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方法研究制定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及实例解读 被引量:5
1
作者 赵国桢 陈腾飞 +10 位作者 郭玉红 冯雪 苏祥飞 胡晶 冯硕 张会娜 杜元 闫雨蒙 王雅凡 李博 刘清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2期4155-4159,共5页
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是实现中医药标准化的重要工作内容。中医药指南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极大,但目前仍存在临床实际使用情况不佳的现状,这可能与指南的内容有关。由于高质量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数量较少,以循证医学证据,即定量研究结果... 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是实现中医药标准化的重要工作内容。中医药指南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极大,但目前仍存在临床实际使用情况不佳的现状,这可能与指南的内容有关。由于高质量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数量较少,以循证医学证据,即定量研究结果为主导的指南,在指南推荐干预措施的确定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混合方法研究重视实用主义,其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果相结合,在中医药指南的制定中存在一定优势。本文初步探讨混合方法研究在指南制定过程中的思路及作用,并以《中医药治疗流感临床实践指南》为例,探讨以定量研究为主导制定指南时遇到的问题及混合方法研究在指南制定中的具体应用。结果发现,混合方法研究可以弥补单纯依赖定量研究或定性研究结果的不足,有可能成为未来指南制定的主要方法之一,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实践 混合方法 循证医学方法学 循证中医药 指南 中医药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治未病”理论阐述中医“通”的思想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小静 闫雨蒙 +1 位作者 李博 王义忠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4-528,共5页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阐述中医理论体系中“通”的概念和原理具有积极意义。人体窍道保持通畅状态非常重要,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百病皆从不“通”起,肠腑不通则容易便秘,脉络不通则皮肤不仁,腠理不通则...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阐述中医理论体系中“通”的概念和原理具有积极意义。人体窍道保持通畅状态非常重要,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百病皆从不“通”起,肠腑不通则容易便秘,脉络不通则皮肤不仁,腠理不通则容易外感。从中医学角度分别阐述肠腑、脉络及腠理的生理功能、不“通”的病因病机、和不“通”引起的相关疾病的治法治则。中医“治未病”强调天人合一,目前“治未病”的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其关键均需要保持人体“通”的状态,期待中医“治未病”思想能在日常中为因各种因素导致机体产生“不通”状态预防中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治未病 不通则痛 天人合一 肠腑不通 脉络不通 腠理不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医疗在临床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与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施逸凡 李博 +6 位作者 于淼 马银浩 刘倩 胡晶 王宏 张会娜 王天园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694-1701,1716,共9页
互联网医疗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基于互联网医疗背景下的临床科学研究有待探讨。本研究从互联网医疗的应用场景入手,从实际出发,探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临床科研选题。分析互联网医疗应用于临床科研所面临的挑战,并就互联网医疗应用于临床... 互联网医疗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基于互联网医疗背景下的临床科学研究有待探讨。本研究从互联网医疗的应用场景入手,从实际出发,探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临床科研选题。分析互联网医疗应用于临床科研所面临的挑战,并就互联网医疗应用于临床科研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显示互联网医疗在临床科学研究中应用于临床诊疗、药事服务、科研流程管理、康复护理、健康科普等方面,凸显了便捷、精准的特点,创新了诊疗模式、提升了服务效率。研究特别探讨了互联网医疗背景下的临床科研所面临的5个科研要素方面的挑战,并从临床证据转化、医疗健康信息互通互享、临床研究方法学发展、科研人才培养及监管、互联网中医药临床科研的发展思路等方面为互联网医疗在临床科研的应用提出建议,以期为互联网医疗相关临床科研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科学研究工作 互联网医疗 中医药学 临床科研 证据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现状调研、分析与工作建议 被引量:11
4
作者 闫雨蒙 苏祥飞 +4 位作者 赵春霞 冯雪 段笑娇 刘鹏伟 李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99-1304,1347,共7页
背景2014年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开展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工作,对中医13个专科领域的240项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项目进行制修订,中华中医药学会承担本部分工作。目的为了解中医领域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现状,从方法学角度... 背景2014年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开展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工作,对中医13个专科领域的240项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项目进行制修订,中华中医药学会承担本部分工作。目的为了解中医领域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现状,从方法学角度对项目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建议,本项目组对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项目组进行调研。方法2020年6—12月,以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项目组为调研对象,每个项目组人员填写一份问卷,汇集项目组整体意见。采用问卷星电子问卷,通过中华中医药学会工作文件的方式下发通知至各项目组进行调查,网络端收取调查结果。围绕调研主题,问卷内容包括5大方面:对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认识、指南制修订程序和方法学应用、指南制修订工作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指南实施推广和应用情况、指南制修订工作情况整体调研。问卷为半结构化设计,共30个结构化问题、4个开放性问题。