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七总皂苷对脑出血大鼠前脑兴奋性氨基酸受体NR2A和NR2B表达的作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司银楚 李巾伟 +1 位作者 朱培纯 张丽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80-1280,共1页
关键词 NR2A NR2B 三七总皂苷 脑出血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对脑出血大鼠前脑兴奋性氨基酸受体NR1表达的作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司银楚 李巾伟 +1 位作者 朱培纯 张丽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0-353,共4页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对脑出血大鼠前脑兴奋性氨基酸受体NR1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胶原酶诱导的脑出血大鼠前脑内NR1在给药组和对照组的表达变化。结果:脑出血后大鼠前脑NR1在病灶内部少量表达,病灶周围、大脑皮质、海马等部位...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对脑出血大鼠前脑兴奋性氨基酸受体NR1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胶原酶诱导的脑出血大鼠前脑内NR1在给药组和对照组的表达变化。结果:脑出血后大鼠前脑NR1在病灶内部少量表达,病灶周围、大脑皮质、海马等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表达,给药组在皮层、病灶周围阳性细胞明显减少,反应强度减弱。结论:三七总皂苷明显降低NR1在病灶周围、皮层海马神经元的阳性表达,从而发挥对受损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1 三七总皂苷 脑出血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叶连翘提取物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行为及脑内5-HT、NE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7
3
作者 司银楚 孙建宁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 :研究贯叶连翘提取物对抑郁大鼠行为学及脑内 5 羟色胺 (5 HT)、去甲肾上腺素 (NE)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灌胃给药、行为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 :贯叶连翘提取物各剂量可显著增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 目的 :研究贯叶连翘提取物对抑郁大鼠行为学及脑内 5 羟色胺 (5 HT)、去甲肾上腺素 (NE)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灌胃给药、行为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 :贯叶连翘提取物各剂量可显著增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糖水摄入量 ,敞箱行为实验走格数与站立数 ,显著减少跳台逃避实验错误反应的停留期以及明显增强 5 HT、NE在大鼠脑内的表达。结论 :贯叶连翘提取物通过增强抑郁大鼠脑内NE和 5 HT表达 ,从而改善抑郁症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叶连翘提取物 慢性应激 抑郁 大鼠 行为学 5-羟色胺 去甲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配伍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宋小莉 牛欣 司银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27-53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BP(BackPropagation,BP)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在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配伍中的应用,并应用所建模型探讨三复方药味与剂量的配伍规律。方法:应用均匀设计对药味及剂量进行分组,测定不同组别对正常大鼠胃粘液的... 目的:探讨不同BP(BackPropagation,BP)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在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配伍中的应用,并应用所建模型探讨三复方药味与剂量的配伍规律。方法:应用均匀设计对药味及剂量进行分组,测定不同组别对正常大鼠胃粘液的影响。应用MATLAB6.5进行编程,选用BP神经网络来拟合实验数据,比较831、881、8121三种拓扑结构、不同BP算法对网络模型拟合效果的影响,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三方对胃粘液含量影响的预测模型。结果:拓扑结构为881、算法为改进BP算法的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很好的拟合学习过的样本,并对未学习过的样本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其中采用动量法和学习速率自适应调整两种策略相结合的改良BP算法的网络拟合预测效果最佳。应用模型分析可以看出,每种药物剂量变化及不同药物组合对胃粘液分泌的影响不尽相同,如辛开组合具有促进胃粘液分泌的作用,苦降组合、甘补组合具有抑制胃粘液分泌的作用。结论:以半夏、甘草、生姜泻心汤为研究模板,提出的复方类方配伍规律研究模式:“优化拆方实验设计-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复方类方知识发现”,将为复杂复方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半夏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 草泻心汤 复方配伍 研究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大鼠去皮层血管引起前脑室下区祖细胞增殖迁移并形成迁移路至损伤部位(二)来自背外侧脑室下区的祖细胞形成迁移路经胼胝体至损伤部位 被引量:6
