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贮藏过程中食品干耗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霍晓娜 《肉类研究》 2009年第4期10-12,34,共4页
本文对食品在低温贮藏过程中干耗问题进行了研究,具体阐述了食品干耗机理,并分析影响干耗的因素,同时提出了降低食品干耗的一些具体措施,对于解决低温贮藏食品的干耗问题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低温 食品 干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肉pH值与滴水损失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文营 田寒友 +6 位作者 邹昊 乔晓玲 李家鹏 陈文华 张睿梅 郭建 杨秀丽 《肉类研究》 2014年第9期4-6,共3页
研究屠宰后45min与冷却排酸24h后肉样pH值的分布,对pH值所对应的滴水损失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屠宰后45min与冷却排酸24h后肉样的pH值存在一定的规律,且与滴水损失存在一定的负相关。通过对不同阶段肉样的pH值分布进行测定,可... 研究屠宰后45min与冷却排酸24h后肉样pH值的分布,对pH值所对应的滴水损失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屠宰后45min与冷却排酸24h后肉样的pH值存在一定的规律,且与滴水损失存在一定的负相关。通过对不同阶段肉样的pH值分布进行测定,可以预测冷却排酸后肉样的滴水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猪肉 PH值 滴水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冷却猪肉快速判别装置的设计及验证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文营 田寒友 +5 位作者 邹昊 乔晓玲 李家鹏 陈文华 张睿梅 郭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4-187,共4页
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设计了冷却猪肉异质肉判别装置。介绍了系统装置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硬件组成及软件系统功能。硬件系统包括快速测定p H计和图像信息采集装置,软件系统将获得的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高斯去噪、边缘检测、霍夫变... 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设计了冷却猪肉异质肉判别装置。介绍了系统装置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硬件组成及软件系统功能。硬件系统包括快速测定p H计和图像信息采集装置,软件系统将获得的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高斯去噪、边缘检测、霍夫变化定位和投影算法来提取目标颜色特征参数,并辅助p H值对冷却猪肉进行判别。验证结果显示,设计的判别装置对白肌(pale,soft,exudative,PSE)肉、异于正常(reddish-pink,firm,nonexudative,RFN)肉、黑干(dark,firm,dry,DFD)肉的判断上可以实现94.0%、96.8%和98.0%的准确判断;不仅具有良好的准确性,而且缩短了处理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猪肉 判别 PH值 比色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猪肉品品质检验的过程控制
4
作者 冯豪义 仇妍虹 +1 位作者 王丽勤 贾林林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3年第12期33-34,共2页
1企业基本情况简介 北京大红门肉类食品有限公司隶属于北京二商集团,是一家集生猪养殖、生猪屠宰、肉制品加工、冷藏储运为一体的大型国有肉类加工企业,长期担负着国家及北京市两级政府的猪肉储备任务,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企业基本情况简介 北京大红门肉类食品有限公司隶属于北京二商集团,是一家集生猪养殖、生猪屠宰、肉制品加工、冷藏储运为一体的大型国有肉类加工企业,长期担负着国家及北京市两级政府的猪肉储备任务,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大红门公司由一家年出栏十万头的生猪养殖基地、六个市级定点屠宰肉联厂和两个专业冷冻厂组成。公司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猪屠宰线、冷却肉分割生产线和熟肉制品生产线,建有一流的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600余人,系国内现代化的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养殖 过程控制 品质检验 肉类加工企业 生猪屠宰线 肉品 专业技术人员 肉制品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机械化:生猪屠宰产业大势所趋
5
作者 本刊编辑部 闫燕 +5 位作者 黄岳新 张永建 冯毫益 贾自力 闵成军 黄永友 《食品安全导刊》 2010年第4期16-21,共6页
2009年12月,商务部根据《食品安全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要求,编制、发布了《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纲要》根据我国生猪屠宰现状,制定了2010-2015年整治规范生猪... 2009年12月,商务部根据《食品安全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要求,编制、发布了《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纲要》根据我国生猪屠宰现状,制定了2010-2015年整治规范生猪屠宰行业的规划,并提出了支持发展规模化、机械化屠宰企业,淘汰手工屠宰,扶持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到2013年力争全国手工和半机械化等落后的生猪屠宰产能淘汰30%,2015年落后的生猪屠宰产能将淘汰50%,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力争淘汰80%的奋斗目标。《纲要》的出台引发了业内的广泛关注,有人认为发展规模化、机械化屠宰,淘汰落后的手工屠宰方式,是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有人认为机械化屠宰相对手工屠宰安全性更高,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有人认为规模化生产有利于政府管理。但也有人认为,机械化屠宰的猪肉品质没有手工屠宰的好,规模化发展会带来猪肉市场的垄断。2010年1月14日出版的《新快报》,发表了一则署名为记者张艺的"新快报讯",题目为"业界担心屠宰场垄断猪肉价——5年淘汰生猪屠宰落后产能一半",文中指出,"本报记者专门就生猪屠宰产能一事采访了一号土猪创始人陈生。‘什么叫先进产能,什么叫落后产能?现在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陈生接受采访时提出上述问题。他认为,屠宰行业跟炼钢炼铁不同,何谓落后产能很难认定。他表示,在屠宰行业,手工好过机械,手工杀猪的肉质一定比机械杀的好,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杀出的猪肉很容易变质。同时,陈生提出自己的担忧,一旦政府干涉过多,就要警惕市场垄断。……生猪只能送到剩下的几家屠宰场,将来甚至可能发生猪肉价格都由屠宰场来决定的事情。"商务部提出的生猪屠宰规模化、机械化发展是顺势而动,还是逆势而上?机械化屠宰与手工屠宰孰优孰劣?机械化屠宰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促进产业发展的意义何在?针对这些问题,本刊特邀相关专家及企业代表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 规模化 机械化 《食品安全法》 产业 屠宰行业 屠宰企业 商务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