛 交通运输 时空 经济管理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技术经济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以北京交通大学“会计学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为例 被引量:25
5
作者 门瑢 崔永梅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109-112,共4页
"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设定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研究问题,提供一定资源的支持,由学生自主地进行研究探索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改变了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能力不足的问题,有利... "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设定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研究问题,提供一定资源的支持,由学生自主地进行研究探索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改变了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能力不足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学基础 以问题为导向 研究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政策、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证据 被引量:2
6
作者 卜伟 张应允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09,共11页
本文基于2011~2022年我国286个城市面板数据,从创新创业视角出发,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多维度检验了创新政策和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创新政策和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推动... 本文基于2011~2022年我国286个城市面板数据,从创新创业视角出发,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多维度检验了创新政策和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创新政策和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在考虑内生性问题、控制固定效应等多种检验下结果依旧保持稳健。机制检验显示,创新政策和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正向交互效应,能够提高城市创新创业活跃度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创新政策和数字经济的交互效应主要表现在较大规模和高创新创业活力的城市,且对东部和中部地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更易发挥促进作用。空间效应研究发现,创新政策实施和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能够提升周边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本文能够为优化我国创新政策体系,发挥数字经济赋能作用,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政策 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 创新创业活跃度 交互效应 空间溢出效应 赋能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通运输影响视角的我国共同富裕时空变化特征探析
7
作者 欧国立 托同霞 王俊伟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3-175,214,共14页
基于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构建共同富裕评价体系,测算我国31个省(区、市)的共同富裕水平,构建交通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评价模型测度2个系统的耦合协调时空演变特征,并进一步借助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交通运输影响下的共同... 基于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构建共同富裕评价体系,测算我国31个省(区、市)的共同富裕水平,构建交通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评价模型测度2个系统的耦合协调时空演变特征,并进一步借助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交通运输影响下的共同富裕时空演变特征及内在逻辑。研究发现:①交通运输对共同富裕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②时间维度方面,不同发展阶段交通运输影响共同富裕呈现出“凸性”趋势;③处于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交通促进共同富裕的效应有异质性,表现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据此,从转变模式机制、强化区域协同、完善落后地区设施规模等方面提出交通赋能共同富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交通运输 时空特征 门槛效应 空间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专利转移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趋势
8
作者 周静 郑晔晴 贾宏君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27,共16页
研究大学专利转移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趋势对于衡量检验大学专利转移水平、促进科研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国内383所大学在2002-2021年间向28435家国内企业转移的专利及相关数据构建样本集,建立负二项回归模型,基于吸收-解吸能力视... 研究大学专利转移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趋势对于衡量检验大学专利转移水平、促进科研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国内383所大学在2002-2021年间向28435家国内企业转移的专利及相关数据构建样本集,建立负二项回归模型,基于吸收-解吸能力视角从专利转移规模和强度两个方面对大学专利转移状况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大学专利产出始终正向影响专利转移规模和强度,但影响力度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大学技术转移机构在2019—2021年间开始对专利转移规模和强度产生正向影响,其正向的制度性效应明显;大学异地机构在不同时段对专利转移水平产生的影响不稳定;企业研发人力资源自2008年开始正向影响大学专利转移规模和强度;企业研发强度对大学专利转移水平具有双向影响。因此,大学应加强对专利申请的质量控制及对存量专利的精细管理;技术转移机构在推动向已有企业客户转移更多高质量专利的同时,应积极拓展与新企业的联系;大学应加强对异地机构的资源调动和协调,有计划、有组织地推动异地机构嵌入当地研发网络;通过高质量专利转移、毕业生就业、校企深层次合作等途径促进大学专利转移和企业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专利 转移水平 转移规模 转移强度 吸收-解吸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红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研究:基于社会文化货币与地方产业创办视角
