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与睡眠质量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严颜 张俊磊 +4 位作者 倪敬年 李婷 时晶 田金洲 魏明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0-444,共5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认知功能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4年5~12月东直门医院脑病科三科收治的患者151例,轻中度AD患者纳入AD组(59例),认知正常患者纳入对照组(92例)。所有...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认知功能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4年5~12月东直门医院脑病科三科收治的患者151例,轻中度AD患者纳入AD组(59例),认知正常患者纳入对照组(92例)。所有患者完成神经心理学测评和睡眠质量测评,包括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等。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睡眠质量;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AD患者认知功能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结果AD组受教育程度、MMSE评分、MoCA评分、即刻故事回忆评分、延迟故事回忆评分、画钟试验评分、波士顿命名测试评分显著低于正常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P<0.01)。AD组PSQI总分、睡眠效率评分、夜间睡眠障碍评分、日间功能障碍评分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D患者睡眠总时间与延迟故事回忆评分、画钟试验评分呈正相关(r=0.300,P=0.021;r=0.308,P=0.018);AD患者催眠药物与MMSE评分、即刻故事回忆评分、延迟故事回忆评分呈负相关,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一0.320,P=0.013;r=一0.400,P=0.002;r=一0.331,P=0.010;r=0.355,P=0.00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苯二氮[艹卓]类催眠药物和受教育程度是AD患者认知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AD患者的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表现为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效率降低,夜间睡眠障碍加重及日间功能障碍加重。苯二氮[艹卓]类催眠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加重AD患者的认知损害,建议AD患者应谨慎使用此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睡眠障碍 认知 数据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耳鸣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风险因果关系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2
作者 孙行云 李傅尧 +1 位作者 李可心 时晶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2-1060,共9页
目的: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评估耳鸣与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风险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并阐明其作用机制,为AD早期预警提供新思路。方法: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库,搜索关键词“tinnitus”和“Alzheimer”,获取暴露因... 目的: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评估耳鸣与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风险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并阐明其作用机制,为AD早期预警提供新思路。方法: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库,搜索关键词“tinnitus”和“Alzheimer”,获取暴露因素耳鸣和结局AD的相关数据集,其中耳鸣数据集包括ukb-d-4803_11、ukb-d-4803_12、ukb-d-4803_13、ukb-b-14254和ukb-a-384,AD数据集包括ieu-b-5067、ieu-b-2、ieu-a-297、ebi-a-GCST90027158和ebi-a-GCST002245。筛选与耳鸣密切相关且独立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作为工具变量(IVs),与AD相关的SNPs作为结局。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进行MR分析,评估其比值比(OR)值、95%置信区间(CI)及P值,当P<0.05时提示存在显著因果关系。敏感性检测使用Cochran’s Q检验IVs的异质性,评估其Q值、df值和P值,当IVW分析法的P>0.05时,提示无显著异质性;采用MR-Egger截距检测水平多效性,当截距为0或接近0,且P>0.05时,提示无显著水平多效性;采用留一法进行敏感性分析,通过森林图、散点图、漏斗图和留一图进行结果可视化。结果:共筛选出286个SNPs作为IVs。所有的IVs满足F>10,提示不存在弱IVs,经过PhenoScanner网页工具筛选,所有SNPs与混杂因素无关。当耳鸣和AD数据集分别为ukb-d-4803和ebi-a-GCST90027158时,耳鸣与AD发病风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OR=1.842,95%CI=1.065~3.188,P=0.029);Cochran’s Q检验提示IVs不存在显著异质性(Q=9.788,df=10.000,P=0.459);MR-Egger截距表明无水平多效性(Egger intercept=-0.006,P=0.147);留一法显示结果稳定,未检测出对结果影响大的SNPs。结论:耳鸣与AD的发病风险之间存在正向因果关系。神经炎症伴随不同程度的小胶质细胞持续激活,可能是耳鸣与AD的共同发病机制。抑郁症也可能作为上游因素,过度激活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从而导致耳鸣与AD关系的进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阿尔茨海默病 孟德尔随机化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逆方差加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他卡朋双多巴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与应用建议
3
作者 张典 秦斌 +1 位作者 李婷 时晶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20,共7页
