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绝经期抑郁障碍中医药治疗患者报告结局量表及其理论模型的构建研究
1
作者 马华萍 李红培 +5 位作者 胡文悦 胡玉立 牟雷 武越 陈润铭 韩振蕴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9期3703-3710,共8页
背景围绝经期抑郁障碍(PDD)是发生在绝经前后的一种严重情绪障碍,中医药治疗PDD具有整体调节、辨证论治等优势,但目前缺乏专用的中医药治疗PDD疗效评价工具。目的引入患者报告结局(PROs),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构建PDD-PROs量表及其理论模型... 背景围绝经期抑郁障碍(PDD)是发生在绝经前后的一种严重情绪障碍,中医药治疗PDD具有整体调节、辨证论治等优势,但目前缺乏专用的中医药治疗PDD疗效评价工具。目的引入患者报告结局(PROs),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构建PDD-PROs量表及其理论模型。方法2022年4—6月,使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建库至2022-04-17发表的中医药治疗PDD相关文献,并进行文献分析;2022年9—11月,选取2017年1月—2022年8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门诊就诊的136例PDD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自拟访谈提纲对PDD患者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化访谈,建立条目池;筛选并建立PDD相关多学科专家咨询小组,2022年12月开始进行3轮Delphi法专家论证。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23篇,涉及5类12个PPD结局评价量表;回顾性病历分析与患者访谈结果显示,PPD临床症状累计出现频次为1465次,共涉及176个临床症状,经3轮Delphi法专家论证后,最终形成包含4个维度(心理维度、生理维度、社会维度、整体评价)43个条目的PDD中医PROs量表及理论模型。结论本研究引入国际上应用较为成熟的PROs,运用文献分析法、病历回顾法、患者访谈法等构建条目池,通过3轮Delphi法专家论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成功构建PDD-PROs量表及其理论模型,可供中医药治疗PDD疗效评价研究等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围绝经期 中医精神疾病 患者报告结局评价 模型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权变组织理论的县级公立中医医院治理 被引量:1
2
作者 尹然 焦楠 +1 位作者 杨子涵 谭曦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4,共4页
县级公立中医医院作为卫生医疗体系中的一环,起到承接大型综合医院和引领乡镇医院的重要作用。因此,县级公立中医医院的独特定位及学科特性要求其具有一定“韧性”,以面对外界风险和不确定性。作者基于系统权变组织理论,从物理韧性维度... 县级公立中医医院作为卫生医疗体系中的一环,起到承接大型综合医院和引领乡镇医院的重要作用。因此,县级公立中医医院的独特定位及学科特性要求其具有一定“韧性”,以面对外界风险和不确定性。作者基于系统权变组织理论,从物理韧性维度、组织结构韧性维度、经济技术韧性维度、社会心理韧性维度和管理韧性维度5个方面表现为县级公立中医医院韧性治理的维度,并提出相应韧性治理路径,以期提升县级公立中医医院应对风险挑战和复杂环境的能力,进而实现县级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治理 系统权变理论 公立医院 县级中医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世平运用中医药全周期(预防-治疗-康养)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策略经验介绍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博文 马贵萍 +2 位作者 蔡志敏 李晓斌 胡世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34,共3页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生蔓延以来,胡世平一直积极投身于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工作。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其阐释为主要以风寒湿热虚为主。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治,胡世平提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康...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生蔓延以来,胡世平一直积极投身于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工作。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其阐释为主要以风寒湿热虚为主。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治,胡世平提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康养的三步走诊疗策略。并且依据深圳市气候变化特点、人群禀赋体质差异,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预防期、治疗期以及康养期,分别制定出疫毒清散、清瘟散和瘟热清散系列方以及新冠康养系列方,覆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预防、治疗、康养全周期全过程。事实证明,胡世平运用中医药全周期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诊疗策略,不仅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初期有限的时间和区域内有效控制了疫情的蔓延,同时在治疗期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症状,更在康养阶段极大提升了患者的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中医药 经验 治未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某中医院患者血液标本分离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 被引量:2
4
作者 郑煦韬 张日妹 +3 位作者 段穷 林珊如 唐佳玲 尹凌凡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2-447,共6页
