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膜外不同输注方式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5
1
作者 王钧 樊碧发 冯志斌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25-728,共4页
目的:比较持续性和间断性硬膜外镇痛两种方法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治疗效果,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PHN患者96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予以持续硬膜外镇痛,B组患者予以间断硬膜外... 目的:比较持续性和间断性硬膜外镇痛两种方法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治疗效果,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PHN患者96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予以持续硬膜外镇痛,B组患者予以间断硬膜外镇痛。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8、14天,共5次对A组和B组的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价,并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并发症,以及需要执行补救措施的病例数。结果:两组治疗后2、4、8、14天的VAS评分,组间对照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组内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B组患者除1例患者发生导管脱出外未出现其它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对PHN均有一定的效果,且治疗效果无明显的差异,可以酌情采取合适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 持续性 间断性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癌痛病人持续静脉吗啡泵注快速滴定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吕亮亮 杨阳 +2 位作者 李淑雯 王稳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14-716,共3页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9年全国癌症报告预计:到2020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将增至400余万人,且由于种种因素限制,绝大部分癌症病人确诊时已是中晚期。晚期癌症病人疼痛发生率大于60%,其中三成左右为重度癌痛病人。晚期癌痛机制复杂,各种原...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9年全国癌症报告预计:到2020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将增至400余万人,且由于种种因素限制,绝大部分癌症病人确诊时已是中晚期。晚期癌症病人疼痛发生率大于60%,其中三成左右为重度癌痛病人。晚期癌痛机制复杂,各种原因引起外周神经敏化导致病人痛阈下降[1]。同时原发病往往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各种治疗过程中伴随的疼痛程度较重,疼痛未能及时、有效的缓解加重了病人及家属的心理和精神负担,长期用药也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2],以至于相当数量的病人无法耐受,会有放弃生命的想法[3]。所以晚期癌痛的治疗重点逐渐从病因治疗为主过渡到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为主。晚期癌痛病人疼痛程度重,口服用药调整周期长,疼痛控制到病人可耐受的状态往往需要1~2周的时间,且大剂量用药容易出现一些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如何安全、快速、有效的镇痛,成为临床重度癌痛治疗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4]。以往研究报告吗啡静脉给药,可安全、快速的缓解病人的疼痛症状[5]。本研究采用药物输注装置持续静脉吗啡泵注快速滴定缓解病人重度癌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癌症病人 晚期癌痛 重度癌痛 长期用药 口服用药 癌症中心 疼痛控制 快速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内注射辅助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王钧 樊碧发 刘波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477-478,共2页
带状疱疹神经痛是疼痛科门诊及住院常见病种之一,治疗十分棘手.目前临床常使用脊神经根射频、硬膜外镇痛,乃至脊髓电刺激等治疗手段,但上述方法均需要影像学技术引导,且操作者需要相当的操作经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上述技术在刚开展疼... 带状疱疹神经痛是疼痛科门诊及住院常见病种之一,治疗十分棘手.目前临床常使用脊神经根射频、硬膜外镇痛,乃至脊髓电刺激等治疗手段,但上述方法均需要影像学技术引导,且操作者需要相当的操作经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上述技术在刚开展疼痛治疗的地区的发展.皮内注射不需要影像学引导,且操作简便,极易上手;经皮神经电刺激为常规的无创性治疗手段.两种技术在临床上均有开展,但联合治疗的相关研究数量不多.河北省峰峰集团总医院疼痛介入科自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采用皮内注射辅助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此类门诊及住院患者共100例,疗效较为满意,具有简便、安全、费用易于接受等优点,特别适合刚开展疼痛治疗地区的疼痛门诊操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 带状疱疹神经痛 电刺激治疗 临床观察 皮内注射 影像学引导 操作经验 疼痛门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评估细银质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被引量:15
4
作者 宋奕 方梅 +3 位作者 钱斌 蒋鑫超 钱建学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08-710,共3页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好发于使用频繁,且负重大、活动多的关节,其中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最为常见。根据最新的中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目前KOA患病率为8.1%,这意味着我国大约有1.1亿KOA病人,而65岁...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好发于使用频繁,且负重大、活动多的关节,其中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最为常见。根据最新的中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目前KOA患病率为8.1%,这意味着我国大约有1.1亿KOA病人,而65岁以上者其患病率甚至已达到50%[1]。对于大部分KOA病人,临床常采取口服消炎镇痛类药保守治疗,但长期服用可导致胃肠道、心脏和肾脏等系统的不良反应[2]。解决KOA带来的关节疼痛问题,是医师和病人共同的迫切需求,而当今的指南仍然缺乏令人满意的治疗措施[3]。细银质针是在传统银质针及针灸针基础上改良而成,较传统银质针创伤小,与针灸针相比治疗次数少,但目前对于细银质针治疗KOA的有效性研究仍较少。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测量人体温度分布状态的方法,通过该技术可以更准确的判断病灶部位及性质,并对疾病进行诊断和客观评估。本研究通过细银质针治疗KOA并结合红外热成像技术辅助评估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红外热成像技术 银质针 针灸针 治疗次数 人体温度 关节疼痛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针刀松解及软骨射频成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被引量:8
5
作者 程亮 康健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789-791,共3页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是引起中老年人关节疼痛的常见的原因之一。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55岁以上中老年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为44%-70%,其中10%表现为各种功...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是引起中老年人关节疼痛的常见的原因之一。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55岁以上中老年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为44%-70%,其中10%表现为各种功能障碍,且65岁以上的人群中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率男性为60%,女性为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人口 慢性关节病 关节软骨 骨性关节炎 关节疼痛 关节囊 软骨下骨 关节腔 流行病学调查 软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