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郊农业沼气工程原料与发酵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苏敏 齐向阳 +8 位作者 乔玮 Dalal Algapania 赵婧 刘月玲 Andrea Goglio Fabrizio Adani 肖政 魏泉源 董仁杰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0-76,共7页
笔者选取了北京郊区5个农业沼气工程,从原料特性、产气潜能、厌氧污泥活性以及发酵池p H值稳定性等几个方面探讨农业沼气工程的发酵效率评估。通过测试原料的元素组成,开展产甲烷潜能和产甲烷活性实验,建立了不同原料的发酵化学计量学方... 笔者选取了北京郊区5个农业沼气工程,从原料特性、产气潜能、厌氧污泥活性以及发酵池p H值稳定性等几个方面探讨农业沼气工程的发酵效率评估。通过测试原料的元素组成,开展产甲烷潜能和产甲烷活性实验,建立了不同原料的发酵化学计量学方程,获得了不同原料的产气率、产气速率和发酵池污泥的乙酸比产甲烷活性(SMA2000)。分析结果表明:养殖废物的进料浓度较理想,适合高浓度厌氧发酵工艺。鸡粪原料的产气率较高(200 m LCH4·g-1COD),但C/N比较低9.6∶1,发酵池的氨氮浓度6.0 g·L-1,有明显的产气迟滞期。秸秆高温发酵的产气率达到162 m LCH4·g-1COD,产气速率高于牛粪和猪粪中温发酵,发酵池污泥的p H值为7.1。猪粪与牛粪沼气工程的发酵效率低于鸡粪和秸秆沼气,但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农业废物沼气工程中,须根据物料特性合理的选择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工程 养殖废物 秸秆 原料 产气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厨垃圾与污泥厌氧发酵产气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苏敏 乔玮 +7 位作者 ALGAPANI Dalal WANDERA Simon GOGLIO Andrea ADANI Fabrizio 陈理 肖政 魏泉源 董仁杰 《新能源进展》 2016年第1期1-9,共9页
对餐厨垃圾、污水厂污泥以及餐厨垃圾与污泥混合甲烷发酵的产气能力与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实验分析,餐厨垃圾在中温和高温发酵的产甲烷潜能分别是400和426 m L CH_4·g VS-1,经过120℃、20 min蒸煮除油后的餐厨垃圾在中温和高温发酵的... 对餐厨垃圾、污水厂污泥以及餐厨垃圾与污泥混合甲烷发酵的产气能力与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实验分析,餐厨垃圾在中温和高温发酵的产甲烷潜能分别是400和426 m L CH_4·g VS-1,经过120℃、20 min蒸煮除油后的餐厨垃圾在中温和高温发酵的产甲烷潜能分别是418和531 m L CH4·g VS^(-1)。经Gompertz模型计算,除油后餐厨垃圾的最大产甲烷速率Rmax比除油前提高了49.8%(中温)和19.0%(高温),但餐厨垃圾中固体有机物的产甲烷速率变化不明显。在餐厨垃圾机械破碎匀浆过程中,部分固体有机物被液化,中、高温发酵产气过程的一级动力学呈现两阶段特征,液相有机物在中温发酵的产甲烷速率(速率常数k=0.195 5 d^(-1))略快于高温(k=0.154 3 d^(-1));而固体有机物在高温条件下的产甲烷速率(k=0.080 4 d^(-1))快于中温(k=0.038 8 d^(-1))。除油后餐厨垃圾中的固体有机物和污泥高温发酵的产甲烷速率也快于中温发酵,表明高温发酵有利于提高固体有机物的产气速率。污泥的产气潜能较低,产气速率慢,与餐厨垃圾共发酵有助于调节碱度和防止发酵体系的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污泥 中温发酵 高温发酵 产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推流工艺(PFR)的餐厨垃圾堆肥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阎中 王婧瑶 王凯军 《中国沼气》 2020年第3期3-9,共7页
传统餐厨垃圾好氧堆肥周期长,系统难以稳定连续运行,其中反应器构型和微生物在其处理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但是目前对实际运行条件下的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较少。通过分析实际运行项目中微生物的多样性与群落结构,为进一步优化... 传统餐厨垃圾好氧堆肥周期长,系统难以稳定连续运行,其中反应器构型和微生物在其处理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但是目前对实际运行条件下的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较少。通过分析实际运行项目中微生物的多样性与群落结构,为进一步优化餐厨垃圾处理工艺,促进PFR反应器系统的稳定和高效运行,挖掘特定功能微生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采集德清县11个项目的出料样品,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其菌群组成、丰度、优势菌群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11个项目的微生物群落组成相似,其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相对丰度最高的2个菌门,优势菌属为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2)底物越丰富,进料量越小,越有利于出料的品质;3)出料感官品质高,微生物多样性也较高;4)在OTU水平上,葡萄球菌属与芽孢杆菌属、根瘤菌属均呈负相关,葡萄球菌的迅速增殖抑制了对发酵有益的芽孢杆菌属和根瘤菌属的生长,因此导致样品04-DS的发酵失败;5)餐厨垃圾处理过程中的部分菌属可能具有资源-环境双重属性,例如在出料中相对丰度较高的Pseudomonas,既是常见的致病菌,也具有生产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功能。该研究明确了新型PFR餐厨垃圾高温强化好氧堆肥处理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并提出了优化处理工艺、强化资源利用效率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推流工艺(PFR) 餐厨垃圾 堆肥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