目的了解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住院患者血液标本的细菌分布特点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2年该院血液标本分离细菌及其药敏结果。结果分离自血液标本的细菌共91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为575株(63.2%)、革兰阳性菌为335株(3... 目的了解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住院患者血液标本的细菌分布特点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2年该院血液标本分离细菌及其药敏结果。结果分离自血液标本的细菌共91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为575株(63.2%)、革兰阳性菌为335株(36.8%)。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占检出率前5位。5年间,血培养阳性标本中未发现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菌株。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为11.8%。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的检出率分别为16.7%、75.0%和55.5%,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亦未发现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结论该院分离自血液标本的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分离菌种较多,并已经发现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产生耐药,应加强血液标本和感染部位标本的送检,并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掌握其耐药特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耐药菌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分离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配置水平空间差异及分布动态 被引量:1
5
作者 阮智慧 钱爱兵 +4 位作者 盛怡茗 卓扬凯 时孝春 张沛 王大壮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7-72,共6页
目的:分析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配置的空间差异和分布动态演进,为制定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优化配置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构建2012-2021年30个省份的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的面板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探究中医医院卫生技术... 目的:分析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配置的空间差异和分布动态演进,为制定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优化配置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构建2012-2021年30个省份的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的面板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探究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的空间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过程。结果:2012-2021年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配置水平存在空间差异,差异整体呈缩小态势。东部区域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的配置水平最高,增速最慢、区域内差异最大;中部区域的增速较慢、配置水平较低、区域内差异最小;西部区域增速最快、配置水平最低、区域内差异较大。东部与西部的区域间差异最大,东部与中部的区域间差异最小。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是超变密度。结论: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配置水平的总体差异在缩小,其非均衡性有所减弱,为此,建议完善体制机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激活政策存量并兼顾政策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医院 卫生技术人员配置 区域差距 分布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药免疫调控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晓斌 刘博文 +2 位作者 李峰 苏晓鹏 胡世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908-2913,共6页
慢性乙型肝炎(CHB)仍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目前CHB的治疗以核苷(酸)类似物及干扰素为主,无法达到功能性治愈。CHB的发生发展与宿主免疫功能的失调密切相关,因此调节宿主免疫成为治疗CHB的关键环节。近年来研究表明中医药可通过... 慢性乙型肝炎(CHB)仍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目前CHB的治疗以核苷(酸)类似物及干扰素为主,无法达到功能性治愈。CHB的发生发展与宿主免疫功能的失调密切相关,因此调节宿主免疫成为治疗CHB的关键环节。近年来研究表明中医药可通过调节宿主的免疫功能起到治疗CHB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中医理论与免疫的关系,对CHB中医药免疫调控治疗的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进行概述以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CHB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中医药疗法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7年-2017年中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相关中医药中文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林晓生 王海燕 +2 位作者 张震 刘汉娇 赵颖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2-178,共7页
