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系统权变组织理论的县级公立中医医院治理 被引量:1
1
作者 尹然 焦楠 +1 位作者 杨子涵 谭曦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4,共4页
县级公立中医医院作为卫生医疗体系中的一环,起到承接大型综合医院和引领乡镇医院的重要作用。因此,县级公立中医医院的独特定位及学科特性要求其具有一定“韧性”,以面对外界风险和不确定性。作者基于系统权变组织理论,从物理韧性维度... 县级公立中医医院作为卫生医疗体系中的一环,起到承接大型综合医院和引领乡镇医院的重要作用。因此,县级公立中医医院的独特定位及学科特性要求其具有一定“韧性”,以面对外界风险和不确定性。作者基于系统权变组织理论,从物理韧性维度、组织结构韧性维度、经济技术韧性维度、社会心理韧性维度和管理韧性维度5个方面表现为县级公立中医医院韧性治理的维度,并提出相应韧性治理路径,以期提升县级公立中医医院应对风险挑战和复杂环境的能力,进而实现县级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治理 系统权变理论 公立医院 县级中医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发展历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芳 翟双庆 +2 位作者 胡鑫悦 袁娜 焦楠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6-11,共6页
课程设置对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文献研究,回顾中医高等教育自1956年起的课程设置情况,全面梳理了中医学专业五年制必修课程设置情况,分为艰难开拓、全面发展、医教协同创新发展三个阶段,对2012年以后设置的中医学专业“5+... 课程设置对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文献研究,回顾中医高等教育自1956年起的课程设置情况,全面梳理了中医学专业五年制必修课程设置情况,分为艰难开拓、全面发展、医教协同创新发展三个阶段,对2012年以后设置的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和九年制必修课程设置情况也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发现,随着课程体系的不断改革,必修课学时数逐渐减少,兼顾学生个性需求,注重综合能力培养;中医类课程学时数相对减少,但仍占主要课程类别;课程体系建设重点由关注课程学时数量转向关注课程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专业 课程设置 人才培养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教材历史沿革与建设探讨
3
作者 纪刘岩 翟双庆 +2 位作者 徐婷婷 袁娜 焦楠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3-67,共5页
教材不仅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知识传递载体、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高等院校开展教学任务的重要工具。按照时期划分教材的发展阶段,分析中医药高等教育第一至十一版统编教材的历史背景、内容特点,以此了解中医教材的历史沿革,并采... 教材不仅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知识传递载体、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高等院校开展教学任务的重要工具。按照时期划分教材的发展阶段,分析中医药高等教育第一至十一版统编教材的历史背景、内容特点,以此了解中医教材的历史沿革,并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视角,从中医教材建设的深层结构、路径依赖和动力机制三个方面分析其演变规律,为中医教材的深层次研究开辟了新思路、新视野。有利于提升教材质量的同时,对丰富中医药高等教育统编教材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教材 中医教育 历史沿革 历史制度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心理辅导对中国女性围产期抑郁症防治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杜兴梅 邓春燕 +5 位作者 闻萱 杨中婷 叶卿云 陈莹 邓睿 黄源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11-1016,1027,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在中国开展的团体心理辅导对围产期抑郁症的防治效果,为促进孕产妇人群心理健康的措施筛选和保障母婴安全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中检索自建库至2021年11月... 目的系统评价在中国开展的团体心理辅导对围产期抑郁症的防治效果,为促进孕产妇人群心理健康的措施筛选和保障母婴安全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中检索自建库至2021年11月6日止在中国女性中采用团体心理辅导防治围产期抑郁症的干预研究。由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采用Stata 15.1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探讨合并效应的异质性来源和亚组间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研究对象共2022例。合并效应结果显示,团体心理辅导能减轻孕产妇抑郁症状(SMD=-0.54,95%CI:-0.73~-0.36),提升人际关系(SMD=-1.42,95%CI:-1.72~-1.12),改善焦虑症状(SMD=-3.01,95%CI:-5.36~-0.66)。其中,对围产期抑郁症的防治效果,相较于干预结束时(SMD=-0.48,95%CI:-0.84~-0.12)和干预后2个月内(SMD=-0.60,95%CI:-0.89~-0.32),在干预后3个月达到最优(SMD=-0.77,95%CI:-1.07~-0.47),并持续至干预后6个月(SMD=-0.23,95%CI:-0.45~-0.01)。亚组分析发现,高质量研究、线下实施干预、与常规护理为对照的干预效应更好;而不同研究设计、研究对象、干预人员在亚组间的干预效应没有差异。结论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缓解孕产妇的抑郁症状,干预效果至少持续6个月;同时,团体心理辅导对孕产妇的焦虑症状、人际关系也有明显改善,但团体心理辅导对围产期抑郁症的长期防治效果仍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心理辅导 围产期抑郁症 孕产妇 干预研究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