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经络辨证初探甲状腺和乳腺双原发癌的中医论治 被引量:6
1
作者 吴静远 许博文 +2 位作者 李杰 王贺平 高瑞珂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69-72,共4页
长期的临床实践显示:女性患者常常先后或同时罹患甲状腺和乳腺双原发癌,但两者间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贯穿上下、沟通内外的有效途径,且甲状腺与乳腺在经络系统中有一定关联性。按照中医取象比类法,经络如同... 长期的临床实践显示:女性患者常常先后或同时罹患甲状腺和乳腺双原发癌,但两者间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贯穿上下、沟通内外的有效途径,且甲状腺与乳腺在经络系统中有一定关联性。按照中医取象比类法,经络如同河流沟通人体五脏六腑,而癌毒如泥沙淤堵于河道,癌毒与经络胶结是甲状腺和乳腺双原发癌形成的始动因素,气郁为先,痰瘀聚形,主责之肝经和胃经。依据经络辨证,当明其部以定经,循其流以寻源,以辨经络、辨时期、辨体质的三辨一体法指导实践,用药当理气活血以疏肝,温阳化痰以益胃,同时在疾病不同时期权衡开源澄流、固本清源先后,兼顾体质活化辨证,为甲状腺和乳腺双原发癌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甲状腺癌 双原发癌 经络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斐教授治疗小儿癫痫用药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黄鑫 韩斐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8期1426-1431,共6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韩斐教授治疗小儿癫痫的用药特点,探讨其用药规律,以期为中医药临床治疗小儿癫痫提供借鉴。方法:收集韩斐教授在2008年1月~2021年3月期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儿科治疗癫痫有效的患儿病例,将其诊疗数据标...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韩斐教授治疗小儿癫痫的用药特点,探讨其用药规律,以期为中医药临床治疗小儿癫痫提供借鉴。方法:收集韩斐教授在2008年1月~2021年3月期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儿科治疗癫痫有效的患儿病例,将其诊疗数据标准化,建立相应数据库。运用IBMSPSSStatistics 24.0软件及IBMSPSSModeler 18.0软件,通过药物累计频数、药物性味、药物归经及功效的描述性分析及关联度分析和聚类分析总结韩斐教授用药特色及规律。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病例224例,剔除合并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1例,最终纳入首诊处方223首,涉及药物176味,合计使用频次4712次。高频药物前10位是柴胡(95.52%)、僵蚕(94.17%)、龙骨(83.41%)、牡蛎(72.65%)、地龙(72.20%)、枳壳(66.37%)、全蝎(64.57%)、天麻(60.99%)、石菖蒲(59.19%)及胆南星(58.30%)。所用药物以平肝息风药、解表药及安神药为主,性平、微寒,味苦、辛、甘,主要归肝、肺、心经。关联度分析:柴胡、僵蚕、龙骨、牡蛎为其核心药物组合,酸枣仁及柏子仁是有效的强关联药对。聚类分析得到三大类药物组合。结论:韩师治疗癫痫以“平肝镇心安神,息风祛痰化瘀”为治则,用药上有活用“草、虫、石”及体用通调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用药规律分析 数据挖掘 中医药 韩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5年以上临床随访结果:术后再撕裂率及再撕裂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5
3
作者 韩庆欣 张磊 +7 位作者 张晟 石慧生 孙晋 马佳 刘晓华 姜博 李妍 邓南凌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27-432,共6页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术后的肩袖再撕裂率以及肩袖再撕裂对术后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共有92名患者接受了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修复手术,到本研究最终5年时的随访节点,共有55名患者完成...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术后的肩袖再撕裂率以及肩袖再撕裂对术后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共有92名患者接受了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修复手术,到本研究最终5年时的随访节点,共有55名患者完成最终随访并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19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58.62岁(41~70岁)。撕裂大小根据Cofield提出的术中测量肩袖撕裂大小分型:小撕裂(<1 cm)、中等撕裂(1~3 cm)、大撕裂(3~5 cm)和巨大撕裂(>5 cm)。其中小撕裂5例(9%),中等撕裂19例(34.5%),大撕裂23例(41.8%),巨大撕裂8例(14.5%)。术后平均随访71.2个月(66~78个月)。术后采用超声对肩袖的完整性进行评估,根据超声下Sugaya分型将SugayaⅠ、Ⅱ及Ⅲ型定义为肩袖愈合,Ⅳ型和Ⅴ型定义为再次撕裂。术前术后肩关节功能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和美国肩肘外科医师(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来进行评估。同时本研究采用物理称间接测量法分别对再撕裂组和愈合组的肩关节在肩胛骨平面的外展肌力进行了测定,并对两组间外展肌力差值进行统计。结果:55名患者中有45例(81.82%)肩袖完全愈合,10例(18.18%)出现了肩袖再撕裂,再撕裂率18.18%,其中小撕裂、中等撕裂、大撕裂和巨大撕裂的术后再撕裂率分别为40%、5.2%、17.3%和37.5%。Type 1型和2型撕裂分别占30%(3例)和70%(7例)。所有患者Constant评分从术前41.00提高至术后92.00(P<0.001),ASES评分从术前41.33提高至术后88.00(P<0.001),即无论肩袖缝合术后是否出现再撕裂,其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愈合组术后双侧肩关节外展肌力差值平均为1.1±0.82 kg,再撕裂组为3.0±0.88 kg。两组间外展肌力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修复全层肩袖撕裂术后仍存在较高的再撕裂率,术后再撕裂患者功能评分和满意度较术前仍有明显提高,但术后再撕裂组患者的外展肌力明显低于肩袖愈合组,外展肌力的减弱对术后功能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肩袖损伤 关节镜下 缝合桥技术 再撕裂 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家专利数据库探讨中药复方治疗高脂血症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5
