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讲授还是体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育教学法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驰 曹慧 +1 位作者 刘海骅 马征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75,共4页
采用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探讨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两种教学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育的教学效果。发现相对于体育课程班,学生中心教学法的实验班能显著提升学生心理素养,教师中心的心理讲授班使学生心理资本下降,需要做出必要的调整。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体验式教学 教师中心 学生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新生感知父母教养方式的潜在类别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个体中心的追踪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胡心怡 常扬帆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7期41-45,共5页
家庭和感知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微观系统。通过对535名大一年级学生间隔10个月的追踪测量,采用潜在剖面分析(LCA)考察大学新生感知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类型及其变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次测量的时间点上... 家庭和感知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微观系统。通过对535名大一年级学生间隔10个月的追踪测量,采用潜在剖面分析(LCA)考察大学新生感知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类型及其变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次测量的时间点上,大学生感知父母教养方式均能够划分为两个潜在类别:良好型和不良型。2.两次测量中父母教养方式为良好型的大学生的友谊质量显著高于不良型,而孤独感和抑郁显著低于不良型。3.入学10个月后,父母教养方式为良好转不良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教养方式为持续良好型以及不良转良好型的大学生。总之,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和变化趋势都能够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教养方式 大学新生 潜在剖面分析 心理健康 个体中心分析 追踪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耐挫心理常模的制定--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丹枫 闫星如 刘倩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1-387,共7页
为建立大学生耐挫心理常模,本研究采用耐挫心理量表,分层随机抽样了2654名北京市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1)大学生耐挫心理量表的信效度良好;(2)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总体耐挫水平无显著差异,女生耐挫心理的坚信维度和醒悟维度得分低于男... 为建立大学生耐挫心理常模,本研究采用耐挫心理量表,分层随机抽样了2654名北京市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1)大学生耐挫心理量表的信效度良好;(2)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总体耐挫水平无显著差异,女生耐挫心理的坚信维度和醒悟维度得分低于男生,可控维度得分高于男生;(3)大一学生总体耐挫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大二学生耐挫心理的坚信维度和醒悟维度得分低于大三和大四学生,大三和大四学生耐挫心理的可控维度和乐观维度得分低于其他年级;(4)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耐挫心理的可控维度和乐观维度得分低于自然科学类专业学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平均分常模和百分等级常模可作为评价大学生耐挫心理的参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挫心理 常模 大学生 挫折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灵活性与负性情绪和幸福感的关系 被引量:27
4
作者 张驰 曹慧 +2 位作者 黄紫薇 黄子芮 刘海骅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68-874,共7页
目的:探讨作为接纳承诺疗法核心机制的心理灵活性与大学生负性情绪和幸福感的关系。方法:共181名大学生完成了间隔两个月的两次纸笔测验。采用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AAQ-Ⅱ)、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承诺行动量表(CAQ)分别测量心理灵... 目的:探讨作为接纳承诺疗法核心机制的心理灵活性与大学生负性情绪和幸福感的关系。方法:共181名大学生完成了间隔两个月的两次纸笔测验。采用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AAQ-Ⅱ)、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承诺行动量表(CAQ)分别测量心理灵活性的经验开放、关注当下和做重要的事,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简体中文版(DASS-21)测量负性情绪水平,幸福感指数问卷(IWB)测量幸福感。使用Mplus7.0进行交叉滞后模型分析,分别建构了心理灵活性的3个功能单元与结果变量的分模型(单独每个功能单元)和全模型(3个功能单元都放入模型)。结果:在交互预测关系中,分模型分析时经验开放和关注当下均能负向预测T2的负性情绪问题(β=-0.10、-0.12),但是在全模型中这两个预测作用无统计学意义。在全模型中,经验开放能正向预测幸福感(β=0.28),做重要的事能预测幸福感和负性情绪(β=0.26、-0.15)。结论:大学生心理灵活性能够预测两个月后的负性情绪和幸福感;而经验开放、关注当下和做重要的事的预测作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灵活性 负性情绪 幸福感 交叉滞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学业适应性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征 潘静怡 鲁小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82,共6页
