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母及其有效成分改善脑功能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邓云 马百平 +1 位作者 从玉文 徐秋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6-579,共4页
中药知母主要含皂苷,皂苷和皂苷元均是其主要活性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知母及其有效成分能明显提高拟痴呆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改善脑功能衰退。该作用与其上调模型动物脑组织中胆碱能M受体、N受体,增强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 中药知母主要含皂苷,皂苷和皂苷元均是其主要活性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知母及其有效成分能明显提高拟痴呆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改善脑功能衰退。该作用与其上调模型动物脑组织中胆碱能M受体、N受体,增强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活性,调节β受体-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M受体-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两系统间的平衡,以及改善脑内自由基代谢等方面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 有效成分 胆碱能系统 脑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母有效成分体内外给药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邓云 马百平 +4 位作者 徐秋萍 熊呈琦 刘振权 赵阳 张爱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60-1462,共3页
目的研究知母有效成分(化合物9714)对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化合物9714代谢产物10-3、10-4、10-5、10-6mol·L-1体外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胶原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P<0.05,P... 目的研究知母有效成分(化合物9714)对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化合物9714代谢产物10-3、10-4、10-5、10-6mol·L-1体外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胶原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P<0.05,P<0.01);化合物971410、20、40mg·kg-1体内(ig)明显抑制ADP、胶原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5~7d给药效果较好(P<0.05,P<0.01)。结论化合物9714代谢产物对血小板聚集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合物9714 代谢产物 体外给药 体内给药 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丝桃素对脑嗅球损伤大鼠行为学及室管膜和室管膜下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司银楚 孙建宁 +1 位作者 谢春娥 张硕峰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 :研究金丝桃素治疗抑郁症的机理。方法 :采用损毁大鼠脑嗅球作为抑郁症动物模型 ,采用行为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研究金丝桃素的作用机理。结果 :敞箱实验中 ,金丝桃素可显著降低嗅球损毁大鼠走格数和站立数 ,跳台实验中 ,金丝桃... 目的 :研究金丝桃素治疗抑郁症的机理。方法 :采用损毁大鼠脑嗅球作为抑郁症动物模型 ,采用行为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研究金丝桃素的作用机理。结果 :敞箱实验中 ,金丝桃素可显著降低嗅球损毁大鼠走格数和站立数 ,跳台实验中 ,金丝桃素可显著延长训练的潜伏期和缩短测试期的停留时间 ,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发现金丝桃素各剂量组大鼠侧脑室外侧和背外侧角的室管膜及室管膜下细胞明显增生 ,细胞由单层变成了多层 ,向胼胝体迁移 ,并强表达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结论 :金丝桃素通过促进室管膜及室管膜下细胞增殖 ,迁移至嗅球 ,分化为新的神经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桃素 行为学 室管膜及室管膜下细胞 增殖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乙酰莽草酸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损伤和血液流变学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3
4
作者 种兆忠 孙建宁 徐秋萍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共5页
研究了三乙酰莽草酸 (TSA)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损伤保护作用及对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影响 .线栓塞法阻断右侧大脑中动脉 3h ,然后将线抽出恢复血流 .再灌注 2 1h后 ,脑梗死范围达对侧半球的 ( 36± 8) % .脑缺血开始和缺血后 ... 研究了三乙酰莽草酸 (TSA)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损伤保护作用及对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影响 .线栓塞法阻断右侧大脑中动脉 3h ,然后将线抽出恢复血流 .再灌注 2 1h后 ,脑梗死范围达对侧半球的 ( 36± 8) % .脑缺血开始和缺血后 60min分别igTSA 10 0mg·kg- 1,可使脑梗死范围减少至对侧半球的 ( 2 7± 8) % (P <0 .0 5) ,并降低大鼠的神经症状评分 .同样时间ig尼莫地平 5mg·kg- 1也可减少脑梗死范围 ,降低神经症状评分 .2 4h脑缺血再灌后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 ,红细胞聚集程度 ,血液粘度及血浆粘度皆明显提高 .TSA 10 0mg·kg- 1组红细胞聚集 ,低切变率 ( 5- 1s- 1)下的血液粘度和血浆粘度基本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 ,但红细胞变形能力仍有一定降低 .尼莫地平组可见高切变率 ( 2 0 0 -30s- 1)下的全血粘度降低 .结果表明 ,TSA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血液流变学 三乙酰草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人灵长类动物主要免疫器官及免疫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林志 崔岚 +7 位作者 黄瑛 张頔 杨艳伟 吕建军 屈哲 霍桂桃 黄芝瑛 李波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51-754,共4页
免疫毒性是生物技术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最常见的毒副作用。免疫系统是由多个器官、多种细胞和多种分子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其结构和功能与遗传背景、年龄、性别和环境等因素有关,其正常的生理变异范围较大,这对于评估药物所致的... 免疫毒性是生物技术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最常见的毒副作用。免疫系统是由多个器官、多种细胞和多种分子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其结构和功能与遗传背景、年龄、性别和环境等因素有关,其正常的生理变异范围较大,这对于评估药物所致的免疫毒性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非人灵长类动物是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较常用的实验动物。了解和熟悉非人灵长类动物免疫系统的特点,有助于正确、客观地评价药物所致的免疫毒性。本文从非人灵长类动物主要的免疫器官(胸腺、脾和淋巴结)及免疫细胞(T和B淋巴细胞)的发育、形态特征和功能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人灵长类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肠Na^+/胆汁酸转运体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封卫毅 侯家玉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5-219,共5页
回肠Na+/胆汁酸转运体是位于回肠末端、特异性吸收胆汁酸的一种Na+依赖性胆汁酸联合转运蛋白。该转运蛋白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会引起胆汁酸吸收异常 ,进而影响到胆固醇和脂类的吸收。对该转运体及其抑制剂的研究 ,是寻找具有新作用机制降... 回肠Na+/胆汁酸转运体是位于回肠末端、特异性吸收胆汁酸的一种Na+依赖性胆汁酸联合转运蛋白。该转运蛋白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会引起胆汁酸吸收异常 ,进而影响到胆固醇和脂类的吸收。对该转运体及其抑制剂的研究 ,是寻找具有新作用机制降胆固醇药的一条有效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肠Na^+/胆汁酸转运体 胆固醇 抑制剂 血脂调节药物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