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炎益气液对大鼠肾毒血清性肾炎肾功能、肾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克玲 王谦 +6 位作者 耿益民 李晓红 康宏建 魏民 黄启福 严京 王文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0-203,共4页
目的 :观察肾炎益气液对肾毒血清性肾炎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应用大鼠肾毒血清性肾炎模型 ,以尿蛋白定量 ,血清肌酐、尿素氮测定反映肾功能的改变。肾组织分别进行常规苏木素伊红(HE)、磷钨酸苏木素 (PTAH)、六胺银 ... 目的 :观察肾炎益气液对肾毒血清性肾炎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应用大鼠肾毒血清性肾炎模型 ,以尿蛋白定量 ,血清肌酐、尿素氮测定反映肾功能的改变。肾组织分别进行常规苏木素伊红(HE)、磷钨酸苏木素 (PTAH)、六胺银 -苏木素伊红复合染色 (PAM -HE) ,免疫荧光、光镜观察。结果 :静脉注射肾毒血清 (NTS)后 ,模型组大鼠肾功能有明显损伤 ,表现为血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 ,尿蛋白阳性。 2周时 ,取肾组织活检 ,免疫荧光染色 ,可见IgG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呈连续线形沉积。 7周时 ,光镜观察可见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 ,肾小球硬化和新月体形成 ,并有蛋白和红细胞管形。肾炎益气液组上述改变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 :肾炎益气液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肾功能和减轻肾小球病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炎益气液 肾炎 肾功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模型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楚非 魏民 +3 位作者 王谦 李伯光 贾旭 严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 :观察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MsPGN)模型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方法 :采用一次性鼠尾静脉注射小鼠抗大鼠Thy1 1单克隆抗体法复制大鼠MsPGN模型 ,应用光镜、荧光显微镜、偏振光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模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及系膜... 目的 :观察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MsPGN)模型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方法 :采用一次性鼠尾静脉注射小鼠抗大鼠Thy1 1单克隆抗体法复制大鼠MsPGN模型 ,应用光镜、荧光显微镜、偏振光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模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的变化 ;结果 :系膜细胞明显增生 ,细胞外基质 ,包括Ⅰ、Ⅲ胶原、纤维粘连蛋白 (FN)及层粘连蛋白 (LN)增多 ,个别大鼠肾小球出现硬化及纤维化。结论 :复制出具有典型病变的大鼠MsPGN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抗Thy1.1抗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脏痛觉的病理生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荣培晶 张建梁 张宏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75-480,共6页
古人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提出体表和内脏相联系的观点.<灵枢>早已提到"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中医学认为穴位是脏腑经过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它既是脏腑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又是针刺时疏通气血,调... 古人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提出体表和内脏相联系的观点.<灵枢>早已提到"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中医学认为穴位是脏腑经过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它既是脏腑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又是针刺时疏通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的激发点.至于内脏-体表相关的具体作用机理,虽有许多未解之迷,但近年来也有不少新进展.本文将集中讨论有关内脏痛的几个关键问题,尤其是中枢传导通路、牵涉痛机理、内脏与体表在中枢神经中的联系、传统疗法的可能作用机制等,并着重介绍这方面研究的一些新发现,希望起到穿针引线,融汇中西的作用,为痛觉研究与病理生理的教学提供一些新的理念与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 疼痛 体躯-内脏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AO拟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3
4
作者 尹军祥 田金洲 +4 位作者 黄启福 程龙 时晶 魏翠柏 王永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144-1147,共4页
