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暴露-反应-机制”三联研究模式学术思想及其中医药领域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赵保胜 刘洋 +4 位作者 王晶娟 王刚 董红环 吕贝然 唐明敏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9期1234-1237,1240,共5页
以药效为核心的中药有效物质基础与机制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点问题,药代动力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等不同学科交叉研究的不足使该问题的解决受到一定的限制,中药化学、药理学研究的孤立成果不利于中药及其复方的现代化系统研究进... 以药效为核心的中药有效物质基础与机制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点问题,药代动力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等不同学科交叉研究的不足使该问题的解决受到一定的限制,中药化学、药理学研究的孤立成果不利于中药及其复方的现代化系统研究进程。本文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从学术思想创新及科研方法实践角度,提出了"暴露-反应-机制"三联研究模式,并就其形成的学术背景、科学概念及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可望为中药的效/毒作用物质基础、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创新性学术思想,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创新性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暴露 -反应 -机制 三联研究模式 学术思想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实验树鼩的饲养管理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赵琰 吴婷婷 +5 位作者 李翼飞 孙晔 孙慧 胡丽娜 屈会化 王庆国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64-68,共5页
树鼩作为低等灵长类动物,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价值日益引起研究者重视,将其作为实验动物的实验需求越来越多。作为南方亚热带动物,树鼩如何适应北方地区的生活是北方地区将其用作实验动物的前提。本实验室探索出适宜树鼩居住的饲养笼具,确... 树鼩作为低等灵长类动物,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价值日益引起研究者重视,将其作为实验动物的实验需求越来越多。作为南方亚热带动物,树鼩如何适应北方地区的生活是北方地区将其用作实验动物的前提。本实验室探索出适宜树鼩居住的饲养笼具,确定了饲养环境温度、湿度、光照时间、噪声及通风等条件,制定了规范化的卫生管理标准,建立了北京地区长期人工培育树鼩的饲养管理方法,为今后利用树鼩进行中医药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鼩 北京地区 饲养管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LTQ-Orbitrap MS^n结合MDF数据挖掘技术快速鉴定藏白蒿绿原酸类似物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加余 蔡伟 +5 位作者 李云 刘荣荣 王子健 刘颖 卢建秋 乔延江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1-327,共7页
本研究采用HPLC/LTQ-Orbitrap MSn方法获取藏白蒿提取物的全扫描质谱数据,结合质量亏损过滤(MDF)数据挖掘技术,确定藏白蒿中绿原酸类似物(CGAs)的MDF模板分子和过滤窗口,以挖掘高分辨数据所蕴含的成分信息。结果表明:根据CGAs质谱裂解... 本研究采用HPLC/LTQ-Orbitrap MSn方法获取藏白蒿提取物的全扫描质谱数据,结合质量亏损过滤(MDF)数据挖掘技术,确定藏白蒿中绿原酸类似物(CGAs)的MDF模板分子和过滤窗口,以挖掘高分辨数据所蕴含的成分信息。结果表明:根据CGAs质谱裂解规律及诊断离子,从藏白蒿中鉴定出20个CGAs。其中,单酯类CGAs类似物9个,包括3-CQA、5-CQA、1-CQA和4-CQA,1-pCoQA和5-pCoQA,1-FQA、5-FQA和4-FQA;双酯类CGAs类似物11个,包括1-CQA-glycoside和5-CQA-glycoside,3,4-DiCQA、4,5-DiCQA和3,5-DiCQA,CFQA-1、CFQA-2、CFQA-3、CFQA-4、CFQA-5和CFQA-6。该方法可快速、灵敏地检测中药复杂体系中的CGAs,且可推广应用于中药化学成分类似物的快速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亏损过滤 藏白蒿 绿原酸类似物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大鼠神经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鲁梦倩 于天源 +6 位作者 姚斌彬 陈国勇 潘璠 冼思彤 吴剑聪 毛颖秋 张林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9-352,共4页
目的从超微病理学的角度探索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Sciatic nerve injury,SNI)大鼠神经形态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推拿手法模拟仪定性、定量模拟手法,对SNI模型大鼠进行干预,通过斜板试验和光热耐痛阈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善情况,通过透射电镜... 目的从超微病理学的角度探索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Sciatic nerve injury,SNI)大鼠神经形态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推拿手法模拟仪定性、定量模拟手法,对SNI模型大鼠进行干预,通过斜板试验和光热耐痛阈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善情况,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并分析坐骨神经损伤局部轴索、髓鞘、雪旺细胞等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推拿治疗20次后,大鼠的斜板试验与光热耐痛阈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达到或接近正常组水平。