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共有代谢物探讨卒中异病同治
1
作者 陈绍静 蒋萍 +6 位作者 沈淑洁 俞捷 高颖 尚明英 刘广学 蔡少青 徐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7-284,共8页
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存在不同的致病机制,但其在代谢紊乱、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等方面存在相似性。该文通过文献检索汇总了28种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共有且变化趋势一致的代谢标志物,并对其涉及的能量代谢异常、炎症反应、血-脑屏... 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存在不同的致病机制,但其在代谢紊乱、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等方面存在相似性。该文通过文献检索汇总了28种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共有且变化趋势一致的代谢标志物,并对其涉及的能量代谢异常、炎症反应、血-脑屏障破坏、神经损伤等方面与卒中的关系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后续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的异病同治、预后和疗效评估提供科学依据,为新疗法和新药物研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生物标志物 代谢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逐瘀法治疗脑小血管病的理论探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长英 周莉 +3 位作者 董兴鲁 刘博文 于姚 张根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134-136,共3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小血管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及难点。以中医理论为依据,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探讨脑小血管病的发病机制,提出气虚血瘀为脑小血管病的基本病机之一,阐述益气活血逐瘀法为脑小血管病病情波动期的主...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小血管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及难点。以中医理论为依据,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探讨脑小血管病的发病机制,提出气虚血瘀为脑小血管病的基本病机之一,阐述益气活血逐瘀法为脑小血管病病情波动期的主要治法,认为根据疾病特点及其病因病机进行动态管理能及时截断病情进展,减少脑内病灶的产生,防止神经功能受损。益气扶正与活血逐瘀并举,标本兼顾,为脑小血管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气虚血瘀 益气活血逐瘀 络病 病因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4例乌灵胶囊上市后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嘉麟 周莉 +11 位作者 王忠 邢佳 高翔 焉石 侯震 刘小北 曹利民 陆文惠 单利华 吕莹 常和生 郭蓉娟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90-996,共7页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不良事件(ADE)和不良反应(ADR)发生率、性质和临床表现,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单臂医院集中监测的临床试验,监测2013年6月15日—2015年12月31日12家临床研究中心使用乌灵胶囊且符合伦理要求...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不良事件(ADE)和不良反应(ADR)发生率、性质和临床表现,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单臂医院集中监测的临床试验,监测2013年6月15日—2015年12月31日12家临床研究中心使用乌灵胶囊且符合伦理要求的患者,记录并分析所有ADR/ADE以及处理情况。结果共纳入患者3004例,其中发生ADE19例,发生率0.63%,发生ADR15例,发生率0.50%。ADR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包括食欲减退、口干、恶心、腹泻、胃部不适、心悸、头晕、头痛等症状,尚未发现与ADR/ADE相关的影响因素。结论乌灵胶囊的ADR发生率低,属于偶见,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灵胶囊 医院集中监测 中药上市后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眠伴焦虑患者的脑功能及心率变异性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震 王冬慧 +4 位作者 孙娜 王岳青 韩璐瑶 谢颖桢 何玉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4-469,共6页
目的研究失眠伴焦虑患者的脑功能及心率变异性,分析其自主神经功能与用脑状态,从改善迷走神经功能及降低脑耗能的方面进行干预,达到减慢心率、缓解焦虑和失眠症状、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方法以2016年10月至2018年8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 目的研究失眠伴焦虑患者的脑功能及心率变异性,分析其自主神经功能与用脑状态,从改善迷走神经功能及降低脑耗能的方面进行干预,达到减慢心率、缓解焦虑和失眠症状、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方法以2016年10月至2018年8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就诊的443例失眠患者作为样本,采集其一般资料、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及心率变异性、脑功能等指标。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结果进行分组,<7分为非焦虑组共43例,≥14分为焦虑组共269例,按照年龄分层,1∶1配比随机数字表法抽取43例焦虑患者作为病例组,全部的43例非焦虑患者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焦虑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P<0.05);睡眠质量更差(P<0.05);性格上表现为容易紧张、承担过多、思虑过重的特点(P<0.05);大脑负荷、脑疲劳度、注意唤醒显著增高(P<0.05);心率变异性中总功率降低、低频谱能量和低频高频比值升高(P<0.05)。结论焦虑状态下失眠程度更重;焦虑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大脑长期疲劳紧张,耗能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焦虑 心率变异性 脑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偏头痛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8
5
作者 姚钰宁 周波 曹克刚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1期2930-2934,共5页
目的:系统地对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外文数据库中建库至2018年11月的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偏头痛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后,对纳入的试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对疗... 目的:系统地对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外文数据库中建库至2018年11月的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偏头痛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后,对纳入的试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对疗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共计纳入2项研究,总样本量175例,纳入的RCT方法学质量较差。研究显示,中药穴位贴敷在偏头痛程度的缓解、发作频率的减少及发作时间的缩短等方面可能存在优势。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在偏头痛的防治中可能存在优势,但目前不具备相关的高质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 偏头痛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