恩他卡朋双多巴作为一种新型复方左旋多巴制剂,能够通过提高脑内多巴胺浓度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恩他卡朋双多巴能够改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延缓病情进展,因此可作为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首选治疗方案。... 恩他卡朋双多巴作为一种新型复方左旋多巴制剂,能够通过提高脑内多巴胺浓度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恩他卡朋双多巴能够改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延缓病情进展,因此可作为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首选治疗方案。对于中晚期患者,恩他卡朋双多巴能够显著延长“开期”时间、缩短“关期”时间,有效减少运动并发症的发生。此外,恩他卡朋双多巴在改善认知功能、睡眠障碍和情绪障碍方面也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恩他卡朋双多巴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其不良反应较为轻微且可控。与传统的左旋多巴/多巴胺脱羧酶抑制剂治疗方案相比,恩他卡朋双多巴具有较高的药效性价比,能够降低长期治疗中的医疗费用。因此,恩他卡朋双多巴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临床实践中应通过逐步滴定剂量来确保患者的耐受性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建议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肝、肾、心血管功能,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药物治疗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辅助的中医药诊疗实践展望
4
作者 张舒 魏明清 +3 位作者 李婷 倪敬年 时晶 田金洲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5年第7期15-20,共6页
本文深入探讨了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中医药服务质量提升策略,通过分析大语言模型在中医药古籍文献理解、患者共享病例制作、个性化中药处方辅助以及医患沟通促进等方面的应用潜力,揭示了其对中医药服务智能化和个性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 本文深入探讨了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中医药服务质量提升策略,通过分析大语言模型在中医药古籍文献理解、患者共享病例制作、个性化中药处方辅助以及医患沟通促进等方面的应用潜力,揭示了其对中医药服务智能化和个性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文章着重强调了未来医生需掌握与智能设备协同工作的新技能,适应融入智能技术的诊疗新环境,并通过跨学科团队合作确保医学知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总体而言,大语言模型的应用为中医药服务质量的提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有望推动中医药向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模式发展,惠及更多患者。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应保持审慎态度,确保医生对模型输出的结果进行合理判断,并严格保护患者隐私和数据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中医药 个性化医疗 医患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对中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基于CHARLS的横断面与纵向动态研究
5
作者 张舒 朱顺 +8 位作者 倪敬年 魏明清 李婷 李傅尧 肖伟 王团结 代玲玲 时晶 田金洲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9-117,共9页
目的 探讨疼痛与认知损害之间的关系,并评估疼痛管理对这一风险的影响。方法 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2011至2018年的数据,进行横断面和纵向动态分析。横断面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与广义加性模型评估疼痛与认知的关系,并通过... 目的 探讨疼痛与认知损害之间的关系,并评估疼痛管理对这一风险的影响。方法 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2011至2018年的数据,进行横断面和纵向动态分析。横断面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与广义加性模型评估疼痛与认知的关系,并通过中介分析探讨间接路径。纵向动态分析采用潜在类别增长模型识别认知评分以及疼痛部位数量变化轨迹,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疼痛多维特征对认知损害的动态影响。结果 在4 957例45岁及以上的参与者中,27.7%报告存在基线疼痛。横断面分析显示,慢性疼痛与认知评分显著负相关(β=-0.62,P<0.001),其影响程度因疼痛特定部位及部位数量而异。中介分析表明,活动受限、抑郁及其交互作用分别可以解释疼痛与认知评分之间9%、27%和5%的关联。纵向动态分析显示,持续性疼痛(OR=2.35,P<0.001)和多部位疼痛(OR=2.28,P<0.001)均增加了认知下降风险。此外,多次镇痛治疗(尤其是≥3次)也增加了认知损害的风险(OR=1.89,P=0.022)。结论频繁疼痛通过抑郁和活动受限的中介作用导致认知损害。疼痛管理可能无法有效降低这一风险,而过度使用镇痛药物可能对认知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认知功能 CHAR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与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天清 李小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3-445,共3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为α突触核蛋白病变,涉及脑-肠轴的所有区域,包括中枢、自主神经和肠神经系统[1]。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谢物通过一系列与宿主相互作用,同时整合免疫、...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为α突触核蛋白病变,涉及脑-肠轴的所有区域,包括中枢、自主神经和肠神经系统[1]。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谢物通过一系列与宿主相互作用,同时整合免疫、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双向过程影响宿主的健康[1]。实际上,PD的微生物群-肠-脑轴失调可能是明确诊断前多年就出现胃肠功能障碍的基础,同时证实了病理过程从肠道扩散到大脑的理论。由肠道内生态失调引起先天免疫系统激活,以及肠道通透性增加,可引起炎症、氧化应激以及肠神经胶质细胞活化,最终引发α突触核蛋白病理学改变[2]。本综述主要对PD中微生物群-肠-脑轴的研究进行阐述,提供膳食及治疗指导,旨在为PD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 肠杆菌科 胃肠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金洲教授升清降浊法治疗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19
7
