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阳还五汤在耳鼻喉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亚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80-80,共1页
补阳还五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用于治疗“因虚致瘀”之证。原方由生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主治中风后遗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下肢痿废,小便频... 补阳还五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用于治疗“因虚致瘀”之证。原方由生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主治中风后遗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下肢痿废,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苔白、脉缓。方中重用黄芪,取其大补脾胃之气,使气旺以促血行,祛瘀而不伤正,并助诸药之力是为君药;配以当归尾活血,有祛瘀而不伤好血之妙,是为臣药;川芎、赤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感音神经性耳聋 耳源性眩晕 过敏性鼻炎 慢性咽炎 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为肺窍,有关于肺肾诸疾发病;鼻病治疗,应重视从肺脾诸脏论治 被引量:8
2
作者 张玉平 余秋平 +5 位作者 刘大新 刘建华 刘宁 赵进喜 贾海忠 穆岩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797-800,共4页
鼻为肺窍,为气出入之门户,与脏腑经络联系密切。鼻的生理功能有赖于脏腑经络的滋养。脏腑经络功能失常则可导致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所以临床上应当重视通过调节脏腑功能来诊治鼻科疾病。望诊诊察鼻部色泽、形态、部分等方面,还能... 鼻为肺窍,为气出入之门户,与脏腑经络联系密切。鼻的生理功能有赖于脏腑经络的滋养。脏腑经络功能失常则可导致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所以临床上应当重视通过调节脏腑功能来诊治鼻科疾病。望诊诊察鼻部色泽、形态、部分等方面,还能协助辨别病性、病位、病势。此外,哮喘、多种肾脏病,甚至小儿多动症、抽动症等病,都与鼻相关,应当重视从鼻论治。中药鼻腔给药历史悠久,可用于治疗与预防,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病 脏腑辨证 从鼻论治 整体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鸣患者督脉压敏穴的分布及其聚类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田珊珊 冀美琦 +5 位作者 刘岱 张伟 解秸萍 张亚力 李春华 高艳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目的研究耳鸣患者督脉(头颈胸腰段)压敏穴的分布特点,为针灸临床诊治耳鸣提供选穴依据。方法对63例耳鸣患者督脉腧穴进行循经按压,记录出现的压敏穴位,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在诊察范围内,63例耳鸣患者中,58.7%的患者出现压敏阳性反应,... 目的研究耳鸣患者督脉(头颈胸腰段)压敏穴的分布特点,为针灸临床诊治耳鸣提供选穴依据。方法对63例耳鸣患者督脉腧穴进行循经按压,记录出现的压敏穴位,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在诊察范围内,63例耳鸣患者中,58.7%的患者出现压敏阳性反应,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了压敏穴数排名前三类的穴位为:(1)身柱、神道(并列),其压敏阳性反应率均占43.2%;(2)百会、至阳、命门(并列),百会和至阳均占21.6%,命门占18.9%;(3)陶道、大椎(并列),陶道占16.2%,大椎为13.5%。结论耳鸣与督脉上的百会、大椎、身柱、神道、至阳、陶道以及命门等特定腧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督脉 经络循按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治脏腑,可疗耳科顽疾;观耳取穴,能治脏腑杂症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建华 张玉平 +5 位作者 赵进喜 贾海忠 刘宁 韦企平 刘巧平 李泽宇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4期606-609,共4页
