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徐叙瑢院士在北京交通大学
1
作者 王永生 徐征 +1 位作者 侯延冰 滕枫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0-26,共7页
徐叙瑢院士,物理学家。我国发光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科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发光学研究室,自此,开创了发光与显示科学的研究。其研究工作遍及复合发光的动力学、过热电子的区分、瞬态光谱及光致发光、场致... 徐叙瑢院士,物理学家。我国发光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科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发光学研究室,自此,开创了发光与显示科学的研究。其研究工作遍及复合发光的动力学、过热电子的区分、瞬态光谱及光致发光、场致发光、阴极射线发光、发光在癌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等领域。他提出的第三代场致发光模型属国际首创,研制成功的分层优化场致发光显示器获得了发明专利。他是“中国科学院激发态物理开放实验室”和“铁道部信息存储、显示与材料部级开放实验室”的创建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明专利 中国科学院 场致发光 中国物理学会 阴极射线发光 发光学 分层优化 瞬态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慧交通的物联网实验教学探索 被引量:9
2
作者 王亚平 余贶琭 滕永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4-187,共4页
依托交大“双一流”智慧交通学科领域建设的优势基础,将物联网工程专业与智能交通应用相结合,设计面向智慧交通行业需求的“一中心二融合三依托四环节”新型实践教学模式;以交通行业特色为牵引、产学研融合和高校特色为支撑,探索新工科... 依托交大“双一流”智慧交通学科领域建设的优势基础,将物联网工程专业与智能交通应用相结合,设计面向智慧交通行业需求的“一中心二融合三依托四环节”新型实践教学模式;以交通行业特色为牵引、产学研融合和高校特色为支撑,探索新工科工程实践创新平台内涵构架;以科技前沿为导向,加强科教协同合作,实现新工科模式下物联网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与智慧交通行业背景深度交叉融合;设置具有反馈调整修复的可持续改进运行机制,对专业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实验教学方案进行动态调整优化,为交通强国战略需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物联网 智慧交通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岔参数在线测量中激光条纹中心自适应提取
3
作者 荆颖春 何启欣 +2 位作者 崔建英 张政 冯其波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414-2423,共10页
激光条纹中心的提取精度是影响结构光视觉测量精度的核心因素。在结构光道岔参数在线测量系统中,道岔搬动引起的激光条纹位置变化及环境干扰会造成激光条纹亮度、宽度分布不均匀,影响系统的测量精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St... 激光条纹中心的提取精度是影响结构光视觉测量精度的核心因素。在结构光道岔参数在线测量系统中,道岔搬动引起的激光条纹位置变化及环境干扰会造成激光条纹亮度、宽度分布不均匀,影响系统的测量精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Steger算法的光条中心自适应提取方法,该方法具有环境适应能力强、精度高等特点。通过Otsu阈值分割结合Two-Pass算法得到有效光条区域,从而消除杂散光的干扰,提高计算速度;随后,通过细化算法提取光条骨架并确定初始中心点,提出一种基于邻域几何法线方向的光条宽度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关联光条宽度与高斯核参数σ,实现卷积核尺寸的自适应调整,最终获得光条亚像素级中心点。测量结果显示,标准量块的平均误差在0.09 mm以内,适合道岔参数在线测量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测量 线结构光 中心线提取 Steger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输电杆塔接地极腐蚀缺陷混频SH导波检测方法
4
作者 彭丽莎 孙洪宇 +2 位作者 李世松 王珅 黄松岭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6-386,共11页
高压输电杆塔接地极作为雷电流、工频故障电流和感应电流等异常电流的关键传导通道,对于保障电力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接地极腐蚀缺陷的存在将严重影响其正常的散流功能,威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甚至人身安全。针对... 高压输电杆塔接地极作为雷电流、工频故障电流和感应电流等异常电流的关键传导通道,对于保障电力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接地极腐蚀缺陷的存在将严重影响其正常的散流功能,威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甚至人身安全。针对高压输电杆塔接地极腐蚀缺陷的远距离、小缺陷高灵敏度检测难题,该文提出一种高压输电杆塔接地极腐蚀缺陷混频SH导波检测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变间距永磁阵列的新型混频SH导波换能器结构,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混频SH导波检测的可行性。进一步将所提方法与传统的单频SH导波检测方法进行比对,结果表明所提出的SH导波检测方法相比于传统方法对远距离、小缺陷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检测和更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杆塔 接地极 电磁超声导波 混频SH导波 缺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bO_(3)/ITO异质结薄膜的制备及光电性质研究
