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绝经期抑郁障碍中医药治疗患者报告结局量表及其理论模型的构建研究
1
作者 马华萍 李红培 +5 位作者 胡文悦 胡玉立 牟雷 武越 陈润铭 韩振蕴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9期3703-3710,共8页
背景围绝经期抑郁障碍(PDD)是发生在绝经前后的一种严重情绪障碍,中医药治疗PDD具有整体调节、辨证论治等优势,但目前缺乏专用的中医药治疗PDD疗效评价工具。目的引入患者报告结局(PROs),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构建PDD-PROs量表及其理论模型... 背景围绝经期抑郁障碍(PDD)是发生在绝经前后的一种严重情绪障碍,中医药治疗PDD具有整体调节、辨证论治等优势,但目前缺乏专用的中医药治疗PDD疗效评价工具。目的引入患者报告结局(PROs),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构建PDD-PROs量表及其理论模型。方法2022年4—6月,使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建库至2022-04-17发表的中医药治疗PDD相关文献,并进行文献分析;2022年9—11月,选取2017年1月—2022年8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门诊就诊的136例PDD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自拟访谈提纲对PDD患者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化访谈,建立条目池;筛选并建立PDD相关多学科专家咨询小组,2022年12月开始进行3轮Delphi法专家论证。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23篇,涉及5类12个PPD结局评价量表;回顾性病历分析与患者访谈结果显示,PPD临床症状累计出现频次为1465次,共涉及176个临床症状,经3轮Delphi法专家论证后,最终形成包含4个维度(心理维度、生理维度、社会维度、整体评价)43个条目的PDD中医PROs量表及理论模型。结论本研究引入国际上应用较为成熟的PROs,运用文献分析法、病历回顾法、患者访谈法等构建条目池,通过3轮Delphi法专家论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成功构建PDD-PROs量表及其理论模型,可供中医药治疗PDD疗效评价研究等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围绝经期 中医精神疾病 患者报告结局评价 模型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权变组织理论的县级公立中医医院治理 被引量:1
2
作者 尹然 焦楠 +1 位作者 杨子涵 谭曦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4,共4页
县级公立中医医院作为卫生医疗体系中的一环,起到承接大型综合医院和引领乡镇医院的重要作用。因此,县级公立中医医院的独特定位及学科特性要求其具有一定“韧性”,以面对外界风险和不确定性。作者基于系统权变组织理论,从物理韧性维度... 县级公立中医医院作为卫生医疗体系中的一环,起到承接大型综合医院和引领乡镇医院的重要作用。因此,县级公立中医医院的独特定位及学科特性要求其具有一定“韧性”,以面对外界风险和不确定性。作者基于系统权变组织理论,从物理韧性维度、组织结构韧性维度、经济技术韧性维度、社会心理韧性维度和管理韧性维度5个方面表现为县级公立中医医院韧性治理的维度,并提出相应韧性治理路径,以期提升县级公立中医医院应对风险挑战和复杂环境的能力,进而实现县级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治理 系统权变理论 公立医院 县级中医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世平运用中医药全周期(预防-治疗-康养)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策略经验介绍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博文 马贵萍 +2 位作者 蔡志敏 李晓斌 胡世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34,共3页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生蔓延以来,胡世平一直积极投身于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工作。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其阐释为主要以风寒湿热虚为主。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治,胡世平提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康...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生蔓延以来,胡世平一直积极投身于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工作。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其阐释为主要以风寒湿热虚为主。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治,胡世平提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康养的三步走诊疗策略。并且依据深圳市气候变化特点、人群禀赋体质差异,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预防期、治疗期以及康养期,分别制定出疫毒清散、清瘟散和瘟热清散系列方以及新冠康养系列方,覆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预防、治疗、康养全周期全过程。事实证明,胡世平运用中医药全周期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诊疗策略,不仅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初期有限的时间和区域内有效控制了疫情的蔓延,同时在治疗期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症状,更在康养阶段极大提升了患者的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中医药 经验 治未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某中医院患者血液标本分离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 被引量:2
4
作者 郑煦韬 张日妹 +3 位作者 段穷 林珊如 唐佳玲 尹凌凡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2-447,共6页
