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三证型形成与皮肤组织中JAK1/STAT3信号通路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润田 陈曦 +2 位作者 李玲玲 杭海燕 段行武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7期1702-1705,共4页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血瘀、血燥证形成与皮肤组织中JAK1/STAT3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东直门医院皮肤科门诊和病房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8例(严格中医辨证分为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三型),正常人...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血瘀、血燥证形成与皮肤组织中JAK1/STAT3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东直门医院皮肤科门诊和病房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8例(严格中医辨证分为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三型),正常人受试者6例,记录患者一般情况,用RT-PCR法检测各组受试者皮肤组织中IL-22R1、JAK1、STAT3、Cmyc、VEGF的mRNA表达差异。结果:检测24例受试者皮肤组织,IL-22R1、JAK1、STAT3、C-myc的mRNA表达相互间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热证患者皮损中,IL-22R1、JAK1、STAT3、C-myc的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燥证IL-22R1、JAK1、STAT3的mRNA表达高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JAK1/STAT3信号通路的异常活跃,可能是银屑病血热证临床表现形成的重要因素;且JAK/STAT信号通路活化差异可能与血热证向血瘀、血燥证转变的过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中医证型 JAK1/STAT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本挖掘方法探索糖尿病中医养生理论与方法的规律 被引量:3
2
作者 杨静 崔赵丽 +12 位作者 缪娟 苗桂珍 柳红芳 董荣芬 张金荣 郭洪涛 魏童 王灵茹 郑光 李立 吕爱平 姜淼 王耀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19-1221,共3页
目的:采用文本挖掘方法,探索糖尿病中医养生理论与养生方法的规律。方法:在CBM数据库中收集有关糖尿病文献数据,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挖掘糖尿病养生理论与养生方法的规律,并利用Cytoscape 2.8软件进行可视化展示... 目的:采用文本挖掘方法,探索糖尿病中医养生理论与养生方法的规律。方法:在CBM数据库中收集有关糖尿病文献数据,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挖掘糖尿病养生理论与养生方法的规律,并利用Cytoscape 2.8软件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糖尿病最常用的养生理论是未病先防,其余从较常用的依次是既病防变、饮食有节、怒则气上、天人相应等;针灸、按摩、推拿、保健功、养性、节饮食、熏蒸等10种方法从高到低依次为常用的养生方法,其中推拿与按摩是联用最多的养生方法。结论:文本挖掘方法总结得到的糖尿病养生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呈现了糖尿病临床养生的情况并对糖尿病养生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挖掘 数据分层算法 糖尿病 中医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探索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要素 被引量:6
3
作者 袁丽莎 肖永华 +9 位作者 钟剑 国凤霞 窦仲萍 关静 曹钋 任可 李建军 马迎春 魏宇 裴志行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5期2325-2330,共6页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CKD)5期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多中心调查的MHD患者2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行病学方法,收集一般资料及中医症状信息,同时采用舌象仪采集舌象信息,运用...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CKD)5期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多中心调查的MHD患者2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行病学方法,收集一般资料及中医症状信息,同时采用舌象仪采集舌象信息,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症状及舌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综合公因子中医证候含义。结果:共提取12个公因子,病位证素有肾、脾、肝、心、胃,以肾、脾、肝为主,病性证素有气虚、阴虚、阳虚,以气虚、阴虚为主,病邪证素有湿、热、血瘀、风动,以湿、热、血瘀为主。结论:CKD5期MHD患者本虚标实并见,本虚包括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实证包括肾络瘀热、肝胆湿热,虚实夹杂包括脾虚湿浊、肾虚湿热、气虚血瘀、阴虚风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5期 尿毒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 横断面研究 多元统计分析 因子分析 舌象 证候要素 中医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训练联合舌针治疗多脑卒中吞咽障碍疗效研究 被引量:36
