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文献挖掘中医药治疗儿科哮喘的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任宇哲 于宙 +3 位作者 陈宏 杨泽一 彭雪金 杨祥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期168-172,共5页
目的为了解中医药治疗儿科哮喘的用药规律,利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其进行网络分析。方法登录中国知网(CNKI),检索时限为2009年1月—2019年12月,以“儿科哮喘”并含“中药”为主题整理文献,统计中医治则、中药复方剂型、西药联合使用情况,... 目的为了解中医药治疗儿科哮喘的用药规律,利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其进行网络分析。方法登录中国知网(CNKI),检索时限为2009年1月—2019年12月,以“儿科哮喘”并含“中药”为主题整理文献,统计中医治则、中药复方剂型、西药联合使用情况,结合Bibexcel分析软件对治疗儿科哮喘的中药进行频次统计、药对统计及对主要配伍关系进行抽取和整理,采用Ucinet 6.0软件中NetDraw构建可视化网络。结果由统计结果得知治疗儿科哮喘的中药复方剂型以汤剂、贴剂、膏剂、糊剂为主;西药中以糖皮质激素类与中药联合使用居多(11,51.52%);中医治疗儿科哮喘主要治则为“宣肺平喘”“平喘止咳”,多采用药味“苦、甘、辛”,药性“寒、温”,归“肺、脾、肾”经为主的药物。用药频次最高的为麻黄(63次),药对频次最高的是麻黄与杏仁(43次),网络关系配伍中麻黄、黄芪、地龙、桑白皮、杏仁均位于中心点。结论目前儿科哮喘治疗倾向于选择依从性较高的外用剂型,治疗主要以“宣肺”“平喘”“止咳”为主,多采用解表类与化痰、止咳、平喘类药物,治疗儿科哮喘中药复方的文献数据挖掘对临床用药具有指导意义,且对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哮喘 中医药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枳败酱汤保留灌肠联合中药贴敷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祥正 尹宏智 万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3期91-94,共4页
目的 研究分析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采用中药贴敷联合柴枳败酱汤保留灌肠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收治的18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西医对照组(n=... 目的 研究分析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采用中药贴敷联合柴枳败酱汤保留灌肠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收治的18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西医对照组(n=60)、中药灌肠治疗组(n=60)、灌肠+中药贴敷组(n=60),分别行西医解痉、抗炎治疗,柴枳败酱汤保留灌肠治疗,灌肠+中药贴敷治疗,比较三组的治疗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以及淋巴结大小。结果 灌肠+中药贴敷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西医对照组和中药灌肠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三组中医证候积分、淋巴结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灌肠+中药贴敷组的舌苔异常、大便异常、纳呆食少、脘腹胀满、腹痛评分均低于西医对照组和中药灌肠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灌肠+中药贴敷组的淋巴结横径和纵径均小于西医对照组和中药灌肠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治疗中,通过联合运用中药贴敷与柴枳败酱汤保留灌肠,可以使淋巴结纵、横径缩小,改善症状,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中药贴敷 柴枳败酱汤保留灌肠 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otch/STAT信号通路研究PCG对哮喘EOS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任宇哲 于宙 +2 位作者 陈宏 杨泽一 杨祥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8期22-27,F0004,共7页
目的探讨PCG治疗哮喘的作用靶点及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Model组、平喘颗粒(PCG)组及地塞米松(DXMS)组,每组20只。联合吸入卵白蛋白和氢氧化铝制备哮喘模型大鼠,造模结束前5 d开始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 目的探讨PCG治疗哮喘的作用靶点及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Model组、平喘颗粒(PCG)组及地塞米松(DXMS)组,每组20只。联合吸入卵白蛋白和氢氧化铝制备哮喘模型大鼠,造模结束前5 d开始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治疗,每组根据成模情况取10只用于后续实验。比较四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血清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EOS阳离子蛋白(ECP)和活化趋化因子(Eotaxin)的表达;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肺Notch、STA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Model组BALF及血清EOS计数高于Control组(均P<0.01);PCG组BALF及血清EOS计数低于Model组(均P<0.01)。Model组ECP及Eotaxin含量高于Control组(均P<0.01);PCG组ECP及Eotaxin含量低于Model组(P<0.05或P<0.01)。Model组Notch1、2、4,Hes,Jagged1,Delta4蛋白及mRNA表达高于Control组;Notch3,Delta1、3蛋白及mRNA表达低于Control组(均P<0.01)。PCG组Notch1、2、4,Hes,Jagged1,Delta4蛋白及mRNA表达低于Model组;Notch3,Delta1、3蛋白及mRNA表达高于Model组(P<0.05或P<0.01)。Model组P-STAT1、3、5、6蛋白及mRNA表达高于Control组;P-STAT4蛋白及mRNA表达低于Control组(均P<0.01)。PCG组P-STAT1、3、5、6蛋白及mRNA表达低于Model,P-STAT4蛋白及mRNA表达高于Model组(均P<0.01)。结论PCG通过调控Notch/STAT信号通路降低EOS含量治疗哮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Notch/STAT信号通路 平喘颗粒 嗜酸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和解少阳调和营卫论治原发性手汗症体会 被引量:3
4
作者 万军 杨祥正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1131-1133,共3页
原发性手汗症以手部汗腺分泌旺盛为主要表现,是中青年人常见的良性疾患,中医治疗具有明显优势。柴胡桂枝汤为《伤寒论》中和解少阳,调和营卫,治疗太阳少阳合病的经典方剂。结合原发性手汗症的中医病因病机特点与临床实践经验,从和解少... 原发性手汗症以手部汗腺分泌旺盛为主要表现,是中青年人常见的良性疾患,中医治疗具有明显优势。柴胡桂枝汤为《伤寒论》中和解少阳,调和营卫,治疗太阳少阳合病的经典方剂。结合原发性手汗症的中医病因病机特点与临床实践经验,从和解少阳调和营卫论治原发性手汗症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可为临床论治原发性手汗症提供新的思路。笔者从和解少阳调和营卫论治原发性手汗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手汗症 少阳证 营卫不和 和解少阳 调和营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