目的通过对1987年-2017年公开发表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相关中医药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总结研究经验并为拟定未来研究重点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万方、CNKI、维普数据库,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整理文献发表信息。结果检索出6324篇文献,清洗后剩... 目的通过对1987年-2017年公开发表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相关中医药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总结研究经验并为拟定未来研究重点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万方、CNKI、维普数据库,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整理文献发表信息。结果检索出6324篇文献,清洗后剩余2679篇,文献的总体趋势为波浪式上升,与人口老龄化呈基本线性关系。其中《中国骨质疏松杂志》发表文献数量最多,布拉德福分区中核心区杂志均为中医骨科类和中医综合类杂志。高频关键词主要涉及实验研究及其中医药治疗方法,其中涉及到的治疗方法以补肾相关热度最高,单独的治疗方法中以补肾法为主,其次是活血化瘀、健脾、益气;不同的治疗方法联用以补肾法与活血化瘀联用最多,其次为健脾与补肾联用,与笔者进行的补肾法防治骨质疏松症研究结果相吻合。结论骨质疏松症中医相关研究数量在快速增长,但是目前仍然未能形成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建议进一步加大数据挖掘领域的投入,提高中医临床研究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促进确有疗效的中医临床经验的传播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中医中药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名中医胡世平临证应用附子半夏组合验案分享
8
作者 刘博文 李晓斌 +5 位作者 仪凡 马贵萍 李峰 庞旭 冉云 胡世平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4,共3页
附子与半夏同用一直被视为中药配伍“十八反”中禁忌,但随着有关附子与半夏更多研究的考证与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附子与半夏配伍相反的观点也迎来了挑战。导师胡世平教授认为附子与半夏配伍相反需要重新审视与定义,并强调附子与半... 附子与半夏同用一直被视为中药配伍“十八反”中禁忌,但随着有关附子与半夏更多研究的考证与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附子与半夏配伍相反的观点也迎来了挑战。导师胡世平教授认为附子与半夏配伍相反需要重新审视与定义,并强调附子与半夏配伍为刚药之属,具有通阳驱浊、祛寒散结、宣气止痛之功,其临床应用附子与半夏组合治疗以“寒积”“痰饮”“气结”为主的病证:泄泻、久咳、耳鸣,不仅未表现出不良反应,而且疗效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反 附子 半夏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TORC1/SREBP1/SCD1信号通路探讨柴芪益肝颗粒含药血清对肝癌HepG2细胞铁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马贵萍 刘博文 +5 位作者 李晓斌 李峰 庞旭 冉云 陈文林 胡世平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05-1309,共5页
目的探讨柴芪益肝颗粒对肝癌HepG2细胞铁死亡的调控作用。方法制备柴芪益肝颗粒大鼠含药血清,常规培养HepG2细胞,采用CCK-8法筛选最佳干预浓度及时间。设置空白血清对照组、索拉非尼组、RSL3组(铁死亡诱导剂)、柴芪益肝颗粒含药血清组、... 目的探讨柴芪益肝颗粒对肝癌HepG2细胞铁死亡的调控作用。方法制备柴芪益肝颗粒大鼠含药血清,常规培养HepG2细胞,采用CCK-8法筛选最佳干预浓度及时间。设置空白血清对照组、索拉非尼组、RSL3组(铁死亡诱导剂)、柴芪益肝颗粒含药血清组、RMC-5552组(mTORC1抑制剂)、CCT007093组(mTORC1激动剂)及CCT007093+柴芪益肝颗粒含药血清组,按照分组进行干预后,ELISA法检测细胞内MDA、GSH水平,荧光探针检测细胞Fe^(2+)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线粒体结构,RT-qPCR法检测铁死亡相关基因mTOR、SREBP1、SCD1、GPX 4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mTOR、p70S6K磷酸化水平与SREBP1、SCD1、GPX4蛋白表达。结果30%柴芪益肝颗粒含药血清干预细胞48 h时,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最佳。与空白血清对照组比较,索拉非尼组、RSL3组、柴芪益肝颗粒含药血清组及RMC-5552组HepG2细胞GSH水平降低(P<0.05),MDA、Fe^(2+)水平升高(P<0.05),线粒体结构呈铁死亡改变,mTOR、p70S6K、SREBP1、SCD1、GPX4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结论柴芪益肝颗粒含药血清可促进肝癌HepG2细胞铁死亡,其作用机制与抑制mTORC1/SREBP1/SCD1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芪益肝颗粒 含药血清 肝细胞癌 铁死亡 mTORC1/SREBP1/SCD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肝方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肝癌大鼠的抗癌作用及机制:基于激活Hippo/YAP通路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添力 王一民 +3 位作者 孙童 刘绪 黄胜 冉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9-809,共11页
目的探讨正肝方通过调控Hippo/YES-相关蛋白同源癌蛋白(YAP)信号通路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的肝癌大鼠模型的抗癌作用及对肝癌潜在的抑制机制。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造模组(n=70)。造模组通过连续12周腹腔注射D... 目的探讨正肝方通过调控Hippo/YES-相关蛋白同源癌蛋白(YAP)信号通路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的肝癌大鼠模型的抗癌作用及对肝癌潜在的抑制机制。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造模组(n=70)。造模组通过连续12周腹腔注射DEN(50 mg/kg)建立肝癌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槐耳颗粒,4 g/kg)、正肝方低、中、高剂量组(2、4、8 g/kg),n=10。各组接受相应药物干预,1次/d,持续17周。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仅灌喂等量纯水。观察大鼠生存状况和生存率,并测定体质量、肝脏指数、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观测大鼠肝脏组织的形态变化。通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组织中YAP及p-YAP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组织中Hippo/YAP通路中YAP、p-YAP、MST1、LATS1和p-LATS1等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生存状况较差,生存率降低,体质量、肝脏指数、脾脏指数升高(P<0.01),胸腺指数降低(P<0.05)。正肝方治疗后,肝脏指数、脾脏指数降低(P<0.05),胸腺指数升高(P<0.01)。