目的 :建立根据线栓法所致脑缺血再灌损伤模型制备方法改良的大脑中动脉梗塞 (MCAO)拟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方法 :对ZeaLonga和Nagasawa法加以改进 ,采用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线栓法制备MCAO大鼠模型 ,2h后实现大脑中动脉再灌。利用Mor... 目的 :建立根据线栓法所致脑缺血再灌损伤模型制备方法改良的大脑中动脉梗塞 (MCAO)拟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方法 :对ZeaLonga和Nagasawa法加以改进 ,采用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线栓法制备MCAO大鼠模型 ,2h后实现大脑中动脉再灌。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利用组织学技术检测模型大鼠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造模 1个月后MCAO模型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试验第 4d的逃避潜伏期[(87.5 0± 5 7 72 )s]和第 5d的逃避潜伏期 [(10 6 4 0± 85 5 3)s]分别显著长于正常组 [(5 0 0 0± 4 2 13)s ,(48.70±5 3 12 )s]和假手术组 [(32 30± 2 0 92 )s,(6 0 30± 4 5 5 7)s],P值均小于 0 0 5 ;第 4d的游泳路径 [(2 0 2 7 10± 82 0 32 )cm]和第 5d的游泳路径 [(2 2 90 5 0± 72 1 6 9)cm]分别较正常组 [(110 1 70± 4 98 5 2 )cm ,(10 10 4± 397 2 5 )cm]和假手术组 [(12 0 3.30± 5 0 2 76 )cm ,(1390 2 0± 4 6 5 5 3)cm]显著延长 ,P值均小于 0 0 5 ;病理组织观察结果显示 ,模型大鼠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存在明确显著的缺血坏死病灶 ,而同时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结构排列紊乱、稀疏 ,细胞数明显较少。结论 :经改良后的大脑中动脉梗塞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是进行血管性痴呆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血管性 模型 动物 梗塞 大脑中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热清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下丘脑、脑脊液cAMP及腹中隔区AVP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智勤 蒋玉凤 +5 位作者 岳晓莉 樊永平 王文荣 任丽薇 黄启福 胡以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504-1507,共4页
目的:探讨脑热清(NRQ)口服液的解热机制.方法: 复制家兔内毒素(ET)性发热模型,观察NRQ对家兔体温的影响;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下丘脑和脑脊液(CSF)中cAMP及腹中隔区AVP含量的变化.结果: (1)NRQ+ET组的ΔT[(0.82±0.08) ℃]、TRI6(5.73&#... 目的:探讨脑热清(NRQ)口服液的解热机制.方法: 复制家兔内毒素(ET)性发热模型,观察NRQ对家兔体温的影响;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下丘脑和脑脊液(CSF)中cAMP及腹中隔区AVP含量的变化.结果: (1)NRQ+ET组的ΔT[(0.82±0.08) ℃]、TRI6(5.73±0.09)、下丘脑cAMP含量[(0.70±0.50)nmol/g]、CSF中cAMP含量[(56.86±1.34)nmol/L]及腹中隔区AVP含量[(11.91±3.47)ng/g], 分别低于ET组的ΔT[(1.80±0.16) ℃]、TRI6(11.31±0.20)、下丘脑cAMP含量[(1.35±0.21)nmol/g]、CSF中cAMP含量[(66.69±1.82)nmol/L]、腹中隔区AVP含量[(30.80±9.59)ng/g],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2)4组的体温变化分别与下丘脑和CSF中cAMP以及腹中隔区AVP的变化呈正相关(下丘脑:r=0.899,P<0.05; CSF:r=0.991,P<0.01;AVP:r=0.972,P<0.01).结论: NRQ的解热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下丘脑cAMP的生成与释放,同时通过促进腹中隔AVP释放两种途径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性发热 环AMP AVP 精氨酸升压素 脑热清 解热机制 下丘脑 脑脊液 腹中隔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毒通络方促进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元突起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李澎涛 冀宏 +2 位作者 黄启福 贾旭 严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7-341,T069,共6页
为了探讨解毒通络方促进神经元突起再生及其对生长相关蛋白合成的作用 ,本研究对 Wistar大鼠脑缺血损伤模型进行了形态计量学及相关生物因子表达特征的分析。结果显示 :脑缺血损伤导致海马 CA1 区神经元突起溃变、突起密度下降 ,2周时... 为了探讨解毒通络方促进神经元突起再生及其对生长相关蛋白合成的作用 ,本研究对 Wistar大鼠脑缺血损伤模型进行了形态计量学及相关生物因子表达特征的分析。结果显示 :脑缺血损伤导致海马 CA1 区神经元突起溃变、突起密度下降 ,2周时下降至最低点 ,模型组是假手术组的 61.7% ,治疗组是假手术组的 66.6%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4周时突起密度呈复升趋势 ,但治疗组复升幅度显著高于模型组 ( P<0 .0 1) ;至术后 8周与假手术组差异已不显著 ,治疗组神经元胞体 GAP-4 3含量曲线显著左移 ,GAP-4 3的表达早于神经元突起密度的提高。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通络方 脑缺血损伤 神经元突起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中药有效成分对大鼠系膜细胞IL-6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谦 耿益民 +3 位作者 魏民 黄启福 朱陵群 贾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的与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系膜细胞 ,以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刺激后 ,分别加入补肾活血泄浊汤有效成分川芎嗪、大黄素、灵芝多糖 ,应用Northern杂交技术 ,观察上述几种中药有效成分对系膜细胞IL - 6基因表达的影响 ,以探讨... 目的与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系膜细胞 ,以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刺激后 ,分别加入补肾活血泄浊汤有效成分川芎嗪、大黄素、灵芝多糖 ,应用Northern杂交技术 ,观察上述几种中药有效成分对系膜细胞IL - 6基因表达的影响 ,以探讨补肾活血泄浊汤治疗肾小球肾炎的机制。结果 :川芎嗪、大黄素、灵芝多糖均可抑制IL - 6基因的表达 ,以大黄素最为显著。结论 :结果提示补肾活血泄浊汤可能通过抑制IL - 6基因的表达 ,从而减轻系膜细胞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大鼠 杂交 RNA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对缺氧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0