5
作者 朱家怡 杜帅 +2 位作者 周鹏飞 郑凡 陈云琳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9-824,共6页
在200℃下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玻璃衬底与硅基板上溅射沉积LiNbO_(3)/ITO(LN/ITO)异质结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变温霍尔效应等测试了该薄膜的结构、形貌及光电性质。XRD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 在200℃下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玻璃衬底与硅基板上溅射沉积LiNbO_(3)/ITO(LN/ITO)异质结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变温霍尔效应等测试了该薄膜的结构、形貌及光电性质。XRD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ITO/LN,LN/ITO叠层顺序有更优的生长取向和结晶性能。AFM结果显示,200℃下异质结薄膜表面较为平整,鲜少有凸起。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透光性能测试,相比于LN单层薄膜,叠层后的异质结薄膜的透光率在可见光范围内有所提高,且退火后异质结薄膜透光性进一步增强。利用变温霍尔效应测试仪研究了LN/ITO异质结的电学性质,测试结果表明LN/ITO异质结薄膜为p型半导体;与LN单层薄膜相比,LN/ITO异质结薄膜的电导率提高了11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ITO薄膜 异质结 磁控溅射镀膜 透光率 霍尔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基钻井液用多元协同纳米润滑剂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屈沅治 张蝶 +5 位作者 兰雅婧 任晗 刘阔 黄宏军 梁本亮 颜鲁婷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58,共6页
纳米技术在钻井液中的应用是目前油田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受到国内外钻井液行业的普遍关注。随着纳米粒子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国内外已开始将其用于钻井液润滑改性,其用量少、对环境潜在的负面影响小,开发与应用新型环保钻井液纳米润... 纳米技术在钻井液中的应用是目前油田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受到国内外钻井液行业的普遍关注。随着纳米粒子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国内外已开始将其用于钻井液润滑改性,其用量少、对环境潜在的负面影响小,开发与应用新型环保钻井液纳米润滑剂是当前的发展趋势。本文围绕钻井液用纳米润滑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包含纳米材料抗磨减摩机理、纳米粒子种类及形态、纳米材料在钻井液中的润滑效果,指出了纳米润滑材料应用于钻井液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纳米粒子表面修饰改性进展并对多元协同及多效发挥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润滑剂 表面改性 多元协同 水基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填充量调控泡沫铁酸铋/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微波多频段吸收性能研究
7
作者 谢雨洁 陈俊宇 +6 位作者 潘骏宇 崔奎斌 何成龙 李雍 冯晟熙 韩沛 訚哲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30-6038,共9页
随着电子通信设备的快速发展,电磁污染问题愈加严重。微波吸收材料在减轻电磁污染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三维大孔泡沫结构的吸波材料由于其结构效应在高效吸波领域备受关注,尤其是航空航天等极端领域。采用固相法制备泡沫状的前驱体BiFeO... 随着电子通信设备的快速发展,电磁污染问题愈加严重。微波吸收材料在减轻电磁污染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三维大孔泡沫结构的吸波材料由于其结构效应在高效吸波领域备受关注,尤其是航空航天等极端领域。采用固相法制备泡沫状的前驱体BiFeO_(3)(BFO),随后利用涂覆技术制备了BFO/C复合材料,并系统探讨了不同碳填量对复合材料的形貌、介电损耗和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BFO/C复合材料呈现规则的球型泡沫状,且随着碳填量的增加,球型孔洞被逐渐填充满。泡沫BFO/C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随着C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BFO/C6表现出最佳的微波吸收性能,在1.90 mm的匹配厚度下,其最小反射损耗可达-54.73 dB,有效吸收带宽为3.08 GHz,并具有多频带吸收特性。