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钢轨长实体模型在不同频段的振动及传递特性分析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孙方遒
谷爱军
刘维宁
-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九州一轨隔振技术有限公司
-
出处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1-86,共6页
-
基金
北京市科委课题(Z101106000410004)
-
文摘
钢轨的振动与噪声问题以及一些钢轨病害是轨道交通中比较重视的问题,认清钢轨在不同频率下的真实振动特性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本文应用长实体模型研究钢轨在不同频率下的垂、横向振动与传递特性,对比其与钢轨梁模型在钢轨振动特性研究中的差别,给出能够准确表明钢轨振动传递特性的导纳及振型。研究表明:钢轨在小于钢轨共振频率时的振型类似于静弯变形,大于钢轨共振频率时钢轨振动呈现多波振型。随着垂、横向振动频率进一步增加,钢轨截面产生变形。高频时长实体模型能够真实地反映钢轨的实际振动特性,钢轨Euler梁和Timoshenko梁模型适用截面未发生变形前的垂向振动分析,梁模型无法反映钢轨于轨头处横向激励引起的扭转变形,计算结果与实体模型有差别。
-
关键词
钢轨
实体模型
位移导纳
振动传递
频率
-
Keywords
rail
solid model
displacement receptance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
frequency
-
分类号
U213.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
题名车辆段轨道减振措施对上盖建筑减振降噪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 2
-
-
作者
王一干
刘鹏辉
李腾
周政
-
机构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北京九州一轨隔振技术有限公司
-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84-291,共8页
-
基金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基金项目(2018YJ164)。
-
文摘
通过在北京地铁某车辆段库内第20股道上原位换铺9种轨道结构,对比分析了8种不同轨道减振结构的减振效果以及上盖二次结构噪声的降噪效果,并根据结构振动与结构噪声的测试数据,对照分析了结构振动与二次结构噪声的关系,验证了根据结构振动预测二次结构噪声的预测公式。研究指出:车辆段上盖建筑内由列车通过引起的结构振动和二次结构噪声在频域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同时二次结构噪声可依据楼板的振动速度进行预测;由于计权方式、计算频率等方面的差异,振动减少量和结构噪声的减少量在数值表达上存在差异;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实际的振动和噪声频谱特性选择合理的轨道减振措施。
-
关键词
地铁
减振效果
试验研究
二次结构噪声
振动
-
Keywords
subway
vibration reduction effect
test study
secondary structure noise
vibration
-
分类号
TH212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H213.3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
-
题名道岔区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结构静力分析
被引量:7
- 3
-
-
作者
韩朝霞
孙方遒
谷爱军
-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九州一轨隔振技术有限公司
-
出处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11,共6页
-
基金
北京交通大学横向课题(C13L00350)
-
文摘
为研究道岔区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结构的受力特性,为道岔区钢弹簧浮置板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依据,根据国外道岔区钢弹簧浮置板的设计,并结合某地铁线路道岔区的线路条件,建立了道岔区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直向和侧向施加静荷载时道岔浮置板的纵横向弯矩包络图、应力以及基本轨和里轨垂向位移差的分布规律,并比较荷载作用在道岔浮置板直股和曲股以及正线浮置板时,钢弹簧浮置板弯矩包络图的区别。通过分析得出道岔区钢弹簧浮置板沿纵向和横向的受力虽不均匀,尤其是转辙部位和辙叉至道岔浮置板后端部位,但是道岔浮置板所受弯矩和应力以及基本轨和里轨的位移差都在允许范围内。
-
关键词
道岔
钢弹簧浮置板
静力分析
-
Keywords
turnout
steel-spring floating slab
static analysis
-
分类号
U213.24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U213.6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
题名城市轨道交通大型地下空间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4
- 4
-
-
作者
丁德云
赵继
-
机构
北京九州一轨隔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224-231,共8页
-
基金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新星计划(Z161100004916054)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科技创新计划(2015-18)
-
文摘
以某城市轨道交通大型地下空间结构工程为背景,研究和分析大型地下空间结构在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抗震性能。利用MIDAS/GTS大型有限元程序建立三维动力模型,采用时程分析法,获得了结构的变形和内力响应,分析了结构的层间位移差、层间位移角和结构静动力力学特性。基于场地条件下的大型地下空间结构,在设防地震下顶底板处层间位移差最大值为12.00mm,位移角最大值为1/2083<1/550;在罕遇地震下顶底板处层间位移差最大值为21.82mm,位移角最大值为1/1145<1/250,总体上满足结构变形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型地下空间结构,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除了静力计算工况,应综合考虑抗震工况,开展三维动力时程分析,以便全面掌握其抗震性能;在地震作用下,结构顶板、侧墙和底板等某些部位的内力值较静力计算工况大;大型地下空间主体结构开口处为薄弱环节,应在设计中进行相关加固措施考虑。
-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大型地下空间结构
抗震性能
三维时程分析
层间位移角
-
Keywords
urban rail transit
large underground space structure
seismic performance
three-di mensional time history analysis
story drift angle
-
分类号
TU91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
-
题名反应位移法抗震设计中地基弹簧系数取值的探讨
被引量:11
- 5
-
-
作者
丁德云
杨秀仁
-
机构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九州一轨隔振技术有限公司
-
出处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5-692,共8页
-
基金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新星计划(xx2016008)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计划(2015-18)
-
文摘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抗震性能越来越受到关注,反应位移法作为一种简捷的抗震设计方法被大量应用于地下结构抗震设计中。地基弹簧系数的确定方法是反应位移法抗震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选取试验法、李英民法、MIDAS法和有限元法,结合北京典型地层,对比分析这四种方法地基弹簧系数取值对地下结构的弯矩、轴力和剪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在反应位移法计算中,地基弹簧系数取值对结构内力响应具有重要影响,对结构轴力和剪力的影响较大,而对于弯矩的影响相对较小;(2)地基弹簧系数获取方法优选试验法,在无地勘资料情况下,经验公式和有限元法可作为备选方法;(3)综合考虑四种不同地基弹簧系数确定方法对结构内力影响程度,为保证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可对试验法下结构内力进行系数修正,修正系数建议值为1.10。
-
关键词
抗震设计
地基弹簧
反应位移法
地下结构
-
Keywords
seismic design
ground spring
response displacement method
underground structure
-
分类号
TU91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