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多龙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集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唐菊兴 杨欢欢 +16 位作者 李宏伟 王勤 李彦波 李社 林彬 李发桥 翟建军 唐晓倩 杨超 董玉杰 李建力 付雪莲 陈守关 袁盛朝 王梦蝶 张琪 张荣坤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共13页
本文在总结多龙矿集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矿山深边部的潜力分析,以期为下一步的找矿预测提供勘查思路。多龙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集区位于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的北西侧,主要由铁格隆南超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 本文在总结多龙矿集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矿山深边部的潜力分析,以期为下一步的找矿预测提供勘查思路。多龙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集区位于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的北西侧,主要由铁格隆南超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拿若大型斑岩-隐爆角砾岩筒型铜(金)矿床,多不杂、波龙、多不杂西大型斑岩型铜(金)矿床,尕尔勤、地堡那木岗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点组成,共探获铜资源量超过1500万t,伴生金超250 t,伴生银3900 t。多龙矿集区形成于早白垩世(120 Ma)班公湖-怒江洋盆北向俯冲的陆缘弧环境,物质源区为壳幔混合源,成矿岩浆岩主要为中酸性的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系列,具有弧岩浆特征。俯冲板片的折返是多龙矿集区深部岩浆形成和侵位的主要动力学机制,成矿后安山质火山岩(110 Ma)的覆盖对矿床起到重要的保存作用。多不杂矿区F2逆断层将矿体分割成上、下两部分,下部分矿体是找矿的重点方向。铁格隆南矿区深钻揭露了由南向北的逆冲断层,该逆冲断层将矿体错断并推覆到“红层”沉积之上,其下盘是寻找另一半隐伏矿体的方向。尕尔勤矿区大面积发育指示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的“硅帽”,明显富集Au、Ag、As、Sb、Bi、Cu等元素,Au、As、Sb、Hg等呈现较好的元素组合异常,具有寻找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潜力。地堡那木岗矿区发育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蚀变(高岭石化、地开石化、明矾石化等)和矿物组合(铜蓝、蓝辉铜矿、斑铜矿等),且物探、化探、遥感异常套合良好,是未来矿产勘查的重点。区内逆冲断层对矿床的改造作用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对进一步的勘查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多龙矿集区 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 地质特征 成矿潜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南扎西康矿区流纹岩的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测年和Hf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23
2
作者 林彬 唐菊兴 +6 位作者 郑文宝 冷秋锋 杨超 唐晓倩 黄勇 王艺云 谭江云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8-189,共12页
本文对藏南扎西康铅锌锑银矿区流纹岩进行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研究。详细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扎西康流纹岩具有富硅(SiO2=73.37%~77.08%)、贫碱(Na2O+K2O=3.48%~3.56%),贫Mg(MgO=0.36%~0.49%),贫Ca(CaO=0.... 本文对藏南扎西康铅锌锑银矿区流纹岩进行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研究。详细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扎西康流纹岩具有富硅(SiO2=73.37%~77.08%)、贫碱(Na2O+K2O=3.48%~3.56%),贫Mg(MgO=0.36%~0.49%),贫Ca(CaO=0.50%~0.66%),强过铝质(A/CNK=2.16~2.62),富集Rb、Th、U、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Hf、Nd等高场强元素,并明显亏损Sr、Ti等元素。