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治疗——氩氦刀靶向手术结合中医药治疗肿瘤简介
1
作者 孙韬 左明焕 袁尚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8期688-688,共1页
关键词 肿瘤 氩氦刀靶向手术 绿色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寒热属性理论探讨抗恶性肿瘤药物治疗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曼 周天 +1 位作者 刘传波 胡凯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63-1365,共3页
由于中、西医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观察视角和研究工具不同,所以在近代中西医结合的号召下,大多以西医的思维方式进行的中医研究临床指导价值不高。或许可以换个视角,用中医的理论去思考并指导现代治疗方式。这一结合思路... 由于中、西医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观察视角和研究工具不同,所以在近代中西医结合的号召下,大多以西医的思维方式进行的中医研究临床指导价值不高。或许可以换个视角,用中医的理论去思考并指导现代治疗方式。这一结合思路在《肿瘤绿色治疗学》中有所阐释,并在临床取得显著成效,得到快速发展。辨证论治是中医精髓,八纲辨证是总纲,寒热辨证是复合证形成的基础。该文将从寒热辨证角度对抗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作一初探,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寒热辨证 肿瘤 恶性 中成药 化学治疗药 绿色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治疗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31例 被引量:20
3
作者 左明焕 孙韬 +3 位作者 姜敏 李泉旺 刘传波 胡凯文 《世界中医药》 CAS 2011年第2期124-125,共2页
术后胃瘫综合征是手术后因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胃排空延缓,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疾病。因其特征是胃排空速度延迟,故也称"胃排空延迟症""胃瘫",表现为上腹疼痛、饱胀、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甚至不能进食。腹部肿瘤... 术后胃瘫综合征是手术后因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胃排空延缓,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疾病。因其特征是胃排空速度延迟,故也称"胃排空延迟症""胃瘫",表现为上腹疼痛、饱胀、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甚至不能进食。腹部肿瘤特别是胃癌、食管癌、胰腺癌、结肠癌等术后易发生。我们采用中药外敷加艾灸法、灌肠法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术后胃瘫综合症/中医外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疗中晚期肿瘤的策略及理论研究现状 被引量:16
4
作者 宋涵 葛婷婷 +3 位作者 康姣姣 姚慧颖 杜若芳 曹阳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1008-1012,共5页
恶性肿瘤是临床常见的疾病,近些年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发病率呈现增长趋势,晚期恶性肿瘤不仅会导致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导致患者死亡。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医治疗也更多的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现将从现代... 恶性肿瘤是临床常见的疾病,近些年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发病率呈现增长趋势,晚期恶性肿瘤不仅会导致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导致患者死亡。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医治疗也更多的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现将从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治疗肿瘤的基础理论、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策略等方面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系统的阐述中医理论在治疗中晚期肿瘤的策略,分析中医在多种肿瘤中发挥的提高患者高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命质量、改善不良症状中的功效,为中医治疗中晚期肿瘤的策略及理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肿瘤 研究 中医 治疗 策略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绿色治疗”理念下探讨氩氦刀联合中医外治疗法新模式 被引量:6
5
作者 刘鹏 彭昭文 +2 位作者 涂轩 冯高飞 胡凯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2-486,共5页
随着诊疗技术及药物研发的进步,恶性肿瘤疾病的治疗手段日益丰富。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从精准医学到整合医学,肿瘤的治疗模式也在不断地变化升级。传统的治疗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前恶性肿瘤治疗需要,正如方兴未艾的免疫靶向正冲击... 随着诊疗技术及药物研发的进步,恶性肿瘤疾病的治疗手段日益丰富。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从精准医学到整合医学,肿瘤的治疗模式也在不断地变化升级。传统的治疗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前恶性肿瘤治疗需要,正如方兴未艾的免疫靶向正冲击着传统治疗“三板斧”(手术及放化疗)。在肿瘤综合治疗大背景下,探索一种有效、低毒、低损伤、可持续的治疗模式,尤其在晚期肿瘤的治疗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维护患者生存质量为首要目标的肿瘤“绿色治疗”理念,将传统中医外治法进行现代化应用。结合阴阳理论为指导下的氩氦刀微创治疗,以最小的不良反应直接消灭瘤体,又能有效协同降低现代医学治疗的不良反应,从而达到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双重疗效。该文回顾肿瘤“绿色治疗”理念及相关研究,基于真实世界的临床案例佐证氩氦刀联合中医外治法的有效性,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绿色治疗 氩氦刀 中医外治法 治疗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消融治疗原发性和转移性肺部肿瘤专家共识(2017年版) 被引量:53
6
作者 叶欣 范卫君 +22 位作者 王徽 王俊杰 古善智 冯威健 庄一平 刘宝东 李晓光 李玉亮 杨坡 杨霞 杨武威 陈俊辉 张嵘 林征宇 孟志强 胡凯文 柳晨 彭忠民 韩玥 靳勇 雷光焰 翟博 黄广慧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33-445,共13页
1前言 在世界范围内肺癌居癌症发病率和死因之首,全球每年发病约250万人,每年有超过160万人死于肺癌。在我国肺癌的发病形势更加严峻,2010年新发肺癌605,900人,死亡486,600人。
关键词 热消融 肺部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癌症发病率 外科切除 专家共识 冷冻消融 消融技术 穿刺路径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鞠丸作为基础方加减治疗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曼 左明焕 +1 位作者 周天 胡凯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33-838,共6页