正常组坐骨神经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致密均匀,结构完整,形态规则,轴索无萎缩及肿胀,雪旺细胞丰富、正常;模型组髓鞘结构模糊、松散,出现空泡状变性,轴索萎缩或消失,偶见残存的线粒体,雪旺细胞线粒体空泡化,细胞趋于坏死;推拿治疗组髓鞘结构大多数趋完整态,空泡状缺损减少;轴索无明显肿胀,雪旺细胞部分空泡化或线粒体水肿。推拿治疗组有髓神经的髓鞘厚度和轴突直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明显恢复,且逐渐接近正常组水平。结论推拿可明显促进SNI大鼠坐骨神经纤维髓鞘的再生,轴索的恢复,减轻雪旺细胞胞质和线粒体的水肿,对周围神经损伤后超微结构的修复和再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坐骨神经损伤 电镜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测定清开灵注射液中的绿原酸类成分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倩 张加余 +3 位作者 董鲁艳 张红霞 乔延江 卢建秋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68-772,共5页
目的采用“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清开灵注射液中6种绿原酸类成分的量,对不同厂家及同一厂家不同批次产品进行多指标评价。方法以绿原酸为内参物,确定该成分与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及异绿原酸C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计... 目的采用“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清开灵注射液中6种绿原酸类成分的量,对不同厂家及同一厂家不同批次产品进行多指标评价。方法以绿原酸为内参物,确定该成分与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及异绿原酸C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计算6种成分的量。利用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对外标法和“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及异绿原酸C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934、0.958、0.722、1.011、0.860。各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RSD〈5%),采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厂家产品绿原酸类成分含有量最低值与最高值相差最高达约20倍,同一厂家不同批次产品绿原酸类成分含有量相差约3~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开灵注射液 绿原酸类成分 相对校正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对人胃癌BGC-823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赵保胜 刘洋 徐暾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4期361-365,共5页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株BGC-823活性、增殖、凋亡蛋白Bax-2c、aspase-3及形态学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的细胞,加入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加以干预,生长曲线法、MTT法、蛋白质含量分别观察人参皂苷...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株BGC-823活性、增殖、凋亡蛋白Bax-2c、aspase-3及形态学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的细胞,加入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加以干预,生长曲线法、MTT法、蛋白质含量分别观察人参皂苷Rg1对BGC-823细胞活性、增殖的影响,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凋亡蛋白Bax-2c、aspase-3 mRNA含量变化,形态学方法观察人参皂苷Rg1促BGC-823细胞凋亡作用。结果:人参皂苷Rg1 40、60、80 mg/L不同剂量均不同程度抑制细胞的增殖,且有明显的量-效、时-效关系;人参皂苷Rg1对BGC-823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其IC50为29.56 mg/L;人参皂苷Rg1可明显减少肿瘤细胞内蛋白含量,提高细胞内Bax-2、caspase-3 mRNA含量,提高经人参皂苷Rg1作用后,凋亡细胞皱缩,胞浆稀少或缺乏,淡红色;染色质凝聚,成深紫色;细胞核固缩碎裂成数个圆形颗粒。结论:人参皂苷Rg1可明显抑制细胞增殖,降低细胞活性,表现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蛋白质合成、促进BGC-823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胃癌 BGC-823细胞株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督脉电针对不同时间段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及p75神经营养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吕威 莫雨平 +7 位作者 李冰 姚海江 景泉凯 宋良玉 王鑫 毛颖秋 李志刚 时素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76-883,共8页