稀土总量较高(∑REE=295.71×10-6~343.82×10-6),轻稀土富集,且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REE/HREE=10.00~12.62),弱负Eu异常(δEu=0.57~0.88),无明显Ce异常。采用LA-MC-ICP-MS对流纹岩锆石U-Pb年龄进行测定,岩体成岩年龄为135.33±0.62Ma。锆石εHf(t)值较低,主要集中在-9.5^-24.2,显示其物源为壳源。扎西康矿区出露的流纹岩形成于早白垩世,可能是Comei—Bunury大火成岩省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纹岩 岩石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扎西康 藏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柯月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时代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林彬 唐菊兴 +8 位作者 郑文宝 王艺云 高一鸣 林鑫 杨欢欢 冷秋锋 李晓童 唐晓倩 付燕刚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3-50,共18页
柯月锌多金属矿床是北喜马拉雅锑金多金属成矿带上新发现的重要矿床。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产于近南北向张扭性断裂中,金属矿物主要有方铅矿、闪锌矿、辉锑矿、脆硫锑铅矿、硫锑铅矿、黄铁矿、毒砂、黄铜矿等,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石英、... 柯月锌多金属矿床是北喜马拉雅锑金多金属成矿带上新发现的重要矿床。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产于近南北向张扭性断裂中,金属矿物主要有方铅矿、闪锌矿、辉锑矿、脆硫锑铅矿、硫锑铅矿、黄铁矿、毒砂、黄铜矿等,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石英、铁锰碳酸盐、方解石等。矿石组构以热液充填交代成因为主。流体包裹体初步研究表明,包裹体以液体包裹体为主,还有少量纯气体和纯液体包裹体。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中低盐度、低密度H2O-Na Cl体系。流体中气液成分以H2O为主,液相中局部含有少量的HCO-3、CO2-3和CO2,气相中局部有少量CO2、CH4、N2。根据含矿石英脉中绢云母40Ar-39Ar定年,准确限定柯月矿床成矿热液活动的时限为21.3 Ma。矿床地质特征表明,柯月为中低温热液脉状锌多金属矿床,是后碰撞造山成矿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锌多金属 矿床地质特征 成矿时代 柯月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多龙矿集区地堡Cu(Au)矿床含矿斑岩锆石U-Pb测年、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1
4
作者 林彬 陈毓川 +14 位作者 唐菊兴 宋扬 王勤 冯军 李彦波 唐晓倩 林鑫 刘治博 王艺云 方向 杨超 杨欢欢 费凡 李力 高轲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65-1578,共14页
西藏多龙矿集区地堡铜(金)矿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侧,羌塘地块南缘,是多龙矿集区中具有较好找矿前景的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本文首次对地堡含矿斑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分析。含矿斑岩23个锆石点测试... 西藏多龙矿集区地堡铜(金)矿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侧,羌塘地块南缘,是多龙矿集区中具有较好找矿前景的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本文首次对地堡含矿斑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分析。含矿斑岩23个锆石点测试,获得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值年龄为122.0±2.5Ma(MSWD=0.34),与多龙矿集区成矿岩浆活动时限一致,是多龙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锆石微量元素特征揭示地堡含矿斑岩中锆石为岩浆锆石,锆石Ti温度计计算出其结晶温度为663~850℃,平均为765℃,其岩浆源区可能经历了水饱和条件下的部分熔融作用。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地堡含矿斑岩锆石n(^(176)Hf)/n(^(177)Hf)值相对较高,为0.282726~0.283054,ε_(Hf)(t)为1.1~12.6,均为正值,其物质来源有幔源组分的加入,可能为壳幔混源的新生下地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测年 锆石Ti温度计 HF同位素组成 多龙矿集区地堡铜金矿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南扎西康矿床闪锌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政 唐菊兴 +7 位作者 林彬 郑文宝 林鑫 唐晓倩 高一鸣 王艺云 杨欢欢 黄建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03-1216,1289,共15页