5
作者 朱培纯 程龙 +3 位作者 司银楚 黄兵 吴海霞 许红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1-26,共6页
近年来很多实验证明各种脑损伤和中枢神经疾病都能促进神经干细胞或祖细胞向非嗅球区域迁移,本研究将成年大鼠一侧大脑皮层血管去除,用免疫组化方法标记前脑室下区正在分裂的细胞、神经元祖细胞和胶质细胞祖细胞。结果证明:损伤侧及对... 近年来很多实验证明各种脑损伤和中枢神经疾病都能促进神经干细胞或祖细胞向非嗅球区域迁移,本研究将成年大鼠一侧大脑皮层血管去除,用免疫组化方法标记前脑室下区正在分裂的细胞、神经元祖细胞和胶质细胞祖细胞。结果证明:损伤侧及对侧的背外侧脑室下区各类祖细胞明显增多并向胼胝体迁移,在胼胝体内它们分别形成迁移路至损伤部位;迁移路内的各种祖细胞具有典型的不成熟的迁移细胞特点,胞体细长,一般首尾各有一突起,其引导突皆朝向损伤区。本研究结果提示去皮层血管增殖的前脑室下区神经元祖细胞和胶质细胞祖细胞通过放射状迁移路至损伤部位可能参与修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外侧脑室下区 神经元祖细胞 胶质细胞祖细胞 放射状迁移 去皮层血管 成年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补阴丸 牵正散及合方对MPTP诱导帕金森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和欣 孙红梅 +6 位作者 吴海霞 许红 王媛媛 高誉珊 王志永 葛桂玲 白丽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098-2101,共4页
目的:探讨大补阴丸、牵正散及合方对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的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建立帕金森病模型。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补阴丸组、牵正散组和合方组。采用爬杆法测量小... 目的:探讨大补阴丸、牵正散及合方对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的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建立帕金森病模型。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补阴丸组、牵正散组和合方组。采用爬杆法测量小鼠行为学改变;于造模14天应用高压液相电化学内标法测定前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黑质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数目;透射电镜观察黑质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爬杆实验显示大补阴丸、牵正散及合方能明显改善PD小鼠的行为学(P<0.05),减少黒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P<0.01),减轻黑质神经元核膜、线粒体等结构的损伤。但是给药14天后,中药组小鼠相对PD小鼠前脑内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并没有明显改变。结论:大补阴丸,牵正散及合方对MPTP诱导PD小鼠黒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大补阴丸 牵正散 多巴胺能神经元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大鼠去皮层血管引起前脑室下区祖细胞增殖迁移并形成迁移路至损伤部位(一)祖细胞增殖迁移的部位在背外侧脑室下区 被引量:6
7
作者 朱培纯 程龙 +3 位作者 司银楚 黄兵 吴海霞 许红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3-591,共9页
成年哺乳动物脑室下区(SVZ)富有神经干细胞、神经细胞祖细胞和胶质细胞祖细胞,它们能生成新的神经细胞、星状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SVZ中的神经细胞祖细胞能形成切线形式的嘴侧迁移流(RMS)到嗅球,在嗅球分化成成熟的中间神经元。近... 成年哺乳动物脑室下区(SVZ)富有神经干细胞、神经细胞祖细胞和胶质细胞祖细胞,它们能生成新的神经细胞、星状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SVZ中的神经细胞祖细胞能形成切线形式的嘴侧迁移流(RMS)到嗅球,在嗅球分化成成熟的中间神经元。近年来证明成年动物实验性脑损伤和变性疾病都能引起SVZ细胞增生并能向非嗅球区迁移。本研究将成年大鼠一侧大脑皮层血管去除,15d和30d后取前脑作冠状及矢状连续切片,用BrdU和PCNA抗体显示前脑室下区正在分裂的细胞;用Tuj1抗体显示神经元祖细胞;用GFAP和vimentin抗体显示胶质细胞祖细胞。结果证明去除一侧皮层血管引起术侧及其对侧的背外侧脑室下区(dl-SVZ)的上述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并向胼胝体迁移,在胼胝体内形成放射形式迁移路至损伤部位。本研究表明背外侧脑室下区的范围应包括背外侧角、外侧伸展和侧脑室上壁的SVZ,它们是切线形式和放射形式两种不同方向的迁移路祖细胞的共同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外侧脑室下区 神经元祖细胞 胶质细胞祖细胞 去皮层血管 成年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促进脑出血后脑内神经元的存活及损伤修复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建平 司银楚 朱培纯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44-847,共4页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人参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主产于云南、广西等地。