目的观察督脉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不同时间段运动功能及p75神经营养素受体(p75^(NTR))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清洁级Sprague-Dawley大鼠180只,随机分为术后1 d、3 d、7 d组,每个时间段组再随机分为空白组、空白电针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 目的观察督脉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不同时间段运动功能及p75神经营养素受体(p75^(NTR))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清洁级Sprague-Dawley大鼠180只,随机分为术后1 d、3 d、7 d组,每个时间段组再随机分为空白组、空白电针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督脉电针组,每组12只。采用改良Allen打击法复制脊髓损伤模型。空白电针组、督脉电针组选取大椎、命门进行电针干预。采用BBB评分法评估大鼠后肢运动神经功能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75^(NTR)的表达情况。结果 BBB评分结果显示,模型组、督脉电针组评分均低于其他三组;术后7 d,督脉电针组评分显著高于模型组(t=-4.510,P<0.001)。督脉电针组各时间点p75^(NTR)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脊髓损伤后受损脊髓组织中p75^(NTR)蛋白表达升高;督脉电针可以提高脊髓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下调受损脊髓组织中p75^(NTR)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督脉 电针 p75神经营养素受体 凋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酸对C2C12细胞Toll样受体及其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赵保胜 刘洋 +4 位作者 高晓燕 邬瑞光 桂海水 朱寅荻 徐暾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1201-1205,共5页
目的:探讨棕榈酸(PA)刺激对C2C12细胞Toll样受体(TLRs)及其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初步分析TLRs介导的免疫性炎症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不同浓度PA与C2C12细胞体外共培养16h,测定细胞葡萄糖消耗量以确定IR细胞模型成型情况。荧光定... 目的:探讨棕榈酸(PA)刺激对C2C12细胞Toll样受体(TLRs)及其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初步分析TLRs介导的免疫性炎症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不同浓度PA与C2C12细胞体外共培养16h,测定细胞葡萄糖消耗量以确定IR细胞模型成型情况。荧光定量PCR法测定IR细胞TLR1~5mRNA表达情况,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炎症因子TNF-α、IFN-β的含量。结果:PA刺激能明显降低C2C1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表现为IR。PA并可诱导C2C12细胞TLR2、TLR4 mRNA高表达,使TNF-α、IFN-β分泌增加,而对TLR1、TLR3、TLR5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TLR2、TLR4信号转导通路及其启动的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PA诱导IR形成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酸 胰岛素抵抗 TOLL样受体 TNF—α IFN—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s/Raf-1/ERK信号转导通路调控VEGF的表达探讨活血解毒方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郝改梅 何洁 +6 位作者 韩静 吴晏 武志黔 袁悦莹 毛颖秋 王伟 毕力夫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5期757-761,共5页
目的:观察活血解毒方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形态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65 mg/kg)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活血解毒方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药物干预12周... 目的:观察活血解毒方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形态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65 mg/kg)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活血解毒方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药物干预12周后,应用视网膜消化铺片法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网膜VEGF蛋白的表达,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视网膜VEGF、Ras、Raf-1与ERK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视网膜毛细血管面积密度及内皮细胞/周细胞比例与较正常组升高(P<0.001),VEGF蛋白及VEGF、Ras、ERKmRNA表达升高(P<0.05),Raf-1mRNA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活血解毒方组视网膜毛细血管面积密度和内皮细胞/周细胞比例降低(P<0.01和P<0.001),VEGF蛋白与VEGF、Ras、Raf-1、ERK mRNA表达下降(P<0.05)。