9
作者 陈卫平 朱佳 于滨铜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66,共12页
中国网红经济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为万亿级产业,为地方产业“突围破圈”和乡村振兴“乘势而为”创造了市场风口。基于社会文化货币分析视角,剖释网络人气的资本价值属性和网红经济的价值创造机制,检验网红经济对乡村振兴与包容性发展的... 中国网红经济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为万亿级产业,为地方产业“突围破圈”和乡村振兴“乘势而为”创造了市场风口。基于社会文化货币分析视角,剖释网络人气的资本价值属性和网红经济的价值创造机制,检验网红经济对乡村振兴与包容性发展的赋能机制与带动作用。研究发现:网红经济的增值机制源于数字时代的名人资本介入实体经济的要素配置进行经营活动的帕累托改进;网络人气积累能够显著提升地方特色产业创办概率与可持续性,且这一产业带动并不是主要依赖“大网红”的“顶端优势”,而更是依托“小网红”的“长尾效应”。通过赋能地方特色产业创办,网红经济在农村地区的发展过程逐步实现由网红品牌向公域流量的价值过渡,带动了产业生态建立、村居风貌改善、本地就业发展和环境友好生产,为相对贫困农户与农村女性等弱势群体提供了包容性发展机会。研究结果建立了网红生命周期期望收益理论,提出了网络人气的要素价值观点,为政策引导网红经济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理论镜鉴与实践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网红经济 乡村振兴 包容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先驱 文教名流 爱国奉献——追念交通大学叶恭绰老校长
10
作者 荣朝和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1-150,共10页
叶恭绰先生从晚清、北洋、广州革命政府到民国再到新中国成立,是活跃于政商文教多个领域的知名人物。他的前半生多被称作从政阶段,实际上多数时间是从事他所热爱的铁路事业,同时在财政金融和文教领域成绩卓著。其后半生有弃政从文之... 叶恭绰先生从晚清、北洋、广州革命政府到民国再到新中国成立,是活跃于政商文教多个领域的知名人物。他的前半生多被称作从政阶段,实际上多数时间是从事他所热爱的铁路事业,同时在财政金融和文教领域成绩卓著。其后半生有弃政从文之谓,尤其书画创作方面独树一格,同时在编辑古籍、抢救文物、爱国奉献等方面也受到海内外人士高度尊崇。叶校长当年为整合多校筹建交通大学居功至伟,认真梳理其作为清末民初政界名士、交通实业家、教育家,同时也是著名文化学者、收藏家、书画家、爱国民主人士和孙中山先生的忠实追随者的生平事迹,既是对交大首任老校长的最好追念,也是对交通大学历史文化遗产的必要发掘和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 校长 大学 历史文化遗产 铁路事业 清末民初 生平事迹 书画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交通运输业碳减排成本测算及碳减排潜力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田瑾 佟琼 梁栋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8,共13页
交通运输业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其减排成效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影子价格方法,对2010-2020年期间中国30个省份的交通运输业碳减排成本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从公平和效率视角出发对各省份的碳减排潜力进行评估... 交通运输业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其减排成效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影子价格方法,对2010-2020年期间中国30个省份的交通运输业碳减排成本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从公平和效率视角出发对各省份的碳减排潜力进行评估,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影响碳减排潜力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10-2020年间中国各省份交通运输业碳减排成本波动上升,呈现“西高东低”的特点;各省份碳减排潜力差距较大,整体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态势;影响碳减排潜力的因素主要有科技投入、运输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信息化水平,其中科技投入的增加是降低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关键因素。为切实推进交通运输业碳减排,应努力降低减排成本,充分挖掘减排潜力,深入推进区域协同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碳排放 碳减排成本 碳减排潜力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场临空经济区发展特征及交通系统适配--兼论对北京新机场的启示 被引量:4
12
作者 白同舟 李雪梅 +2 位作者 刘雪杰 王舒予 孙智源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年第3期96-103,共8页
随着临空产业的集聚,机场周边已由单纯的航空枢纽发展成为功能复合的城市区域,并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梳理了典型机场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律、交通出行特征以及交通系统构建方面的经验,指出临空经济区因产业集聚诱增大量出... 随着临空产业的集聚,机场周边已由单纯的航空枢纽发展成为功能复合的城市区域,并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梳理了典型机场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律、交通出行特征以及交通系统构建方面的经验,指出临空经济区因产业集聚诱增大量出行需求,同时出行特征与机场旅客差异显著,在交通系统规划阶段须独立分析。结合北京新机场设计规模及区位特征,提出在明确交通出行需求及特征、编制交通设施规划等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 临空经济区 交通系统 北京新机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自贸区(港)政策对区域经济效益的影响
13
作者 柳战良 关忠良 +1 位作者 樊卓妮 谢祥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100,共13页