作者 梁俊杰 魏明清 +4 位作者 倪敬年 李婷 张学凯 周英奕 时晶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6期2474-2477,共4页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目前尚无有效疗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通过整理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田金洲教授诊治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临床经验,发现升清降浊法对便秘、乏力、失眠等非运动症状有效。现将升清降浊法及其用药规律总结如下,供...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目前尚无有效疗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通过整理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田金洲教授诊治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临床经验,发现升清降浊法对便秘、乏力、失眠等非运动症状有效。现将升清降浊法及其用药规律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非运动症状 升清降浊法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及轻度认知损害患者认知功能与睡眠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燕永纯 魏明清 +4 位作者 李婷 倪敬年 赵茜 李春燕 时晶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4期19-24,共6页
目的 通过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及神经心理学测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及轻度认知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认知功能与睡眠结构的关系,以期从睡眠角度探索AD和MCI治疗的新靶... 目的 通过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及神经心理学测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及轻度认知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认知功能与睡眠结构的关系,以期从睡眠角度探索AD和MCI治疗的新靶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4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就诊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获得患者多导睡眠监测数据、神经心理学测评资料,神经心理学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MoCA)评估总体认知功能,并结合记忆力下降等临床症状,将患者分为认知正常组(31例)和认知异常组(25例)。应用t检验或者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两组的PSG数据,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究神经心理学量表与PSG数据间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PSG数据及神经心理学测评数据比较,认知正常组快速眼动(rapid eye movement,REM)、REM期占比高于认知异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EM期(r_(s)=0.281、0.462、0.409)及REM期占比(rs=0.327、0.471、0.382)与MMSE总分、MMSE-延迟回忆、MoCA总分呈正相关(P<0.05),REM期占比(r_(s)=0.263)与MMSE计算力呈正相关(P<0.05),N2期(r_(s)=-0.296)与MMSE计算力呈负相关(P <0.05),REM期潜伏期(r_(s)=-0.425)与MMSE延迟回忆呈负相关(P <0.05)。结论 认知障碍患者REM期睡眠时长减少及占比下降,REM期睡眠减少与认知功能下降相关,REM睡眠越少,患者的总体认知功能和延迟回忆表现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功能 多导睡眠监测 睡眠结构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辅酶Q10对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的因果关系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维 时晶 李可心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4期7-13,共7页
目的 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研究血清辅酶Q10 (coenzyme Q10,Co Q10)水平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及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因果关系。方法 对全基因关联研究(gen... 目的 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研究血清辅酶Q10 (coenzyme Q10,Co Q10)水平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及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因果关系。方法 对全基因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的汇总数据进行分析。所采用的GWAS汇总数据均来源于欧洲人群。利用与血清Co Q10水平显著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作为工具变量,分别用逆方差加权法、MR-Egger回归和加权中位数法行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以比值比(odds ratio,OR)评价血清Co Q10与AD及PD的因果效应。结果 逆方差加权法结果显示血清Co Q10与AD (OR=1.140,95%CI:0.874~1.486,P=0.334)及PD (OR=0.691,95%CI:0.458~1.042,P=0.078)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Q检验及MR-Egger回归结果表明不存在异质性及基因的水平多效性(P>0.05)。结论 从基因层面而言,目前MR研究不支持血清Co Q10与AD及PD存在显著的因果关联,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更全面地评估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尔随机化 辅酶Q10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定感觉功能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病
10