结论:活血解毒方能明显抑制视网膜毛细血管和内皮细胞的增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干预Ras/Raf-1/ERK信号转导通路,下调VEGF在视网膜中的表达,抑制血管新生,从而改善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活血解毒方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Ras/Raf-1/ERK信号转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散结法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MCP-1、TGF-β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为钧 王世东 +7 位作者 赵进喜 傅强 宫晴 张华 吴文静 申子龙 贾旭 张雨婷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基于免疫炎性反应因子MCP-1、TGF-β,探索益气活血散结法改善肾小球硬化的分子机制。方法:24只GK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益气活血散结组。通过高脂高能量喂养加单肾切除术复制糖尿病肾病模型。检测各组大鼠...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基于免疫炎性反应因子MCP-1、TGF-β,探索益气活血散结法改善肾小球硬化的分子机制。方法:24只GK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益气活血散结组。通过高脂高能量喂养加单肾切除术复制糖尿病肾病模型。检测各组大鼠的24 h尿蛋白,观察大鼠在干预后肾脏组织的病理改变,同时采用Western blotting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组织的MCP-1和TGF-β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法检测MCP-1mRNA以及TGF-β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PASM染色和Masson染色显示:益气活血散结组阳性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益气活血散结组中24 h尿蛋白在药物干预后明显减少(P<0.01)。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化结果均显示:益气活血散结组MCP-1(P<0.05)、TGF-β(P<0.01)的表达程度明显低于模型组。同样,RT-PCR结果也显示:MCP-1mRNA(P<0.01)、TGF-βmRNA(P<0.05)水平在益气活血散结组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益气活血散结法可以有效地减少24 h尿蛋白定量、延缓肾小球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脏组织中MCP-1和TGF-β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P-1 TGF-Β 益气活血散结法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梗皂苷D人工抗原的合成及鉴定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欢 屈会化 +4 位作者 赵琰 张越 王雪茜 续洁琨 王庆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760-763,共4页
目的:合成桔梗皂苷D(PlatycodinD,PD)的人工完全抗原,为制备桔梗皂苷D的单克隆抗体及建立相应的免疫学分析方法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高碘酸钠(NaIO4)氧化法分别合成桔梗皂苷D免疫抗原(PD-BSA)和包被抗原(PD-OVA)。用薄层色谱法鉴定人工... 目的:合成桔梗皂苷D(PlatycodinD,PD)的人工完全抗原,为制备桔梗皂苷D的单克隆抗体及建立相应的免疫学分析方法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高碘酸钠(NaIO4)氧化法分别合成桔梗皂苷D免疫抗原(PD-BSA)和包被抗原(PD-OVA)。用薄层色谱法鉴定人工抗原是否偶联成功;用动物免疫法测定其抗原性;并融合后筛选阳性孔。结果:薄层色谱法显示PD与BSA/OVA偶联成功;用合成的PD-BSA免疫小鼠后可使小鼠体内产生抗PD抗体,效价在1∶8000以上;融合可得出阳性孔。结论:成功合成了PD人工免疫原和包被原,可用于下一步PD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建立相应免疫学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皂苷D 人工抗原 高碘酸钠氧化法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归银复方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于小杰 张加余 +4 位作者 刘清泉 刘永刚 冯欣 石航 马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74-1181,共8页
芪归银复方由黄芪、当归、金银花、青蒿、虎杖5味药组成,不仅能够配合抗生素治疗耐药菌,而且能延缓、甚至逆转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但是该复方化学成分复杂,尚未明确其治病的物质基础。因此,通过查阅文献,对该方中5种单味药中的化学成分进... 芪归银复方由黄芪、当归、金银花、青蒿、虎杖5味药组成,不仅能够配合抗生素治疗耐药菌,而且能延缓、甚至逆转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但是该复方化学成分复杂,尚未明确其治病的物质基础。因此,通过查阅文献,对该方中5种单味药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总结,并对其中所含的170种化学成分进行归类,以期为芪归银复方中化学成分研究提供依据,最终明确其延缓耐药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归银复方 延缓耐药 物质基础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蒺藜提取物治疗2型糖尿病药效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保胜 李朋收 +5 位作者 张舒媛 李春娜 刘洋洋 时晓娟 徐暾海 刘铜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9期1006-1010,共5页