目的了解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住院患者血液标本的细菌分布特点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2年该院血液标本分离细菌及其药敏结果。结果分离自血液标本的细菌共91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为575株(63.2%)、革兰阳性菌为335株(3... 目的了解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住院患者血液标本的细菌分布特点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2年该院血液标本分离细菌及其药敏结果。结果分离自血液标本的细菌共91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为575株(63.2%)、革兰阳性菌为335株(36.8%)。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占检出率前5位。5年间,血培养阳性标本中未发现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菌株。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为11.8%。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的检出率分别为16.7%、75.0%和55.5%,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亦未发现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结论该院分离自血液标本的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分离菌种较多,并已经发现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产生耐药,应加强血液标本和感染部位标本的送检,并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掌握其耐药特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耐药菌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分离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7年-2017年中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相关中医药中文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林晓生 王海燕 +2 位作者 张震 刘汉娇 赵颖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2-178,共7页
目的通过对1987年-2017年公开发表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相关中医药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总结研究经验并为拟定未来研究重点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万方、CNKI、维普数据库,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整理文献发表信息。结果检索出6324篇文献,清洗后剩... 目的通过对1987年-2017年公开发表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相关中医药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总结研究经验并为拟定未来研究重点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万方、CNKI、维普数据库,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整理文献发表信息。结果检索出6324篇文献,清洗后剩余2679篇,文献的总体趋势为波浪式上升,与人口老龄化呈基本线性关系。其中《中国骨质疏松杂志》发表文献数量最多,布拉德福分区中核心区杂志均为中医骨科类和中医综合类杂志。高频关键词主要涉及实验研究及其中医药治疗方法,其中涉及到的治疗方法以补肾相关热度最高,单独的治疗方法中以补肾法为主,其次是活血化瘀、健脾、益气;不同的治疗方法联用以补肾法与活血化瘀联用最多,其次为健脾与补肾联用,与笔者进行的补肾法防治骨质疏松症研究结果相吻合。结论骨质疏松症中医相关研究数量在快速增长,但是目前仍然未能形成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建议进一步加大数据挖掘领域的投入,提高中医临床研究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促进确有疗效的中医临床经验的传播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中医中药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名中医胡世平临证应用附子半夏组合验案分享
6
作者 刘博文 李晓斌 +5 位作者 仪凡 马贵萍 李峰 庞旭 冉云 胡世平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4,共3页
附子与半夏同用一直被视为中药配伍“十八反”中禁忌,但随着有关附子与半夏更多研究的考证与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附子与半夏配伍相反的观点也迎来了挑战。导师胡世平教授认为附子与半夏配伍相反需要重新审视与定义,并强调附子与半... 附子与半夏同用一直被视为中药配伍“十八反”中禁忌,但随着有关附子与半夏更多研究的考证与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附子与半夏配伍相反的观点也迎来了挑战。导师胡世平教授认为附子与半夏配伍相反需要重新审视与定义,并强调附子与半夏配伍为刚药之属,具有通阳驱浊、祛寒散结、宣气止痛之功,其临床应用附子与半夏组合治疗以“寒积”“痰饮”“气结”为主的病证:泄泻、久咳、耳鸣,不仅未表现出不良反应,而且疗效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反 附子 半夏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TORC1/SREBP1/SCD1信号通路探讨柴芪益肝颗粒含药血清对肝癌HepG2细胞铁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马贵萍 刘博文 +5 位作者 李晓斌 李峰 庞旭 冉云 陈文林 胡世平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05-1309,共5页