作者 姚路路 倪敬年 +3 位作者 魏明清 李婷 时晶 田金洲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4期14-18,I0001,共6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隐匿,患者从开始有病理改变到出现临床症状往往经历数十年的病程演变。早期识别AD有助于阻断病程或者延缓疾病进展。有研究表明在AD早期可出现嗅觉、听觉和视觉功能障碍,并且被证实特定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隐匿,患者从开始有病理改变到出现临床症状往往经历数十年的病程演变。早期识别AD有助于阻断病程或者延缓疾病进展。有研究表明在AD早期可出现嗅觉、听觉和视觉功能障碍,并且被证实特定感觉功能障碍是AD发病的危险因素。本文对特定感觉功能障碍与AD可能联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AD早期诊断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功能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预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PS1小鼠肠道菌群特点及补肾法干预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英奕 周梦玲 +3 位作者 田金洲 魏明清 倪敬年 时晶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4期2115-2119,2128,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月龄APP/PS1双转基因模型小鼠的肠道菌群特点及补肾法对其肠道菌群失衡的影响。方法:将8只6个月龄雄性APP/PS1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补肾组;4只6个月龄雄性C57BL/6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补肾组小鼠给予补肾法中药灌胃3个月,... 目的:探究不同月龄APP/PS1双转基因模型小鼠的肠道菌群特点及补肾法对其肠道菌群失衡的影响。方法:将8只6个月龄雄性APP/PS1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补肾组;4只6个月龄雄性C57BL/6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补肾组小鼠给予补肾法中药灌胃3个月,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小鼠均予以等体积羧甲基纤维素(CMC)溶液灌胃。留取小鼠灌胃干预前后的粪便,运用16SrDNA技术检测各组肠道菌群的组成结构。从肠道微生态方面,探讨补肾中药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肠道菌群构成的影响。结果:6个月龄时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小鼠的肠道菌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9个月龄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肠道内芽孢杆菌纲丰度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肠道内芽孢杆菌纲丰度明显下降,疣微菌门丰度呈上升趋势。结论:APP/PS1小鼠体内均存在肠道菌群失衡的情况,主要与芽孢菌纲、疣微菌门的丰度水平的变化相关。补肾法可以通过降低芽孢菌纲、升高疣微菌门的丰度来进一步改善AD小鼠肠道菌群失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APP/PS1转基因小鼠 细菌 肠道菌群 菌群失调 16SrDNA技术 补肾法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夜间睡眠时间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路路 倪敬年 +3 位作者 魏明清 李婷 时晶 田金洲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12期50-56,I0001,共8页
目的 评估60岁及以上老年人夜间睡眠时间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分析,选取2013—2014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数据库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资料,收集人口学... 目的 评估60岁及以上老年人夜间睡眠时间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分析,选取2013—2014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数据库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资料,收集人口学特征和基础病史等变量。数据库中研究对象的夜间睡眠时间以问卷的方式采集,将6~8h夜间睡眠时间设定为正常睡眠时间,<6h分类为短睡眠时间,>8h分类为长睡眠时间。数字符号转换测验(Digit Symbol Substitution Test,DSST)用于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价,本研究将DSST评分的最小四分位数确定为认知功能减退。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夜间睡眠时间与认知功能减退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1 588例研究对象,女性827例(52.1%),男性761例(47.9%),平均年龄(69.6±6.7)岁。875例(55.1%)报告睡眠时间为6~8h,527例(33.2%)睡眠时间<6h,186例(11.7%)睡眠时间>8h。在校正相关因素后,短睡眠时间和长睡眠时间均与认知功能减退的风险增加相关,OR分别为2.03 (95%CI:1.57~2.62)和2.24 (95%CI:1.01~5.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女性、种族、低教育水平、低家庭年收入、饮酒、吸烟、抑郁、高血压、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和卒中均为认知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限制性立方样条图结果显示,老年人夜间睡眠时间与认知功能减退的关系呈近似U型曲线关系。结论 老年人夜间睡眠时间过短或过长均与认知功能减退有关,建议进行必要的干预,并定期对此类人群进行认知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夜间睡眠时间 认知功能 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金洲教授治疗早期痴呆用药规律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袁玉娇 时晶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1期3073-3078,共6页
目的:总结田金洲教授治疗早期痴呆的用药规律,阐发田金洲教授治疗早期痴呆的诊疗思路和经验。方法: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基于医案数据分析系统,收集国家级名老中医田金洲教授治疗早期痴呆的初诊病案,筛选处方,对处方进行用药规律分析... 目的:总结田金洲教授治疗早期痴呆的用药规律,阐发田金洲教授治疗早期痴呆的诊疗思路和经验。方法: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基于医案数据分析系统,收集国家级名老中医田金洲教授治疗早期痴呆的初诊病案,筛选处方,对处方进行用药规律分析。结果:筛选出治疗早期痴呆的处方107首,确定处方中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频次、常用的组合及药对,并演化得到新处方11首。结论:田金洲教授治疗早期痴呆主要以补肾养肝、健脾化痰、平肝清火、养血安神等药物为主,为中医药临床治疗早期痴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病案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医案数据分析系统 名老中医 诊疗思路 临床经验 用药规律 @田金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