目的:观察蒺藜提取物(NO.JL201)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KKAy小鼠空腹血糖(FPG)、血胰岛素(Ins)、TNF-α、IFN-β含量及其胰岛细胞TLR3、TLR4mRNA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可能降糖机制。方法:KK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JL201大(20mg/kg BW)、... 目的:观察蒺藜提取物(NO.JL201)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KKAy小鼠空腹血糖(FPG)、血胰岛素(Ins)、TNF-α、IFN-β含量及其胰岛细胞TLR3、TLR4mRNA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可能降糖机制。方法:KK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JL201大(20mg/kg BW)、中(10mg/kg BW)、小(5mg/kg BW)剂量组和阳性药二甲双胍组(400mg/kg BW)。每周测定体质量,食、水量和FPG。给药4周后取血,测定小鼠FPG和Ins,计算小鼠Ins敏感性,Real time-PCR法测定胰岛细胞TLR2、TLR4 mRNA含量。结果:JL201不同剂量不同程度地减少了小鼠的进食、饮水量,明显降低KKAy小鼠的FPG(P<0.05或P<0.01)、降低血清Ins含量(P<0.05或P<0.01),明显升高KKAy小鼠胰岛素敏感性(P<0.05),减少TNF-α、IFN-β的血中分泌量。JL201同时可降低胰岛细胞TLR2、TLR4mRNA含量。结论:JL201有较好的降血糖、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等作用,并能明显改善多饮、多食的临床症状,其作用可能与降低胰岛细胞TLR2、TLR4mRNA含量、抑制炎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 2型糖尿病 药效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染色装置的改进 被引量:2
14
作者 毛颖秋 李建志 +2 位作者 袁悦莹 吕威 卢建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80-1181,共2页
超薄切片染色是电镜生物样品制备的最后一步,染色好坏直接影响电镜照片的质量。在透射电镜生物样品制备过程中,由于生物样品本身的反差低,需要经过重金属染色才能在电镜下显示清晰的超微结构。利用重金属离子对不同细胞结构的结合能力不... 超薄切片染色是电镜生物样品制备的最后一步,染色好坏直接影响电镜照片的质量。在透射电镜生物样品制备过程中,由于生物样品本身的反差低,需要经过重金属染色才能在电镜下显示清晰的超微结构。利用重金属离子对不同细胞结构的结合能力不同,使细胞内各结构对电子产生不同的散射能力,显示在荧光屏上产生不同的反差[1,2]。目前本实验室用的染色方法是漂浮式液滴法[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电子显微镜 生物样品制备 超薄切片染色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ESI-MS/MS法快速测定苦碟子注射液中4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4
15
作者 尹佩华 刘颖 +3 位作者 张加余 蔡伟 李云 卢建秋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1期119-123,共5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苦碟子注射液中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芹菜素、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4种黄酮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流动相为...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苦碟子注射液中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芹菜素、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4种黄酮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系统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 L·min-1,柱温为40℃;在ESI负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扫描方式进行检测。结果:苦碟子注射液中4种成分在3 min内完全分离,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64%、97.42%、101.24%、98.63%,RSD值分别为1.45%、1.93%、2.90%、1.6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苦碟子注射液中4种黄酮成分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苦碟子注射液 黄酮 多反应离子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快速测定苦碟子注射液中两种倍半萜内酯类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2
16
作者 董鲁艳 刘颖 +3 位作者 张加余 蔡伟 刘荣荣 卢建秋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671-2675,共5页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苦碟子注射液中两种倍半萜内酯类成分Ixerin Z、11,13α-dihydroixerin Z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方法(UPLC-ESI-MS/MS)。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苦碟子注射液中两种倍半萜内酯类成分Ixerin Z、11,13α-dihydroixerin Z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方法(UPLC-ESI-MS/MS)。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系统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 L·min-1,柱温为40℃;在ESI负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扫描方式进行检测。