目的探讨柴芪益肝颗粒对肝癌HepG2细胞铁死亡的调控作用。方法制备柴芪益肝颗粒大鼠含药血清,常规培养HepG2细胞,采用CCK-8法筛选最佳干预浓度及时间。设置空白血清对照组、索拉非尼组、RSL3组(铁死亡诱导剂)、柴芪益肝颗粒含药血清组、... 目的探讨柴芪益肝颗粒对肝癌HepG2细胞铁死亡的调控作用。方法制备柴芪益肝颗粒大鼠含药血清,常规培养HepG2细胞,采用CCK-8法筛选最佳干预浓度及时间。设置空白血清对照组、索拉非尼组、RSL3组(铁死亡诱导剂)、柴芪益肝颗粒含药血清组、RMC-5552组(mTORC1抑制剂)、CCT007093组(mTORC1激动剂)及CCT007093+柴芪益肝颗粒含药血清组,按照分组进行干预后,ELISA法检测细胞内MDA、GSH水平,荧光探针检测细胞Fe^(2+)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线粒体结构,RT-qPCR法检测铁死亡相关基因mTOR、SREBP1、SCD1、GPX 4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mTOR、p70S6K磷酸化水平与SREBP1、SCD1、GPX4蛋白表达。结果30%柴芪益肝颗粒含药血清干预细胞48 h时,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最佳。与空白血清对照组比较,索拉非尼组、RSL3组、柴芪益肝颗粒含药血清组及RMC-5552组HepG2细胞GSH水平降低(P<0.05),MDA、Fe^(2+)水平升高(P<0.05),线粒体结构呈铁死亡改变,mTOR、p70S6K、SREBP1、SCD1、GPX4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结论柴芪益肝颗粒含药血清可促进肝癌HepG2细胞铁死亡,其作用机制与抑制mTORC1/SREBP1/SCD1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芪益肝颗粒 含药血清 肝细胞癌 铁死亡 mTORC1/SREBP1/SCD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肝方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肝癌大鼠的抗癌作用及机制:基于激活Hippo/YAP通路 被引量:1
8
作者 宋添力 王一民 +3 位作者 孙童 刘绪 黄胜 冉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9-809,共11页
目的探讨正肝方通过调控Hippo/YES-相关蛋白同源癌蛋白(YAP)信号通路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的肝癌大鼠模型的抗癌作用及对肝癌潜在的抑制机制。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造模组(n=70)。造模组通过连续12周腹腔注射D... 目的探讨正肝方通过调控Hippo/YES-相关蛋白同源癌蛋白(YAP)信号通路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的肝癌大鼠模型的抗癌作用及对肝癌潜在的抑制机制。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造模组(n=70)。造模组通过连续12周腹腔注射DEN(50 mg/kg)建立肝癌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槐耳颗粒,4 g/kg)、正肝方低、中、高剂量组(2、4、8 g/kg),n=10。各组接受相应药物干预,1次/d,持续17周。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仅灌喂等量纯水。观察大鼠生存状况和生存率,并测定体质量、肝脏指数、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观测大鼠肝脏组织的形态变化。通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组织中YAP及p-YAP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组织中Hippo/YAP通路中YAP、p-YAP、MST1、LATS1和p-LATS1等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生存状况较差,生存率降低,体质量、肝脏指数、脾脏指数升高(P<0.01),胸腺指数降低(P<0.05)。正肝方治疗后,肝脏指数、脾脏指数降低(P<0.05),胸腺指数升高(P<0.01)。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及HE染色结果表明,模型组肝小叶结构受损,肝细胞排列紊乱,正肝方治疗后这些病理变化得到改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在正肝方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中,YAP的阳性表达水平逐渐减弱,且与正肝方的剂量呈负相关(P<0.01);而p-YAP的阳性表达则逐渐增强(P<0.01),且与正肝方的剂量呈正相关(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在接受正肝方治疗的各剂量组中,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YAP蛋白表达水平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而降低(P<0.001),p-YAP的阳性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尤其在高剂量组中这一变化更为明显(P<0.001);正肝方各剂量组及槐耳颗粒组治疗组的组织中MST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同时,正肝方用药组的组织中,LATS1和p-LATS1蛋白的水平也明显升高,且与正肝方的剂量呈正相关。结论正肝方可以通过调节激活Hippo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上调MST1蛋白表达,激活LATS1,活化的LATS1进而调控下游靶点YAP表达,将其磷酸化,降低其含量,从而抑制到肝癌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肝方 肝癌 Hippo/YAP通路 作用机制 二乙基亚硝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参知健脑方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
9
作者 牟雷 朱瑾娴 +3 位作者 吴彬 于珊珊 马华萍 韩振蕴 《特产研究》 2025年第1期79-88,共10页
本研究旨在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探讨参知健脑方治疗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潜在作用机制。试验采用TCMSP、TCMMESH和ETCM平台筛选出参知健脑方中人参、知母、赤芍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DisGeNET和D... 本研究旨在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探讨参知健脑方治疗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潜在作用机制。