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共识的质量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焦睿珉 赵静洁 +5 位作者 李娟娟 陈伟 韩超汝 李丽 徐春军 尤红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6-452,共7页
目的评价已发表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共识的方法学和报告质量,以期为今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中医/中西医结合指南/共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 目的评价已发表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共识的方法学和报告质量,以期为今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中医/中西医结合指南/共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的网站(自建库至2024年9月1日)。由两位临床研究人员分别使用指南的研究和评估工具第二版(AGREEⅡ)和国际实践指南报告规范(RIGHT)评价纳入NAFLD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共识的方法学质量及报告质量。结果通过文献筛选,最终纳入9篇指南/共识,其中指南4篇,专家共识5篇;采用AGREEⅡ评价9篇指南/共识不同领域得分依次为范围和目的(47.1%)、参与人员(41.0%)、严谨性(21.6%)、清晰性(40.2%)、应用性(19.1%)、独立性(19.6%)。文献推荐级别划分为:B级(修订后推荐)4篇,C级(不推荐)5篇。RIGHT评估显示,“基本信息”与“证据”报告率高,其他领域有待提升。目前,对于NAFLD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共识,尚无国际标准且质量需加强以确保全面性和可信度。结论NAFLD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共识的质量仍有提升潜力,应严格遵循AGREEⅡ与RIGHT清单,以确保指南/共识的公正性、科学性与透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医学 中国传统 中西医结合 诊疗准则(主题)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红外光疗仪对比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昶 李进 +3 位作者 谭程 张怡 刘赵丽 廖奕歆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6期661-664,共4页
目的:比较针刺联合红外光疗仪与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温针灸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从月经前7天开始,3组患者均针刺气海、关元、水道、归来、三阴交、地机,1次/天,直... 目的:比较针刺联合红外光疗仪与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温针灸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从月经前7天开始,3组患者均针刺气海、关元、水道、归来、三阴交、地机,1次/天,直至月经来临。治疗组在留针的同时,接受红外光疗仪照射小腹部;温针灸组在留针的同时,接受温针灸;对照组只接受针刺。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随访3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3组综合疗效分别为68.18%、63.64%和45.00%;治疗组、温针灸组综合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温针灸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温针灸组治疗后VAS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温针灸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温针灸组治疗后COX痛经症状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温针灸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红外光疗仪和温针灸均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手段。红外光疗仪以其温控好、易操作、无污染等优点,将具有广大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红外光疗仪 温针灸 原发性痛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白质高信号与主观认知下降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敬石 刘国韵 +4 位作者 石安琪 杨泽秋 玛木克·叶热巴克 王军 闫超群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7,共8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率逐年增高,世界卫生组织强调,早期预防在降低AD发病率中起关键作用。主观认知下降(SCD)作为AD发展的早期窗口期,及时干预可有效延缓病情发展,或避免其进展为痴呆,进而减轻社会负担。脑白质高信...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率逐年增高,世界卫生组织强调,早期预防在降低AD发病率中起关键作用。主观认知下降(SCD)作为AD发展的早期窗口期,及时干预可有效延缓病情发展,或避免其进展为痴呆,进而减轻社会负担。脑白质高信号(WMH)能有效反映脑白质变化,并为识别SCD提供有力证据。本文综述了近期WMH与SCD的相关研究进展,揭示了目前WMH研究存在的问题,从病理和认知功能方面解释WMH和SCD的相关性,并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认知下降 脑白质高信号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中医证候雄激素性脱发患者的皮肤镜图像特点 被引量:14
4
作者 曲舒涵 赵吉平 +1 位作者 曲天歌 尹仲衡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209-213,219,共6页