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及HE染色结果表明,模型组肝小叶结构受损,肝细胞排列紊乱,正肝方治疗后这些病理变化得到改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在正肝方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中,YAP的阳性表达水平逐渐减弱,且与正肝方的剂量呈负相关(P<0.01);而p-YAP的阳性表达则逐渐增强(P<0.01),且与正肝方的剂量呈正相关(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在接受正肝方治疗的各剂量组中,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YAP蛋白表达水平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而降低(P<0.001),p-YAP的阳性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尤其在高剂量组中这一变化更为明显(P<0.001);正肝方各剂量组及槐耳颗粒组治疗组的组织中MST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同时,正肝方用药组的组织中,LATS1和p-LATS1蛋白的水平也明显升高,且与正肝方的剂量呈正相关。结论正肝方可以通过调节激活Hippo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上调MST1蛋白表达,激活LATS1,活化的LATS1进而调控下游靶点YAP表达,将其磷酸化,降低其含量,从而抑制到肝癌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肝方 肝癌 Hippo/YAP通路 作用机制 二乙基亚硝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苁蓉舒痉颗粒对帕金森病小鼠的影响
11
作者 王志汕 钟佳男 +7 位作者 陈凯丽 李茜羽 梁永辉 陈淑娇 陈则钢 陈晓雯 蔡晶 肖绍坚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9-567,共9页
目的:研究苁蓉舒痉颗粒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海马DJ-1蛋白表达、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苁蓉舒痉颗粒治疗PD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8只C57BL/6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和造模组48... 目的:研究苁蓉舒痉颗粒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海马DJ-1蛋白表达、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苁蓉舒痉颗粒治疗PD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8只C57BL/6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和造模组48只,造模组小鼠经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PD模型,将造模成功小鼠分为模型组、苁蓉舒痉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1只。造模成功后,苁蓉舒痉颗粒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86、371、742 mg/mL苁蓉舒痉颗粒溶液,以0.01 mL/g灌胃,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14 d。给药第14 d后开始取材。在给药前和给药第7、14天进行悬挂实验、爬杆实验观察小鼠行为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黑质TH阳性细胞和海马DJ-1阳性细胞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海马DJ-1、AKT、PI3K、P-AKT、P-PI3K蛋白表达,qPCR法检测小鼠海马DJ-1、PI3K、AKT mRNA表达。结果:造模后及给药第7、14天,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悬挂实验评分低(P<0.05);给药第14天,与模型组比较,苁蓉舒痉颗粒组悬挂实验评分高(P<0.05)。给药前及给药第7天各造模组悬挂实验评分皆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各造模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药第14天,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与正常组、低剂量组比较悬挂实验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悬挂实验评分更高(P<0.05),而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悬挂实验评分更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爬杆实验评分高(P<0.05);给药第14天,与模型组比较,苁蓉舒痉颗粒高剂量组爬杆实验评分低(P<0.05)。给药前各造模组爬杆实验评分皆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各造模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药第7天,高剂量组与正常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比较爬杆实验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爬杆实验评分更低(P<0.05),而低剂量组及中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爬杆实验评分更高(P<0.05),与模型组、高剂量组比较爬杆实验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第14天,高剂量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比较爬杆实验评分更低(P<0.05),而低剂量组、中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高剂量比较爬杆实验评分更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黑质TH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比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苁蓉舒痉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小鼠黑质TH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比高(P<0.05),其中苁蓉舒痉颗粒中、高剂量组黑质TH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比高于低剂量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海马DJ-1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比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苁蓉舒痉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海马DJ-1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比高(P<0.05),且随着苁蓉舒痉颗粒剂量增加,海马DJ-1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比依次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DJ-1 mRNA相对表达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苁蓉舒痉颗粒低、中、高剂量组DJ-1 mRNA相对表达量高(P<0.05);各组AKT、PI3K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苁蓉舒痉颗粒可能通过上调DJ-1 mRNA及蛋白表达,促进AKT、PI3K磷酸化,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缓解氧化应激,改善PD小鼠行为学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苁蓉舒痉颗粒 小鼠 行为学 酪氨酸羟化酶 帕金森氏病蛋白7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参知健脑方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