试验采用TCMSP、TCMMESH和ETCM平台筛选出参知健脑方中人参、知母、赤芍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DisGeNET和DigSee等数据库检索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靶点,然后运用Cytoscape 3.8.0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通过STRING平台得到药物与疾病靶点的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DAVID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对参知健脑方关键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共筛选出参知健脑方的43个活性成分和相应靶点759个,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靶点6314个;获得“药物-疾病”共同靶点584个,关键靶点为AKT1、TNF、CTNNB1、SRC和EGFR。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参知健脑方关键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潜能和活性较好。本研究初步探讨了参知健脑方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多维网络调控机制,为临床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知健脑方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绿色治疗”理念下探讨氩氦刀联合中医外治疗法新模式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鹏 彭昭文 +2 位作者 涂轩 冯高飞 胡凯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2-486,共5页
随着诊疗技术及药物研发的进步,恶性肿瘤疾病的治疗手段日益丰富。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从精准医学到整合医学,肿瘤的治疗模式也在不断地变化升级。传统的治疗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前恶性肿瘤治疗需要,正如方兴未艾的免疫靶向正冲击... 随着诊疗技术及药物研发的进步,恶性肿瘤疾病的治疗手段日益丰富。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从精准医学到整合医学,肿瘤的治疗模式也在不断地变化升级。传统的治疗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前恶性肿瘤治疗需要,正如方兴未艾的免疫靶向正冲击着传统治疗“三板斧”(手术及放化疗)。在肿瘤综合治疗大背景下,探索一种有效、低毒、低损伤、可持续的治疗模式,尤其在晚期肿瘤的治疗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维护患者生存质量为首要目标的肿瘤“绿色治疗”理念,将传统中医外治法进行现代化应用。结合阴阳理论为指导下的氩氦刀微创治疗,以最小的不良反应直接消灭瘤体,又能有效协同降低现代医学治疗的不良反应,从而达到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双重疗效。该文回顾肿瘤“绿色治疗”理念及相关研究,基于真实世界的临床案例佐证氩氦刀联合中医外治法的有效性,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绿色治疗 氩氦刀 中医外治法 治疗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龙罐疗法对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39
11
作者 施兰来 杨毅华 +3 位作者 黄荷贤 郭素云 谢福丽 张小琴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火龙罐疗法改善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将69例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火龙罐疗法,均每3天1次,连续10次。于干预后评价两... 目的探讨火龙罐疗法改善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将69例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火龙罐疗法,均每3天1次,连续10次。于干预后评价两组患者睡眠障碍改善程度,于干预前后及随访期(干预后1个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睡眠障碍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随访期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干预后PSQI评分显著下降,但随访期PSQI评分显著升高(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PSQI评分显著下降(P<0.05),之后维持在稳定状况。两组干预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火龙罐疗法可有效地改善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患者睡眠障碍,安全且效果相对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心肾不交 睡眠障碍 火龙罐 穴位 经络 心肾失调 月经前期 失眠 辨证施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门诊患者就医体验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38
12
作者 赵颖 李美华 +1 位作者 邱春梅 刘嘉文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3-85,共3页
目的 针对门诊患者的就医体验展开满意度调查,找出医院对外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医院满意度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7—2018年的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每季度随机抽取270名门急诊患者,调查其就医体验过程中的满意度.结果 ... 目的 针对门诊患者的就医体验展开满意度调查,找出医院对外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医院满意度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7—2018年的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每季度随机抽取270名门急诊患者,调查其就医体验过程中的满意度.结果 医院满意度呈上升趋势,重视患者就医体验,对医院满意度提升有促进作用,医疗护理、窗口服务是患者关注的焦点.结论 重视患者就医体验,优化门诊就医流程,建立门诊便民服务中心,完善相关配套,使医院满意度提升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患者 就医体验 满意度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权变组织理论视阈下我国高校附属医院建设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爔 王枫 +2 位作者 何晨皓 孙付童语 谭曦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7-30,共4页