为进一步探讨扎西康矿床的成因,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矿床中的闪锌矿进行了稀土、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闪锌矿的稀土总量较低,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轻重稀土分馏明显,稀土元素配分模型总体呈明显右倾,有明显负Eu异... 为进一步探讨扎西康矿床的成因,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矿床中的闪锌矿进行了稀土、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闪锌矿的稀土总量较低,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轻重稀土分馏明显,稀土元素配分模型总体呈明显右倾,有明显负Eu异常和弱负Ce异常;微量元素相对富集Fe、Mn、Cd、Cu等,贫In、Ga、Ge、Tl等元素,Sn、Pb、Ag含量变化较大,与岩浆热液成因的闪锌矿相似,同时闪锌矿的ln Ga-ln In、Zn/Cd-Se/Te-Ga/In等成因判别图解中也清晰显示其为岩浆热液成因,说明扎西康锌多金属矿床可能与深部岩浆热液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锌矿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扎西康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商业性矿产勘查项目质量监控与成果验收问题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德利 寇婷 +3 位作者 农冬灵 刘泽群 陈宇清 龚羽飞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19,共4页
近年来商业性矿产勘查项目质量参差不齐,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分析矿产勘查项目成果验收模式入手,指出商业性矿产勘查项目质量监控程序及成果验收主体的缺失是导致其质量缺陷的原因之一。对此,本文提出在评审程序中引入独立第三方的野外... 近年来商业性矿产勘查项目质量参差不齐,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分析矿产勘查项目成果验收模式入手,指出商业性矿产勘查项目质量监控程序及成果验收主体的缺失是导致其质量缺陷的原因之一。对此,本文提出在评审程序中引入独立第三方的野外验收程序,以对商业性矿产勘查项目的勘查工程、勘查工作量、原始资料进行第三方核查验收,补充商业性矿产勘查项目质量监控环节及验收主体的缺位。同时进一步对独立第三方核查工作的流程、原则、核查内容及方法进行探讨,并以两个典型案例为例,说明独立第三方核查工作的重要性。最后对完善商业性矿产勘查项目质量监控和成果验收提出建议,供业界同仁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性矿产勘查 质量监控 独立第三方 评审验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甲玛矿床磁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及其与金富集沉淀的耦合机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征坤 杨阳 +8 位作者 张忠坤 林彬 赫健 张泽斌 高福太 唐晓倩 唐攀 祁婧 李怡萱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98-1213,共16页
【研究目的】甲玛矿床是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最重要的斑岩成矿系统之一,具有斑岩、矽卡岩、角岩、脉状金矿四位一体矿体结构,形成了丰富的矿物种类和多样的金属矿化。其中,磁黄铁矿作为重要的金属矿物之一,其矿物地球化学特征以及与金矿化... 【研究目的】甲玛矿床是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最重要的斑岩成矿系统之一,具有斑岩、矽卡岩、角岩、脉状金矿四位一体矿体结构,形成了丰富的矿物种类和多样的金属矿化。其中,磁黄铁矿作为重要的金属矿物之一,其矿物地球化学特征以及与金矿化的耦合关系一直不明确。【研究方法】此次,以甲玛斑岩成矿系统外围和远端的不同产状的磁黄铁矿为研究对象,基于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镜下鉴定,通过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分析方法(LA-ICP-MS)对不同产状的磁黄铁矿开展测点分析和扫描分析,详细揭示其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结果显示,甲玛矿床磁黄铁矿主要富集Co、Ni、Cu、Zn、Ge、Se,弱富集Pb、Bi、Sb、Te、Ag、As,而Mo、Cd、In、Sn、Ba、W、Au、Tl、Th、U等元素含量较低。其中,矽卡岩中的磁黄铁矿具有较高的Co/Ni比值,能有效揭示其岩浆热液成因,而角岩中磁黄铁矿可能继承了一定的沉积特征。【结论】甲玛矿区磁黄铁矿的Cu、Zn、Pb含量变化特征与矿床空间矿化规律一致。矽卡岩中的块状磁黄铁矿与金矿化关系密切,金主要呈他形、不规则的独立金矿物产于磁黄铁矿的孔隙和粒间。同时,金的富集和沉淀可能与富铋的熔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微量元素 磁黄铁矿 斑岩型铜矿 金矿化 甲玛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甲玛斑岩成矿系统闪锌矿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熊妍 唐菊兴 +10 位作者 唐攀 林彬 唐晓倩 孙渺 李发桥 祁婧 傅渊慧 崔浩 王梦蝶 张忠坤 杨征坤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64-1181,共18页