8
作者 郝然 娄金丽 +2 位作者 张允岭 郑宏 黄启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0-663,共4页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缺氧后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分离乳鼠心肌细胞,进行离体培养。用95%N2与5%CO2混合气体造成缺氧环境,建立体外细胞缺氧模型,使细胞分别缺氧6 h和12 h。参麦注射液治疗组于缺...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缺氧后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分离乳鼠心肌细胞,进行离体培养。用95%N2与5%CO2混合气体造成缺氧环境,建立体外细胞缺氧模型,使细胞分别缺氧6 h和12 h。参麦注射液治疗组于缺氧处理前24 h至缺氧结束加入5 mL/L参麦注射液进行干预。首先通过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继而使用MTT法观察心肌细胞线粒体活性的改变,并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线粒体膜电位,荧光酶标仪检测胞浆内caspase3、7的活性。结果: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凋亡细胞增多,参麦注射液能增强缺氧细胞的线粒体活性,维持线粒体膜电位,抑制caspase3、7的激活,从而减少凋亡细胞(P<0.01)。结论:缺氧可以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发心肌细胞的凋亡,参麦注射液能减少缺氧后细胞凋亡的发生,其机制与维持线粒体膜电位稳定,抑制caspase酶激活,即抑制凋亡的线粒体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细胞凋亡 线粒体 参麦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渴颗粒剂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糖、血脂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谦 龚慕辛 +6 位作者 赵辉 王跃秀 于玫 李克玲 黄启福 李伯光 严京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64-667,T004,共5页
目的 :观察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糖、胆固醇、甘油三脂含量的变化以及消渴颗粒剂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 3/ 4肾切除 ,腹腔一次性注射STZ复制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将动物分为模型组、消渴颗粒剂治疗组、阳性药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每组大鼠于... 目的 :观察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糖、胆固醇、甘油三脂含量的变化以及消渴颗粒剂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 3/ 4肾切除 ,腹腔一次性注射STZ复制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将动物分为模型组、消渴颗粒剂治疗组、阳性药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每组大鼠于注射STZ后 1、2、3、4、5周尾尖取血测定空腹血糖、血清肌酐、血清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脂含量。各组大鼠于注射STZ后 6周杀检 ,进行肾脏形态学观察。结果 :注射STZ后 6周 ,模型组大鼠有不同程度的肾小球硬化。中药治疗组上述病变明显轻于病理组。注射STZ后第 1、2、3、4、5周 ,模型组血清肌酐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P <0 0 5 ) ,治疗组则明显低于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注射STZ后 1、2、3、4、5周模型组空腹血糖、血清胆固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P <0 0 5 ) ,血清甘油三脂在注射STZ后 1、2、3、5周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P <0 0 5 ) ;消渴颗粒剂治疗组和阳性对照药组与模型组同期比较病变明显减轻。空腹血糖和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采用此方法成功地复制了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 ,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糖增高可能引起血脂增高 ,消渴颗粒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途径之一是降低大鼠血糖、血清胆固醇、血清甘油三脂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大鼠 血糖 血脂 胆固醇 甘油三脂 消渴颗粒剂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金安粉针剂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12
10
作者 周彩虹 林洪生 +2 位作者 黄启福 裴迎霞 祁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72-675,T005,共5页