4
作者 李庆彬 黄丽贤 +8 位作者 王亮 孙立满 齐宝云 牛耸 吴兢 刘言祥 赵博 裴雪梅 田素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86-1689,共4页
目的:客观评价舌七针在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存在吞咽障碍的患者纳入研究,以治疗第14天为疗效评价时点,对治疗组(针刺加吞咽功能训练)30例与对照组(单纯吞咽功能训练)30例,进行平行、随机、对照临... 目的:客观评价舌七针在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存在吞咽障碍的患者纳入研究,以治疗第14天为疗效评价时点,对治疗组(针刺加吞咽功能训练)30例与对照组(单纯吞咽功能训练)30例,进行平行、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采用统一疾病严重程度判定标准和疗效判定标准,客观评价舌七针的疗效与实用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治愈6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7例,有效8例,有效率为60.00%,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经治疗后,两组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评分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吞咽功能障碍评分,较之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治疗后0、4、6分水平阶段的患者的吞咽能力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的提高。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明显不良反应产生。结论:舌七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中风 临床疗效 舌七针 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段锦联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5
作者 曹柏龙 赵慧玲 +6 位作者 苗桂珍 杜启明 朱学敏 李春桂 王立强 崔赵丽 孙光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409-2411,共3页
目的:观察运用八段锦联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将60例气虚血瘀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降血糖、营养神经作为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 目的:观察运用八段锦联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将60例气虚血瘀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降血糖、营养神经作为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八段锦联合针刺进行治疗,随访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神经传导速度(NCV)及疼痛VAS积分改善情况,比较2种不同方法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结果:8周后治疗组FPG、Hb A1c、神经传导速度及疼痛VAS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八段锦联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肯定,可显著提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减少疼痛VAS积分,同时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血糖代谢,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八段锦 针刺疗法 气虚血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P对胸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选择和感染发病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阳 葛瑛 +8 位作者 周宝桐 荣晨 梁良 孙超 张国杰 张占杰 张波 李单青 范洪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50-1054,共5页
目的评价抗菌药物管理项目(ASP)对胸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选择和患者术后感染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2016年于某院胸外科进行肺或食管手术且术前无感染的患者。2015年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干预前),2016年的患者设为试验组(干预后)。2... 目的评价抗菌药物管理项目(ASP)对胸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选择和患者术后感染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2016年于某院胸外科进行肺或食管手术且术前无感染的患者。2015年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干预前),2016年的患者设为试验组(干预后)。2016年开展ASP,临床药师、感染科医生对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医嘱实时干预,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比较实施ASP前后胸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选择的规范程度和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2015年)纳入患者953例;干预后(2016年)纳入患者1 061例。