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3篇文章
< 1 2 1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4年世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统计与分析综述 被引量:3
1
作者 韩宝明 李卓一 +8 位作者 靳雨馨 鲁放 胡江枫 黄思齐 王丁宁 张植 高婕 封方威 桑雁翎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参考国际上较为通行的统计标准,将城市轨道交通分为服务于城市的通勤铁路(市域(郊)铁路)和传统城市轨道交通,传统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三大类,对世界城轨交通运营现状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截至2024年底,全球共有79个国... 参考国际上较为通行的统计标准,将城市轨道交通分为服务于城市的通勤铁路(市域(郊)铁路)和传统城市轨道交通,传统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三大类,对世界城轨交通运营现状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截至2024年底,全球共有79个国家和地区的562座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44730.14 km,其中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分别占51.24%、10.43%和38.34%。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含港澳台)累计有65座城市开通运营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2844.57 km,其中中国内地运营里程12168.77 km。2023年,全球59个国家共188座城市累计运送客流713.78亿人次,平均负荷强度0.85万人次/(d·km),其中中国(含港澳台)地铁年客流量为318.10亿人次。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持续稳步发展,线网规模和客流规模继续居全球第一。全球共有54个国家和地区的233座城市开通通勤铁路,总里程达64195.23 km,中国(含港澳台)共有21座城市开通通勤铁路,运营里程达2974.40 km。通过分析国内外重点国家的线网规模及发展状况可推测,中国通勤铁路的建设以及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有着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 线网规模 客流量 统计分析 通勤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运输网络复杂性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96
2
作者 高自友 吴建军 +1 位作者 毛保华 黄海军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5年第2期79-84,共6页
按照网络拓扑结构特征划分,我们经常接触到的实际网络有完全规则网络( Completely Regular Networks)、完全随机网络( Completely Random Networks)、小世界网络( Small- world Networks)和无标度网络( Scale- free Networks) .系统地... 按照网络拓扑结构特征划分,我们经常接触到的实际网络有完全规则网络( Completely Regular Networks)、完全随机网络( Completely Random Networks)、小世界网络( Small- world Networks)和无标度网络( Scale- free Networks) .系统地对无标度网络的形成、特性和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简要总结,重点探讨交通运输网络的复杂性和相关问题,研究了城市公交网络的无标度特性及度分布指数,并以北京市公交网络为例完成了实证分析.进一步从理论上给出了怎样找到公交网络中的枢纽站点这一难题的研究思路、整体框架及求解算法,这是交通运输网络复杂性及其相关问题研究的关键.还分别从理论与应用两个层面给出了下一步研究工作的总体思路,为交通管理部门进行交通运输网络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手段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网络 复杂性 相关 无标度网络 Random 公交网络 交通管理部门 小世界网络 结构特征 网络拓扑 规则网络 随机网络 研究成果 分布指数 标度特性 研究思路 实证分析 求解算法 整体框架 总体思路 研究工作 问题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运输与能源消耗相关研究综述 被引量:35
3
作者 贾顺平 彭宏勤 +1 位作者 刘爽 张笑杰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9年第3期6-16,共11页
交通运输作为能源消耗性行业,尤其是一次性石油能源消耗大户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文章从交通运输能源消耗的外部成本计算、影响因素分析、统计指标与数据比较研究,以及交通运输能源消耗与社会经济互动关系、相关规划与政策研究、交通能源... 交通运输作为能源消耗性行业,尤其是一次性石油能源消耗大户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文章从交通运输能源消耗的外部成本计算、影响因素分析、统计指标与数据比较研究,以及交通运输能源消耗与社会经济互动关系、相关规划与政策研究、交通能源需求量预测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当前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今后要在交通运输能耗基础统计数据与可比指标、不同交通运输方式能源消耗的可比因子、交通运输能源消耗影响因素及灵敏度分析等方面展开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期建立相关的基础数据平台和理论方法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能耗 运输能耗 能源需求 能源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综合交通运输需求与产业结构的协整关系分析 被引量:26
4
作者 冯旭杰 孙全欣 +1 位作者 钱堃 刘明君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16,共7页
为揭示区域综合交通运输需求与产业结构间的联系,运用协整理论,研究了客货运量与第一、二、三产业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上海市综合交通客货运量分别与第二、三产业产值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第一产业的发展不能用来解释客货运输需求的增长... 为揭示区域综合交通运输需求与产业结构间的联系,运用协整理论,研究了客货运量与第一、二、三产业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上海市综合交通客货运量分别与第二、三产业产值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第一产业的发展不能用来解释客货运输需求的增长;传统的采用单位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产生的货运量指标预测货运需求已不能完全适用产业发展方向;在10%置信水平下,认为货运量是第三产业产值的Granger原因,且第三产业产值是客运量的Granger原因,客运量对数关于第三产业产值对数的短期弹性为1.15,长期弹性为0.41,采用单位三产产值产生的客运量来预测客运需求是合理的;在25%置信水平下,客运量和第三产业产值互为因果关系,但客运需求对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要强于后者对前者的拉动作用,说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对引导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 产业结构 协整理论 GRANGER因果关系 误差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79
5
作者 武旭 胡思继 +1 位作者 崔艳萍 马叶江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0-14,共5页