调研完成后对结果进行数据汇总与描述性分析。结果本调研最终收回有效问卷198份,调研结果提示,在对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认识上,大多数项目组(94.45%,187/198)认为本领域内依然需要更多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依旧存在覆盖面不广、临床应用情况不佳等现状;指南制修订程序和方法学应用方面,99.49%(197/198)的项目组在指南制修订过程中遵照学会制修订技术方案,99.49%(197/198)的项目组有方法学专家全程参与;指南制修订工作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方面,项目组认为难点主要集中于缺乏高质量临床研究证据支持(89.39%,177/198)、缺乏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方法学工具(70.20%,139/198)、临床分型标准难以统一(66.16%,131/198)、方药选择与用量无固定标准(60.61%,119/198)方面;指南实施推广和应用情况方面,71.21%(141/198)的项目组认为推广应用情况符合预期,但也存在一些推广应用难点;指南制修订工作情况整体调研方面,绝大多数(96.97%,192/198)项目组表示在指南制修订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等资源。结论多数项目组认为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指南制修订时注重循证方法学应用,同时,各项目组在制修订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建议应重视指南制修订工作,加大相关资金支持;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过程中,需要有方法学专家全程参与并把控质量;增加循证医学与临床诊疗指南制订相关培训;严格遵循最新技术方案与方法学流程;在指南制修订过程中注意体现中医药诊疗特色,以临床实用、适用为目标,以期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指南质量,促进中医药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诊疗指南 中医药学 指南制修订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祛浊方对比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梦元 高征 +3 位作者 梁婧翘 张雅冬 李博 许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3411-3417,3427,共8页
背景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PCOS-IR)是PCOS中治愈难度最大的亚型,病机复杂,个体差异性大。二甲双胍作为一线用药,虽然能够降低血糖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但是对于调节激素失衡、改善卵巢功能等PCOS核心病理作用有限,且胃肠道反应... 背景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PCOS-IR)是PCOS中治愈难度最大的亚型,病机复杂,个体差异性大。二甲双胍作为一线用药,虽然能够降低血糖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但是对于调节激素失衡、改善卵巢功能等PCOS核心病理作用有限,且胃肠道反应大,患者难以坚持服用。目的评价益肾祛浊方对比二甲双胍治疗PCOS-IR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妇科门诊的102例PCOS-IR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2∶1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68)、对照组(n=34)。试验组以益肾祛浊方治疗,对照组以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性激素[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LH/FSH、睾酮、抗苗勒管激素];糖脂代谢指标;BMI、腰臀比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基础体温排卵率较治疗前升高(P<0.05)。试验组有生育需求患者13例,妊娠5例,对照组有生育需求患者5例,妊娠1例。治疗后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5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H/FSH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腰围少于试验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MI、腰围、臀围、腰臀比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ALT、尿酸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UA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其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患者出现低血糖、乏力、胃脘不适及腹泻等不良反应,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68,7.35%)低于对照组(15/31,48.39%)(χ^(2)=20.404,P<0.001)。结论益肾祛浊方调节激素失衡、改善糖脂代谢异常,治疗PCOS-IR的有效性与二甲双胍相当,对肝肾功能有保护作用,且在减少不良反应方面优于二甲双胍,鉴于二甲双胍的胃肠道反应,患者对益肾祛浊方有更好的耐受度和接受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益肾祛浊方 排卵 葡萄糖代谢障碍 脂代谢障碍 临床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8
6
作者 王天园 王彦博 +4 位作者 冯硕 胡晶 张会娜 王宏 李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6-242,247,共8页
背景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抗冠状动脉硬化、抗心力衰竭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关键,目前关于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综合评价分析较少。目的系统评价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冠心... 背景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抗冠状动脉硬化、抗心力衰竭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关键,目前关于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综合评价分析较少。目的系统评价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等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06-07。筛选出应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进行分组,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常规、西医疗法为试验组,常规、西医疗法为对照组。