闪锌矿作为甲玛斑岩成矿系统远端热液流体形成的典型金属硫化物之一,也是揭示成矿流体演化和成矿作用差异的重要指示矿物。甲玛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是西藏冈底斯成矿带碰撞型斑岩成矿系统的典型代表,其远端成矿流体的性质有待进一步完善... 闪锌矿作为甲玛斑岩成矿系统远端热液流体形成的典型金属硫化物之一,也是揭示成矿流体演化和成矿作用差异的重要指示矿物。甲玛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是西藏冈底斯成矿带碰撞型斑岩成矿系统的典型代表,其远端成矿流体的性质有待进一步完善。甲玛矿床中闪锌矿可分为产于远端硅灰石矽卡岩型矿体中的闪锌矿(进一步分为主矿段和南坑矿段)、大理岩中Manto型矿体的闪锌矿和角岩型矿体中的闪锌矿。采用电子探针测定闪锌矿的元素组成及含量,研究结果表明,甲玛闪锌矿相对富集Fe、Mn、Cd等元素,其中,角岩型矿体中的闪锌矿的Fe和Cd含量最高,其次为硅灰石矽卡岩型矿体和大理岩中Manto矿体的闪锌矿。甲玛闪锌矿的颜色较丰富,且与Fe元素的含量具有较强相关性,颜色越偏红褐色的闪锌矿Fe含量越高,颜色越偏蓝黑色的闪锌矿Fe含量越低。距离斑岩成矿中心较近的角岩型矿体中的闪锌矿铁含量最高,形成温度最高,为中偏高温;远离斑岩成矿中心的远端硅灰石矽卡岩型矿体中闪锌矿的形成温度中等;更远端的大理岩中Manto矿体的闪锌矿形成温度最低,为中低温。距离热液成矿中心越远,闪锌矿中的Fe和Cd含量逐渐降低,形成温度越低,据此可将闪锌矿作为斑岩成矿系统判定热源和流体源的找矿标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闪锌矿 电子探针 成矿温度 斑岩成矿系统 Manto矿体 甲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甲玛3000m科学深钻矽卡岩矿物分带及地质意义
9
作者 王梦蝶 唐菊兴 +10 位作者 林彬 唐攀 唐晓倩 孙渺 李发桥 祁婧 傅渊慧 张忠坤 崔浩 杨征坤 熊妍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56-1971,共16页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及科学研究意义的超大型斑岩-矽卡岩矿床,完整地保存了矽卡岩矿床形成和演化的重要信息。前人研究多集中于矽卡岩的水平分带,而对于矽卡岩矿物垂直分带以及其与金属矿化的耦合关系...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及科学研究意义的超大型斑岩-矽卡岩矿床,完整地保存了矽卡岩矿床形成和演化的重要信息。前人研究多集中于矽卡岩的水平分带,而对于矽卡岩矿物垂直分带以及其与金属矿化的耦合关系等方面研究薄弱。本文重点对甲玛3000 m科学深钻中矽卡岩矿体进行了精细的矿物学研究,系统揭示了矽卡岩矿体的矿物学空间分带特征以及与金属矿化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矽卡岩从浅部至深部具有清晰的分带现象,即矽卡岩化角岩→透辉石石榴子石矽卡岩→硅灰石石榴子石矽卡岩→石榴子石硅灰石矽卡岩→透辉石石榴子石矽卡岩→石榴子石硅灰石矽卡岩→矽卡岩化大理岩→硅灰石石榴子石矽卡岩→透辉石石榴子石矽卡岩→硅灰石石榴子石矽卡岩→矽卡岩化大理岩→硅灰石石榴子石矽卡岩→透辉石石榴子石矽卡岩→内矽卡岩(含石榴子石花岗闪长斑岩)。金属矿物组合从浅部向深部,变化为辉钼矿±黄铜矿→斑铜矿+黄铜矿±辉铜矿±硫铋铜矿±辉钼矿→辉钼矿±黄铜矿,对应成矿元素变化为Mo±Cu±Au±Ag→Cu(Mo)±Au±Ag→Mo±Cu±Au±Ag。研究表明,侵入岩及围岩的空间位置、构造环境、多期次热液流体叠加是控制矽卡岩矿物分带的重要因素。同时,矿物学特征表明,矽卡岩中高品位金的富集与斑铜矿等铜硫化物密切相关,也可能与多期次流体叠加和富金岩浆源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分带 斑岩-矽卡岩矿床 矽卡岩矿物学 甲玛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秘鲁Haquira斑岩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10
作者 唐晓倩 《中国矿业》 2023年第S02期123-127,共5页