研究揭示了泡沫BFO/C复合材料在微波吸收方面的卓越性能,表明其在电磁污染防护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铁酸铋 微波吸收 多带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防控背景下北京大型农产品市场空间布局的研究——基于社会感知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沈吉仁 张兴华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52,共9页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大型城市农产品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2020年,北京大型农贸批发市场新发地市场暴发聚集性新冠疫情,由此,北京大型中心批发市场枢纽式的中心化运营模式与新冠疫情防控之间的矛盾凸显。在防疫常态化背景下,保障人民公共卫...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大型城市农产品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2020年,北京大型农贸批发市场新发地市场暴发聚集性新冠疫情,由此,北京大型中心批发市场枢纽式的中心化运营模式与新冠疫情防控之间的矛盾凸显。在防疫常态化背景下,保障人民公共卫生安全和食品供应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功能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运用社会感知技术对北京现有大型农产品市场空间布局进行研究发现:北京现有大型农产品市场的空间布局在空间结构、供需平衡和经营模式三个方面存在问题。为有效应对疫情的常态化防控,确保农产品市场供应,基于时间可达性的量化分析方法,解析去中心化后农产品市场空间布局对二三级批发市场的支撑作用,提出优化空间布局、区域供需关系培养和交易模式信息化等策略,为北京市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市场 疫情 社会感知 空间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干涉及可视化实验装置研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亚平 韩睿 +2 位作者 周志赋 宋哲 滕永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55,共4页
为了丰富大学物理声学实验内容,研制了一种多功能超声波干涉实验装置。基于空气介质设计了双振子干涉声速测量实验和半波损失验证实验。分别采用干涉声场测量法和干涉条纹移动法进行声速测量实验,并利用示波器实现了干涉声场声压分布的... 为了丰富大学物理声学实验内容,研制了一种多功能超声波干涉实验装置。基于空气介质设计了双振子干涉声速测量实验和半波损失验证实验。分别采用干涉声场测量法和干涉条纹移动法进行声速测量实验,并利用示波器实现了干涉声场声压分布的可视化。分别以有机玻璃、橡胶和玻璃为反射面材料,利用干涉法验证掠入射条件下的半波损失现象,并估算出掠入射角的范围。该实验装置实验现象明显、可操作性强,获评北京市第十六届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一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干涉 声速测量 可视化 半波损失 掠入射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PbX_(3)钙钛矿纳米晶中Mn(Ⅱ)离子的可控掺杂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洁 訚哲 +5 位作者 王立瑾 李宇 王帅冰 林欧阳 唐爱伟 滕枫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4,共10页
Mn离子掺杂策略被广泛用于提高CsPbX3钙钛矿纳米晶(Nanocrystals,NCs)的稳定性和调控Pb的含量,但离子掺杂反应速率极快,不易控制。本文分别采用一步和两步热注射法对Mn^(2+)的掺杂含量进行大范围和精确调控,制备出具有不同Mn^(2+)掺杂... Mn离子掺杂策略被广泛用于提高CsPbX3钙钛矿纳米晶(Nanocrystals,NCs)的稳定性和调控Pb的含量,但离子掺杂反应速率极快,不易控制。本文分别采用一步和两步热注射法对Mn^(2+)的掺杂含量进行大范围和精确调控,制备出具有不同Mn^(2+)掺杂含量的CsPbCl_(3)∶Mn^(2+)NCs。通过对其结构及发光性能的研究,将其区分为合金结构和掺杂结构,并进一步揭示了一步法和两步法进行Mn^(2+)调控时的不同机制,明确了在相同Pb∶Mn投料比的情况下,一步法合成的合金结构纳米晶具有更高的Mn^(2+)掺杂量,使得纳米晶在610nm左右与Mn相关的发射峰更为强烈,最高光致发光量子产为77%,而两步法合成的掺杂结构纳米晶在较少的Mn^(2+)情况下同样具有较高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同时,Mn^(2+)的可控掺杂使得钙钛矿纳米晶的稳定性有效提升,放置四周后形貌和发光性能仍稳定。值得注意的是,合金结构对于本征激子发光稳定性的提升比掺杂结构更加有利。此外,还合成了具有优异发光性能的CsPb(Cl_(x)Br_(3-x))∶Mn^(2+)钙钛矿纳米晶,其荧光光谱可在404~640nm之间调控;但当Br-含量较高时,与Mn相关的发射峰消失,这是由于CsPbBr_(3)的能带与Mn^(2+)的^(4)T_(1-)^(6)A_(1)能级不匹配所致。本文强调了在CsPbCl_(3)∶Mn^(2+)钙钛矿制备过程中Mn^(2+)可控掺杂的重要性,对于实现纳米晶的可控合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无机钙钛矿 CsPbCl_(3):Mn^(2+) 组分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Φ-OTDR系统振动信号的聚类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念超 李勤 +1 位作者 赵小艇 梁生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6-200,共15页