食管或肺部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干预前、干预后分别为1. 57%、1. 7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047,P=0. 829)。使用推荐抗菌药物(头孢呋辛或头孢美唑)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比率从干预前的37. 15%(354/953)上升至干预后的69. 75%(740/1 061),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 025,P=0. 000)。干预前、干预后胸外科抗菌药物AUD情况比较,厄他培南的AUD下降52. 46%(8. 12 VS 3. 86);头孢呋辛(7. 49 VS14. 83)和头孢美唑(4. 98 VS 9. 72)的AUD分别增加98. 00%、95. 18%;头孢曲松的使用强度下降85. 29%(12. 03VS 1. 77)。结论实施ASP,降低了胸外科厄他培南和头孢曲松的使用量,规范了胸外科手术预防用药,且不会引起肺和食管手术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管理项目 手术部位感染 抗菌药物 胸外科 围手术期 A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因制宜”论治男科病理论再探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继升 代恒恒 +3 位作者 赵冰 王彬 李霄 李海松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1035-1037,共3页
初步探讨了因时、因地、因人三因制宜在男科疾病方面的应用,但尚不全面。因时制宜尚需结合人身之时,因地制宜尚需结合社会环境,因人制宜尚需结合个人的情绪因素和社会地位等,现就此深入探讨。
关键词 三因制宜 男科病 情绪 社会因素 时令 地域 体质因素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利兰主任运用一贯煎治疗更年期女性常见皮肤病的临床经验介绍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凯辉 王利兰 田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7期1043-1046,共4页
一贯煎是临床滋养肝肾、理气疏肝的常用方剂,具有滋阴而不滞,理气而不燥的特性。更年期女性多具有冲任亏损、气机不畅的病机特点,皮肤科名医王利兰主任临床上结合病机,将一贯煎灵活运用于更年期女性多种常见皮肤病,异病同治、标本兼顾,... 一贯煎是临床滋养肝肾、理气疏肝的常用方剂,具有滋阴而不滞,理气而不燥的特性。更年期女性多具有冲任亏损、气机不畅的病机特点,皮肤科名医王利兰主任临床上结合病机,将一贯煎灵活运用于更年期女性多种常见皮肤病,异病同治、标本兼顾,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贯煎 更年期 手湿疹 皮肤瘙痒症 更年期痤疮 黄褐斑 白塞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海松教授从络论治阳痿经验 被引量:14
9
作者 莫旭威 王彬 赵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1202-1204,共3页
李海松教授认为血瘀在阳痿的病机中占有重要地位,为阳痿的终极病理趋势,瘀血阻络为阳痿的病理实质,创新性的提出"阳痿从络论治"。笔者长期跟随李教授学习,将其从络论治阳痿的经验总结为化瘀通络为基本治则,贯穿治疗始终;善用... 李海松教授认为血瘀在阳痿的病机中占有重要地位,为阳痿的终极病理趋势,瘀血阻络为阳痿的病理实质,创新性的提出"阳痿从络论治"。笔者长期跟随李教授学习,将其从络论治阳痿的经验总结为化瘀通络为基本治则,贯穿治疗始终;善用虫类中药,增强化瘀通络之功;重视肝郁病机特点,身心同治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痿 从络论治 经验 李海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匮肾气丸联合腹针治疗肾气虚型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韬 成海生 +1 位作者 李靖 李响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9期1332-1336,共5页
目的:旨在观察比较金匮肾气丸联合腹针疗法、单纯口服金匮肾气丸、间歇性导尿治疗肾气虚型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入组138名肾气虚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导尿组、针药联合组,连续... 目的:旨在观察比较金匮肾气丸联合腹针疗法、单纯口服金匮肾气丸、间歇性导尿治疗肾气虚型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入组138名肾气虚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导尿组、针药联合组,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针药联合治疗相比间歇性导尿组和药物组能显著地降低了患者的QOL评分(P<0.05),显著降低了患者膀胱残余尿量(P<0.05),使患者最大尿流率显著上升(P<0.05)。经综合疗效评定,金匮肾气联合腹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21%,显著高于导尿组和药物组。结论:金匮肾气丸联合腹针治疗肾气虚型神经源性膀胱较间歇性导尿和单纯口服金匮肾气丸具有显著疗效,且针药联合治疗操作简便、经济实用、患者痛苦小、可持续性好,便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腹针 金匮肾气丸 肾气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薛伯寿运用四逆散加味治疗儿科病症举隅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龙生 薛燕星 +1 位作者 张家成 薛伯寿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6-158,共3页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第318条,主治少阴病四肢厥逆之证。其历经千年,历代医家虽在四逆散的理解方面不尽相同,但对四逆散的使用却不断深入和发挥,不仅临床应用广泛,出现了逍遥散、柴胡疏肝散、血府逐瘀汤等演变方。薛伯寿教授以四逆散为...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第318条,主治少阴病四肢厥逆之证。