斑岩铜矿是最重要的铜矿类型,其多成带产出。南美洲安第斯成矿带是全球斑岩铜矿规模最大的成矿带,发育大量超大型斑岩铜多金属矿床,因此长期以来都是斑岩铜矿研究和开发最受关注的区域。本文以南美安第斯成矿带上秘鲁东南部Haquira斑岩... 斑岩铜矿是最重要的铜矿类型,其多成带产出。南美洲安第斯成矿带是全球斑岩铜矿规模最大的成矿带,发育大量超大型斑岩铜多金属矿床,因此长期以来都是斑岩铜矿研究和开发最受关注的区域。本文以南美安第斯成矿带上秘鲁东南部Haquira斑岩铜多金属矿为例,简述基本矿床地质特征,探究其成矿过程,并探讨其对我国斑岩铜矿的成矿理论和找矿勘查方法的知识意义。Haquira斑岩铜多金属矿床岩体以中酸性侵入岩为主,钾化蚀变、绢英岩化等蚀变较为发育,矿体形态呈“筒状”产出,矿石构造以细脉-浸染状为主,是Andahuaylas-Yauri斑岩/矽卡岩铜金成矿带的典型斑岩型矿床,结合外围Cu、Mo化探较好,显示该地区可能具有发现更多斑岩铜钼矿床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quira斑岩铜矿 成矿带 秘鲁 地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象背山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11
作者 唐晓倩 王菲菲 《中国矿业》 2023年第S02期106-113,共8页
西藏象背山铜多金属矿位于冈底斯斑岩-矽卡岩铜多金属成矿带东段,夹持于甲玛和驱龙两个超大型斑岩-矽卡岩矿床之间。象背山铜多金属矿为斑岩-矽卡岩矿床,是甲玛多中心复合斑岩成矿系统的一部分,其矿化类型主要为矽卡岩矿化和斑岩矿化,... 西藏象背山铜多金属矿位于冈底斯斑岩-矽卡岩铜多金属成矿带东段,夹持于甲玛和驱龙两个超大型斑岩-矽卡岩矿床之间。象背山铜多金属矿为斑岩-矽卡岩矿床,是甲玛多中心复合斑岩成矿系统的一部分,其矿化类型主要为矽卡岩矿化和斑岩矿化,主成矿元素为铜、钼,伴生金、银;热液蚀变主要矽卡岩化、硅化、绢英岩化。其中,矽卡岩矿体主要赋存于斑岩和大理岩接触带以及角岩和大理岩接触带。成矿地质条件研究、地球化学勘查和高光谱蚀变提取成果指示,象背山铜多金属矿具有形成大型斑岩-矽卡岩铜钼(金、银)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背山 冈底斯成矿带 地质特征 找矿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东窝东矿床矿化蚀变过程元素迁移及绢云母^(40)Ar-^(39)Ar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12
作者 侯淋 唐菊兴 +7 位作者 林彬 宋扬 王勤 李玉彬 冯军 李彦波 陈列 唐晓倩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0-449,共10页
东窝东铜多金属矿床位于羌塘地体南缘,多龙铜金矿集区东侧。该矿床尚未开展矿化蚀变时限、成矿作用中元素迁移特征等问题的研究。为确定矿床的蚀变矿化作用时限,本文对东窝东矿床的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带中的蚀变绢云母进行了^(40)Ar-^(39... 东窝东铜多金属矿床位于羌塘地体南缘,多龙铜金矿集区东侧。该矿床尚未开展矿化蚀变时限、成矿作用中元素迁移特征等问题的研究。为确定矿床的蚀变矿化作用时限,本文对东窝东矿床的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带中的蚀变绢云母进行了^(40)Ar-^(39)Ar年代学测试,获得^(40)Ar-^(39)Ar坪年龄为122.20±0.84 Ma,该年龄与已有的斑岩体侵位时代(122 Ma)一致,说明东窝东矿床黄铁绢英岩化蚀变与斑岩体侵位有密切联系。此外,对比分析地表弱蚀变和钻孔中强黄铁绢英岩化花岗闪长斑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结果,运用"等浓度线(isocon)方程"及其推导方程,探讨黄铁绢英岩化蚀变过程中的不同元素的带入、带出特点及元素迁移特征。结果表明:高场强元素质量基本守恒;轻稀土元素较重稀土元素迁移量较大,但总体上稀土元素的迁移程度较弱;主要的成矿元素Cu、Pb、Zn为带入元素。东窝东矿床含矿斑岩侵位时代和热液蚀变时限均与多龙矿集区内多不杂、波龙、铁格隆南等多个超大型-大型铜金矿床一致,说明东窝东矿床和多龙矿集区内的多个矿床受控于同一构造-岩浆成矿背景,东窝东矿区具有重要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绢云母 40Ar-39Ar年代学 元素迁移 东窝东矿床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系统科学理念下地质数据采集趋势及启示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晓倩 王菲菲 《中国矿业》 2023年第9期182-186,共5页
当前科学技术革命深刻演进,全球性气候、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地学机构倡导地球系统科学理念,地质工作也步入重大转型发展阶段。为了探寻新形势下我国地质数据的采集策略,本文提出了地球系统科学理念下地质数据采集需要... 当前科学技术革命深刻演进,全球性气候、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地学机构倡导地球系统科学理念,地质工作也步入重大转型发展阶段。为了探寻新形势下我国地质数据的采集策略,本文提出了地球系统科学理念下地质数据采集需要着眼于多圈层、长时序、全属性的数据。地质数据采集工作具有自动化、实时化、智能化、集群化、立体化的趋势。新形势下,要以系统观为指导构建多元数据体系以解决具体资源环境问题;持续健全“立体式”数据采集网络以掌握全域地质、自然资源、生态等基础数据;积极研发更多智能采集技术以应对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打造高集成度的数据采集工作体系以满足地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系统科学 地质数据 数据采集 发展趋势 数据采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