12
作者 牟雷 朱瑾娴 +3 位作者 吴彬 于珊珊 马华萍 韩振蕴 《特产研究》 2025年第1期79-88,共10页
本研究旨在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探讨参知健脑方治疗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潜在作用机制。试验采用TCMSP、TCMMESH和ETCM平台筛选出参知健脑方中人参、知母、赤芍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DisGeNET和D... 本研究旨在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探讨参知健脑方治疗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潜在作用机制。试验采用TCMSP、TCMMESH和ETCM平台筛选出参知健脑方中人参、知母、赤芍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DisGeNET和DigSee等数据库检索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靶点,然后运用Cytoscape 3.8.0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通过STRING平台得到药物与疾病靶点的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DAVID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对参知健脑方关键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共筛选出参知健脑方的43个活性成分和相应靶点759个,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靶点6314个;获得“药物-疾病”共同靶点584个,关键靶点为AKT1、TNF、CTNNB1、SRC和EGFR。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参知健脑方关键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潜能和活性较好。本研究初步探讨了参知健脑方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多维网络调控机制,为临床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知健脑方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褐斑的中医体质类型与皮损分布及严重程度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王羽侬 林欢儿 +6 位作者 蔡玲玲 张丰川 李流云 张雪 郭丽媛 王莹 王家悦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2677-2681,共5页
目的:探讨黄褐斑患者中医体质与面部皮损分布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黄褐斑患者246例,分析其中医体质类型与皮损分布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不同体质类型的黄褐... 目的:探讨黄褐斑患者中医体质与面部皮损分布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黄褐斑患者246例,分析其中医体质类型与皮损分布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不同体质类型的黄褐斑患者间,其MASI总分分段情况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0~10分中,阳虚质所占比例最多; 10~20中,气郁质所占比例最多; 20~30分及30~40分中,血瘀质所占比例最多。不同体质类型间前额及颏部MAS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左颧、右颧部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体质类型的MASI总分与不同部位MASI分数存在一定相关性,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平和质患者的MASI总分与右颧部的MASI分数相关性最大,血瘀质、气郁质、湿热质、气虚质患者的MASI总分与左颧部的MASI分数相关性最大。未发现黄褐斑患者MASI总分与上颌部及颏部MASI评分相关的要素。结论:黄褐斑患者中医体质分型与皮损发生部位及严重程度评分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仍需要大样本研究及更先进的技术进一步验证不同体质类型对黄褐斑皮损生理特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中医体质 皮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绿色治疗”理念下探讨氩氦刀联合中医外治疗法新模式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鹏 彭昭文 +2 位作者 涂轩 冯高飞 胡凯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2-486,共5页
随着诊疗技术及药物研发的进步,恶性肿瘤疾病的治疗手段日益丰富。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从精准医学到整合医学,肿瘤的治疗模式也在不断地变化升级。传统的治疗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前恶性肿瘤治疗需要,正如方兴未艾的免疫靶向正冲击... 随着诊疗技术及药物研发的进步,恶性肿瘤疾病的治疗手段日益丰富。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从精准医学到整合医学,肿瘤的治疗模式也在不断地变化升级。传统的治疗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前恶性肿瘤治疗需要,正如方兴未艾的免疫靶向正冲击着传统治疗“三板斧”(手术及放化疗)。在肿瘤综合治疗大背景下,探索一种有效、低毒、低损伤、可持续的治疗模式,尤其在晚期肿瘤的治疗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维护患者生存质量为首要目标的肿瘤“绿色治疗”理念,将传统中医外治法进行现代化应用。结合阴阳理论为指导下的氩氦刀微创治疗,以最小的不良反应直接消灭瘤体,又能有效协同降低现代医学治疗的不良反应,从而达到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双重疗效。