其历经千年,历代医家虽在四逆散的理解方面不尽相同,但对四逆散的使用却不断深入和发挥,不仅临床应用广泛,出现了逍遥散、柴胡疏肝散、血府逐瘀汤等演变方。薛伯寿教授以四逆散为基础方治疗临床各类病症屡见奇效,且对此方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本文通过对薛老在儿科方面运用四逆散的若干验案归纳总结,阐述薛老"治病求本,当以气机为先"的主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散 薛伯寿 儿科 气机为先 医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总动脉穿刺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华 刘月美 +2 位作者 关芮 徐昭 朱文增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9-402,共4页
目的对颈总动脉穿刺法及传统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的时效性、成功率、死亡率比较。方法将32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颈总动脉穿刺法组与传统线栓法组,将线栓从颈总动脉插入,栓塞大脑中... 目的对颈总动脉穿刺法及传统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的时效性、成功率、死亡率比较。方法将32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颈总动脉穿刺法组与传统线栓法组,将线栓从颈总动脉插入,栓塞大脑中动脉。采用Bederson神经功能评分标准,于术后24 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统计24 h成功率及死亡率。结果颈总动脉穿刺法和传统手术方法制备大鼠MCAO模型的插线栓时间、成功率、死亡率分别为(82.3±17.4)s和(164.6±22.0)s,差异有显著性(P<0.01);87.5%和68.75%,差异无显著性(P>0.05);6.25%和18.75%,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颈总动脉穿刺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简单省时,创伤小,可操作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大脑中动脉栓塞 线栓法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殖衰老过程中子宫的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亚平 陈蓉 +3 位作者 林守清 白敬兰 姜颖 张颖 《协和医学杂志》 2016年第6期401-408,共8页
目的 了解北京社区女性在生殖衰老过程中子宫大小的变化。方法 对北京市某社区418名年龄30-68岁、符合STRAW+10分期标准的健康女性,前瞻性随访5年。随访期间每天记录月经日记,每年做一次盆腔超声检查以测量子宫大小,并进行血清雌二醇(... 目的 了解北京社区女性在生殖衰老过程中子宫大小的变化。方法 对北京市某社区418名年龄30-68岁、符合STRAW+10分期标准的健康女性,前瞻性随访5年。随访期间每天记录月经日记,每年做一次盆腔超声检查以测量子宫大小,并进行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测定。结果 基线时,绝经后期早期+1a阶段起子宫各径线和体积开始缩小,+1c阶段继续缩小(P〈0.05),绝经后期晚期无明显变化;子宫内膜厚度从绝经后期早期+1a阶段开始变薄(P〈0.05),此后并无明显变化;E2在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2年内变异度较大,与生育期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1c阶段才开始明显下降(P〈0.05),绝经后期晚期虽有下降,但与+1c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5年随访分期未改变者,子宫仅部分径线在绝经后期早期+1c阶段和绝经后期晚期缩小(P〈0.05),子宫内膜厚度均无明显变化,E2仅在绝经后期晚期进一步降低(P〈0.01),余无明显变化。经过5年随访分期发生改变者,子宫各径线和体积的显著变化发生于从各期转换至绝经后期早期+1a/+1b阶段,或者从绝经过渡期转换至后续各阶段中;内膜厚度的明显变化仅见于从绝经过渡期转换至后续阶段者;E2变化主要见于从绝经过渡期起的后续各阶段转换。子宫肌瘤从生育期转换到绝经过渡期有所增大(P〈0.01),从绝经后期开始缩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子宫肌瘤者子宫体积的缩小主要发生于绝经后期早期,此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及E2的变化并不完全同步。子宫大小从绝经开始逐渐缩小,变化时间较长;子宫内膜厚度变薄主要发生在绝经后的起始阶段;E2在绝经过渡期和绝经2年内变异度较大,直至绝经2年后才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W+10分期系统 子宫大小 子宫体积 子宫内膜厚度 子宫肌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衰老过程中血清性激素和卵巢大小的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亚平 陈蓉 +4 位作者 林守清 白敬兰 范燕燕 林慧君 张颖 《协和医学杂志》 2016年第3期161-167,共7页
