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赵迎盼 唐旭东 +1 位作者 李振华 李保双 《环球中医药》 CAS 2009年第6期470-476,共7页
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属于现代西医学范畴。近年来,随着中西医学的不断发展与碰撞、交融,现代中医对GERD的认识不断深入。许多学者采用中医药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药研... 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属于现代西医学范畴。近年来,随着中西医学的不断发展与碰撞、交融,现代中医对GERD的认识不断深入。许多学者采用中医药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药研究方面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中医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药胜湿”的临床应用探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赵永鑫 刘南阳 +1 位作者 裴卉 李浩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2336-2338,共3页
“风药胜湿”理论源于秦汉,成于金元,经过历代医家的完善补充,“风药胜湿”理论日趋完善,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的诊疗中。金元医家李东垣运用“药类法象”的思想,将《内经》中“风胜湿”引入临床,确立了“风药胜湿”理论。该理论... “风药胜湿”理论源于秦汉,成于金元,经过历代医家的完善补充,“风药胜湿”理论日趋完善,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的诊疗中。金元医家李东垣运用“药类法象”的思想,将《内经》中“风胜湿”引入临床,确立了“风药胜湿”理论。该理论作为中医五行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医“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和模式。本文讨论的“风药胜湿”中风药,所指为“药中味薄者”,即现代意义上的狭义风药。“风药胜湿”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风药健脾、风药升阳、风药宣肺、风药开玄、风药增效五个方面。风药升散之性易耗气伤阴,损人元气,使用时应注意配伍和用药时长,以求祛邪而不伤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药 脾胃论 药类法象 风能胜湿 玄府 柴胡 升麻 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大学生辨体施膳智能保健APP的设计研究
3
作者 姚子昂 王菁 +4 位作者 孙晨耀 彭红叶 尹春园 翟兴 王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6期148-151,共4页
针对女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亚健康问题,设计开发了辨体施膳智能保健APP。该APP可以根据用户的信息进行智能分析,首先辨别用户的体质分型,然后从"药茶-药膳糕点-药膳汤煲-膳后调护-起居建议"五个方面反馈给用户一套系统而具体可... 针对女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亚健康问题,设计开发了辨体施膳智能保健APP。该APP可以根据用户的信息进行智能分析,首先辨别用户的体质分型,然后从"药茶-药膳糕点-药膳汤煲-膳后调护-起居建议"五个方面反馈给用户一套系统而具体可行的药膳保健方案。实践证明,辨体施膳智能保健APP可以帮助女大学生正确地进行药膳食疗调理,起到保健、消除亚健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大学生 亚健康 辨体施膳 智能保健A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从调肝理脾化痰论治纤维肌痛综合征
4
作者 叶婉婷 王文乾 +1 位作者 曹宇 裴卉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2329-2331,共3页
中医观点认为,纤维肌痛综合征与肝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尤其强调“痰”作为核心病理因素。本文深入探讨肝脾失调化痰的病机理论,围绕“怪病多痰”“痰阻少阳、影响睡眠”“痰邪有碍阳气养神、阳虚易生痰”“膀胱气化不行则生痰邪”“痰... 中医观点认为,纤维肌痛综合征与肝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尤其强调“痰”作为核心病理因素。本文深入探讨肝脾失调化痰的病机理论,围绕“怪病多痰”“痰阻少阳、影响睡眠”“痰邪有碍阳气养神、阳虚易生痰”“膀胱气化不行则生痰邪”“痰邪蒙蔽心脑窍道、扰乱神志情绪”展开论述,指出脾为生痰之源,肝失调则助痰邪归位,两者共同作用于纤维肌痛综合征的发病过程。基于这一理论,本文提出调肝理脾化痰为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关键策略,并详细阐述了治脾与治肝的具体方法,以及化痰在治疗中的持续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肌痛综合征 肌痹 筋痹 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本虚”论治难治性过敏性紫癜思路浅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文乾 万盈盈 +3 位作者 孙文婷 杨家熙 王皓男 寇秋爱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8期1427-1430,共4页
中医认为“风、湿、热、毒、瘀、虚”为过敏性紫癜主要病理因素,多从祛邪、清热、利湿、解毒等标实方面论治为主。而对于难治性过敏性紫癜,其反复发作、久病难愈甚则累及肾脏之根本在于本虚。卫气肥腠理、司开合,卫虚则易感风湿外邪,令... 中医认为“风、湿、热、毒、瘀、虚”为过敏性紫癜主要病理因素,多从祛邪、清热、利湿、解毒等标实方面论治为主。而对于难治性过敏性紫癜,其反复发作、久病难愈甚则累及肾脏之根本在于本虚。卫气肥腠理、司开合,卫虚则易感风湿外邪,令气血失和,血不循经;脾为后天之本,脾虚气不足则脉道失于固摄,劳则即发,又能生湿化毒灼伤血络,缠绵不愈;久则及肾,肾虚封藏、固涩失职,尿频、蛋白尿等变证丛生。因此临证时,应将“扶正”思想贯穿疾病治疗的各个阶段。尽管发作期,症见斑色红肿、皮肤发热,以寒凉之药清热解毒治其标为主,但应中病即止,不可过用伤正,此期反复,邪热之毒伤津耗气,故亦应兼以益气养阴,临证时可予疮疡三两三合生脉饮加减,标本兼治;紫癜消退期应恢复脾升清降浊之功用,杜生湿之源、散已生之湿,同时能益气摄血、培土实卫,此期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旨在从本控制发作;病及于肾,当阴阳兼顾,以六味地黄丸加减,复肾气化、固涩之功,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难治性 血症 成人 本虚 分阶段论治 扶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