该文回顾肿瘤“绿色治疗”理念及相关研究,基于真实世界的临床案例佐证氩氦刀联合中医外治法的有效性,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绿色治疗 氩氦刀 中医外治法 治疗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障碍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胡文悦 韩振蕴 +4 位作者 王振亦 常泽 林景峰 马华萍 王育纯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4期1986-1994,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抑郁障碍中医9种体质分布情况,初步明确抑郁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为从体质角度防治抑郁提供一定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纳入抑郁中医体质类型相... 目的:系统评价抑郁障碍中医9种体质分布情况,初步明确抑郁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为从体质角度防治抑郁提供一定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纳入抑郁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文献,应用R软件进行单个率的Meta分析,根据是否患病及程度分亚组应用RevMan 5.3软件分别进行Meta分析,结果以分布率、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表达效应值。结果:共纳入14项研究,10 484例样本。抑郁人群气郁体质占比27%,气虚体质占比26%,阈下抑郁人群气郁体质占比38%,气虚体质占比20%,组间比较气郁质、气虚质抑郁较非抑郁占比高有统计学意义,平和质非抑郁较抑郁占比高有统计学意义,气虚质在中重度抑郁较阈下抑郁分布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文献质量评价总体偏低,存在偏倚风险。结论:气郁质、气虚质是抑郁人群主要体质类型,其与无抑郁人群存在明显差异,气虚质在中重度抑郁人群中更为多见,这可能成为调体质防治抑郁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 抑郁障碍 阈下抑郁 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门诊患者就医体验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38
16
作者 赵颖 李美华 +1 位作者 邱春梅 刘嘉文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3-85,共3页
目的 针对门诊患者的就医体验展开满意度调查,找出医院对外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医院满意度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7—2018年的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每季度随机抽取270名门急诊患者,调查其就医体验过程中的满意度.结果 ... 目的 针对门诊患者的就医体验展开满意度调查,找出医院对外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医院满意度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7—2018年的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每季度随机抽取270名门急诊患者,调查其就医体验过程中的满意度.结果 医院满意度呈上升趋势,重视患者就医体验,对医院满意度提升有促进作用,医疗护理、窗口服务是患者关注的焦点.结论 重视患者就医体验,优化门诊就医流程,建立门诊便民服务中心,完善相关配套,使医院满意度提升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患者 就医体验 满意度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对肝硬化腹水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余学竟 赖国权 +4 位作者 韦翠 刘雪冰 刘谢 吴玉箫 盛庆寿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7-26,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外治法对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CBM、VIP、WanFang data、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全面收集中医外治法联合西医常规与西医常规治疗肝硬化腹水...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外治法对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CBM、VIP、WanFang data、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全面收集中医外治法联合西医常规与西医常规治疗肝硬化腹水的随机、半随机对照试验,用Revman5.30软件对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1篇,其中治疗组1274例患者,对照组120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外治法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或联合中药内服)在总有效率[OR(95%CI)=2.96(2.05,4.27)]、AST[MD=-10.60,95%CI(-12.37,-8.83)]、体质量[MD=-5.07,95%CI(-6.25,-3.88)]、复发率[OR=0.36,95%CI(0.22,0.60)]方面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或联合中药内服);并且在ALT[MD=-15.28,95%CI(-19.40,-11.16)]、TBIL[MD=-9.34,95%CI(-11.39,-7.29)]、ALB[MD=3.92,95%CI(3.03,4.81)]、腹水深度[MD=-1.96,95%CI(-2.50,-1.41)]、腹围[MD=-6.44,95%CI(-7.88,-5.01)]、24 h尿量[MD=423.41,95%CI(258.92,487.90)]、血清钠[MD=3.54,95%CI(1.13,5.95)]、中医证候积分[MD=-3.61,95%CI(-2.54,-0.63)]方面优于常规西医治疗(或联合中药内服)。结论中医外治法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有效手段,但仍需更严谨设计的临床试验以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外治法 肝硬化腹水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权变组织理论视阈下我国高校附属医院建设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爔 王枫 +2 位作者 何晨皓 孙付童语 谭曦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7-30,共4页