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也就是评价两个系统相互支持和利用的有效性,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相对有效性”概念可用来评价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资源相互利用的有效性情况。本文将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看作是互为输入输出的投... 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也就是评价两个系统相互支持和利用的有效性,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相对有效性”概念可用来评价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资源相互利用的有效性情况。本文将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看作是互为输入输出的投入产出系统,通过建立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模型。得出了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的有效性指数和状态协调度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 状态协调度 数据包络分析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计算及加强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汪波 韩宝明 +1 位作者 战明辉 李得伟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43,共6页
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的定义,分析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发挥的因素,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与服务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子系统运输能力计算的方法。结合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实际运营条件,分析昌... 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的定义,分析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发挥的因素,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与服务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子系统运输能力计算的方法。结合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实际运营条件,分析昌平线现状运输能力以及制约运力提升的关键因素。结合西二旗车站结构、上下车人数、客流流线、列车时刻表以及换乘比例,运用仿真方法,对昌平线的协调运输能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运输能力 提高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运输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软件技术 被引量:12
7
作者 何世伟 周磊山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2-328,共7页
介绍了交通运输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总体构架及拟开展实验项目,分析了交通运输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仿真平台特征:建立面向综合交通仿真运用的海量、多源、异构基础大数据平台,建成"全过程、半实物、虚拟现实"的铁路规... 介绍了交通运输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总体构架及拟开展实验项目,分析了交通运输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仿真平台特征:建立面向综合交通仿真运用的海量、多源、异构基础大数据平台,建成"全过程、半实物、虚拟现实"的铁路规划设计运营一体化仿真实验平台,建成基于大数据的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管控与运营评价仿真实验平台等;归纳说明交通运输仿真软件的主要建模技术如交通环境构建技术、载运工具行为模型、交通参与者人的行为建模、各种交通供给及管理方式的建模及特点,给出中心虚拟仿真技术的未来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 虚拟仿真 软件 技术 总体构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运输资源配置模式及其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瑞军 武旭 +1 位作者 胡思继 宋亚萍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6-131,共6页
分析交通运输业优先、协调和滞后发展的3种交通运输资源配置模式;基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以1978—2007年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统计数据为样本数据,对我国交通运输业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进而判断我国交通运输资源的... 分析交通运输业优先、协调和滞后发展的3种交通运输资源配置模式;基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以1978—2007年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统计数据为样本数据,对我国交通运输业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进而判断我国交通运输资源的配置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交通运输业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表现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增长这一单向因果关系;国民经济的增长不是引起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显著性因素,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是引起国民经济增长的显著性因素,这说明我国现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仍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加快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仍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 国民经济 关系检验 产业发展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运输业碳足迹测算及其交互效应评估--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袁振洲 袁晓敬 +2 位作者 杨洋 陈进杰 聂英杰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81,共8页
针对交通运输业碳足迹及其影响因素间作用效应研究的不足,首先,建立交通运输业碳足迹测算模型对京津冀地区交通运输碳足迹进行量化评估;其次,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LMDI)乘法形式模型研究京津冀地区交... 针对交通运输业碳足迹及其影响因素间作用效应研究的不足,首先,建立交通运输业碳足迹测算模型对京津冀地区交通运输碳足迹进行量化评估;其次,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LMDI)乘法形式模型研究京津冀地区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与其他社会经济指标的交互效应;最后,基于京津冀产业结构及城镇化差异等社会经济背景,分析京津冀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在研究期内逐年增加,北京市增长率最高,且年均增长率为8.58%;经济增长因素对京津冀全域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增加促进作用最显著;交通运输产业、生产效率等因素作用效应存在空间差异,而经济增长、人口效应、交通运输能源利用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等指标则表现出较弱的空间差异;促进经济增长与交通碳排放等环境负面影响的脱离、提高交通运输业生产效率、根据人口效应及结构进行交通运输系统设计的优化与结构调整、优化交通运输业能源结构等措施,有助于减少京津冀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碳排放 空间差异 LMDI 京津冀地区 交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运输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浅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匡敏 胡思继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32-37,共6页