目的 :探讨中药金安对C57BL/ 6J小鼠Lewis肺癌的抑制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荷Lewis肺癌的C57BL/ 6J小鼠分为生理盐水组、金安高、中、低剂量组和环磷酰胺组 ,通过检测各组小鼠的体重变化和抑瘤率 ,应用流式细胞仪和TUNEL等方法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金安对C57BL/ 6J小鼠Lewis肺癌的抑制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荷Lewis肺癌的C57BL/ 6J小鼠分为生理盐水组、金安高、中、低剂量组和环磷酰胺组 ,通过检测各组小鼠的体重变化和抑瘤率 ,应用流式细胞仪和TUNEL等方法观察金安对Lewis肺癌的抑瘤机制。结果 :金安高、中、低剂量组体重均明显增加 ,且金安高、中、低剂量组与环磷酰胺组的抑瘤率依次为 4 5 79%、4 0 90 %、32 4 8%和 98 96 % ,流式细胞仪检测金安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 2 4 19%、14 95 %和 13 93% ,并经统计学分析发现金安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率与剂量之间存在依赖关系。结论 :金安对Lewis肺癌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WIS肺癌 金安粉针剂 小鼠 抑制作用 中药 流式细胞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蒺藜皂苷对缺氧/复氧诱导大鼠皮层神经元凋亡及细胞内钙变化的作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雪梅 黄启福 +2 位作者 张允岭 娄金丽 郑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45-949,共5页
目的:观察蒺藜皂苷(TTLS)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大鼠皮层神经元凋亡及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建立缺氧/复氧损伤的皮层神经元凋亡模型。比色法测定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漏出率;AnnexinV-FITC/PI双... 目的:观察蒺藜皂苷(TTLS)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大鼠皮层神经元凋亡及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建立缺氧/复氧损伤的皮层神经元凋亡模型。比色法测定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漏出率;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细胞凋亡百分率;Fluo-3荧光染色,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钙平均荧光值变化。结果:缺氧3h复氧12h可诱导出皮层神经元凋亡,引起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高,高于对照组(P<0.01)。蒺藜皂苷(0.025g/L)能明显降低缺氧/复氧诱导的神经元凋亡,并可降低细胞内钙浓度,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蒺藜皂苷可降低由缺氧/复氧诱导的皮层神经元的凋亡,减轻细胞损伤,这种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神经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 神经元 细胞凋亡 细胞内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霉素复制大鼠微小病变肾病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悦 魏民 +4 位作者 王谦 楚非 严京 李伯光 贾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78-179,共2页
关键词 阿霉素 大鼠 微小病变肾病 动物模型 肾小球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葡萄糖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谦 于玫 +5 位作者 龚慕辛 黄启福 李克玲 柴欣楼 朱晓磊 屠蘅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691-1692,1708,共3页
目的 :观察高糖环境对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高浓度葡萄糖刺激系膜细胞 ,采用MTT比色法观察系膜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葡萄糖对系膜细胞的增殖效应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其中 2 0mmol/L的葡萄糖为最佳刺激增殖浓度 ,反应最佳... 目的 :观察高糖环境对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高浓度葡萄糖刺激系膜细胞 ,采用MTT比色法观察系膜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葡萄糖对系膜细胞的增殖效应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其中 2 0mmol/L的葡萄糖为最佳刺激增殖浓度 ,反应最佳时点为 4 8h。 10mmol/L、2 0mmol/L和 30mmol/L在 72h和 96h有抑制增殖作用。结论 :高糖在一定浓度和一定时段内有刺激大鼠系膜细胞增殖的效应 ,随着时间的延长此效应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大鼠 细胞增殖 肾小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脏痛与体表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荣培晶 张建梁 +1 位作者 张世平 张宏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3-366,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丘脑腹后外侧核(VPL)单细胞中皮肤触觉与内脏伤害性传入的相互作用与规律性。方法:用球囊扩张直-结肠(CRD)的方法产生内脏痛刺激,10H_z气流喷射皮肤感受野产生触觉刺激。两种刺激先后给予以观察先行条件刺激对其后的检验... 目的:研究大鼠丘脑腹后外侧核(VPL)单细胞中皮肤触觉与内脏伤害性传入的相互作用与规律性。方法:用球囊扩张直-结肠(CRD)的方法产生内脏痛刺激,10H_z气流喷射皮肤感受野产生触觉刺激。