高校附属医院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社会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同时还承担高校医学人才培养任务。然而目前随着高校附属医院建设的快速发展,也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因此,探索并构建合理的高校附属医... 高校附属医院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社会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同时还承担高校医学人才培养任务。然而目前随着高校附属医院建设的快速发展,也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因此,探索并构建合理的高校附属医院建设和管理模式,是当前推进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基于系统权变理论视角,初步分析高校附属医院的组织构建、技术系统和组织行为,对高校附属医院的建设及管理提出建议,为完善医学教育体系、提升医学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附属医院 系统权变理论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脾止泻方结合神阙灸治疗小儿泄泻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冬梅 周维维 +4 位作者 任耀全 周黎黎 韩娟 杨志华 魏剑翔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1-194,共4页
目的观察运脾止泻方结合神阙灸治疗小儿泄泻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合计纳入79例泄泻患儿(2020年7月—2022年10月)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参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39例、40例,参照组患儿采取基础治疗+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参照组治... 目的观察运脾止泻方结合神阙灸治疗小儿泄泻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合计纳入79例泄泻患儿(2020年7月—2022年10月)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参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39例、40例,参照组患儿采取基础治疗+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运脾止泻方及神阙灸治疗,数据观察:患儿临床疗效、止泻时间及腹痛消失时间、大便正常时间、大便质地及大便质量、大便性状评分、治疗前后患儿中医证候(大便稀薄、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等)积分变化、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变化、治疗前后患儿肠道菌群(肠球菌、酵母真菌、乳杆菌)变化情况、用药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患儿家属治疗满意率。结果参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2.05%(32/39),低于观察组患儿97.50%(39/40),P<0.05;与参照组患儿比较,观察组止泻时间及腹痛消失时间、大便正常时间均更短,大便质地及大便质量、大便性状评分均更佳,P均<0.05;两组患儿治疗前中医证候(大便稀薄及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等)积分及CRP水平比较,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中医证候(大便稀薄及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等)积分、CRP水平均改善,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中医证候(大便稀薄及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等)积分、CRP水平优于参照组患儿,P<0.05;治疗前各组患儿肠道菌群(肠球菌、酵母真菌、乳杆菌)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儿肠球菌与乳杆菌均显著上升,而酵母真菌均下降,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肠球菌与乳杆菌数量多于参照组,酵母真菌比参照组少,P<0.05;观察组患儿无不良反应(0.00%),参照组出现1例呕吐(2.56%),可自行缓解,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率(97.50%,39/40)显著高于参照组患儿家属满意率(82.05%,32/39),P<0.05。结论运脾止泻方结合神阙灸治疗小儿泄泻临床效果显著,可较好改善患儿肠道菌群情况,从而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治疗安全可靠,患儿家属较为认可,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泄泻 运脾止泻方 神阙灸 蒙脱石散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情志问题与肝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琰 杜丽红 +2 位作者 吴朦 王枫 谭曦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495-2501,共7页
目的:通过调查男性人群生活习惯、抑郁情绪、焦虑情绪、自尊水平等,分析男性情志问题与肝的关系,为制定男性情志问题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共纳入2023年3—5月符合标准的男238例,通过问卷调查方式采集基本信息、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 目的:通过调查男性人群生活习惯、抑郁情绪、焦虑情绪、自尊水平等,分析男性情志问题与肝的关系,为制定男性情志问题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共纳入2023年3—5月符合标准的男238例,通过问卷调查方式采集基本信息、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自尊量表等资料。结果:基本信息显示,调查对象以中青年男性为主,超重及肥胖者占59.7%,喜咸、喜辛辣和喜炙烤者偏多,47.1%有胃肠问题,17.6%有心脏问题,47.9%有睡眠问题,42.9%的男性基本不运动,男性疾病情况显示前列腺炎者14.3%、前列腺增生者4.6%、早泄者10.1%。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总分异常者有169例(71.0%),抑郁情绪异常者173例(72.7%),焦虑情绪异常者152例(63.9%),肝经证候异常者134例(56.3%)。在年龄、寒热、喜咸、喜炙烤、睡眠、运动、心脏问题、胃肠问题、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阳痿等维度,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情绪、焦虑情绪与肝经证候因子正相关;自尊水平与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总分、抑郁情绪、焦虑情绪、肝经证候因子负相关。结论:男性情志问题与肝的关系密切,调节男性情志应以改善生活习惯、疏肝解郁为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情志 问卷调查 肝脏象情绪量表 自尊量表 生活习惯 疏肝解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