从中学升入大学后,大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法面临较大调整,影响学业适应性的各类因素持续受到关注。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长和心理问题的增加,从大学生个人特质角度研究学业适应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在大学生宿舍内,每位同学的学业适应情况因... 从中学升入大学后,大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法面临较大调整,影响学业适应性的各类因素持续受到关注。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长和心理问题的增加,从大学生个人特质角度研究学业适应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在大学生宿舍内,每位同学的学业适应情况因个体羞耻感水平的高低而变化。一般而言,羞耻感高的个体更容易产生社交障碍,影响人际交往,从而降低对社会支持的感知,导致适应困难。学业适应是大学生适应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分析羞耻感、宿舍关系、领悟社会支持与学业适应性四个变量可以看出,宿舍关系、领悟社会支持在羞耻感与大学生学业适应性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降低羞耻感有助于改善宿舍关系,提升领悟社会支持能力,改善大学生学业适应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业适应性 羞耻感 宿舍关系 领悟社会支持 链式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挫折应对能力陈述性量表编制及结构探索 被引量:14
6
作者 田宝伟 吴九君 郑日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5-150,共6页
目的:编制大学生挫折应对能力陈述性量表(CSHDS),检验其信效度并探索结构模型。方法:在大学生挫折应对能力形容词词库119词与理论结构模型基础上,编制初测问卷与正式量表。对755名大学生进行初测问卷测查,通过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 目的:编制大学生挫折应对能力陈述性量表(CSHDS),检验其信效度并探索结构模型。方法:在大学生挫折应对能力形容词词库119词与理论结构模型基础上,编制初测问卷与正式量表。对755名大学生进行初测问卷测查,通过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探索量表的结构。对1231名大学生进行正式量表测查,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确定量表最终结构模型。采用应付方式问卷(WCSQ)和挫折应对能力自评为效标。选取其中84人1个月后重测。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量表由43个条目组成,包括乐观积极、追求卓越、关系寻求、调节控制4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包含3个因子。量表可能存在3种结构模型,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接受模型3(χ2/df=2.80,GFI=0.97,NFI=0.85,IFI=0.92,TLI=0.91,CFI=0.92,RMSEA=0.05);4个分量表得分与WCSQ的解决问题、求助得分及挫折应对能力自评得分均呈正相关(r=0.12~0.61,均P<0.001),而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得分均呈负相关(r=-0.10^-0.57,均P<0.001)。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为0.88,4个分量表的α系数在0.75~0.79之间;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74,4个分量表的重测信度在0.72~0.79之间。结论: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挫折应对能力陈述性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在压力与应对领域研究和实践中作为测量量表或评估工具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挫折应对能力陈述性量表 信度和效度 结构模型 量表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密关系体验问卷修订版的信效度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鲁小华 霍莉钦 +1 位作者 高文凤 丛中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16-718,729,共4页
目的:测定亲密关系体验问卷修订版(ECR-R)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取286名本科生及研究生进行ECR-R的Cronbachα系数、分半信度及结构效度分析,取31名大学生测定重测信度,取32名病例组样本检验效标效度。结果:总量表和焦虑、回避分量表的Cro... 目的:测定亲密关系体验问卷修订版(ECR-R)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取286名本科生及研究生进行ECR-R的Cronbachα系数、分半信度及结构效度分析,取31名大学生测定重测信度,取32名病例组样本检验效标效度。结果:总量表和焦虑、回避分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87、0·86、0·81,重测信度分别为0·75、0·82、0·61(P<0·01)。两个分量表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因素分析的结果验证了依恋的两因素学说,焦虑、回避两因素分别解释21·28%和11·20%的变异量。结论:ECR-R适用于中国青少年依恋心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恋 心理测量学研究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型领导与员工工作表现:情感信任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杰群 武文 鲁小华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4-111,共8页