两种刺激先后给予以观察先行条件刺激对其后的检验刺激反应的影响。结果:在记录的70个对CRD和皮肤刺激都有确定反应的VPL神经元中,44%(31/70)的细胞对CRD反应在触觉条件刺激之后有所抑制,而54%(38/70)在CRD伤害性条件刺激之后触觉反应表现为增强。对CRD有反应的细胞的皮肤敏感点多数分布在下肢外侧,主要沿相当于中医经络理论中的胃经及胆经下段分布。结论:在丘脑单细胞水平,条件性皮肤触觉刺激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内脏痛觉反应。相反,内脏伤害性刺激后可引起VPL神经元对皮肤触觉的过度反应,可能与内脏病变时临床常见的体表敏感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 疼痛 丘脑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与左室重构的机制初探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彦静 李建东 +1 位作者 郝然 黄启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28-1629,共2页
目的:观察了参脉注射液对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和心室重构的影响,及其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1)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心肌梗死心室重构模型,随机分为心肌梗死后1、2周模型组,②参麦注射液治疗1、2周治疗组,另设两假手术组... 目的:观察了参脉注射液对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和心室重构的影响,及其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1)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心肌梗死心室重构模型,随机分为心肌梗死后1、2周模型组,②参麦注射液治疗1、2周治疗组,另设两假手术组.多导生理记录仪测量: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和下降速率(-dp/dtmax)以反映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测定心脏心脏总重量、左室截面直径,并计算心室重量指数;HE染色、Masson染色、透射电镜观察心结构改变.(2)乳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AngⅡ诱导凋亡模型.利用荧光染色观察凋亡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钙离子荧光强度,免疫组化染色检测Bcl-2/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参麦注射液 左室重构 心功能 大鼠 CASPASE-3蛋白 心肌细胞凋亡 钙离子荧光强度 BCL-2/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对急性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郝然 陈彦静 黄启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524-1527,共4页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急性缺氧-复氧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通过化学缺氧法使细胞缺氧5min,再恢复氧供应15min,复制心肌细胞缺氧-复氧(anoxi-a-reoxygenation,A/R)模型。Annexin V-F...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急性缺氧-复氧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通过化学缺氧法使细胞缺氧5min,再恢复氧供应15min,复制心肌细胞缺氧-复氧(anoxi-a-reoxygenation,A/R)模型。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Fluo-3负载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钙离子水平。结果:A/R组心肌细胞凋亡百分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细胞内平均钙离子荧光强度也显著强于正常组(P<0·01)。参麦注射液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小于A/R组,同时细胞内钙超载也明显轻于A/R组(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能有效抑制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的凋亡,这种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减轻细胞内Ca2+超负荷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心肌细胞 缺氧-复氧 细胞凋亡 钙超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药对内毒素引起的小鼠死亡率和多器官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华东 陆大祥 +4 位作者 王彦平 戚仁斌 付咏梅 黄启福 李楚杰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29-133,139,共6页
 目的:寻找有效的中药复方防治内毒素性多器官功能衰竭,降低内毒素血症小鼠的死亡率。方法:将四逆加人参汤、黄连解毒汤、参附青、参附青加丹参及清热解毒理气活血方药按常规方法煎制成药液(每毫升含1g生药),以小鼠为实验对象,灌胃给药...  目的:寻找有效的中药复方防治内毒素性多器官功能衰竭,降低内毒素血症小鼠的死亡率。方法:将四逆加人参汤、黄连解毒汤、参附青、参附青加丹参及清热解毒理气活血方药按常规方法煎制成药液(每毫升含1g生药),以小鼠为实验对象,灌胃给药,3d后腹腔注射内毒素,观察小鼠生存率和肺、肝、肾、肠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72h生存率为100%,n=20)比较,腹腔注射内毒素组小鼠72h生存率(42%,n=26)明显降低;四逆加人参汤、黄连解毒汤、参附青均不能提高内毒素血症小鼠生存率,而参附青加丹参反而降低内毒素血症小鼠生存率(72h生存率为8%,n=13)。清热解毒理气活血方药防治组小鼠72h生存率(68%,n=34)明显高于内毒素组(26%,n=38),组织学观察显示肺、肝、肾、肠的病理变化明显减轻。