目的 了解北京某社区女性在卵巢衰老过程中血清性激素水平和卵巢大小的变化。方法 对北京市某社区418名年龄30~68岁、符合STRAW+10分期系统的健康女性,前瞻性随访观察5年。记录月经日记,检测雌二醇和促卵泡激素水平,同时进行盆腔超声... 目的 了解北京某社区女性在卵巢衰老过程中血清性激素水平和卵巢大小的变化。方法 对北京市某社区418名年龄30~68岁、符合STRAW+10分期系统的健康女性,前瞻性随访观察5年。记录月经日记,检测雌二醇和促卵泡激素水平,同时进行盆腔超声检查以测量卵巢大小。结果 按照STRAW+10分期系统,基线时雌二醇水平在绝经后期早期明显下降,绝经后期晚期进一步下降;促卵泡激素水平在绝经过渡期晚期开始显著增加,绝经后稳定在高水平。卵巢长径、短径和面积在绝经后均明显缩小。经过5年随访,即使分期没有改变,性激素水平和卵巢大小仍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分期进展的患者中,绝经过渡期早期或绝经过渡期晚期向绝经后期早期转换时雌二醇、促卵泡激素、卵巢长径、卵巢短径和卵巢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不论基线还是5年后随访时,卵巢功能性无回声(直径≥1.4 cm且〈2.5 cm)均是在绝经过渡期晚期发生率最高,分别为6.5%和12.1%。结论 从绝经过渡期向绝经后期早期转换时雌二醇明显降低,促卵泡激素明显升高;卵巢萎缩明显。虽然增龄有一定影响,但生殖衰老对性激素水平和卵巢大小的影响更显著。STRAW+10分期系统适用于北京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W+10分期系统 雌二醇 促卵泡激素 卵巢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本挖掘方法对比2005年前后高血压病“证-法-方药”差异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立 郑光 +8 位作者 王耀献 杜雅薇 周红梅 崔赵丽 赵雨坤 陈则旭 韩森 姜淼 丁治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905-908,共4页
目的:总结近十年高血压病"证-法-方药"的诊治规律变化趋势。方法:运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以高血压为关键词,分别挖掘2005年前后的相关文献,经过数据挖掘、清洗、可视化等处理,分析近十年前后高血压病常见证候、... 目的:总结近十年高血压病"证-法-方药"的诊治规律变化趋势。方法:运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以高血压为关键词,分别挖掘2005年前后的相关文献,经过数据挖掘、清洗、可视化等处理,分析近十年前后高血压病常见证候、治法和方药的差异。结果:高血压病的主要证候在2005年前后无明显变化,均以阴虚、肝阳、血瘀为主,次要证候中2005年以前常见血热、肾虚,但在2005年之后,痰瘀、湿热证较多见;高血压病的主要治法在2005年前后无明显变化,均以利尿、活血、补气为主,2005年之前活血通络法,补肾法较多见,而2005年之后化痰法,清热解毒法较为常见;高血压病的常用方药多为天麻钩藤饮、六味地黄汤、补阳还五汤等,在2005之前常用血府逐瘀汤、真武汤,2005之后半夏白术天麻汤、温胆汤更为常用。结论:近十年,高血压病基本"证-法-方药"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但针对"痰湿证-化痰祛湿-半夏白术天麻汤"的诊疗越发受到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文本挖掘 证候 治法 方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银解毒饮”对银屑病血热证外周血淋巴细胞调控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凯辉 段行武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6期862-864,868,共4页
目的:观察正常人及银屑病患者应用消银解毒饮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共刺激因子表达的变化,探讨"消银解毒饮"对银屑病血热证外周血淋巴细胞调控作用。方法:治疗组给予连续8周消银解毒饮治疗,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相... 目的:观察正常人及银屑病患者应用消银解毒饮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共刺激因子表达的变化,探讨"消银解毒饮"对银屑病血热证外周血淋巴细胞调控作用。方法:治疗组给予连续8周消银解毒饮治疗,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相互比较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共同刺激分子CD28、CD80、CD86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皮损评分降低;治疗前后与正常人相比CD3+、CD4+细胞及CD4+/CD8+降低,CD8+细胞升高;CD28疗前高于、疗后低于正常组;CD86治疗前后均明显高于正常组;CD80正常组与治疗前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有下降的趋势。治疗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和共刺激因子CD28、CD80、CD86均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消银解毒饮临床疗效肯定;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共刺激因子的表达存在异常;患者临床症状的好转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共刺激因子表达的改变是否平行相关尚不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银解毒饮 银屑病血热证 T淋巴细胞 共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卫颗粒干预糖尿病肾病小鼠足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静鑫 孙文 +9 位作者 张岩 吴丽丽 秦灵灵 郭璇 许光远 李林忆 段颖 郭翔宇 吴欣莉 刘铜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6期1150-1156,共7页
目的:探讨芪卫颗粒干预糖尿病肾病小鼠足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28只8周龄KK-Ay小鼠成模后分为模型组和芪卫低剂量组、芪卫中剂量组及芪卫高剂量组,另8只C57BL/6J小鼠设为正常对照组。实验中纪录小鼠一般状况、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 目的:探讨芪卫颗粒干预糖尿病肾病小鼠足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28只8周龄KK-Ay小鼠成模后分为模型组和芪卫低剂量组、芪卫中剂量组及芪卫高剂量组,另8只C57BL/6J小鼠设为正常对照组。实验中纪录小鼠一般状况、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治疗10周后检测小鼠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及尿素氮,并称取小鼠肾脏,固定后行小鼠肾组织苏木精-伊红(HE)、Masson、过碘酸希夫(PAS)染色,并制作肾母细胞瘤基因(WT-1)免疫组化,结合软件分析计算小鼠肾小球足细胞数。