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中,领导者的风格对员工的工作表现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中国27家企业的员工和领导作为研究对象,考察服务型领导对员工工作表现的影响与作用机制,以及情感信任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中,领导者的风格对员工的工作表现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中国27家企业的员工和领导作为研究对象,考察服务型领导对员工工作表现的影响与作用机制,以及情感信任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服务型领导对员工的工作表现(包括员工个人绩效、组织公民行为以及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领导情感信任在服务型领导和员工的工作表现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于在管理实践中如何培养员工对领导的情感信任,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表现有着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型领导 情感信任 个人绩效 组织公民行为 工作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自尊威胁后防御和消极情绪的特点:自尊和自我价值权变性的不同调节作用 被引量:9
9
作者 胡心怡 陈英和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4-170,共7页
采用实验法考察高自尊威胁后个体防御和消极情绪的特点,并分别考察自尊水平和自我价值权变性对自尊威胁后防御和消极情绪的不同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与受到低自尊威胁的大学生被试相比,高自尊威胁后被试表现出了较高的防御和消极情绪... 采用实验法考察高自尊威胁后个体防御和消极情绪的特点,并分别考察自尊水平和自我价值权变性对自尊威胁后防御和消极情绪的不同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与受到低自尊威胁的大学生被试相比,高自尊威胁后被试表现出了较高的防御和消极情绪。(2)自尊水平能够在自尊威胁和消极情绪之间起调节作用,具体表现在,高自尊被试在高威胁后表现出了较高的消极情绪,而在低威胁后消极情绪较低;对于低自尊被试,无论自尊威胁程度如何,他们都表现出了较高的消极情绪。(3)自我价值权变性能够在自尊威胁和防御之间起调节作用,具体表现在,高自我价值权变性的被试在高自尊威胁后表现出了较高的防御,而低自尊威胁后防御较低;而低自我价值权变性的被试在两种威胁后都表现出了较高的防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尊威胁 自我防御 消极情绪 自尊 自我价值权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职自我效能、目标清晰度与资源动员行为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天舒 鲁小华 樊富珉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68-72,共5页
基于北京地区12所全日制普通高校的实证调研,收集963名大学毕业生有效样本,运用分层逐步回归分析法,从资源使用视角探讨大学毕业生求职行为的动员机制。研究发现:求职自我效能与求职目标清晰度指标对求职资源动员行为均有显著影响。但是... 基于北京地区12所全日制普通高校的实证调研,收集963名大学毕业生有效样本,运用分层逐步回归分析法,从资源使用视角探讨大学毕业生求职行为的动员机制。研究发现:求职自我效能与求职目标清晰度指标对求职资源动员行为均有显著影响。但是,两者的动员路径存在显著差异,求职自我效能高的毕业生更倾向于增加动员人际交往类求职资源行为;而求职目标清晰度高的毕业生,则采用就业目标导向、有选择地动员求职资源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求职资源 动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与语言统合的理论假设
11
作者 田宝伟 郭艳秋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73-76,共4页
把思维和语言对立起来加以考察是导致历史上理论纷争、互不相融和现代研究中在解释与思维和语言有关的问题时显得过于折衷和牵强的根本症结所在。构建出思维与语言统合的理论假设 ,可运用这一理论假设去整合以往的理论分歧 ,并对言语获... 把思维和语言对立起来加以考察是导致历史上理论纷争、互不相融和现代研究中在解释与思维和语言有关的问题时显得过于折衷和牵强的根本症结所在。构建出思维与语言统合的理论假设 ,可运用这一理论假设去整合以往的理论分歧 ,并对言语获得过程和聋哑人的认知加工模式等争议较大问题给予相应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 语言 统合 认知加工模式 刺激模式 反应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力增长观对高威胁下自我评价的作用效果:呈现顺序和自尊的影响
12
作者 胡心怡 陈英和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5-201,共7页
以207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两个研究考察在高威胁情境下,智力增长观对不同自尊水平的个体完成能力提升练习后自我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智力增长观在威胁情境前呈现时,在高威胁情境下,完成智力增长观写作任务的被试在练习后的内部... 以207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两个研究考察在高威胁情境下,智力增长观对不同自尊水平的个体完成能力提升练习后自我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智力增长观在威胁情境前呈现时,在高威胁情境下,完成智力增长观写作任务的被试在练习后的内部自我评价显著高于控制组,并且智力增长观能够显著正向预测低自尊被试的内部自我评价。(2)当智力增长观在威胁情境后呈现时,在高威胁情境下,智力增长观能够显著正向预测高自尊被试的内部自我评价。(3)智力增长观任务对高威胁情境下被试完成练习后的外部自我评价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增长观 自我评价 高威胁情境 呈现顺序 自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