分布式光纤声学传感(DAS)利用单模通信光纤即可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的传感阵列,针对基于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Φ-OTDR)技术的DAS系统产生的大量数据中有效信息稀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振幅特征提取和无监督聚类的方法,旨在探索无监... 分布式光纤声学传感(DAS)利用单模通信光纤即可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的传感阵列,针对基于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Φ-OTDR)技术的DAS系统产生的大量数据中有效信息稀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振幅特征提取和无监督聚类的方法,旨在探索无监督学习在DAS入侵事件识别中的应用。该方法通过计算相邻数据点差值、提取关键特征,并使用层次聚类对振动事件进行分类,相较于主流神经网络算法,需更少样本且无需手动标记。实验模拟了风噪声、人工敲击和挖掘三种振动事件,结果表明,该方法的V度量为0.721、剪影系数为0.778、聚类准确率可达88.68%,有效区分了入侵信号与噪声,并基本分辨出人工敲击与挖掘信号,证明聚类识别可应用于Φ-OTDR事件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Φ-OTDR 时域特征提取 聚类分析 数据裁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CNT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森 赵耀辉 +3 位作者 徐淑权 白焘 仕双云 孟祥颖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0,共6页
为了制备武器装备贮运防护用抗静电材料,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抗静电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碳纳米管(CNTs)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电学性能、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及其与装备涂层的相容性等。结果表明,较低含量的C... 为了制备武器装备贮运防护用抗静电材料,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抗静电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碳纳米管(CNTs)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电学性能、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及其与装备涂层的相容性等。结果表明,较低含量的CNTs在ABS基体中分散较好,随着CNTs含量增加,CNTs相互接触形成导电网络,表面电阻率急剧下降,呈现典型的渗流现象,其中CNTs质量分数为4%的ABS/CNTs复合材料表面电阻率在10^(9)~10^(10)Ω范围内,具备抗静电功能;当CNTs含量进一步增加时,CNTs之间相互团聚,其表面电阻率仅略有降低。热氧老化后ABS/CNTs复合材料表面电阻率几乎不变,常用的乙醇和丙酮试剂擦拭对其表面电阻率几乎无影响,乙酸乙酯擦拭后其表面电阻率略有下降。CNTs在ABS基体中起到增强的作用,随着CNTs含量增加,ABS/CNTs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提高,但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有所降低。CNTs提高了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制备的抗静电ABS/CNTs复合材料与某装备涂层具备良好的相容性,满足装备贮运过程中的防护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抗静电 力学性能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取代近红外双缆共轭高分子材料与低能量损失单组分有机太阳能电池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若男 梁世洁 +4 位作者 许韵华 张翠芬 唐正 刘柏侨 李韦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35,共8页
近红外型双缆共轭高分子材料的光电转换效率(PCE)已经超过了10%,然而较大的能量损失限制了其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本工作中,我们合成了两个氯取代的近红外双缆共轭聚合物材料,分别命名为as-DCPIC-Cl和as-DCPIC-2Cl。氯原子的引入使得单组... 近红外型双缆共轭高分子材料的光电转换效率(PCE)已经超过了10%,然而较大的能量损失限制了其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本工作中,我们合成了两个氯取代的近红外双缆共轭聚合物材料,分别命名为as-DCPIC-Cl和as-DCPIC-2Cl。氯原子的引入使得单组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能量损失低至0.57 eV。其中,基于as-DCPIC-Cl的器件实现了10.14%的PCE,为基于非稠环电子受体的双缆共轭聚合物的最高性能。研究表明,氯原子在实现高性能单组分有机太阳能电池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缆共轭高分子 单组分有机太阳能电池 近红外 能量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钨VO_(2)纳米粉双相界面自组装成膜及微结构的光学性质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杨洋 姜佳彤 +3 位作者 张笑然 田梦杰 董博文 朱亚彬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8-208,共11页