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肾脏中nephrin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nephrin m 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芪卫颗粒治疗10周后小鼠体质量、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肌酐明显降低,并有效改善肾小球系膜增生等病理损害,保护足细胞数目。芪卫颗粒治疗后的nephrin蛋白表达量及m RNA表达量均显高于模型组。结论:芪卫颗粒可能通过调节nephrin表达而改善糖尿病肾病小鼠足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卫颗粒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损伤 KK-AY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阳利水法治疗老年肾积水22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磊 崔赵丽 张雪松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1593-1595,共3页
目的:观察温阳利水法治疗老年肾积水的疗效。方法:将肾积水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20例,使用利尿剂及针对病因药物治疗;治疗组22例,应用温阳利水中草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0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86.37%;与对照组总有效... 目的:观察温阳利水法治疗老年肾积水的疗效。方法:将肾积水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20例,使用利尿剂及针对病因药物治疗;治疗组22例,应用温阳利水中草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0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86.37%;与对照组总有效率55%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阳利水中草药治疗老年肾积水较西药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利水 老年肾积水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内质网应激介导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潘国忠 杨士伟 +2 位作者 周玉杰 高松涛 陈淑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07-411,共5页
目的通过体内大鼠模型观察低血糖水平对内质网应激(ERS)感受蛋白及凋亡信号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er大鼠40只中随机选20只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另20只为假手术,再随机分为正常血糖假手术组(SN组)、... 目的通过体内大鼠模型观察低血糖水平对内质网应激(ERS)感受蛋白及凋亡信号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er大鼠40只中随机选20只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另20只为假手术,再随机分为正常血糖假手术组(SN组)、正常血糖AMI组(MN组)、低血糖假手术组(SL组)、低血糖AMI组(ML组),每组10只。建立术前低血糖模型,术后24h处死取材,评估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程度、检测心肌组织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GRP78/BIP)、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和C/EBP同源蛋白(CHOP)及Caspase-12的表达情况。结果 ML组及MN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29.36±2.15)%、(20.27±2.80)%]明显高于SN组和SL组[(1.82±0.83)%、(1.97±0.96)%,P<0.05];MN组和ML组GRP78、PERK、CHOP及Caspase-12的表达明显高于SN组和SL组(P<0.01);MN组与ML组PERK表达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MI前低血糖水平激活了ERS诱导的细胞凋亡通路;内质网特异性标记蛋白表达与心肌细胞凋亡变化规律一致,ERS通路可能参与了大鼠AMI后心肌细胞凋亡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糖症 心肌梗死 内质网 细胞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癫狂梦醒汤治疗湿疹的体会 被引量:2
20
作者 余晖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7期780-781,共2页
笔者每用癫狂梦醒汤治疗顽固性湿疹,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例1:某,女,65岁。2012年8月23日初诊。患者主因周身起疹伴瘙痒半年来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周身起疹,伴有瘙痒,逐渐增多,经口服抗组胺药物、外用激素类软膏及口服清热... 笔者每用癫狂梦醒汤治疗顽固性湿疹,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例1:某,女,65岁。2012年8月23日初诊。患者主因周身起疹伴瘙痒半年来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周身起疹,伴有瘙痒,逐渐增多,经口服抗组胺药物、外用激素类软膏及口服清热除湿类中药汤剂疗效不显来诊。诊见:口中和,性急易怒,纳可,眠差,入睡困难,大便困难,大便干,3~5日一行,小便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中医药疗法 @癫狂梦醒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