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复方逆转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鹏 郑世豪 +3 位作者 苟思媛 谢金池 杨先照 叶永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73-1879,共7页
肝纤维化、肝硬化是多种慢性肝病进展后的共同结局。研究表明,肝纤维化及一定程度的肝硬化是可以逆转的。中药复方逆转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疗效确切,但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了中药复方起效涉及的6个... 肝纤维化、肝硬化是多种慢性肝病进展后的共同结局。研究表明,肝纤维化及一定程度的肝硬化是可以逆转的。中药复方逆转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疗效确切,但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了中药复方起效涉及的6个主要机制表型(即抑制肝脏炎症与调控免疫,调控肝星状细胞活化及细胞外基质生成,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逆转肝窦毛细血管化,调控肝脏细胞再生以及调节肠道菌群),并分析了各个表型领域研究的进展与不足。未来中药复方研究可围绕上述表型进行实验探索和验证,对有确切作用的表型上下游信号进一步深入探究。本文旨在帮助厘清中药复方疗效机制研究的方向和思路,为阐明中药复方科学实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硬化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基因多态性与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易感性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赫伟丽 杨笑月 +4 位作者 张爱军 王晓阳 王亚军 赵帆 徐光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40-1544,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Toll样受体4(TLR4)基因多态性与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7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合作的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HBV相关肝癌患者106例作为肝癌组,同期北京中医药... 目的探讨分析Toll样受体4(TLR4)基因多态性与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7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合作的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HBV相关肝癌患者106例作为肝癌组,同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作为乙型肝炎组以及健康对照受试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各组受试者的血液标本,检测3组受试者TLR4 D299G、T399I以及A896G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并分析不同基因型肝癌患者术后复发情况。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及相对危险度近似估计值比值比(OR)估计各研究因素与HBV相关原发性肝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生存分析绘制Kaplan-Meier曲线,生存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3组受试者TLR4 D299G位点以及TLR4 A896G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 436、1. 949、1. 851、2. 599,P值均> 0. 05);而3组受试者TLR4 T399I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 654、14. 995,P值均<0. 001),其中肝癌组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乙型肝炎组及对照组(P <0. 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TLR4 T399I CC基因型OR[95%可信区间(95%CI)]为1. 682(1. 109~2. 243),P=0. 027、TLR4 T399I TT基因型OR(95%CI)为2. 103(1. 347~2. 896),P <0. 001;TLR4 T399I T等位基因OR(95%CI)为1. 872(1. 192~2. 374),P=0. 002。TLR4 D299G位点以及TLR4 A896G位点不同基因型肝癌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情况无明显差异(χ2=0. 022、0. 471,P值均> 0. 05)。TLR4 T399I位点CC基因型肝癌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情况明显优于CT+TT基因型(χ2=6. 781,P <0. 05)。结论 TLR4 T399I位点基因多态性与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易感性密切相关,该位点T基因携带可能是肿瘤发生以及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肝肿瘤 疾病易感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络病的内涵及其外延释义 被引量:60
3
作者 徐光福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1期96-98,共3页
络病是以络脉损伤为基础 ,以气血瘀阻为特征 ,以脏腑功能障碍为临床表现的一系列病症。络脉首见于《内经》、《金匮要略》记载络脉瘀阻的因机证治。清朝叶天士正式创立络病理论 ,当代研究则与时俱进 ,涉及到理论和实验各个领域 ,迄今为... 络病是以络脉损伤为基础 ,以气血瘀阻为特征 ,以脏腑功能障碍为临床表现的一系列病症。络脉首见于《内经》、《金匮要略》记载络脉瘀阻的因机证治。清朝叶天士正式创立络病理论 ,当代研究则与时俱进 ,涉及到理论和实验各个领域 ,迄今为止尚未形成明确定论。认为络病的研究应该明确病位、病理和病因病机以及通络法的现代机理 ,为提高临床效果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病 气虚血瘀 通络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h17/Treg细胞失衡探讨小柴胡汤治疗慢性乙肝的机制 被引量:17
4
作者 宋银芳 赫伟丽 韩安晖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7期2593-2597,共5页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对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及对Th17/Treg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对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及对Th17/Treg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小柴胡汤治疗。观察入组时、疗程完成时肝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肝纤维化、慢性肝病特异性量表(CLDQ)、Th17/Treg细胞变化并比较。结果:完成治疗后2组患者ALT、TBIL、GLB、ALB、PTA、TNF-α、CD3^+、CD4^+、CD4^+/CD8^+、CD8^+、Treg、IL-10、TGF-β1、Th17、IL-17、IL-23、HA、PCⅢ、Ⅳ-C、LN及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小柴胡汤能提高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和免疫功能,改善肝纤维化,提高生存治疗,促使Th17/Treg细胞趋向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汤 慢性乙型肝炎 TH17/TREG细胞 疗效 肝功能 肝纤维化 慢性肝病特异性量表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