高校附属医院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社会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同时还承担高校医学人才培养任务。然而目前随着高校附属医院建设的快速发展,也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因此,探索并构建合理的高校附属医... 高校附属医院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社会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同时还承担高校医学人才培养任务。然而目前随着高校附属医院建设的快速发展,也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因此,探索并构建合理的高校附属医院建设和管理模式,是当前推进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基于系统权变理论视角,初步分析高校附属医院的组织构建、技术系统和组织行为,对高校附属医院的建设及管理提出建议,为完善医学教育体系、提升医学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附属医院 系统权变理论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脾止泻方结合神阙灸治疗小儿泄泻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冬梅 周维维 +4 位作者 任耀全 周黎黎 韩娟 杨志华 魏剑翔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1-194,共4页
目的观察运脾止泻方结合神阙灸治疗小儿泄泻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合计纳入79例泄泻患儿(2020年7月—2022年10月)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参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39例、40例,参照组患儿采取基础治疗+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参照组治... 目的观察运脾止泻方结合神阙灸治疗小儿泄泻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合计纳入79例泄泻患儿(2020年7月—2022年10月)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参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39例、40例,参照组患儿采取基础治疗+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运脾止泻方及神阙灸治疗,数据观察:患儿临床疗效、止泻时间及腹痛消失时间、大便正常时间、大便质地及大便质量、大便性状评分、治疗前后患儿中医证候(大便稀薄、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等)积分变化、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变化、治疗前后患儿肠道菌群(肠球菌、酵母真菌、乳杆菌)变化情况、用药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患儿家属治疗满意率。结果参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2.05%(32/39),低于观察组患儿97.50%(39/40),P<0.05;与参照组患儿比较,观察组止泻时间及腹痛消失时间、大便正常时间均更短,大便质地及大便质量、大便性状评分均更佳,P均<0.05;两组患儿治疗前中医证候(大便稀薄及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等)积分及CRP水平比较,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中医证候(大便稀薄及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等)积分、CRP水平均改善,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中医证候(大便稀薄及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等)积分、CRP水平优于参照组患儿,P<0.05;治疗前各组患儿肠道菌群(肠球菌、酵母真菌、乳杆菌)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儿肠球菌与乳杆菌均显著上升,而酵母真菌均下降,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肠球菌与乳杆菌数量多于参照组,酵母真菌比参照组少,P<0.05;观察组患儿无不良反应(0.00%),参照组出现1例呕吐(2.56%),可自行缓解,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率(97.50%,39/40)显著高于参照组患儿家属满意率(82.05%,32/39),P<0.05。结论运脾止泻方结合神阙灸治疗小儿泄泻临床效果显著,可较好改善患儿肠道菌群情况,从而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治疗安全可靠,患儿家属较为认可,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泄泻 运脾止泻方 神阙灸 蒙脱石散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JAK2/STAT3通路中葛花解酲汤对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炎-癌转化”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晓玲 吴玉泓 +4 位作者 李海龙 殷银霞 舍雅莉 郝民琦 梁永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54-1460,1466,共8页