交通运输是国家的“命脉经济部门” ,是构成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保证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 ,在交通运输发展领域 ,国家经济安全面临着威胁 ,主要是来自国际运输企业的竞争和由外商直接投资而带来对国家经济利益和运输自主权的威... 交通运输是国家的“命脉经济部门” ,是构成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保证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 ,在交通运输发展领域 ,国家经济安全面临着威胁 ,主要是来自国际运输企业的竞争和由外商直接投资而带来对国家经济利益和运输自主权的威胁。根据我国运输业的现状 ,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角度出发 ,笔者认为我国应制定谨慎的市场准入政策 ,加强法制建设 ,完善运输法规体系 ,制定保护、扶持政策 ,依靠科技进步 ,采取直接补贴和各种适当的管制措施相结合 ,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发展我国交通运输业 ,这才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权宜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 国家经济安全 经济全球化 海洋运输 运输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系统理论在交通运输系统协调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沈鹏 杨浩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6,共3页
提出体现外部环境因素的交通运输系统协调的概念,说明其内涵包括系统与外部环境协调、子系统之间协调、子系统内部协调。根据复合系统理论和协同学理论构建系统协调度模型,通过计算序参量的有序度确定系统的协调度。以1991年—2004年的... 提出体现外部环境因素的交通运输系统协调的概念,说明其内涵包括系统与外部环境协调、子系统之间协调、子系统内部协调。根据复合系统理论和协同学理论构建系统协调度模型,通过计算序参量的有序度确定系统的协调度。以1991年—2004年的统计数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交通运输复合系统的协调度,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 复合系统 协调度 序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若干系统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洪雁 王慧炯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4-191,215,共9页
本文目的是应用一般系统理论的方法用以分析交通运输与物流系统发展的问题与政策.首先建立了“投入—系统转换模型—产出”的分析框架,又把系统分为硬、软系统2类.再应用了系统工程的层次观点,建立了宏观与微观经济的概念框架.定义了广... 本文目的是应用一般系统理论的方法用以分析交通运输与物流系统发展的问题与政策.首先建立了“投入—系统转换模型—产出”的分析框架,又把系统分为硬、软系统2类.再应用了系统工程的层次观点,建立了宏观与微观经济的概念框架.定义了广义物流系统.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美国、欧盟等有关物流,集装箱与多式联运的经验,结合能源供应与我国交通运输的实际,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与交通运输 集装箱与多式联运 发展改革国际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洪涛 刘凯 李红启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47-50,共4页
安全始终是交通运输生产的主题。本文结合我国交通运输事故与安全管理的特点,以安全工程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基于轨迹交叉论的交通运输事故的机理模型,从理论层面推导出防止发生交通事故应从改进管理做起的结论。根据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 安全始终是交通运输生产的主题。本文结合我国交通运输事故与安全管理的特点,以安全工程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基于轨迹交叉论的交通运输事故的机理模型,从理论层面推导出防止发生交通事故应从改进管理做起的结论。根据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提出了加强交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部分措施:加强行政管理;加强行业管理;日常管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 安全管理 轨迹交叉论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距离完全度量聚类的交通运输能耗区域划分 被引量:2
14
作者 武旭 杜奕 贾传峻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13,共7页
对全国进行区域划分,是研究大范围、有地域特征交通运输能耗问题的基础.首先以行政区域为单位,建立了交通运输业发展、交通能源消耗、社会经济发展三大类交通运输能耗综合指标体系.在确定省市间距离和邻接关系矩阵后,生成本文研究区域... 对全国进行区域划分,是研究大范围、有地域特征交通运输能耗问题的基础.首先以行政区域为单位,建立了交通运输业发展、交通能源消耗、社会经济发展三大类交通运输能耗综合指标体系.在确定省市间距离和邻接关系矩阵后,生成本文研究区域的交通运输能耗邻接关系网络图,依据邻接关系及全距离完全度量方法,建立研究区域的交通运输能源消耗省域间最小生成树.以研究区域总同质度最大为目标对最小生成树进行截断,划分了5个交通运输能源消耗区域,分析了各个区域的交通能耗特点,提出了初步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 能源消耗 全距离完全度量聚类 同质度 区域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交通运输拔尖创新人才、推动行业科技创新
15
作者 聂磊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I0001-I0001,共1页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和服务性产业,我国正奋力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起源于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铁路管理人才的高等学校“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百十年来,我们秉承“知行”校...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和服务性产业,我国正奋力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起源于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铁路管理人才的高等学校“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百十年来,我们秉承“知行”校训,一直是培养交通运输拔尖创新人才、推动行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交通运输 高等学校 服务性产业 行业科技创新 校训 传习所 北京交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交通运输百年发展成就、演进逻辑与基本经验 被引量:3
16
作者 向爱兵 何世伟 宋瑞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3-72,共10页