结论:清热解毒理气活血方药能防治内毒素引起的多器官损伤,提高内毒素血症小鼠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多器官功能障碍 中药 生存率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毒清对脂多糖攻击小鼠多器官功能障碍和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华东 杨静 +5 位作者 陆大祥 戚仁斌 王彦平 付咏梅 黄启福 李楚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9-223,共5页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四毒清对脂多糖 (LPS)攻击小鼠生存率和器官功能的影响 ,寻找有效中药防治LPS性多器官功能衰竭。方法 :将中药四毒清按常规方法煎制成 1kg/L药液 ,以小鼠为实验对象 ,灌胃给药 ,3d后腹腔注射LPS(6 0mg/kg) ,观察小鼠...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四毒清对脂多糖 (LPS)攻击小鼠生存率和器官功能的影响 ,寻找有效中药防治LPS性多器官功能衰竭。方法 :将中药四毒清按常规方法煎制成 1kg/L药液 ,以小鼠为实验对象 ,灌胃给药 ,3d后腹腔注射LPS(6 0mg/kg) ,观察小鼠生存率。另分批进行同样实验 ,观察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活性、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 (BUN)含量及肺、肝、肾、肠的病理变化。结果 :LPS注射后 96h ,LPS组小鼠的死亡率为 73% (n =34) ,而四毒清防治组小鼠的死亡率为 35 % (n =31) ,两组死亡率有明显差别 (P <0 0 5 )。同时 ,LPS组小鼠的血清ALT活性、Cr和BUN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四毒清防治组小鼠血清ALT活性、Cr和BUN含量明显低于LPS组。病理学检查发现四毒清防治组小鼠肺、肾及小肠病变明显轻于LPS组。结论 :中药四毒清能防治LPS性多器官功能障碍 ,提高LPS攻击小鼠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类 多器官功能衰竭 中草药 活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麻口服液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支气管TNFα、ICAM-1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唐光华 黄启福 姜良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34-836,I003,共4页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艾麻口服液”对慢性支气管炎 (chronicbronchitis,CB)支气管TNFα、ICAM - 1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 ,探讨其治疗CB的疗效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 (Sham)组、慢支 (CB)组和慢支 +艾麻口服液治疗 (C...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艾麻口服液”对慢性支气管炎 (chronicbronchitis,CB)支气管TNFα、ICAM - 1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 ,探讨其治疗CB的疗效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 (Sham)组、慢支 (CB)组和慢支 +艾麻口服液治疗 (CB +AM)组 ,每组 5只。大鼠CB模型通过气管内注入低剂量脂多糖制成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法并结合半定量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各组大鼠支气管TNFα、ICAM - 1蛋白、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Sham组支气管上皮细胞中可见TNFα、ICAM - 1蛋白和mRNA弱阳性表达 ;CB组TNFα蛋白和mRNA在支气管上皮细胞、支气管周围的淋巴滤泡炎性细胞和肺泡间质炎性细胞中可见强阳性表达 ,ICAM - 1蛋白和mRNA在CB组支气管上皮细胞中可见阳性表达。半定量图像分析显示 ,CB组支气管上皮细胞中TNFα、ICAM - 1蛋白、mRNA表达明显强于Sham组 (P <0 .0 1) ,CB +AM组的表达则明显弱于CB组 (P <0 .0 5 )。结论 :下调CB支气管上皮细胞中TNFα、I CAM - 1mRNA和蛋白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麻口服液 慢性支气管炎 脂多糖类 肿瘤坏死因子 信使RNA 原位杂交 C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风脑得平冲剂防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克玲 黄启福 +5 位作者 邹丽琰 蒋玉凤 严京 贾旭 李伯光 成立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58-1061,共4页
目的与方法 :以雄性Wistar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 ,观察中风脑得平冲剂对脑组织含水量 ,海马Ca2 + 、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及形态学变化的影响 ,以探讨药物的作用机制。结果与结论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 ,有明显脑水肿及海马神经元... 目的与方法 :以雄性Wistar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 ,观察中风脑得平冲剂对脑组织含水量 ,海马Ca2 + 、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及形态学变化的影响 ,以探讨药物的作用机制。结果与结论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 ,有明显脑水肿及海马神经元损伤 ,脑组织含水量 ,Ca2 + 及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明显升高 ,中风脑得平冲剂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上述指标异常升高的作用 ,从而保护神经元减轻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脑得平冲剂 防治 大鼠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