目的:探讨葛花解酲汤对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炎-癌转化”(UC-UCAC)小鼠结肠组织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80只SPF级C57BL/6雄性小鼠随机选出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70只为造模组。造模组在建立脾虚湿热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 目的:探讨葛花解酲汤对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炎-癌转化”(UC-UCAC)小鼠结肠组织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80只SPF级C57BL/6雄性小鼠随机选出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70只为造模组。造模组在建立脾虚湿热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第1、2、3周期)、葛花解酲汤高、中、低剂量组、美沙拉嗪组,10只/组,以氧化偶氮甲烷(AOM)/葡聚糖硫酸钠(DSS)继续建立UC-UCAC转化模型。各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4周。观察小鼠一般状态;统计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黏膜组织病理;Western blot、IHC和RT-q PCR检测小鼠结肠组织EGFR、IL-6、JAK2、STAT3、 p-STAT3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第3周期)小鼠一般状态较差,结肠黏膜组织出现癌变,DAI评分、各目标蛋白及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第3周期)相比,各治疗组小鼠一般状态有所恢复,结肠组织病理不同程度改善,除葛花解酲汤低剂量组外,其他各治疗组各目标蛋白及基因表达显著下降(P<0.01)。结论:葛花解酲汤可能通过抑制IL-6/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破坏肿瘤炎症微环境,修复受损结肠黏膜组织,延缓UC-UCAC进程,预防UC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花解酲汤 溃疡性结肠炎 炎-癌转化 脾虚湿热 IL-6/JAK2/STAT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J-1/GPX4通路探讨加味二至丸对动脉粥样硬化巨噬细胞铁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贵萍 陈冉 +1 位作者 肖稳康 洪创雄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7-636,共10页
目的:探讨加味二至丸(MEP)对动脉粥样硬化(AS)巨噬细胞铁死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50只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构建AS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以及低、中、高剂量MEP组,每组10只,以10只同背景的C57BL/6J为空白对... 目的:探讨加味二至丸(MEP)对动脉粥样硬化(AS)巨噬细胞铁死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50只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构建AS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以及低、中、高剂量MEP组,每组10只,以10只同背景的C57BL/6J为空白对照组。按照分组干预10周后,HE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窦病理学改变,RT-qPCR法检测各组小鼠主动脉组织DJ-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mRNA表达。(2)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MEP组,制备MEP含药血清。体外培养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血清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模型组、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组、MEP含药血清组和MEP含药血清+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组共5组。MTT实验检测不同浓度MEP含药血清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油红O染色观察各组细胞脂质沉积,ELISA检测各组细胞活性氧(ROS)、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铁离子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细胞线粒体结构和形态,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检测各组细胞DJ-1、GPX4、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铁蛋白重链1(FTH1)、p53、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环加氧酶2(PTGS2/COX2)和NADPH氧化酶1(NOX1)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1)动物实验结果提示,MEP可以减轻小鼠主动脉窦根部斑块形成,显著升高主动脉DJ-1和GPX4的mRNA表达。(2)细胞实验结果提示,ox-LDL诱导下的RAW264.7细胞脂质沉积显著增多,ROS、MDA和总SOD水平显著升高,GSH水平显著降低,p53、PTGS2/COX2和NOX1的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上调,DJ-1、GPX4、SLC7A11和FTH1的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调;与ox-LDL组比较,MEP含药血清组细胞脂质沉积显著减少,ROS、MDA和总SOD水平显著降低,GSH水平显著升高,p53、PTGS2/COX2和NOX1的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调,DJ-1、GPX4、SLC7A11和FTH1的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上调。结论:MEP可以抑制AS巨噬细胞铁死亡,从而延缓AS进展,其机制与DJ-1/GPX4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二至丸 动脉粥样硬化 巨噬细胞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扩张型心肌病动物模型分析
17