目的:探究皮肤镜在不同中医证候雄激素性脱发患者皮损中的皮肤镜图像特征及在中医辨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确诊的且经中医辨证分别属肝肾不足证、血热风燥证及脾胃湿热证的雄激素性脱... 目的:探究皮肤镜在不同中医证候雄激素性脱发患者皮损中的皮肤镜图像特征及在中医辨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确诊的且经中医辨证分别属肝肾不足证、血热风燥证及脾胃湿热证的雄激素性脱发患者120例,按证型分为3组,每组40例,每组拍摄120张皮肤镜图像,以毛周征、血管征、黄点征、蜂窝征为指标,观察3种证型患者图像的差异。结果:脾胃湿热组黄点征阳性率高于血热风燥组及肝肾不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血热风燥组血管征阳性率高于肝肾不足组及脾胃湿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脾胃湿热组高于肝肾不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肝肾不足组蜂窝征阳性率高于血热风燥组及脾胃湿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肝肾不足组毛周征数量高于血热风燥组及脾胃湿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组患者毛周征数量与病程正相关(r=0. 369,P <0. 05)。脾胃湿热组及肝肾不足组患者毛周征数量与病程呈正相关(r=0. 410,P <0. 05; r=0. 549,P <0. 05)。结论:不同中医证候的雄激素性脱发患者的皮肤镜征象的阳性率及数量具有一定差异,皮肤镜可辅助应用于雄激素性脱发的中医辨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性脱发 证候 皮肤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肝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探讨 被引量:20
5
作者 金春兰 吴中朝 赵吉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79-1381,共3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代谢异常性疾病,在"肾主生殖"中医理论指导下,中医治疗以补肾为主要治则,调节月经、排卵异常及不孕等临床症状,而患者的情绪心理问题未能得到足够重视。文章基于"肝主疏...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代谢异常性疾病,在"肾主生殖"中医理论指导下,中医治疗以补肾为主要治则,调节月经、排卵异常及不孕等临床症状,而患者的情绪心理问题未能得到足够重视。文章基于"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理论,分析精神情志与PCOS发病及发展密切相关,从经脉、脏腑、气血等方面论述肝与PCOS的关系,并结合中医临床研究现状,探讨从肝论治PCOS的理论依据及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从肝论治 精神心理因素 中医理论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析因设计不同选穴法对比针刺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李靖 徐欣 王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384-2387,共4页
目的:观察局远配穴、近部选穴、远部选穴及选取非穴法对肩周炎疗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所有纳入肩周炎患者分为A组(局远配穴组)、B组(局部选穴组)、C组(远部选穴组)及D组(非穴组),分别予针刺治疗,同时配合患者活... 目的:观察局远配穴、近部选穴、远部选穴及选取非穴法对肩周炎疗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所有纳入肩周炎患者分为A组(局远配穴组)、B组(局部选穴组)、C组(远部选穴组)及D组(非穴组),分别予针刺治疗,同时配合患者活动肩部,先针远部腧穴,再针刺局部腧穴,留针20 min。结果:局远配穴、近部选穴、远部选穴及选取非穴法对肩周炎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局远配穴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5;近部穴位组与远部选穴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非穴对照组较其他3组疗效差,P<0.05。结论:局远配穴、近部选穴、远部选穴及非穴对肩周炎均有疗效,针刺局远配穴在缓解肩周炎患者肩部疼痛及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度方面较单纯近针刺部选穴或远部选穴法有更好的疗效,且远期疗效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针灸 局远配穴 随机对照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穴放血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然伟 徐冰 刘颖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31-1832,共2页
通过井穴点刺放血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研究,探讨其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疗效,并筛选具有较佳疗效的穴位。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少商、商阳、中冲、少冲、关冲、少泽6组,每组10例,根据每治疗组的不同穴位放血治疗,每日1次,共3天,进行症状积分... 通过井穴点刺放血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研究,探讨其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疗效,并筛选具有较佳疗效的穴位。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少商、商阳、中冲、少冲、关冲、少泽6组,每组10例,根据每治疗组的不同穴位放血治疗,每日1次,共3天,进行症状积分和疗效判定。各组组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有显著差异(P<0.0001),表明各组在缓解急性咽炎的症状方面均有疗效;组间比较中冲组、少商组优于其他组(P<0.001),表明中冲和少商穴在井穴选穴上具有优越性。疗效上总显效率在18.3%,总有效率88.3%,得知井穴放血对治疗急性咽炎有很好的疗效,其中少商、中冲组总有效率100%,优于其它组。结论:井穴放血疗法能较好的改善急性咽炎患者症状,提高疗效,其中中冲、少商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咽炎 五腧穴 井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韦氏三联九针对视神经牵拉伤大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诗梦 周剑 +5 位作者 韦企平 王军 孙武 王妍 王杰 夏燕婷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887-892,共6页