4
作者 赵冉 于宗良 +1 位作者 刘龙涛 吴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5期1177-1183,共7页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中药复方专利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并提取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公布公告网站(http://epub.sipo.gov.cn)建库至2021年3月10日调治高脂血症的中药复方专利数据。应用中医传承...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中药复方专利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并提取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公布公告网站(http://epub.sipo.gov.cn)建库至2021年3月10日调治高脂血症的中药复方专利数据。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和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建立数据集,并进行中医证候、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及归经分析;IBM SPSS Statistics 20软件进行药物聚类分析;IBM SPSS Modeler18.2.2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和web可视化分析。结果:纳入中药复方专利284项,涉及药物577味,最常见的主治证候为肝肾阴虚证(74次,26.06%);用药频次较高的前10位药物分别为山楂、丹参、泽泻、决明子、何首乌、甘草、茯苓、陈皮、芍药、大黄;药物类别以补虚药、活血药和清热药为主;药物四气以温、寒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脾二经为主;聚类分析共得到7个药组;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16条,包括药对5条,三味药组11条。结论:通过对调治高脂血症中药复方专利的数据挖掘得出结论:脏腑功能亏虚,痰瘀痹阻为本病发病的根本病机,临床以补益肝肾、活血化瘀、化痰祛湿为法,中药多用补虚、活血、祛瘀、化痰、祛湿之品。本文为高脂血症的中药研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中药复方 专利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疏肝健脾方治疗抑郁相关乳腺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吴静远 许博文 +3 位作者 李杰 崔玮璐 卢泰成 曹璐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766-774,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疏肝健脾方治疗抑郁相关乳腺癌的有效成分、关键靶点及潜在通路。方法:筛选疏肝健脾方的活性化合物得到其药物靶点,与抑郁相关乳腺癌的疾病靶点取交集,并利用Cytoscape3.7.2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PPI网络...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疏肝健脾方治疗抑郁相关乳腺癌的有效成分、关键靶点及潜在通路。方法:筛选疏肝健脾方的活性化合物得到其药物靶点,与抑郁相关乳腺癌的疾病靶点取交集,并利用Cytoscape3.7.2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PPI网络,再依据拓扑分析和MCODE插件得到“Hit hubs”节点和module区域的关键靶点。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绘制“通路-基因”网络。结果:疏肝健脾方中包含有效成分121个,其中可干预抑郁相关乳腺癌的候选基因250个,富集结果为GO功能2357个和KEGG通路184条。结论: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柚皮素可能为疏肝健脾方治疗抑郁相关乳腺癌的关键成分,潜在靶点为MAPK1、MAPK3、RELA、AKT1等,GO功能涉及细胞对激素刺激的反应、对脂质的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和转录因子等,KEGG主要涉及HIF-1、PI3K-Akt、MicroRNAs和FoxO信号通路等。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疏肝健脾方治疗抑郁相关乳腺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推测其主要通过阻滞细胞周期、抑制癌细胞增殖、介导癌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此对后续中药复方研究、新药开发及相关基础实验和临床验证有一定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健脾方 抑郁相关乳腺癌 网络药理学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衰竭疾病的体细胞突变在基因时代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芮(综述) 唐旭东(审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45-1647,共3页
基因组学的发展加快了体细胞突变的研究进展,这改变了对骨髓衰竭疾病的病因认识、诊断及临床管理。体细胞突变在临床管理中可以更精确、更客观地对疾病实体进行分类或预测,并且在靶向药物开发和个性化治疗方面具有应用价值。除了在骨髓... 基因组学的发展加快了体细胞突变的研究进展,这改变了对骨髓衰竭疾病的病因认识、诊断及临床管理。体细胞突变在临床管理中可以更精确、更客观地对疾病实体进行分类或预测,并且在靶向药物开发和个性化治疗方面具有应用价值。除了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发现有典型的克隆性突变以外,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也检测到克隆性突变,这揭示了AA、PNH和MDS之间的联系。从临床角度来看,还无法确定体细胞突变的预后和诊断意义。可以确定的是一些体细胞突变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并且预示疾病进展的高风险。未来疾病分类的发展方向可能更多地依赖于突变而不是形态学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衰竭性疾病 体细胞突变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