耳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耳生理功能的正常有赖脏腑经络之气的滋养,脏腑经络功能失常则可导致耳窍诸病,故临床上可以通过调整脏腑经络功能治疗耳病。此外,耳内应五脏、有多条经络都循行于内,因此临床也能够通过耳诊了解脏腑经络病变,并使... 耳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耳生理功能的正常有赖脏腑经络之气的滋养,脏腑经络功能失常则可导致耳窍诸病,故临床上可以通过调整脏腑经络功能治疗耳病。此外,耳内应五脏、有多条经络都循行于内,因此临床也能够通过耳诊了解脏腑经络病变,并使用耳针等特色治疗方法治疗脏腑经络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病 脏腑 经络 耳穴 耳针 整体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喉源性咳嗽辨治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亚力 李洵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8期87-88,共2页
“喉源性咳嗽”并不是一个新病种,只是先前多将其列入内科“咳嗽”范畴加以论述,“喉源性咳嗽”作为单独的一个病名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
关键词 喉源性咳嗽 老年人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建华教授治疗梅尼埃病的辨治思路 被引量:7
6
作者 朱雅静 刘建华 +5 位作者 闫占峰 矫璐璐 刘思溟 刘莉莉 张琳婧 王鑫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2期162-165,共4页
梅尼埃病是临床常见的耳源性眩晕疾病,因其眩晕易反复发作,导致听力下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刘建华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往往是因肝脾肾虚损,内生风、火、痰饮,以致蒙蔽清窍,发为眩晕。刘建华教授提倡分阶段论治,急则以息风... 梅尼埃病是临床常见的耳源性眩晕疾病,因其眩晕易反复发作,导致听力下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刘建华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往往是因肝脾肾虚损,内生风、火、痰饮,以致蒙蔽清窍,发为眩晕。刘建华教授提倡分阶段论治,急则以息风、降火、化痰为主,同时也注重健脾、疏肝;缓则以健脾化饮、滋补肝肾为要。临证中善用药对,增强药效,精简组方。本文总结刘建华教授长期辨证治疗梅尼埃病的心得,并对临床典型案例加以阐述,以期为中医治疗梅尼埃病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眩晕 分阶段论治 祛风火痰 补肝脾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肝脾论治变应性鼻炎伴焦虑抑郁 被引量:4
7
作者 黄小芮 刘建华 +6 位作者 刘莉莉 张琳婧 巩政 吴薇 孙红 董子君 闫占峰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2331-2335,共5页
中医治疗变应性鼻炎各家辨证角度各异,其中脏腑辨证有更广泛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应用。既往医家多从肺、脾、肾论治,本文提出从肝入手,以调和肝脾为重点治疗变应性鼻炎。本文从肝脾两脏的生理特点、生理功能、累及他脏方面论述肝脾不和是... 中医治疗变应性鼻炎各家辨证角度各异,其中脏腑辨证有更广泛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应用。既往医家多从肺、脾、肾论治,本文提出从肝入手,以调和肝脾为重点治疗变应性鼻炎。本文从肝脾两脏的生理特点、生理功能、累及他脏方面论述肝脾不和是变应性鼻炎的重要病机,阐释调治肝脾对于变应性鼻炎的重要意义。焦虑抑郁与肝、脾、心、肾皆有关联,既往医家多从肝论治,从脾论治未得到充分阐发。本文提出肝脾生理密切相连,共司气血,两脏共掌枢机,易相兼为病,肝脾不调致气机不畅、气血失和发为郁病。现代医学研究进一步阐释变应性鼻炎伴焦虑抑郁的免疫反应与肝脾两脏有密切关系,临床研究也间接证明了调和肝脾在治疗变应性鼻炎伴焦虑抑郁的关键作用。最后本文提出以调和肝脾为治疗总则,从调和肝脾,和解枢机、疏肝养血,健脾祛痰、调和肝脾,益气温阳三个方向论治变应性鼻炎伴焦虑抑郁,临床辨治应重视畅达气机,调和气血,使鼻窍得通,精神得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焦虑抑郁 肝脾不调 调畅气机 疏肝健脾 气血调和 益气温阳 和解枢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在耳鼻咽喉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琳婧 闫占峰 +5 位作者 矫璐璐 刘思溟 刘建华 朱雅静 孙红 黄小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9期120-122,139,共4页
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效,为临床常用的行气活血方剂,凡因瘀血阻滞导致的身体某一部位的病变,均可用此方加减应用.近年来,临床上常见耳鼻咽喉疾病辨证多属瘀血阻窍证,瘀血上阻清窍,清阳被遏,诸窍失养,出... 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效,为临床常用的行气活血方剂,凡因瘀血阻滞导致的身体某一部位的病变,均可用此方加减应用.近年来,临床上常见耳鼻咽喉疾病辨证多属瘀血阻窍证,瘀血上阻清窍,清阳被遏,诸窍失养,出现耳鼻咽喉部位的不适症状.血府逐瘀汤在耳鼻咽喉疾病治疗中应用较多,本文基于“异病同治”原则,介绍该方治疗耳鸣、慢性肥厚性鼻炎、声带息肉三则验案,以期为临床拓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活血化瘀 耳鸣 慢性肥厚性鼻炎 声带息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咽炎临床观察