别名参三七、田七,性味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之效,主要应用于人体内外各种出血之证及跌打损伤、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脑出血 神经元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黄酸受体β在针灸提高脑损伤幼鼠运动功能中的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张礼萍 邹丽萍 +1 位作者 白丽敏 吕忠礼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21-823,共3页
目的:本实验以围生期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幼鼠为模型,采用电针灸干预,从神经再生的角度入手,探讨视黄酸受体β在电针灸对于脑损伤幼鼠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首先建立围生期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幼鼠模型,共分3组:假手术组、缺血缺氧性脑... 目的:本实验以围生期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幼鼠为模型,采用电针灸干预,从神经再生的角度入手,探讨视黄酸受体β在电针灸对于脑损伤幼鼠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首先建立围生期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幼鼠模型,共分3组:假手术组、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组和脑损伤后针灸组。采用电针灸仪针刺百会穴和大椎穴2周,在21天对幼鼠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通过免疫组化法和免疫印记法检测视黄酸受体β(RARβ)在大鼠脑内定量定位的表达变化。结果:①生后21天进行的神经行为学评定表明,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削弱了幼鼠的运动功能,而2周的电针灸使其运动功能得到改善(P<0.05)。②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脑损伤后RARβ表达明显降低,而电针灸后RARβ表达升高(P<0.05)。结论:2周的电针灸提高了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幼鼠的运动功能。RARβ表达的变化从新的角度解释了电针灸有益于脑损伤幼鼠康复的神经再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针灸 视黄酸受体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脑皮层血管对大鼠前脑大细胞基底核AChE、ChAT、BDNF、trkB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司银楚 朱培纯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1-165,T027,共6页
本研究采用去除大鼠皮层血管建立的血管性痴呆模型。去除皮层血管后 ,发现大鼠前脑大细胞基底核胆碱能神经元的ACh E、Ch AT、BDNF、trk B及其 m RNA的表达明显降低。结果说明 ,去皮层血管后造成的大细胞基底核的损害是继发皮质损害的... 本研究采用去除大鼠皮层血管建立的血管性痴呆模型。去除皮层血管后 ,发现大鼠前脑大细胞基底核胆碱能神经元的ACh E、Ch AT、BDNF、trk B及其 m RNA的表达明显降低。结果说明 ,去皮层血管后造成的大细胞基底核的损害是继发皮质损害的逆行性变性 ,大鼠去皮层血管后 ,皮质、海马等处神经元靶源性的 BDNF、trk B及其 m RNA的表达降低 ,逆行性运输到大细胞基底核的胆碱能神经元的 BDNF减少 ,导致大细胞基底核神经元的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HE CHAT BDNF TRKB mRNA 大细胞基底核 大鼠 去脑皮层血管 血管性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丝桃素对脑嗅球损伤大鼠行为学及室管膜和室管膜下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司银楚 孙建宁 +1 位作者 谢春娥 张硕峰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 :研究金丝桃素治疗抑郁症的机理。方法 :采用损毁大鼠脑嗅球作为抑郁症动物模型 ,采用行为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研究金丝桃素的作用机理。结果 :敞箱实验中 ,金丝桃素可显著降低嗅球损毁大鼠走格数和站立数 ,跳台实验中 ,金丝桃... 目的 :研究金丝桃素治疗抑郁症的机理。方法 :采用损毁大鼠脑嗅球作为抑郁症动物模型 ,采用行为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研究金丝桃素的作用机理。结果 :敞箱实验中 ,金丝桃素可显著降低嗅球损毁大鼠走格数和站立数 ,跳台实验中 ,金丝桃素可显著延长训练的潜伏期和缩短测试期的停留时间 ,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发现金丝桃素各剂量组大鼠侧脑室外侧和背外侧角的室管膜及室管膜下细胞明显增生 ,细胞由单层变成了多层 ,向胼胝体迁移 ,并强表达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结论 :金丝桃素通过促进室管膜及室管膜下细胞增殖 ,迁移至嗅球 ,分化为新的神经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桃素 行为学 室管膜及室管膜下细胞 增殖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开灵对脑出血大鼠前额皮层生长抑素mRNA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浩 朱培纯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1-64,共4页
