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超声速飞行器发汗冷却系统自抗扰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易鑫 王春彦 +4 位作者 董伟 张鹏宇 黎晓健 王佳楠 邓方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1,共9页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发汗冷却系统的温度控制问题,在一维固定边界发汗冷却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调节飞行器壁面多孔介质温度的自抗扰控制器,并进行了数值仿真。该控制器不依赖于多孔介质温度场精确的数学模型,通过从系统的输入输出数...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发汗冷却系统的温度控制问题,在一维固定边界发汗冷却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调节飞行器壁面多孔介质温度的自抗扰控制器,并进行了数值仿真。该控制器不依赖于多孔介质温度场精确的数学模型,通过从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中提取干扰信息并进行补偿,实现对热流干扰的抑制。仿真结果表明,针对发汗冷却系统设计的自抗扰控制器,能够实现对参考温度的快速跟踪;且相较于传统的PID控制,温度响应没有超调;在有外界热流干扰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适应性,可以为发汗冷却控制系统的工程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发汗冷却 温度控制 自抗扰控制 鲁棒性 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飞行器总体性能虚拟飞行试验验证系统 被引量:9
2
作者 铁鸣 吴旭生 +2 位作者 毕敬 范文慧 王玲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04-2010,共7页
高超声速飞行器具有重要战略价值,但难以进行全程和整个飞行包络的真实飞行试验,基于仿真技术进行虚拟飞行试验是其总体性能分析与验证的必要手段。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总体、控制、气动、结构、动力、载荷、防热与热环境、... 高超声速飞行器具有重要战略价值,但难以进行全程和整个飞行包络的真实飞行试验,基于仿真技术进行虚拟飞行试验是其总体性能分析与验证的必要手段。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总体、控制、气动、结构、动力、载荷、防热与热环境、飞行器运动学与动力学等多学科、多物理场强耦合特性,提出了高超声速飞行器高性能多物理场耦合虚拟飞行试验平台体系结构,建立了高超声速飞行器多物理场耦合虚拟仿真试验模型,开发了基于高性能异构计算系统的多学科综合虚拟飞行试验系统,为实现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总体设计提供了可靠、实用的验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飞行试验 高超声速飞行器 总体性能 高性能计算 多物理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末制导高速飞行器导引头参数综合设计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新民 余颖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14,共4页
高速飞行器的弹道特点和结构特点对红外末制导的设计提出了较为苛刻的要求,导引头工作受目标特性、飞行弹道、头部空间、机动气动特性、控制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等多个总体因素制约,导引头参数的综合设计成为了总体初步方案设计的关键。... 高速飞行器的弹道特点和结构特点对红外末制导的设计提出了较为苛刻的要求,导引头工作受目标特性、飞行弹道、头部空间、机动气动特性、控制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等多个总体因素制约,导引头参数的综合设计成为了总体初步方案设计的关键。总结提炼了红外末制导方案设计中与总体设计密切相关的设计要素,对各设计要素的关键指标与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明确了红外末制导飞行器总体设计初期对各子系统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末制导 导引头 指标分析 总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气动加热和变截面惯性矩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苏二龙 罗建军 +3 位作者 黄兴李 闫颖鑫 方群 姜智超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0-697,共8页