VO_(2)的相变温度68℃限制了其在室温环境中的应用和安全性,采用W^(6+)离子掺杂的方法可有效降低VO_(2)相变温度。利用涂有真空硅脂的聚苯乙烯模具和添加表面活性剂的W_(x)V_(1-x)O_(2)纳米溶液,在玻璃基底上通过双相界面自组装方法将... VO_(2)的相变温度68℃限制了其在室温环境中的应用和安全性,采用W^(6+)离子掺杂的方法可有效降低VO_(2)相变温度。利用涂有真空硅脂的聚苯乙烯模具和添加表面活性剂的W_(x)V_(1-x)O_(2)纳米溶液,在玻璃基底上通过双相界面自组装方法将水热法合成的W_(x)V_(1-x)O_(2)纳米粉末制备成薄膜,在此基础上加装直径1μm的聚乙烯线制备W_(x)V_(1-x)O_(2)/glass微结构。直接观察到液/固双相界面上毛细管流的运动过程,以及微结构两侧对称出现半月形的现象。液-固-气系统复杂的动态变化的过程,遵循流体动力学和热力学的规律。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表明,自组装W_(x)V_(1-x)O_(2)薄膜为多晶结构,主要成分为M相VO_(2)和少量钒的其他价态氧化物及少量钨钒的氧化物(WVO_4);近红外透过率测试显示W_(x)V_(1-x)O_(2)/glass薄膜随温度变化规律与理论模拟计算的趋势吻合;其温度-透过率曲线“突变”特性优于旋涂法制备的薄膜;可见光的微结构衍射图样类似光栅衍射图样,表明此种薄膜和微结构制备方法可行。研究结果可应用于防护涂层制备和微结构光学调控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微结构 掺钨二氧化钒 双相界面自组装 光学透过率 衍射图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苞叶组织细胞结构生物质碳的制备及显微结构的研究
15
作者 周晓亮 马林 +5 位作者 杨一君 余宇 张致远 罗马 曾祥昇 严铮洸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9-345,共7页
采用一步热解法,使用常见的玉米果穗苞叶为原料,制备了保留玉米苞叶组织细胞结构的生物质碳膜,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技术手段对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样品表面有明显的维管束以及大量的气孔的存在。不添加任何导电剂和添加剂,... 采用一步热解法,使用常见的玉米果穗苞叶为原料,制备了保留玉米苞叶组织细胞结构的生物质碳膜,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技术手段对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样品表面有明显的维管束以及大量的气孔的存在。不添加任何导电剂和添加剂,热解碳膜直接作为工作电极使用,在100 mA·g^(-1)的电流密度下,200次循环后仍能获得218 mAh·g^(-1)的可逆比容量。本工作在生物质废弃物利用,以及储能材料开发等方面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细胞结构 电子显微学 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光纤激光的近红外超宽带波长测量
16
作者 于晨昊 延凤平 +5 位作者 杨丹丹 王鹏飞 谭中伟 任文华 冯亭 李挺 《光学精密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127-3137,共11页
提出一种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原理的面向0.8~2.4μm波段近红外超宽带单频光纤激光的小型化高精度波长快速测量技术。该技术所涉及的光学组件均适用于0.8~2.4μm近红外波段,伺服电机平移台的最大行程为50 mm,基于双折叠光路设计可产生4倍... 提出一种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原理的面向0.8~2.4μm波段近红外超宽带单频光纤激光的小型化高精度波长快速测量技术。该技术所涉及的光学组件均适用于0.8~2.4μm近红外波段,伺服电机平移台的最大行程为50 mm,基于双折叠光路设计可产生4倍于平移台行程的光程差,由高速采集卡配合LabVIEW上位机程序采集处理信号,实现了该技术的小型化、高精度及快速测量。提出采样数等效分辨率法以简化波长分辨率的设计,确定波长分辨率仅与信号采样数有直接数值对应关系,其余参数均以采样数为基准进行自由调整。选用0.8,1.06,1.55,1.94和2.05μm 5种典型波段的单频激光器做波长测量实验,并与商用高精度波长计测量结果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采样数等效分辨率法单次测量耗时1.5 s,测量精度分别为±1.4,±1.1,±1.2,±1.2和±1.3 pm,波长分辨率符合理论值0.2×10^(-6)。该小型化波长测量技术能够实现0.8~2.4μm全波段近红外光源的高精度快速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测量 迈克尔逊干涉仪 近红外 超宽光谱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频电磁波吸收与银河系自由电子气分布
17
作者 卢颢 朱雨桐 +2 位作者 曹周键 丁优 韩文标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4,共7页