基于双重差分和回归合成模型从整体经济效应、对内贸易、对外贸易、财政收入、融资规模和固定资产投资六个方面,评估海南自贸区(港)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将“反事实”视角引入经济效益评价中,分析建设成效,深入探讨海南自贸区(港)政策... 基于双重差分和回归合成模型从整体经济效应、对内贸易、对外贸易、财政收入、融资规模和固定资产投资六个方面,评估海南自贸区(港)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将“反事实”视角引入经济效益评价中,分析建设成效,深入探讨海南自贸区(港)政策的整体实施效果和具体传导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海南自贸区(港)政策整体经济效益表现优异,对区域经济带动作用显著,且随着政策的实施,时间越长正向效应越明显;消费提振政策全面激活海南对内贸易需求,有效推动了内需增长;贸易开放政策显著提升海南对外贸易水平,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入驻,带动跨境贸易发展;税收优惠政策有效增加财政收入,并直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繁荣;金融创新政策进一步拓展海南融资规模,促进区域经济的资本积累;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强力驱动海南固定资产投资升级,成功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民间资本流入,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为充分发挥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进一步提高政策的经济效益,应优化消费促进政策,提升免税消费能级,激活消费乘数效应;优化国际物流和加工产业政策,构建国际物流与加工增值协同体系,升级海南全球贸易枢纽功能;优化财政支持政策,完善财税激励体系,培育可持续税源增长极;优化金融政策,深化金融开放试点改革,拓展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场景,构建离岸人民币创新生态;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加快新基建布局,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绿色能源领域投资规模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自贸区(港) 区域经济 政策效应 双重差分模型 回归合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促进乡村宜居宜业的作用机理与实证检验
14
作者 苏志文 张明玉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6-131,共6页
中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为促进乡村宜居宜业提供重要发展机遇。文章剖析了数字经济促进乡村宜居宜业的作用机理,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促进乡村宜居宜业的直接影响机理、作用渠道与调节机制。研究... 中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为促进乡村宜居宜业提供重要发展机遇。文章剖析了数字经济促进乡村宜居宜业的作用机理,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促进乡村宜居宜业的直接影响机理、作用渠道与调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经济能够直接促进乡村宜居宜业,该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从区域异质性来看,数字经济对乡村宜居宜业的促进作用在山地丘陵地区更强。第二,数字经济能够通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而促进乡村宜居宜业。第三,城镇化水平能够强化数字经济对乡村宜居宜业的促进作用。并且,数字经济对乡村宜居宜业存在基于城镇化水平的单一门槛效应,当城镇化水平超过门槛值后,数字经济对乡村宜居宜业产生阻滞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乡村宜居宜业 农村经济发展 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多种运输方式的分析 被引量:29
15
作者 唐升 李红昌 +1 位作者 郝璐璐 喻文天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5-157,共13页
研究我国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采用面板GMM方法来评估多种运输方式对区域产出增长的影响。GMM模型估计表明:铁路和公路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普通铁路对中国不同地区农业和制造业产出的影响尤其显著且稳健,并且导... 研究我国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采用面板GMM方法来评估多种运输方式对区域产出增长的影响。GMM模型估计表明:铁路和公路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普通铁路对中国不同地区农业和制造业产出的影响尤其显著且稳健,并且导致较大的经济增长量。样本外估计显示,公路和铁路的GMM估计大幅降低了区域GDP增长的预测误差。高速铁路、航空和水运对经济增长贡献具有异质性,尤其是对东部地区作用显著。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表明,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双向作用关系。我国综合交通规划和交通投资需提升高速铁路和民航的网络可达性,进一步向公路和传统铁路倾斜,在中西部地区合理进行高速铁路和民航发展的布局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交通基础设施 区域经济增长 GMM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地价影响的评估模型及实证——以北京市轨道交通为例 被引量:29
16
作者 陈有孝 林晓言 刘云辉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7-13,共7页
城市轨道交通投资能够带来巨大的外部效益,测算这种效益对于准确估量投资收益和制定轨道交通开发利益还原政策都有重要意义,然而如何估算这种效益是一个一直以来困扰城市投资专家的问题,而借用沿线土地价值增值幅度来评价轨道交通的外... 城市轨道交通投资能够带来巨大的外部效益,测算这种效益对于准确估量投资收益和制定轨道交通开发利益还原政策都有重要意义,然而如何估算这种效益是一个一直以来困扰城市投资专家的问题,而借用沿线土地价值增值幅度来评价轨道交通的外部效益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主要的思路。本文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地价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定量地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对于地价的影响情况,重点探讨了基于资产价值法的轨道交通沿线开发利益计算方法,并根据北京市轻轨13号线(西直门——霍营段)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地价影响函数,并通过另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八通线给出了实证检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地价 外部效益 投资效益外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刍议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李卫东 王稼琼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5年第3期9-12,50,共5页