本研究观察了脑出血后SOMmRNA在大脑皮层表达的变化以及中药清开灵注射液对其表达的影响。Wistar大鼠用胶原酶脑内注射法诱发脑出血,动物分别存活1、3、7d后,用地高辛标记的SOMcRNA探针进行杂交,抗地高辛抗体孵育,NBT/BCIP显色,... 本研究观察了脑出血后SOMmRNA在大脑皮层表达的变化以及中药清开灵注射液对其表达的影响。Wistar大鼠用胶原酶脑内注射法诱发脑出血,动物分别存活1、3、7d后,用地高辛标记的SOMcRNA探针进行杂交,抗地高辛抗体孵育,NBT/BCIP显色,用图像分析仪测量前额皮层Ⅱ~Ⅲ层的SOMmRNA阳性神经元。结果表明:大鼠脑出血后大脑皮层Ⅱ~Ⅲ层内表达SOMmRNA的神经元数目逐步减少,单个细胞SOMmRNA的光密度也逐步降低;清开灵可增加SOMmRNA表达的数量和神经元内SOMmRNA的强度。SOM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分布广泛,功能复杂。目前认为它还是一种神经营养性物质。我们认为SOMmRNA在脑出血后表达减少是神经元受损的表现,而清开灵治疗后SOMmRNA表达的上调是其治疗机理的重要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生物抑素 MRNA 清开灵 前额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对大鼠前脑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俊敏 朱培纯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126,T022,T023,共8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胶原酶注入尾壳核诱导的脑出血模型大鼠前脑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 :脑出血后大鼠脑内此因子明显上调 ,除了病灶周围、海马及额叶、扣带皮质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表达碱性成纤维...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胶原酶注入尾壳核诱导的脑出血模型大鼠前脑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 :脑出血后大鼠脑内此因子明显上调 ,除了病灶周围、海马及额叶、扣带皮质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 ,还见室管膜细胞、伸展细胞以及脑室周围器官 (穹窿下器、连合下器、正中隆起 )等处的细胞表达增强。另外 ,软脑膜细胞、脑蛛网膜细胞、软脑膜下胶质界膜星形胶质细胞也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脑出血后脑内神经元和非神经元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上调提示它可拮抗神经元的减少与溃变、保持神经元的存活和损伤组织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脑出血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乱毒素B亚单位-神经生长因子耦联制剂滴鼻对拟痴呆小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卿 刘雁勇 +4 位作者 白丽敏 石葛明 万选才 孙红梅 左萍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4期311-313,I0001,共4页
目的观察霍乱毒素B亚单位(cholera toxin B subunit,CB)与神经生长因子(NGF)耦联制剂滴鼻治疗对拟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胆碱能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用改进的过碘酸钠法使CB-NGF耦联,滴鼻治疗脑室内注射β样淀粉蛋白(Aβ25-35)的拟AD... 目的观察霍乱毒素B亚单位(cholera toxin B subunit,CB)与神经生长因子(NGF)耦联制剂滴鼻治疗对拟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胆碱能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用改进的过碘酸钠法使CB-NGF耦联,滴鼻治疗脑室内注射β样淀粉蛋白(Aβ25-35)的拟AD小鼠模型;CB-NGF7.5μg/d、15μg/d滴鼻治疗7d,Morris水迷宫检测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胆碱乙酰化酶(ChAT)。结果未经治疗的模型鼠寻台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在安全岛所在象限的停留时间明显缩短,斜角带区ChAT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01)。NGF及CB-NGF滴鼻治疗组寻台潜伏期有所缩短,在安全岛象限内的停留时间比模型组明显延长(P<0.01);基底前脑斜角带区ChAT染色明显增多(P<0.01)。结论CB-NGF滴鼻治疗可改善痴呆小鼠的空间认知能力,与其保护胆碱能神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毒素B亚单位 神经生长因子 β样淀粉蛋白 MORRIS水迷宫 胆碱乙酰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小鼠脑内SOD、MDA和GSH-Px含量的变化和银杏平颤方及其拆方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军 孙红梅 +2 位作者 白丽敏 许红 吴海霞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5期911-913,共3页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帕金森病 (PD)的作用和机制 ,观察银杏平颤方及其拆方对帕金森病 (PD)模型小鼠前脑纹状体SOD、MDA和GSH -Px含量的影响。