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以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为例
1
作者 姜兰潮 杨娜 +2 位作者 邢佶慧 白凡 窦超 《高等建筑教育》 2025年第1期111-119,共9页
在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的行业背景下,以及以培养复合型、综合性人才为目标,更加注重教学模式创新的新工科建设大背景下,探讨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如何融入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思政教学,以实现... 在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的行业背景下,以及以培养复合型、综合性人才为目标,更加注重教学模式创新的新工科建设大背景下,探讨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如何融入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思政教学,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北京交通大学原校长茅以升先生主持监造的钱塘江大桥(一种早期采用铆钉连接的钢结构桁架桥)为背景,秉承茅以升精神的核心价值,通过对钱塘江大桥的深入学习,结合课后参与各类结构设计竞赛(如全国大学生“茅以升公益桥-小桥工程”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全国高校学生钢结构创新竞赛、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等),以加强实践操作能力。此举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实践并传承茅以升先生所倡导的“先习后学、边习边学”的工程教育思想,以及“爱国、科学、奋斗、奉献”的精神,还构建了学习、产业、研究融为一体的综合教学模式,实现了知识、能力与价值的深度融合。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中,构建了一套闭环的内涵思政教学体系,凝练出一种浸润式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模式,达成了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训练思维、塑造价值的总目标。此外,全方位的科学考评及持续改进模式、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教学能力提升举措等研究成果,均可为同类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思想 学产研融通 思政教学体系 内涵思政 钢结构设计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力学虚拟仿真实验模块的开发与建设 被引量:23
2
作者 陈剑为 田君华 +3 位作者 陈曦 仪萍 陈立宏 周长东 《高等建筑教育》 2018年第6期155-160,共6页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仿真技术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传统的土木工程实验教学受时间和空间、人力和物力等方面限制,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结合使用虚拟仿真技术则能够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以北京交通大学土木...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仿真技术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传统的土木工程实验教学受时间和空间、人力和物力等方面限制,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结合使用虚拟仿真技术则能够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以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为例,采用公司开发和学生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土力学虚拟仿真实验模块的系统化建设。在土力学教学中,采用虚实相结合的方式,可有效弥补真实土力学实验的各种局限,提高土木工程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土力学 实验教学 虚拟仿真 虚实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二次开发在大创项目及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窦超 秦伟良 +2 位作者 张长春 王文琦 杨娜 《山西建筑》 2023年第3期195-198,共4页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科研素养和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对笔者指导的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选题、内容和实施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有益的建议。项目对通用有限元软件进行...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科研素养和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对笔者指导的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选题、内容和实施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有益的建议。项目对通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将“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中的关键知识点做成典型案例模块,形成可视化交互式的虚拟仿真学习平台。在该平台上,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和互动,能够直观了解各种典型和新型钢构件的受力性能、失稳破坏现象和影响因素,从而加深对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虚拟仿真平台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丰富了辅助教学手段,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二次开发 虚拟仿真 辅助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城轨网络关键站点识别及其演变研究
4
作者 王一哲 邱昱植 王子甲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1,共6页
为识别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关键站点并研究其多年演化,构建基于截断奇异值分解(truncated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TSVD)的关键站点识别方法,选取北京市2011—2019年早高峰时段的OD数据,通过关键特征向量分析网络客流演变并对城轨网... 为识别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关键站点并研究其多年演化,构建基于截断奇异值分解(truncated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TSVD)的关键站点识别方法,选取北京市2011—2019年早高峰时段的OD数据,通过关键特征向量分析网络客流演变并对城轨网络中关键站点进行识别,将其与复杂网络方法的识别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TSVD法能很好地应用于考虑OD分布的网络关键站点识别,识别结果能更好代表网络客流的空间分布。从识别结果看,北京轨道交通关键站点空间布局呈现多中心发展趋势,如西北西二旗,西南丰台科技园等站点逐步形成网络客流中心并相互联系;东南土桥、东北俸伯等站点也初步呈现网络客流中心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截断奇异值分解 OD矩阵 关键站点 关键特征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 km/h速度条件下地铁隧道内轮轨及车内振动噪声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迟义浩 肖宏 +1 位作者 时光明 张智海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2-37,共6页
为探究地铁列车以80 km/h速度运营下,隧道内轮轨振动噪声与车内振动噪声的关联性,针对北京某地铁线路,利用压电式加速度计、噪声传感器、数据采集分析仪等设备开展系统的振动、噪声测试。从振动加速度时域、频域以及振动加速度级、铅垂... 为探究地铁列车以80 km/h速度运营下,隧道内轮轨振动噪声与车内振动噪声的关联性,针对北京某地铁线路,利用压电式加速度计、噪声传感器、数据采集分析仪等设备开展系统的振动、噪声测试。从振动加速度时域、频域以及振动加速度级、铅垂向Z振级、累计百分之十Z振级、最大Z振级、等效连续A声级等角度对测试数据进行评估与分析,根据测试结果建立轮轨振动噪声与车内振动噪声的关联性。结果表明:车内振动加速度最大值约为道床的1/5;道床与车内的振动响应大致相同,两者的卓越频率均主要集中在300~350 Hz、500~700 Hz,1/3倍频程中心频率均集中在512 Hz附近;轨旁噪声比车内噪声高28~30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轮轨振动噪声 车内振动噪声 关联性 现场试验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钠法提取镁元素的资源化利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倩 林冠豪 +1 位作者 孙明明 于海琴 《山西建筑》 2018年第11期120-122,共3页
基于海水提镁的原理,以反渗透海水淡化后的浓水为原料,采用Na_2CO_3做脱钙剂,改变Na_2CO_3的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确定出了最佳脱钙条件并向脱钙母液中滴加NaOH,改变其物质的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静置时间,考察其对Mg(OH)_2产率及... 基于海水提镁的原理,以反渗透海水淡化后的浓水为原料,采用Na_2CO_3做脱钙剂,改变Na_2CO_3的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确定出了最佳脱钙条件并向脱钙母液中滴加NaOH,改变其物质的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静置时间,考察其对Mg(OH)_2产率及纯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淡化 氢氧化钠法 镁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