由于高超声速飞行器弹性机体/发动机的高度一体化设计,使得此类飞行器的动力学建模与控制较为复杂,而作为控制的基础以及面向控制的总体优化设计都需要建立高精度的动力学模型。首先,建立了考虑气动加热和变截面惯性矩影响的高超声速飞... 由于高超声速飞行器弹性机体/发动机的高度一体化设计,使得此类飞行器的动力学建模与控制较为复杂,而作为控制的基础以及面向控制的总体优化设计都需要建立高精度的动力学模型。首先,建立了考虑气动加热和变截面惯性矩影响的高超声速飞行器自由梁结构弹性模型,分析了气动加热和变截面惯性矩对飞行器振型的影响,得出了气动加热对振型影响非常小且振型引起的攻角变化很小,变截面惯性矩对飞行器的振型影响较大且振型引起的攻角变化较大的结论。然后,建立了考虑气动加热和变截面惯性矩影响的自由梁高超声速飞行器动力学模型,对考虑气动加热和忽略气动加热、恒截面惯性矩和变截面惯性矩对应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零极点分布对比分析,得出了气动加热对飞行器的纵向动态特性影响很小,变截面惯性矩自由梁对应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在特征点处开环不稳定性更大和非最小相位行为约束变弱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气动加热 变截面惯性矩自由梁 弹性模态分析 动态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小型飞行器自主编队姿态协同控制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梁海朝 王剑颖 +1 位作者 孙兆伟 张昱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19,共7页
针对多小型飞行器空间自主编队姿态协同飞行任务,研究了空间多小型飞行器自主编队在空间干扰影响下的姿态协同控制问题.考虑到编队无法获取外界参考信息,需要进行自主编队的情况,提出一种编队姿态协同控制方法.首先,提出的控制方法基于... 针对多小型飞行器空间自主编队姿态协同飞行任务,研究了空间多小型飞行器自主编队在空间干扰影响下的姿态协同控制问题.考虑到编队无法获取外界参考信息,需要进行自主编队的情况,提出一种编队姿态协同控制方法.首先,提出的控制方法基于小型飞行器绝对姿态信息实现编队姿态协同,能够适应多种编队通信拓扑结构,并且对于外干扰力矩具有较强的鲁棒性;然后,根据Lyapunov定理,从理论上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和收敛性;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及所提出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能够在干扰力矩作用下,利用小型飞行器绝对姿态信息实现编队姿态协同,且能够适应多种编队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飞行器 自主编队 分布式控制 姿态协同 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飞行器二元进气道试验和计算
6
作者 焦子涵 邓帆 +3 位作者 袁武 王雪英 陈林 董昊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0-475,487,共7页
设计了一种吸气式面对称高超声速飞行器,针对进气道性能,分别在两座风洞开展通流试验研究。针对第1次风洞试验大攻角状态(α=8°)测量值偏离线性的问题,辅助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分析原因,并对试验方案进行改进设计,解决了首次试验出... 设计了一种吸气式面对称高超声速飞行器,针对进气道性能,分别在两座风洞开展通流试验研究。针对第1次风洞试验大攻角状态(α=8°)测量值偏离线性的问题,辅助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分析原因,并对试验方案进行改进设计,解决了首次试验出现的问题。结果显示,在典型状态(Ma=5~6)下,进气道起动正常,性能良好,具有一定的抗侧滑能力;随来流马赫数增加,进气道流量系数增大,总压恢复系数减小,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一致;试验结果和数值计算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基本测压方案α〉4°后,流量系数和总压恢复系数出现严重的非线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主要原因为模型支撑方式及测压方式所引起的偏差,通过改进试验方案,解决了大攻角状态下测量值偏离正常趋势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进气道 巡航飞行器 通流试验 超燃冲压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入式水口结构影响板坯连铸结晶器钢液流动行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荣文杰 蒲迪涛 +2 位作者 霍慧芳 刘中秋 李宝宽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3-524,545,共13页
浸入式水口(SEN)是板坯连铸结晶器钢液流动的引导装置.优化浸入式水口结构、改善钢液流动行为,对生产优质铸坯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板坯连铸工艺中广泛应用的浸入式水口结构进行总结.其次,梳理了浸入式水口结构影响钢液流动行为的国内... 浸入式水口(SEN)是板坯连铸结晶器钢液流动的引导装置.优化浸入式水口结构、改善钢液流动行为,对生产优质铸坯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板坯连铸工艺中广泛应用的浸入式水口结构进行总结.其次,梳理了浸入式水口结构影响钢液流动行为的国内外研究:明确了水口的内孔、侧孔、底孔/底部等结构参数及其浸入深度对钢液流速、液面波动及流动模式等的影响规律;讨论了近几年伴随新的工艺要求出现的创新型浸入式水口结构及其应用限制.最后指出:一方面,浸入式水口结构优化应随着板坯连铸结晶器最佳钢液流场的确定而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考虑水口结瘤的实际情况,应开展浸入式水口结构动态变化的相关研究,从而精准控制钢液流动,促进连铸坯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坯连铸 结晶器 浸入式水口 钢液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锂硫电池循环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熊仕昭 洪晓斌 +1 位作者 谢凯 荣利霞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91-996,共6页