结果:苦碟子注射液中两种倍半萜内酯类成分在2 min内完全分离,Ixerin Z的线性范围在5.70-182.50 ng·m L-1,11,13α-dihydroixerin Z的线性范围在4.60-131.25 ng·m L-1,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 0,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8.18%、97.52%,RSD值均小于1.5%。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对市售苦碟子注射液中两种倍半萜内酯类成分Ixerin Z、11,13α-dihydroixerin Z进行含量测定,两个厂家6个批次苦碟子注射液中Ixerin Z、11,13α-dihydroixerin Z的含量有一定的差异。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可用于苦碟子注射液中两种倍半萜内酯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方法 苦碟子注射液 倍半萜内酯 Ixerin Z 11 13α-dihy-droixerin Z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骨骼肌样品染色技术的改进 被引量:1
17
作者 毛颖秋 张欣 +1 位作者 袁悦莹 卢建秋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6期501-503,共3页
采用常规染色方法所制备的家兔骨骼肌样品,其图像中易出现小黒斑。本文在常规染色方法基础上进行改良,有效减少了黑斑的出现,其超微结构清晰,反差也有所增强。
关键词 透射电镜 家兔骨骼肌 NAO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GRP-shRNA慢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18
作者 韩静 余俊达 王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3-414,共2页
目的:构建针对CGRP基因的shRNA载体并进行鉴定。方法:针对小鼠CGRP的mRNA序列,设计并合成编码的shRNA的两条寡核苷酸序列,经退火成互补双链,再克隆至质粒,构建重组体pLLU2G/CGRP,转化至stbl3细菌,挑选阳性克隆测序鉴定。慢病毒包装后,... 目的:构建针对CGRP基因的shRNA载体并进行鉴定。方法:针对小鼠CGRP的mRNA序列,设计并合成编码的shRNA的两条寡核苷酸序列,经退火成互补双链,再克隆至质粒,构建重组体pLLU2G/CGRP,转化至stbl3细菌,挑选阳性克隆测序鉴定。慢病毒包装后,脂质体转导至neuro2A,显微镜观察荧光蛋白的表达。结果:测序证实质粒为所需的序列,脂质体转导至neuro2A 48 h后可见绿色荧光蛋白,转导率达90%。结论:成功地构建了针对CGRP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为下一步进行RNAi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SHRNA 慢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中麦冬化学成分的鉴定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宁 黄星 +5 位作者 王冰 张加余 王怀友 董婷霞 詹华强 屠鹏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340-2344,共5页
目的鉴定参麦注射液中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LC-ESI-MSn法进行鉴定,条件为Agilent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A为乙腈-甲醇(3∶1),流动相B为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目的鉴定参麦注射液中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LC-ESI-MSn法进行鉴定,条件为Agilent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A为乙腈-甲醇(3∶1),流动相B为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30℃。结果从中鉴定出15种麦冬化学成分。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可为参麦注射液质量标准的提高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麦冬 化学成分 HPLC-ESI-MS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荆素人工抗原的合成与免疫原性的鉴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盛岚 屈会化 +5 位作者 贺娜娜 赵灵灵 任雅君 成金俊 赵琰 王庆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05-809,共5页
目的合成牡荆素的人工抗原,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了鉴定。方法利用高碘酸钠氧化法偶联牡荆素制备牡荆素-牛血清白蛋白的免疫抗原和牡荆素-卵清蛋白的包被原;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薄层色谱法鉴定小分子与载体蛋白偶联反应,并用间接ELISA测定... 目的合成牡荆素的人工抗原,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了鉴定。方法利用高碘酸钠氧化法偶联牡荆素制备牡荆素-牛血清白蛋白的免疫抗原和牡荆素-卵清蛋白的包被原;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薄层色谱法鉴定小分子与载体蛋白偶联反应,并用间接ELISA测定免疫抗原免疫小鼠抗体效价,间接竞争ELISA(ic-ELISA)检测抗体特异性。结果紫外扫描和薄层色谱结果表明牡荆素与牛血清白蛋白/卵清蛋白偶联成功,小鼠经牡荆素-牛血清白蛋白免疫后,体内产生了抗牡荆素抗体,效价在1∶16 000以上,线性检测范围为0.028 8-18μg/m L。结论合成的牡荆素人工抗原和专属酶联免疫分析法可用于后续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荆素 牛血清白蛋白 卵清蛋白 抗牡荆素抗体 高碘酸钠法 免疫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