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拟微重力对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康春燕 刘长庭 +6 位作者 邹琳 袁明 章烨 李天志 王洋 王德龙 刘岩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15-1318,共4页
目的探讨模拟微重力对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EC)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采用回转器模拟微重力环境,将HPMEC分为回转48h组和1g同步对照组。将盛有回转48h组细胞的培养瓶排除气泡后放入细胞回转器,调节转速为30r/min,37℃回转培养;1g同步... 目的探讨模拟微重力对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EC)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采用回转器模拟微重力环境,将HPMEC分为回转48h组和1g同步对照组。将盛有回转48h组细胞的培养瓶排除气泡后放入细胞回转器,调节转速为30r/min,37℃回转培养;1g同步对照组细胞静置培养相同时间。培养48h后收集两组细胞进行后续检测。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AnnexinV标记的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V-FITC)对细胞进行染色,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FITC标记的鬼笔环肽(FITC-phalloidin)对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on)进行标记,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F-actin的变化。结果透射电镜下可见,回转48h组HPMEC呈典型凋亡改变,染色质固缩凝结、边聚于核膜处,细胞器破坏并可见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检测可见,回转48h组HPMEC的凋亡率(4.04%±0.32%)高于1g同步对照组(1.68%±0.51%,P<0.01)。激光共聚显微镜下可见,1g同步对照组HPMEC内F-actin表达丰富,呈束状,位于胞质内;回转48h组HPMEC的胞质内F-actin的表达明显减少,分布不均,排列紊乱,且细胞核内染色质浓缩凝聚。结论模拟微重力可诱导HPMEC发生凋亡,细胞骨架的破坏可能是模拟微重力诱导其发生凋亡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模拟 内皮细胞 毛细血管 细胞凋亡 细胞骨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微重力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窖蛋白-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康春燕 袁明 +4 位作者 邹琳 章烨 李天志 王俊锋 刘长庭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22-1324,共3页
目的探讨回转模拟微重力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窖蛋白-1(caveolin-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回转器模拟微重力效应。将细胞分为回转12h组、回转24h组(在30r/min条件下回转培... 目的探讨回转模拟微重力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窖蛋白-1(caveolin-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回转器模拟微重力效应。将细胞分为回转12h组、回转24h组(在30r/min条件下回转培养12、24h),以及对照12h组、对照24h组(放置于细胞回转器旁静置培养12、24h)。采用Griess法检测细胞的NO释放量,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胞膜窖的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eNOS和caveolin-1的表达。结果回转12h组较对照12h组NO产量和eNOS蛋白表达均有增加,回转24h组较对照24h组NO产量和eNOS蛋白表达也有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透射电镜可见,对照12h组和对照24h组PMVEC细胞膜表面均可见典型的希腊字母Ω状胞膜窖,较丰富,结构清晰;回转12h组PMVEC细胞膜上胞膜窖的结构破坏,数量减少;回转24h组PMVEC细胞膜上很难发现胞膜窖的特征性结构,数量进一步减少。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回转12h组与对照12h组相比,回转24h组与对照24h组相比,PMVEC中caveolin-1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回转模拟微重力可抑制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中caveolin-1的表达,增强eNOS表达,提高细胞内NO的释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模拟 内皮细胞 毛细血管 胞膜窖 窖蛋白1 一氧化氮合酶Ⅲ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d尾部悬吊对大鼠肺内动脉口径的影响及X方剂的对抗效应 被引量:2
3
作者 汪德生 刘长庭 +4 位作者 袁明 李志利 谈诚 王惠娟 李天志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25-1327,共3页
目的观察尾部悬吊对大鼠肺内动脉口径、壁厚和壁厚/内径比值的影响,以及X方剂对这些变化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30°尾部悬吊建立模拟失重大鼠模型。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CON)组、7d尾部悬吊(TS7)组和尾部悬吊7d同... 目的观察尾部悬吊对大鼠肺内动脉口径、壁厚和壁厚/内径比值的影响,以及X方剂对这些变化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30°尾部悬吊建立模拟失重大鼠模型。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CON)组、7d尾部悬吊(TS7)组和尾部悬吊7d同时加用X方剂的中药汤剂(TS7+X-dose)组,每组6只,实验第7天时处死各组大鼠,观察大鼠肺动脉的病理改变。采用Q50IW型图像分析仪检测每张切片中所有肺内血管的口径(内、外径)和壁厚,计算壁厚/内径比。结果 7d尾部悬吊主要影响50μm以下肺动脉的内、外径,壁厚和壁厚/内径比值,此类血管是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X方剂能较好缓解此类变化。结论 X方剂可能在缓解模拟失重导致的肺内动脉变化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模拟 肺动脉 X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