综述了制约锂硫电池循环性能的因素和正极、负极、电解质对锂硫电池循环性能改善的影响。介绍了制约锂硫电池循环性能的主要因素:不可逆硫化锂的形成、硫正极多孔结构的失效和电解液组分与锂负极的副反应。分别介绍了改善锂硫电池循环... 综述了制约锂硫电池循环性能的因素和正极、负极、电解质对锂硫电池循环性能改善的影响。介绍了制约锂硫电池循环性能的主要因素:不可逆硫化锂的形成、硫正极多孔结构的失效和电解液组分与锂负极的副反应。分别介绍了改善锂硫电池循环性能的途径:合适的黏合剂、碳材料、正极制备工艺,锂负极保护技术,合理组分的电解质,电池结构与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循环性能 硫正极 锂负极 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EAS的非线性多热源温度场反演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帅永 张晓晨 +1 位作者 卿恒新 谈和平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88-2094,共7页
本文对I-DEAS进行了二次开发,完成了脚本与I-DEAS软件TMG模块的数据交互并自动控制计算流程,采用自适应算法和加权算法求解航天器热平衡试验中多热源非线性温度场反演问题,并研究了迭代初值、循环运算次数、迭代步长等参数对反演误差的... 本文对I-DEAS进行了二次开发,完成了脚本与I-DEAS软件TMG模块的数据交互并自动控制计算流程,采用自适应算法和加权算法求解航天器热平衡试验中多热源非线性温度场反演问题,并研究了迭代初值、循环运算次数、迭代步长等参数对反演误差的影响规律。两种方法的反演结果吻合良好且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其求解思路和算法可为航天器件内部温度场的热平衡试验及热源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场反演 I-DEAS 二次开发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中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谢爱元 武晓松 夏强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0-245,共6页
为研究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SFRJ)中的燃烧特性,开展了不同装药通道直径、补燃室压强、来流空气质量流率等工况下的SFRJ直连式实验研究。成功获得了不同工况下压强、温度的变化规律、燃面平均退移速率、局部燃... 为研究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SFRJ)中的燃烧特性,开展了不同装药通道直径、补燃室压强、来流空气质量流率等工况下的SFRJ直连式实验研究。成功获得了不同工况下压强、温度的变化规律、燃面平均退移速率、局部燃面退移速率。实验结果表明:装药通道直径增大,燃面平均退移速率降低,但补燃室压强和温度随之增大;在低压(<0.8 MPa)条件下,补燃室压强越低,燃面平均退移速率、补燃室温度均随之降低,但影响是有限的。同时,当装药通道直径较小(Dp=30 mm)时,首次发现了SFRJ的侵蚀效应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 聚甲基丙烯酸甲脂 直连式实验 燃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RE方法的制导律设计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贾正望 穆育强 郭治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5-139,143,共6页
研究基于SDRE的防空导弹的非线性制导律设计问题。首先建立了防空导弹二维制导律模型,选取了弹目相对距离和相对速率作为状态变量,用SDRE方法进行防空导弹二维制导律设计,分别用传统的Schur方法和θ-D方法以及改进的Newton方法对SDRE控... 研究基于SDRE的防空导弹的非线性制导律设计问题。首先建立了防空导弹二维制导律模型,选取了弹目相对距离和相对速率作为状态变量,用SDRE方法进行防空导弹二维制导律设计,分别用传统的Schur方法和θ-D方法以及改进的Newton方法对SDRE控制器进行了求解,对这三种算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针对防空导弹的数值仿真显示基于SDRE方法的控制律对于二维制导律的有效性,而SDRE方法虽然比θ-D法的计算量大,但是其控制效果却又明显的优势,而改进的Newton法能比传统的Schur法提高计算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导律 非线性控制 状态相关 Riccati方程:改进牛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抛撒方式对FAE云雾爆轰特性及威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陶 於津 惠君明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7-140,共4页