作者 陶诗怡 于林童 +5 位作者 李军 杨德爽 吴佳芸 黄力 邵明晶 黄炫淳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82-1492,共11页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常见疾病之一。DCM病因复杂多样,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现有干预措施对患者的预后改善有限,10年存活率不足25%。本研究基于DCM动物模型国内外研究成果,结合西医...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常见疾病之一。DCM病因复杂多样,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现有干预措施对患者的预后改善有限,10年存活率不足25%。本研究基于DCM动物模型国内外研究成果,结合西医临床诊断标准与中医辨证分型,总结DCM动物模型构建特征并评价模型中西医临床吻合度。研究发现,DCM造模方法主要涉及基因编辑、药物诱导、免疫诱导、病毒感染、快速起搏诱导等,实验动物主要包括鼠、斑马鱼、果蝇、猪等,以小鼠和大鼠为主。基因编辑是最常用的DCM造模方法,其次是阿霉素诱导造模。目前同一类型DCM动物模型所选实验动物、实验用药及其单次或累积剂量、给药方式、造模周期等均有差异,中西医临床吻合度水平参差不齐,同一模型中医临床吻合度普遍较西医临床吻合度低。此外,DCM动物模型成模标准多以西医理论为基础,而中医证候模型辨证标准及四诊信息采集标准尚未规范统一,未来有待建立稳定、均一、临床吻合度高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为DCM机制研究和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中西医结合 病证结合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灸治疗阳虚血瘀水停证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被引量:5
18
作者 蔡小静 黄永莲 +1 位作者 周菲 汤献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021-2026,共6页
目的探讨脐灸治疗阳虚血瘀水停证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心病科住院的80例辨证为阳虚血瘀水停证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完成治疗40... 目的探讨脐灸治疗阳虚血瘀水停证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心病科住院的80例辨证为阳虚血瘀水停证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完成治疗40例)和观察组(40例,完成治疗40例)。对照组接受标准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则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脐灸治疗。治疗10 d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NYHA心功能分级、心脏彩超指标(包括LVEF、LVEDD、LVESD)、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中医证候积分,监测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3.865,P=0.049)。两组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NT-proBNP、LVEF、LVEDD、LVESD、6分钟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的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都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幅度超过了对照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出现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低血压、皮肤过敏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脐灸治疗阳虚血瘀水停证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脐灸 阳虚血瘀 心力衰竭 生活质量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振蕴治疗慢性失眠的用药特点 被引量:3
19
作者 牟雷 马华萍 +4 位作者 吴彬 于珊珊 胡文悦 郑聪榆 韩振蕴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19,I0001,共6页
目的分析韩振蕴治疗慢性失眠的用药规律及特点。方法收集并整理韩振蕴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处方,建立数据库,将纳入的有效处方运用R语言进行分析,应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总结其用药规律。结果最终获得处方399首,... 目的分析韩振蕴治疗慢性失眠的用药规律及特点。方法收集并整理韩振蕴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处方,建立数据库,将纳入的有效处方运用R语言进行分析,应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总结其用药规律。结果最终获得处方399首,涉及中药151味,使用频次前10的药物为炙甘草、酸枣仁、柴胡、当归、党参、茯神、白术、木香、龙骨、牡蛎,药性以平、温居多,药味以甘、苦居多,归经以脾、心、肝为主,功效主要为补虚安神。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药物是“茯神→酸枣仁”,核心组合为“酸枣仁+炙甘草→当归”。聚类分析获得功效分别为宁心安神、疏肝理气等8个药物组合。结论韩振蕴治疗慢性失眠主要从心、脾、肝三脏论治,治法以益气健脾、疏肝解郁、养血安神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失眠 用药特点 R语言 韩振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背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20
作者 高超 杨金果 +1 位作者 朴婧羽 汤献文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5-358,共4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3岁,因“间断心悸1年余”于2022年11月27日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无胸痛、头晕等其他不适,自述经过休息约10 min后症状逐渐缓解,但1年余以来上述症状多次出现。既往无心律失常、心肌炎、先天性心脏...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3岁,因“间断心悸1年余”于2022年11月27日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无胸痛、头晕等其他不适,自述经过休息约10 min后症状逐渐缓解,但1年余以来上述症状多次出现。既往无心律失常、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杂音 胸痛 直背综合征 扁平胸 心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