目的:探讨韦氏三联九针对横向定量牵拉模型大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N2-P2波的影响。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组,27只均右眼手术造模。其中18只采用横向定量牵拉法制作大鼠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模型后随机分为韦氏三联九针组和... 目的:探讨韦氏三联九针对横向定量牵拉模型大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N2-P2波的影响。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组,27只均右眼手术造模。其中18只采用横向定量牵拉法制作大鼠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模型后随机分为韦氏三联九针组和模型组各9只,另外9只为假手术组,仅暴露视神经,不做牵拉处理。另有9只为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造模次日,韦氏三联九针组行韦氏三联九针治疗,每次20 min,1次/d,共14 d,模型组、假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不干预。韦氏三联九针代表穴:一联:“睛明”、“承泣”;二联:“丝竹空”透“太阳”;三联:“风池”、“太冲”。于1、7、14 d时观察各组FVEP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1 d时韦氏三联九针组N2波潜伏期、P2波潜伏期均缩短(P<0.05);7 d时,韦氏三联九针组N2波潜时缩短(P<0.01),N2-P2波振幅较模型组提高(P<0.05);14 d时,韦氏三联九针组P2波潜时缩短(P<0.05),N2-P2波振幅较模型组提高(P<0.05),组内前后比较,假手术组1、7、14 d的N2波潜伏期、P2波潜时与N2-P2波振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的N2波潜伏期与P2波潜伏期延迟的情况在1~14 d期间一直未得到改善(P>0.05),且振幅一直在降低,于14 d出现与1 d比较显著差异(P<0.05)。而韦氏三联九针组N2波潜伏期延迟在7 d~14 d内才出现明显差异(P<0.05);其P2波潜伏期虽然在1 d~7 d内明显延迟(P<0.05),但14 d其P2波潜伏期延迟有所恢复,与1、7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韦氏三联九针组N2-P2波振幅在1~14 d期间亦无明显降低(P>0.05)。结论:本实验横向定量牵拉法TON大鼠模型建立成功,韦氏三联九针治疗TON模型大鼠,可缩减其FVEP电生理信号P2波峰延迟,提高N2-P2振幅,对视神经损伤的恢复呈现积极作用,可能与韦氏三联九针改善视神经传导功能、保护尚未变性坏死的神经节细胞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氏三联九针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 横向定量牵拉法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揿针五脏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诗梦 王杰 +3 位作者 许璐凡 郑贤程 惠志远 王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30-35,共6页
目的:观察揿针五脏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临床疗效,为背俞穴单穴应用提供临床思路。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双侧背俞穴组、单侧背俞穴组和背部非穴组,剔除脱落病例后每组均30例。双侧背俞穴组取双侧五... 目的:观察揿针五脏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临床疗效,为背俞穴单穴应用提供临床思路。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双侧背俞穴组、单侧背俞穴组和背部非穴组,剔除脱落病例后每组均30例。双侧背俞穴组取双侧五脏背俞穴;单侧背俞穴组取单侧五脏背俞穴,左右交替施治;背部非穴组于五脏背俞穴向外旁开取穴,左右交替施治。观察3组总有效率及疲劳量表-14(Fatigue Scale-14,FS-14)中疲劳总评分、躯体疲劳和脑力疲劳得分。结果:治疗8周后,双侧背俞穴组(83.33%)与单侧背俞穴组(76.67%)的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背部非穴组(50.00%)(P<0.01),双侧背俞穴组与单侧背俞穴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侧背俞穴组与单侧背俞穴组总评分、躯体疲劳与脑力疲劳评分均降低(P<0.05);背部非穴组仅总评分与躯体疲劳评分有所改善(P<0.05)。结论:(1)揿针五脏背俞穴治疗CFS患者疲劳疗效理想,对躯体疲劳和脑力疲劳均有改善作用,具有形、神兼调的效果;(2)五脏背俞穴双侧与单侧取穴治疗CFS疗效相当,提示可取单侧五脏背俞穴减少揿针耗材使用数量,降低医疗成本;(3)两组背俞穴揿针治疗均较背部非穴组揿针治疗具有明显疗效优势,提示五脏背俞穴对五脏功能具有特异性调节作用,这可能是揿针治疗CFS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俞穴 慢性疲劳综合征 揿针 形神同调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弥散张量配准和皮层分割的白质纤维束追踪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华 王朋 +1 位作者 张媛 司卫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0-314,共5页