为探讨中心药管和径向药管爆炸抛撒对FAE爆轰特性及威力影响,通过高速录像、压电传感器和红外热像仪记录FAE静爆实验。获得两发50kg PO、1.5kg抛撒装药、两种爆炸抛撒作用下的云雾扩散、火球温度、冲击波超压数据。结果表明,采用中... 为探讨中心药管和径向药管爆炸抛撒对FAE爆轰特性及威力影响,通过高速录像、压电传感器和红外热像仪记录FAE静爆实验。获得两发50kg PO、1.5kg抛撒装药、两种爆炸抛撒作用下的云雾扩散、火球温度、冲击波超压数据。结果表明,采用中心药管和径向药管爆炸抛撒形成的云雾覆盖面积和起爆形态相差不大;后者在云雾和破片均匀性方面优于前者.火球温度比前者增益约12%,冲击波超压比前者增益约20%~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抛撒 云雾爆轰特性 FA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企业数字档案馆标准体系构建——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熊瑶 原月 严婷婷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7-39,共3页
2014年国资委办公厅发布了《中央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指引》,要求"力争在‘十二五’末,基本完成重点中央企业统一的档案管理系统及相关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建成以数字资源为基础、安全管理为保障、网络利用为目标的数字档案馆(室)... 2014年国资委办公厅发布了《中央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指引》,要求"力争在‘十二五’末,基本完成重点中央企业统一的档案管理系统及相关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建成以数字资源为基础、安全管理为保障、网络利用为目标的数字档案馆(室)体系"。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手段在航天设计、生产、制造等活动中的广泛应用,电子公文、CAD图纸、三维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数字档案馆 标准体系 航天企业 档案信息化建设 标准规范体系 档案管理系统 信息技术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敏捷导弹的末制导系统性能综合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季登高 黄兴李 郭振西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0-83,88,共5页
分析末制导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性以及末制导的需用过载,建立末制导回路动态品质与系统性能之间的关系,并讨论直接力的引入时机问题,最后对敏捷导弹的末制导精度进行分析,得到脱靶量、飞行控制系统性能、探测系统性能、量测噪声以及目标... 分析末制导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性以及末制导的需用过载,建立末制导回路动态品质与系统性能之间的关系,并讨论直接力的引入时机问题,最后对敏捷导弹的末制导精度进行分析,得到脱靶量、飞行控制系统性能、探测系统性能、量测噪声以及目标机动的关系,结果表明敏捷导弹对探测系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制导 敏捷导弹 性能分析 有限时间 脱靶量 需用过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跃恢复二极管参数对窄脉冲波形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萌 黄忠华 沈磊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90-1497,共8页
阶跃恢复二极管是超宽带引信产生窄脉冲信号的核心器件,阶跃恢复二极管参数影响窄脉冲信号的幅度和宽度。依据半导体器件理论和阶跃恢复二极管不同的工作状态,建立阶跃恢复二极管模型,分析阶跃恢复二极管参数对二极管正偏导纳和反偏势... 阶跃恢复二极管是超宽带引信产生窄脉冲信号的核心器件,阶跃恢复二极管参数影响窄脉冲信号的幅度和宽度。依据半导体器件理论和阶跃恢复二极管不同的工作状态,建立阶跃恢复二极管模型,分析阶跃恢复二极管参数对二极管正偏导纳和反偏势垒电容的影响。根据窄脉冲产生等效电路,采用电路暂态分析方法求解窄脉冲幅度和窄脉冲宽度,仿真研究阶跃恢复二极管少数载流子寿命、反向饱和电流、零偏结电容和掺杂分布系数与窄脉冲幅度和窄脉冲宽度关系。仿真结果表明,改变阶跃恢复二极管参数可以调节窄脉冲幅度和窄脉冲宽度,通过产生的窄脉冲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超宽带引信 阶跃恢复二极管 窄脉冲 少数载流子寿命 零偏结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助法仿真的不确定度抽样反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祖先锋 毛健人 蒋志文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1年第6期215-217,256,共4页
