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唐容川“中西汇通”肝脏理论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被引量:7
- 1
-
-
作者
尉万春
李成卫
王庆国
-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金匮教研室
-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1期1658-1661,共4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基于"肝藏血主疏泄"的脏象理论研究(编号:2011CB505100)
-
文摘
唐容川是早期倡导中西汇通的著名医家,在西医学的传入对中医学产生巨大冲击的历史背景下,唐容川立足中医基本理论,借鉴西医学重要生理病理学机理,重新诠释了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功能,是中西汇通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脏腑结构决定功能,有相应的形质才会产生相应的气化功能,并且对"肝藏血,主疏泄"这一肝脏功能有独特的认识,这对后世《中医基础理论》中脏象理论的形成产生的重要影响。立足学术历史演变,阐释唐容川在中西汇通视角下肝脏理论的形成过程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从而归纳出唐容川所构建的肝脏理论结构和学术特点,为今后中医理论的发展提供借鉴。
-
关键词
唐容川
肝理论
形质
气化
-
Keywords
Tang Rongchuan
Liver theory
Form and quality
Qi transformation
-
分类号
R256.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