9
作者 刘大新 《山西临床医药》 1995年第3期244-245,共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咽炎临床观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耳鼻喉科(100700)刘大新急性咽炎属中医“风热喉痹”范畴,是咽部常见病。近年来本人采用中西结合疗法对急性咽炎病人进行治疗,临床观察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比单纯西...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咽炎临床观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耳鼻喉科(100700)刘大新急性咽炎属中医“风热喉痹”范畴,是咽部常见病。近年来本人采用中西结合疗法对急性咽炎病人进行治疗,临床观察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比单纯西药治疗的效果显著,现将观察结果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上焦如羽”在耳鼻咽喉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红 刘建华 +5 位作者 闫占峰 矫璐璐 朱雅静 刘莉莉 黄小芮 张琳婧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5期133-135,共3页
温病学家吴鞠通提出“治上焦如羽”,即针对温病邪在上焦的病证,宜从“轻”施治。耳鼻咽喉居于人体头颈部,皆为清窍,位属上焦,非轻不能上达。临床治疗该部位的疾病多选用质地轻清之品,同时配合气味芳香与引经之药,以助药达病所,属“治上... 温病学家吴鞠通提出“治上焦如羽”,即针对温病邪在上焦的病证,宜从“轻”施治。耳鼻咽喉居于人体头颈部,皆为清窍,位属上焦,非轻不能上达。临床治疗该部位的疾病多选用质地轻清之品,同时配合气味芳香与引经之药,以助药达病所,属“治上焦如羽”的范畴。本文基于“治上焦如羽”在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尤其对疾病初期治疗中的具体应用展开了论述,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上焦如羽 耳鼻咽喉疾病 引经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BAA α1受体亚单位在单侧聋大鼠模型耳蜗核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原晶晶 王鑫 +3 位作者 巩政 张明生 张莹 闫占峰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抑制性递质,通过观察单侧耳蜗毁损后1、2、4周GABAAα1受体亚单位在大鼠耳蜗核的表达变化,为单侧聋听觉中枢重组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方法 新生SD(sprague-dawley)大... 目的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抑制性递质,通过观察单侧耳蜗毁损后1、2、4周GABAAα1受体亚单位在大鼠耳蜗核的表达变化,为单侧聋听觉中枢重组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方法 新生SD(sprague-dawley)大鼠饲养至出生后12天(P12),随机选择每笼一半数量的大鼠进行单侧耳蜗毁损手术,对照组行伪手术,术后1、2、4周取实验组及对照组大鼠双侧耳蜗核,切片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耳蜗核GABAAα1受体亚单位的表达变化。结果实验组术侧及健侧耳蜗核中GABAAα1受体亚单位的表达在造模后2周升高,4周降低;实验组术后2周双侧GABAAα1受体亚单位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术后1、4周双侧耳蜗核GABAAα1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双侧耳蜗核GABAAα1表达在造模后2周升高,4周后下降,对照组大鼠术后1、2、4周双侧耳蜗核GABAAα1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术侧与实验组术侧相比术后2周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1、4周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单侧聋大鼠双侧耳蜗核GABAAα1受体的不对称改变可能为初级听觉中枢重组所必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聋 抑制性受体 γ-氨基丁酸 耳蜗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