主要结局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舒张末期内径(LA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清一氧化碳(CO)、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次要结局指标:内皮素(ET-1)、血清一氧化氮(NO)、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研究质量,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8篇,107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在改善心功能指标LVEF(MD=-8.63,95%CI(-12.33,-4.93),P<0.05)、LVEDD(MD=5.71,95%CI(4.82,6.61),P<0.05)、LAEDD(MD=6.62,95%CI(5.36,7.88),P<0.05)、LVESD(MD=3.15,95%CI(1.84,4.46),P<0.05)、CO(MD=-0.44,95%CI(-0.62,-0.25),P<0.05)效果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改善NT-proBNP效果优于对照组(SMD=2.87,95%CI(1.77,3.97),P<0.05)。试验组改善内皮功能指标ET-1(MD=28.32,95%CI(23.95,32.68),P<0.05)、NO(MD=-16.74,95%CI(-20.13,-13.35),P<0.05)效果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RR=1.25,95%CI(1.18,1.32),P<0.05)。结论试验组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能改善心功能、心力衰竭标志物、内皮功能指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现有临床研究数量较少,质量偏低,仍需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 有效性 安全性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5
7
作者 李德恒 王天园 +4 位作者 张会娜 冯硕 胡晶 王宏 李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6期3359-3368,共10页
背景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发,可损害心功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到其生命。现有常规治疗有可能引起低血压、内皮功能损害、肝脏损害和肌病等不良反应,红景天及其相关制剂已逐步应用于... 背景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发,可损害心功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到其生命。现有常规治疗有可能引起低血压、内皮功能损害、肝脏损害和肌病等不良反应,红景天及其相关制剂已逐步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中,但目前对该药的系统评价还不够全面。目的系统评价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数据库建库至2021-01-13。收集关于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试验组(大株红景天联合常规治疗组)及对照组(常规治疗组)的第一作者姓名、发表时间、样本量、年龄、干预措施、疗程、结局指标等信息,其中结局指标包括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氧化应激标志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8篇文献,2475例患者,文献总体质量偏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心绞痛疗效〔RR=1.22,95%CI(1.13,1.31),P<0.00001〕、心电图改善率〔RR=1.22,95%CI(1.16,1.29),P<0.00001〕、改善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效果〔MD=-1.06,95%CI(-1.20,-0.91),P<0.05〕、改善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效果〔MD=-1.61,95%CI(-1.90,-1.31),P<0.00001〕、改善纤维蛋白原效果〔MD=-0.36,95%CI(-0.48,-0.24),P<0.00001〕、改善D-二聚体效果〔MD=-19.84,95%CI(-45.58,-5.91),P=0.13〕、改善SOD效果〔SMD=2.52,95%CI(2.14,2.89),P<0.00001〕、改善MDA效果〔SMD=2.56,95%CI(-3.57,-1.56),P<0.00001〕、改善CRP效果〔MD=-2.15,95%CI(-2.62,-1.68),P<0.00001〕、临床有效率〔RR=1.24,95%CI(1.17,1.30),P<0.00001〕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0.68,95%CI(0.35,1.35),P=0.27〕。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电图、血液流变学、CRP和氧化应激指标的改善情况可能优于常规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能低于常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 META分析 有效性 安全性 系统评价(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试验方案设计关键因素思考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天园 李博 +4 位作者 赵国桢 胡晶 王宏 冯硕 张会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519-2524,共6页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缺乏大样本、高质量的相关临床研究。本文通过阐述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评价等方面的技术要点,为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试验方案设计提供方法学参考,促进相关...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缺乏大样本、高质量的相关临床研究。本文通过阐述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评价等方面的技术要点,为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试验方案设计提供方法学参考,促进相关临床研究质量的提升,并根据中药及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试验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对临床研究设计基本要素进行讨论分析,尤其是对结局指标的选择研究,为中医临床疗效综合评价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萎缩性 中药 临床试验 研究设计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家说--加强上消化道出血管理,预防重于治疗
9
作者 李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6期M0003-M0003,共1页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急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成年人每年发病率为100/10万~180/10万,约占消化道出血的80%,病死率为2%~15%。因此,上消化道出血处理起来需要迅速和精准,越早治疗效果越好、风险越低,而临床对于上消化出血的管理需依据胃镜...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急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成年人每年发病率为100/10万~180/10万,约占消化道出血的80%,病死率为2%~15%。因此,上消化道出血处理起来需要迅速和精准,越早治疗效果越好、风险越低,而临床对于上消化出血的管理需依据胃镜检查所见和危险度等综合评估进行分层定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急危重症 上消化出血 胃镜检查 危险度 综合评估 病死率 成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