目的实现弥散张量图像与标准模板的非线性对齐,并以自动分割的皮层和皮层下区域为感兴趣区域进行纤维追踪。资料与方法使用1.5T磁共振扫描仪,对1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进行DTI、DWI和T1WI扫描,对DTI图像进行预处理,应用ART矫正DTI图像变形... 目的实现弥散张量图像与标准模板的非线性对齐,并以自动分割的皮层和皮层下区域为感兴趣区域进行纤维追踪。资料与方法使用1.5T磁共振扫描仪,对1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进行DTI、DWI和T1WI扫描,对DTI图像进行预处理,应用ART矫正DTI图像变形、使用dtitk将张量图像与标准模板进行非线性对齐,随后将对齐结果应用到T1WI中;应用FreeSurfer对标准化的T1WI进行皮层和皮层下脑区分割,在MedINRIA软件包中以分割后的脑区作为感兴趣区域,进行白质纤维追踪,经过在CINCH软件包中修剪后,在三维背景中显示白质纤维。结果在标准脑空间中可清晰显示全脑表面、运动皮层、脑干以及锥体束。结论利用张量图像配准和自动皮层分割技术,提供三维背景下较准确的白质纤维图像,可为临床诊断、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弥散 弥散张量成像 纤维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针药并用治疗肩部经筋病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昶 熊会海 +4 位作者 王瑞红 王军 刘赵丽 廖奕歆 赵吉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434-436,共3页
肩部经筋病常引起肩臂疼痛及活动障碍。本病反复发作,单一治疗难以根治。文章分析了经筋的生理病理,指出治疗肩部经筋病,先以火针点刺、毫针排刺以止痛,次则依据不同证候,分别给予活血化瘀、祛风散寒除湿、补益肝肾中药内服,为针药并用... 肩部经筋病常引起肩臂疼痛及活动障碍。本病反复发作,单一治疗难以根治。文章分析了经筋的生理病理,指出治疗肩部经筋病,先以火针点刺、毫针排刺以止痛,次则依据不同证候,分别给予活血化瘀、祛风散寒除湿、补益肝肾中药内服,为针药并用治疗肩部经筋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药并用 肩部经筋病 火针 毫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1
12
作者 刘晓蔓 王军 +1 位作者 李诗梦 李春妍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5期2312-2316,共5页
目的:探究针刺配合语言训练对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收治符合纳入条件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常规... 目的:探究针刺配合语言训练对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收治符合纳入条件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并配合语言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均同时治疗4周。观察2组声学/电声门图参数基频(FO)、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谐躁比(HNR)、声门接触率(CQ)、喉发声空气力学指标、语音清晰度、篇章正答率、构音障碍综合性评价量表、血液流变学以及疗效。结果:2组Jitter、Shimmer、CQ、构音障碍综合性评价量、血液流变学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PT、语音清晰度、篇章正答率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语言训练能通过改善脑卒中后构音障碍言语和声学水平,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提高疗效,改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语言训练 脑卒中 构音障碍 声学/电声门图参数 喉发声动力学 血液流变学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脑同调”法电针对焦虑大鼠行为学及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许璐凡 王军 +3 位作者 李诗梦 李鸣 惠志远 杨磊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704-708,共5页
目的:观察“心脑同调”法电针对焦虑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血清心房利钠肽(AN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皮质酮(CORT)含量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焦虑障碍的效应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假针... 目的:观察“心脑同调”法电针对焦虑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血清心房利钠肽(AN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皮质酮(CORT)含量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焦虑障碍的效应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假针组,每组8只,制备焦虑大鼠模型。15 d后,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与自发活动开场实验测试大鼠行为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ANP、CRH、CORT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OE%)、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OT%)明显降低(均P<0.01),水平得分、垂直得分明显下降(均P<0.05),血清ANP、CRH、CORT含量显著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OE%、OT%值明显升高(均P<0.01),水平得分、垂直得分明显升高(均P<0.05),血清ANP、CRH、CORT含量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焦虑模型大鼠血清中ANP、CRH、CORT含量异常可能是导致其发病的机制之一;“心脑同调”法电针可能通过调节三者之间的紊乱状态而达到对焦虑障碍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同调 电针 焦虑模型大鼠 行为学 心房利钠肽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皮质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突发性聋患者rs-fMRI低频振幅和局部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佳佳 梁俊杰 +3 位作者 王新茹 石安妮 李阳 白鹏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和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的方法探讨单侧突发性聋患者急性...