方法 :应用MPTP制作PD小鼠模型。应用光电比色法测定前脑SOD、MDA和GSH -Px。结果 :( 1)模型组...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帕金森病 (PD)的作用和机制 ,观察银杏平颤方及其拆方对帕金森病 (PD)模型小鼠前脑纹状体SOD、MDA和GSH -Px含量的影响。方法 :应用MPTP制作PD小鼠模型。应用光电比色法测定前脑SOD、MDA和GSH -Px。结果 :( 1)模型组SOD、GSH -Px活力明显低于正常组 (P <0 .0 0 1) ,而M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 .0 0 1) ;( 2 ) 14天、2 8天中药组脑组织中SOD、GSH -Px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 (P <0 .0 0 1) ,而MDA含量低于模型组 (P <0 .0 0 1)。结论 :银杏平颤方及其拆方组能增加PD模型小鼠脑组织内自由基清除酶类的活力 ,降低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平颤方 MPTP 氧自由基 帕金森病 中药 SOD MDA GSH-P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蛋白、基因在Parkinson病鼠黑质内的表达及中药对其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孙红梅 白丽敏 +3 位作者 张军 许红 吴海霞 崔龙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7-510,共4页
采用MPTP腹腔注射建立Parkinson病动物模型。选用健康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中药治疗组。动物存活期分别为14d和28d。采用ABC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对各组脑切片分别进行Bcl-2蛋白和mRNA检测。结果表明:模型组Parki... 采用MPTP腹腔注射建立Parkinson病动物模型。选用健康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中药治疗组。动物存活期分别为14d和28d。采用ABC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对各组脑切片分别进行Bcl-2蛋白和mRNA检测。结果表明:模型组Parkinson病鼠中脑黑质内Bcl-2及其mRNA的表达在两个时段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其光密度28d比14d降低更为明显,而中药可部分上调Bcl-2及其mRNA的表达。提示:Bcl-2可能参与了Parkinson病中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凋亡过程,中药可通过调节凋亡相关蛋白和基因的表达,阻止多巴胺神经元的凋亡,从而达到防治Parkinson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 中约 黑质 Parkinson病鼠 BCL-2蛋白 中药治疗 小鼠 基因 多巴胺神经元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过敏性脑脊髓炎豚鼠脊髓病理学及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研究
17
作者 孙红梅 魏北星 +3 位作者 吴海霞 许红 白丽敏 李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12-416,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实验性过敏性脑脊髓炎(EAE)豚鼠脊髓内的病理改变及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探讨EAE发病中影响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完全弗氏佐剂和豚鼠脊髓匀浆诱发实验性过敏性脑脊髓炎(EAE)豚鼠模型,动物分别存活14d和28d后取脊髓... 目的:通过观察实验性过敏性脑脊髓炎(EAE)豚鼠脊髓内的病理改变及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探讨EAE发病中影响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完全弗氏佐剂和豚鼠脊髓匀浆诱发实验性过敏性脑脊髓炎(EAE)豚鼠模型,动物分别存活14d和28d后取脊髓颈膨大和腰骶膨大段,石蜡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光镜观察。结果:HE染色发现:除典型的脊髓白质小血管周围的炎性细胞浸润外,在脊髓腹侧静脉、脊髓背侧静脉和沟静脉等较大血管周围也有炎性细胞浸润,28d较14d严重。免疫组化染色发现:模型组脊髓病灶部位和非病灶部位Bcl-2阳性细胞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第28d模型组Bcl-2阳性细胞的表达数目明显高于第14d,模型组Bax阳性细胞的表达比正常组高,在病灶部位Bax的表达第28d高于第14d,而在非病灶部位两个存活期差别不大。结论:实验提示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的基因蛋白Bcl-2和Bax参与EAE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髓炎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 病理学 原癌基因蛋白质C-BCL-2 原癌基因蛋白质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