电磁环境中双黑洞并合可辐射与引力波同频率的电磁信号,但低频电磁波有可能被星系介质吸收。电磁波在穿越大气过程中会被吸收,某些频率的电磁波被吸收得多,某些频率的电磁波被吸收得少,被吸收得少的那些频率窗口被称为电磁波的大气窗口... 电磁环境中双黑洞并合可辐射与引力波同频率的电磁信号,但低频电磁波有可能被星系介质吸收。电磁波在穿越大气过程中会被吸收,某些频率的电磁波被吸收得多,某些频率的电磁波被吸收得少,被吸收得少的那些频率窗口被称为电磁波的大气窗口。类似地,电磁波在宇宙空间中传播会被星系介质吸收。着重探讨电磁波在银河系空间中传播的吸收问题。研究发现,电磁波穿越银河系空间到达地球存在下限截止频率。天球上不同方向上对应的下限截止频率不同,存在一个分布,该分布与银河系自由电子气的分布密切相关。该文通过对该截止频率分布进行测定从而确定银河系自由电子气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 自由电子气 截止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富勒烯有机体异质结中磁光电流及相干自旋混合理论研究进展
18
作者 阚利萱 胡佳骥 王恺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5-230,共16页
有机非富勒烯分子受体,又称稠环电子受体,由于其优良的光电转换性质,现已成为备受关注的有机光电子材料之一。基于该类材料所发展的有机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其能量转换效率已逼近20%。而制备高效稳定的有机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离不开对... 有机非富勒烯分子受体,又称稠环电子受体,由于其优良的光电转换性质,现已成为备受关注的有机光电子材料之一。基于该类材料所发展的有机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其能量转换效率已逼近20%。而制备高效稳定的有机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离不开对材料物性和光伏过程的深入探索。在众多研究体系中,非富勒烯光伏自旋动力学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内在的光物理机理尚未明确。而光激发磁光电流技术能通过监测有机体异质结中极化子对的解离,在器件工作状态下,原位表征光伏自旋动力学过程。本文结合实验和理论研究,科学地阐述目前主流的有机磁光电流理论基础及函数模型,如低磁场下的超精细耦合效应和自旋-轨道耦合效应,高磁场下的Δg机制;探讨不同有机体异质结在不同表征条件下如偏压、温度、光强的信号差异;最后,讨论了超快光谱技术在有机体异质结体系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富勒烯受体 有机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电荷转移态 磁光电流 极化子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调控对柔性量子点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萍 李宇 +4 位作者 韦闯闯 钱磊 訚哲 邓振波 唐爱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1-656,共16页
近年来,柔性显示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在折叠手机、可穿戴电子等领域,柔性显示屏幕更是不可或缺。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s)因具有高色纯度、高效率、高稳定性等特点而在柔性显示领域展现了... 近年来,柔性显示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在折叠手机、可穿戴电子等领域,柔性显示屏幕更是不可或缺。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s)因具有高色纯度、高效率、高稳定性等特点而在柔性显示领域展现了独特的优势。本文首先介绍了柔性量子点发光二极管(flex-QLEDs)及其近期进展,然后讨论了器件结构及界面调控对发光性能的影响。在多层异质结构的flex-QLEDs的基础上,总结了三种界面调控方法:阳极界面调控、阴极界面调控、发光层调控。调控聚焦于降低表面粗糙度、增强界面结合力、优化各层能级。最后,对目前flex-QLEDs的性能进行了比较与总结,并对未来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调控 柔性器件 电致发光 量子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材料及其异质结构中载流子动力学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大伟 赵辉 王永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73-1286,共14页
二维材料及其异质结构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光电性能,有望成为下一代光电子技术的核心材料。光生载流子的动力学性质对这些材料的光电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这些材料中光生载流子动力学过程的研究进展。在时域动... 二维材料及其异质结构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光电性能,有望成为下一代光电子技术的核心材料。光生载流子的动力学性质对这些材料的光电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这些材料中光生载流子动力学过程的研究进展。在时域动力学方面,介绍了利用基于超快激光的瞬态吸收光谱技术所揭示的二维材料中的载流子热化、能量弛豫、激子形成、激子-激子湮灭、以及激子复合等物理过程。在空域动力学方面,讨论了利用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瞬态吸收显微技术来研究光生载流子在二维材料平面内的输运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二维材料异质结构中的电荷及能量在层间转移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材料 瞬态吸收 载流子动力学 超快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