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和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的方法探讨单侧突发性聋患者急性期内静息态脑活动的变化。材料与方法选取单侧突发性聋急性期患者23例和健康对照者18例(健康对照组),进行rs-fMRI扫描,采用ALFF、ReHo两种方法分析患者内在脑活动水平的改变,并提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与临床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患者ALFF值增高的脑区有同侧颞中回、脑岛、缘上回和对侧额下回,ALFF值降低的脑区有对侧梭状回、颞中回、中央后回(P<0.001)。ReHo增高的脑区有对侧小脑下叶及同侧颞中回、额中回,减低的脑区有同侧枕上回及对侧额中回(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同侧颞中回、缘上回ALFF值与纯音测听(Pure Tone Audiometry,PTA)和简易智力状况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呈正相关(P<0.05),左侧颞中回ReHo值与PTA结果呈正相关,左侧额中回ReHo值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P<0.05);左侧枕上回ReHo值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单侧突发性聋患者存在听觉与非听觉的某些脑区脑功能活动的改变,涉及默认网络、突显网络和视听觉网络三个主要网络,可能与突发性聋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音神经性聋 突发性聋 磁共振成像 影像学生物标志物 低频振幅 局部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脑同调”法电针对焦虑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璐凡 王军 +3 位作者 李诗梦 惠志远 曹子敏 杨磊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1期3014-3018,3025,共6页
目的:观察“心脑同调”法电针对焦虑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BDNF-Trk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焦虑障碍的疗效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假针组,每组8只,... 目的:观察“心脑同调”法电针对焦虑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BDNF-Trk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焦虑障碍的疗效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假针组,每组8只,制备焦虑大鼠模型。电针组电针“百会”“风府”“神门”“内关”穴,假针组浅刺上述腧穴旁1 mm处,隔日1次,20 min/次,造模与治疗共计15 d。治疗结束后,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与旷场实验测试大鼠行为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BDNF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前额叶皮质BDNF、TrkB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OE%)、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OT%)明显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OE%、OT%值明显升高(P<0.01);与电针组比较,假针组OT%值明显降低(P<0.05),OE%值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水平得分、垂直得分明显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水平得分、垂直得分显著上升(均P<0.01);与电针组比较,假针组水平得分、垂直得分显著降低(均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BDNF水平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电针组大鼠血清BDNF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假针组大鼠血清BDNF水平较电针组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前额叶皮质BDNF、TrkB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前额叶皮质BDNF、TrkB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5);与电针组比较,假针组大鼠前额叶皮质BDNF、TrkB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焦虑模型大鼠BDNF-TrkB信号通路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其焦虑的发病机制之一。“心脑同调”法电针可能通过调控BDNF-TrkB信号通路而发挥抗焦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同调 电针 焦虑 行为学 BDNF-TrkB信号通路 大鼠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