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脊髓CT血管成像不同后处理方式显示硬脊膜动静脉瘘效果
1
作者 杨志丽 曹旭阳 +3 位作者 马世亮 郭旗 张富涛 徐建民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13-416,共4页
目的观察全脊髓CT血管成像(CTA)不同后处理方式显示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SDAVF,对全脊髓CTA原始图像行传统后处理[改良组织生长去骨容积再现(VR)及全范围轴位最大密度投影(MIP)],对病变层面原始图像分别行轴... 目的观察全脊髓CT血管成像(CTA)不同后处理方式显示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SDAVF,对全脊髓CTA原始图像行传统后处理[改良组织生长去骨容积再现(VR)及全范围轴位最大密度投影(MIP)],对病变层面原始图像分别行轴位、矢状位、冠状位MIP、VR和MIP+VR重建;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采用5分法对基于不同后处理方式所获图像显示SDAVF瘘口位置、病变范围及供血动脉效果进行主观评分。结果轴位MIP、VR及MIP+VR图显示SDAVF瘘口位置及供血动脉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均高于以其他方式重建CTA图像(P均<0.05)。矢状位MIP、VR及MIP+VR图显示SDAVF病变范围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均高于以其他后处理方式所获CTA图像(P均<0.05)。结论基于全脊髓CTA轴位MIP、VR及MIP+VR可观察瘘口位置及供血动脉,而矢状位MIP、VR及MIP+VR更利于观察SDAVF病变范围;联合应用多种后处理方式有助于全面显示病变结构及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瘘 硬脊膜 CT血管成像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H-MR波谱分析急性期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额叶代谢物变化
2
作者 冯雪丹 于莎莎 +4 位作者 张玉婧 高煜 陈剑华 马红梅 徐建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74-978,共5页
目的采用1H-MR波谱(^(1)H-MRS)观察急性期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双侧额叶代谢物变化及其与认知障碍的关系,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采集20例急性期抗NMDAR脑炎患者(脑炎组)和20名健康成年人(对照组)双侧额叶^(1)H-MRS,获得相... 目的采用1H-MR波谱(^(1)H-MRS)观察急性期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双侧额叶代谢物变化及其与认知障碍的关系,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采集20例急性期抗NMDAR脑炎患者(脑炎组)和20名健康成年人(对照组)双侧额叶^(1)H-MRS,获得相应MRS及各代谢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醇(mI)、谷氨酸盐复合物(Glx)和肌酸(Cr)的峰下面积,计算NAA/Cr、Cho/Cr、mI/Cr及Glx/Cr比值。记录脑炎组脑脊液抗NMDAR抗体滴度检测结果,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估2组认知功能,比较组间^(1)H-MRS参数差异,并分析其与抗NMDAR脑炎患者MMSE评分、MoCA评分及与脑脊液抗NMDAR抗体的相关性。结果脑炎组双侧额叶NAA/Cr、Cho/Cr、mI/Cr、Glx/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3、2.29、-0.73、0.15,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脑炎组双侧额叶NAA/Cr下降、Glx/Cr升高(P均<0.05),而双侧额叶Cho/Cr、mI/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脑炎组双侧额叶NAA/Cr、Cho/Cr、mI/Cr及Glx/Cr与MMSE评分、MoCA总分和脑脊液抗NMDAR抗体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1)H-MRS有助于诊断急性期抗NMDAR脑炎及监测病情;抗NMDAR脑炎急性期双侧额叶NAA/Cr降低、Glx/Cr升高,但与认知障碍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磁共振波谱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