通过对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理论(运输化理论、交替推拉理论和运输成本阈值理论)的回顾,对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内涵进行了探讨,认为适应性包括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性,阶段性和可持续性.建立了我国公路交... 通过对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理论(运输化理论、交替推拉理论和运输成本阈值理论)的回顾,对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内涵进行了探讨,认为适应性包括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性,阶段性和可持续性.建立了我国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非线性加权评价法对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作了简要评价.最后提出增强我国公路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适应性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交通 适应性 运输发展战略 运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服务业集聚、地区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19
18
作者 谢臻 卜伟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8-118,共11页
结合知识生产函数和A-H经济增长模型,为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域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建立理论联系,并以北京市为例,利用1985-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VEC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科技服务业集聚、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比较... 结合知识生产函数和A-H经济增长模型,为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域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建立理论联系,并以北京市为例,利用1985-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VEC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科技服务业集聚、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比较稳定的长期正向关系;科技服务业集聚可以促进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科技服务业集聚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又会共同推动地区经济增长;进一步发现,从长期来看,科技服务业集聚、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都较大程度上受到科技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即促进科技服务业集聚的政策措施亦可以在提升地区创新能力和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起到较大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服务业 产业集聚 创新 经济增长 VE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红昌 胡煜 郭雪萌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29,共9页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轨道交通投资也在迅速增长,本文在考虑多种要素对于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基础上,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对经济增长的模型,利用2003~2013年的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城市轨道交通...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轨道交通投资也在迅速增长,本文在考虑多种要素对于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基础上,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对经济增长的模型,利用2003~2013年的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值为0.025,表明其对我国城市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对于大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非常显著,而对小城市经济增长无显著影响;公交车、出租车和道路基础设施对于城市经济增长也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都体现在小城市。因此城市需要根据自身经济发展选择适合的交通方式,大城市应继续发展轨道交通,在发展过程中推广PPP模式,增加轻轨与市郊铁路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经济增长 劳动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武勇杰 张梅青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6-120,共5页
文章构建中国2000—2015年间30个省份多样化的空间面板数据,采用极大似然估计、空间杜宾模型及偏微分方法,实证测度了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铁路在地理距离作用下对经济增长正向显著,在其他作用下不显著... 文章构建中国2000—2015年间30个省份多样化的空间面板数据,采用极大似然估计、空间杜宾模型及偏微分方法,实证测度了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铁路在地理距离作用下对经济增长正向显著,在其他作用下不显著;公路在经济、产业和技术距离作用下高度显著,而在地理距离作用下不显著。综合距离作用分析表明,公路对经济增长存在积极的溢出效应,在统计上正向显著;而铁路则存在较弱的影响,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空间溢出 经济增长 空间杜宾模型 偏微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