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iteSpace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宋昕 岳利峰 +2 位作者 陈颖 图娅 姜会梨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6,I0002,I0003,共8页
目的通过分析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研究,总结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以期助力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试验和基础研究。方法检索时间在2005—2021年,收录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Pu... 目的通过分析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研究,总结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以期助力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试验和基础研究。方法检索时间在2005—2021年,收录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PubMed数据库的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文献,相关信息的可视化分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1041篇,英文文献31篇。其中,发文量在2021年达到峰值,中文文献核心作者有42位,英文文献发文量最高为2篇的有10位作者,研究团队以核心作者为研究主力带动团队发展,研究机构间存在一定联系。中文文献关键词出现频率较高的有卒中后抑郁、针刺、抑郁、脑卒中、电针等,英文文献关键词出现频率较高的有卒中后抑郁、针刺、抑郁、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等。中文文献共形成15个关键词聚类,英文文献共形成5个关键词聚类。关键词突现和时线分析共同体现了该领域的发展脉络和研究趋势。结论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研究成果相对成熟稳定,未来研究热点可能在针刺结合其他疗法改善信号通路、神经递质表达方面有进一步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卒中后抑郁 PSD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肠道菌群紊乱视角探讨疏肝和胃防治抑郁症的思路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凌威 郑入文 +3 位作者 图娅 王瑜 陈璐 姜会梨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1-495,共5页
抑郁症是当代重大精神疾患,肝胃不和是其重要的中医病机。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紊乱与抑郁症发病具有一定相关性,而中医“肝”和“胃”功能与肠道菌群的功能特性具有许多共通之处。研究表明,肝胃不和的本质可能与肠道菌群紊乱有关,... 抑郁症是当代重大精神疾患,肝胃不和是其重要的中医病机。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紊乱与抑郁症发病具有一定相关性,而中医“肝”和“胃”功能与肠道菌群的功能特性具有许多共通之处。研究表明,肝胃不和的本质可能与肠道菌群紊乱有关,临床多采用疏肝和胃法不仅能有效改善焦虑抑郁的症状,缓解精神障碍,还可调节肠道菌群功能。本文拟从肠道菌群紊乱的角度,探讨疏肝和胃法论治抑郁症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抑郁症的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肝胃不和 肠道菌群 疏肝和胃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单胺类神经递质 细胞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取穴特点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嘉悦 图娅 +4 位作者 辛随成 梁腾霄 唐春梅 徐才钦 姜会梨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7期2451-2455,2463,共6页
目的:针对针刺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取穴处方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分析针刺取穴规律,旨在为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医治提供依据。方法:整理2019年12月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摘录穴位处方,形成Excel数据库,分析文献中针刺处方特点。结果:现... 目的:针对针刺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取穴处方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分析针刺取穴规律,旨在为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医治提供依据。方法:整理2019年12月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摘录穴位处方,形成Excel数据库,分析文献中针刺处方特点。结果:现代针刺治疗重症肌无力使用频次最高的穴位依次为足三里、攒竹、合谷等;选用最多的特定穴为五腧穴、原穴以及合穴;选取的穴位主要集中在膀胱经、督脉、胃经;配穴上以三部配穴为主,远端配穴及局部取穴也较为重视;Osserman分型下的选穴各有其特点。结论:近代医家治疗重症肌无力多为“三部配穴”,重视“治痿独取阳明”及“调摄阴阳”的理论,可指导针灸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针刺 穴位 取穴规律 归经 配穴方法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取穴特点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梁毓恬 图娅 +2 位作者 李亚欢 戚思民 姜会梨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173-1177,共5页
目的:探究临床针刺治疗抑郁症的取穴特点。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公开发... 目的:探究临床针刺治疗抑郁症的取穴特点。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公开发表关于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录入Excel数据库,运用SPSS Statistics 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显示,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取穴腧穴使用频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百会、太冲、印堂;腧穴归经主要集中为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厥阴肝经;最常用的特定穴依次为五输穴、原穴及交会穴;证型出现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肝郁证、心脾两虚证、肝肾阴虚证;处方以多穴配伍为主,配伍方法以远近配穴为主;针刺方法以单纯毫针针刺为最,其次为单纯电针。结论:针刺治疗抑郁症取穴集中为百会、太冲、印堂,主要以远近配穴法多穴配伍为主,推荐使用督脉腧穴、膀胱经背俞穴及肝经原穴,可为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针刺 十四经 经外奇穴 特定穴 取穴特点 腧穴配伍规律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