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内容。将交通运输发展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紧密联系起来,可以全景展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 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内容。将交通运输发展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紧密联系起来,可以全景展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前十年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历史成就和演进逻辑,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交通运输事业从落后走向超越、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大国迈向强国的历史经验。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逻辑起点,我国交通运输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和正确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遵循交通先行的经济发展规律,强调解放思想、对外开放和改革创新,聚力统筹协调、规划引领和精准布局,使我国交通运输建设发展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成就,为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交通运输 发展成就 演进逻辑 经验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世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统计与分析综述 被引量:35
17
作者 韩宝明 余怡然 +8 位作者 习喆 孙亚洁 鲁放 李思苇 李卓一 黄思齐 胡江枫 桑雁翎 赵韵熙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参考国际上较为通用的统计标准,将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三大类,对世界城轨交通运营现状进行统计。分析表明:截至2023年底,全球有79个国家和地区的563座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总里程超过43400.40 km,其中地铁、轻... 参考国际上较为通用的统计标准,将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三大类,对世界城轨交通运营现状进行统计。分析表明:截至2023年底,全球有79个国家和地区的563座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总里程超过43400.40 km,其中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分别占50.07%、10.69%和39.24%;中国(含港澳台)累计有66座城市开通运营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1900.29 km,其中中国内地运营里程11232.65 km。2022年,全球59个国家的183座城市地铁累计运送乘客586.52亿人次,平均负荷强度0.81万人次/(km·d),其中中国(含港澳台)地铁年客流量为212.51亿人次。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持续稳步发展,线网规模和客流规模继续居全球第一。统计国务院52号文件发布后的中国轨道交通的线网规模数据,预测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将在中国内地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以促进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同时,根据疫情前后全球主要国家(地区)和城市的客流数据,预计中国内地客流量将在2024—2025年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 线网规模 客流量 统计分析 负荷强度 客流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网络级联失效抗毁性研究 被引量:39
18
作者 刘朝阳 吕永波 +2 位作者 刘步实 李倩 吕万钧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2-87,共6页
城市轨道交通各条线路和车站相互连接,联系紧密,其中的节点故障会在网络迅速传播,造成较大范围的拥堵,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营.本文首先结合轨道交通特性,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级联失效现象进行分析.采用改进的边权函数来分析节点状态变... 城市轨道交通各条线路和车站相互连接,联系紧密,其中的节点故障会在网络迅速传播,造成较大范围的拥堵,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营.本文首先结合轨道交通特性,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级联失效现象进行分析.采用改进的边权函数来分析节点状态变化,进而产生流量的重分配.接着,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级联失效模型,并以网络失效规模和破坏程度两个指标对其进行评估,仿真了级联失效过程并分析了不同失效策略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级联失效抗毁性.最后,以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对轨道交通网络的合理规划、结构优化及运营安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轨道交通 复杂网络 级联失效 抗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演化研究综述及其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与探讨
19
作者 李曼 刘贵源 +3 位作者 王艳辉 贾利民 郭湛 张坤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0,共18页
风险内涵分析及风险演化机制是目前风险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研究首先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构建国内外风险演化研究的共现网络图,全面剖析了风险演化领域的研究特征、热点主题分布,发现风险演化主要围绕基于图论的风险分析... 风险内涵分析及风险演化机制是目前风险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研究首先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构建国内外风险演化研究的共现网络图,全面剖析了风险演化领域的研究特征、热点主题分布,发现风险演化主要围绕基于图论的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估、基于系统论的风险评估、基于机器学习的风险预测与失效分析以及基于仿真与建模技术的风险传播与故障分析4个热点主题开展。其次,构建了风险管理框架,系统性分析并提出了风险演化方法体系。从系统论、因果逻辑、图论、建模仿真以及机器学习5方面详细阐述了风险演化研究方法。最后,研究剖析了轨道交通领域现阶段风险演化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探究了未来研究趋势。研究可为安全生产中的风险防控理论体系构建及技术应用实践提供学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演化 轨道交通 动态风险 图论 系统论 机器学习 仿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风险评估研究
20
作者 王炜 姚恩建 +1 位作者 张子龙 王艳辉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4,共6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平峰期、高峰期和应急疏散期3个不同时期,从时空因素、乘客因素和环境因素3个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的风险点、不同时期的风险特征进行分析。考虑不同区域上的客流速度、密度、持续时长、开行列车数等因素,计算客流聚...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平峰期、高峰期和应急疏散期3个不同时期,从时空因素、乘客因素和环境因素3个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的风险点、不同时期的风险特征进行分析。考虑不同区域上的客流速度、密度、持续时长、开行列车数等因素,计算客流聚集风险系数。通过分析乘客风险行为、乘客风险情绪、环境风险因素,计算乘客与环境风险系数。综合客流聚集风险系数、乘客与环境风险系数形成客流风险系数计算方法,用于确定客流风险等级,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可为客流风险预警和客流管控措施制定提供依据,提高地铁安全管理和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风险 风险辨识 风险评估 乘客行为 拥挤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