针对测量链中激励源信号不确定度评定难的问题,借助于反分析思想和蒙特卡洛仿真分布传播原理,提出了不确定度分布抽样反分析法。通过Bootstrap自助法再抽样扩展样本容量,结合小样本容量的概率密度函数估计及其不确定度计算,由输出量仿... 针对测量链中激励源信号不确定度评定难的问题,借助于反分析思想和蒙特卡洛仿真分布传播原理,提出了不确定度分布抽样反分析法。通过Bootstrap自助法再抽样扩展样本容量,结合小样本容量的概率密度函数估计及其不确定度计算,由输出量仿真出输入量概率分布,实现了蒙特卡洛仿真分布传播的逆向过程,间接完成由测试信号到源信号的不确定度评定。实验与仿真结果表明,由反分析法所得不确定度参数与实际检定结果接近,从而验证了不确定度分布抽样反分析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不确定度 反分析法 自助法再抽样 蒙特卡洛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矢量法在空间近距离拦截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国梁 郑建华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1-365,共5页
重点研究了在固定时间内利用主矢量原理判断近距离冲量拦截轨道燃料消耗是否最优的问题,并对非最优情况提出了优化策略.根据轨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近距离空间拦截轨道的数学模型.根据主矢量理论给出了判断冲量拦截是否最优的理论依据,... 重点研究了在固定时间内利用主矢量原理判断近距离冲量拦截轨道燃料消耗是否最优的问题,并对非最优情况提出了优化策略.根据轨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近距离空间拦截轨道的数学模型.根据主矢量理论给出了判断冲量拦截是否最优的理论依据,并给出了优化方法.利用仿真算例证实了优化的有效性.通过对不同时间的空间拦截燃料消耗进行仿真比较分析,提出了燃料消耗最优的拦截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矢量理论 空间拦截 轨道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焓降叶栅中流动损失沿流向发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石玉文 王祥锋 +1 位作者 王振峰 韩万金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1-194,210,共5页
在环形叶栅低速风洞上,对亚临界600MW汽轮机中间级大焓降静叶栅进行了吹风实验。应用五孔球头测针,详细测量了在3个冲角下由栅前至栅后7个横截面(栅前1、栅内5、栅后1)内气流参数沿叶高和节距的分布;开展大焓降后部加载弯叶栅中流动损... 在环形叶栅低速风洞上,对亚临界600MW汽轮机中间级大焓降静叶栅进行了吹风实验。应用五孔球头测针,详细测量了在3个冲角下由栅前至栅后7个横截面(栅前1、栅内5、栅后1)内气流参数沿叶高和节距的分布;开展大焓降后部加载弯叶栅中流动损失沿流向发展特性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大焓降静叶栅具有良好的气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焓降叶片 压力测量 流动损失特性 气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科学实验平台分布式风回路优化设计
19
作者 任维佳 陈自发 +1 位作者 童铁峰 盛强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7-223,共7页
空间科学实验平台是集机械、热控、电子学及通信等系统于一体的综合平台,能够为有效载荷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为减小通风回路的流动阻力,提高空气流量及其散热能力,对采用强迫通风冷却散热方式的空间科学实验平台分布式风回路提出三种结... 空间科学实验平台是集机械、热控、电子学及通信等系统于一体的综合平台,能够为有效载荷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为减小通风回路的流动阻力,提高空气流量及其散热能力,对采用强迫通风冷却散热方式的空间科学实验平台分布式风回路提出三种结构布局并进行对比.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三种布局的压力场和速度场进行了计算,得到空间科学实验平台内部阻力和速度分布.综合考虑三种布局的结构及流场阻力特性,得到空间科学实验平台分布式风回路的优化设计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科学实验平台 风回路 阻力优化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催化壁材料在非平衡流场条件下的热考核试验方法研究
20
作者 于明星 白书欣 +1 位作者 徐晓亮 曹占伟 《实验流体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4-89,共6页
针对电弧风洞试验条件下非催化壁防热材料在非平衡流场中存在的防热性能"欠考核"问题,提出了有效考核方法。以典型陶瓷基复合材料尖劈外形试件为例,采用CFD数值模拟与试验状态调试相结合的方法,对典型电弧风洞试验条件下完全... 针对电弧风洞试验条件下非催化壁防热材料在非平衡流场中存在的防热性能"欠考核"问题,提出了有效考核方法。以典型陶瓷基复合材料尖劈外形试件为例,采用CFD数值模拟与试验状态调试相结合的方法,对典型电弧风洞试验条件下完全催化壁和非催化壁材料的热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结合热流实测结果,确定了风洞试验状态并完成了试验,实现了对该类热防护材料防热性能的有效考核,为非催化壁材料防热性能试验"欠考核"问题提供了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催化 非平衡流 防热性能 电弧风洞试验 考核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