该文通过概述中医对恶性肿瘤病因病机的认识,从"理、法、方、药"提出越鞠丸作为基础方加减预防和治疗恶性肿瘤的观点,并论述了肿瘤微环境与中医恶性肿瘤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合中药药理学论述越鞠丸作为基础方加减治疗恶性肿... 该文通过概述中医对恶性肿瘤病因病机的认识,从"理、法、方、药"提出越鞠丸作为基础方加减预防和治疗恶性肿瘤的观点,并论述了肿瘤微环境与中医恶性肿瘤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合中药药理学论述越鞠丸作为基础方加减治疗恶性肿瘤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鞠丸 郁证 恶性肿瘤 中医 肿瘤微环境 肿瘤绿色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对氩氦刀靶向治疗肿瘤策略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泉旺 曹阳 +3 位作者 左明焕 安超 刘传波 胡凯文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评价全身18F-FDG PET/CT在氩氦刀靶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100例肿瘤患者冷冻治疗前目标病灶CT检查、全身PET/CT检查。结果根据PET/CT和CT结果,100例患者中,肺内病灶53例,肝内病灶22例,盆腔病灶11例;23例临床分期改变,17例治疗计... 目的评价全身18F-FDG PET/CT在氩氦刀靶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100例肿瘤患者冷冻治疗前目标病灶CT检查、全身PET/CT检查。结果根据PET/CT和CT结果,100例患者中,肺内病灶53例,肝内病灶22例,盆腔病灶11例;23例临床分期改变,17例治疗计划改变。12例肺内病灶(12/53,22.64%)、3例肝内病灶(3/22,13.64%)、2例盆腔病灶(2/11,18.18%)治疗计划改变。结论全身PET/CT可提供更多有效的信息,对制定氩氦刀冷冻治疗策略有显著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肿瘤 氩氦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毒与恶性肿瘤 被引量:22
9
作者 孙韬 左明焕 胡凯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1-263,共3页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2000年全球共有恶性肿瘤患者1000万,死于这一疾病的620万,占死亡人数的12%,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改善,预计到2020年,每年新发的病人将达1500万,已成为继心脏病、脑...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2000年全球共有恶性肿瘤患者1000万,死于这一疾病的620万,占死亡人数的12%,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改善,预计到2020年,每年新发的病人将达1500万,已成为继心脏病、脑血管病后又一重大疾病,且死亡率也呈上升趋势,居各大疾病之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毒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血方脐疗为主治疗促红细胞生成素拮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0
作者 康朔麟 付烊 胡凯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42-845,共4页
目的在肿瘤绿色治疗思想指导下,观察生血方脐疗为主治疗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拮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EPO拮抗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90例随机分成3组各30例,空白组给予对症营养支持治疗;艾灸组在空白组基础上给予艾... 目的在肿瘤绿色治疗思想指导下,观察生血方脐疗为主治疗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拮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EPO拮抗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90例随机分成3组各30例,空白组给予对症营养支持治疗;艾灸组在空白组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药灸组在空白组基础上给予生血方敷脐部,再给予艾灸。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治疗前后血常规及EORTC-QLQ-C30量表症状领域评分。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艾灸组、药灸组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药灸组效果最显著,艾灸组、药灸组疲倦、食欲丧失症状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艾灸疗法对改善EPO拮抗肿瘤相关性贫血有一定作用,配合生血方脐疗疗效更好,可改善患者的疲倦、食欲丧失等症状,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绿色治疗 生血方 脐疗 贫血 肿瘤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思奇 胡凯文 +4 位作者 李泉旺 迟笑怡 秦辉 周天 刘传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9-112,共4页
外泌体最早被认为是细胞排出无功能废物的“垃圾袋”[1],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外泌体在参与调控细胞重要生理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应答、参与细胞凋亡及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外泌体存在于各种体液中,并且能参与广泛的... 外泌体最早被认为是细胞排出无功能废物的“垃圾袋”[1],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外泌体在参与调控细胞重要生理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应答、参与细胞凋亡及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外泌体存在于各种体液中,并且能参与广泛的免疫反应,在肿瘤微环境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肿瘤 免疫微环境 免疫治疗 癌症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绿色治疗”模式下引火汤治疗肿瘤的经验 被引量:6
12
作者 程钰 段绍杰 +1 位作者 左明焕 胡凯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39-842,共4页
"肿瘤绿色治疗"模式将肿瘤治疗分为"霸道""王道""帝道"3个阶段。在"帝道"阶段,强调中医治疗肿瘤时需要兼顾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攻邪与扶正相配合,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常用&qu... "肿瘤绿色治疗"模式将肿瘤治疗分为"霸道""王道""帝道"3个阶段。在"帝道"阶段,强调中医治疗肿瘤时需要兼顾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攻邪与扶正相配合,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常用"引火汤"作为方底进行加减治疗,治疗效果显著。胡凯文教授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化裁的引火汤,取熟地90 g,巴戟天30 g,茯苓15 g,以阴阳俱补、引火归元为法,为属阴阳俱虚、上热下寒体质的患者带来一剂良方,也为改善肿瘤患者内环境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火汤 肿瘤 肿瘤绿色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和胃镜改变以及病理改变的关联性 被引量:37
13
作者 曹志军 左明焕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2040-2043,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不同中医证型分布,并总结其与胃黏膜形态改变及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更早地进行癌前干预,防止癌变的发生。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门诊及病...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不同中医证型分布,并总结其与胃黏膜形态改变及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更早地进行癌前干预,防止癌变的发生。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30例,参照2011年中华医学会颁布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进行辨证分型,并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胃镜变化及病理表现等进行分类分级。结果:230例患者中女130例,男100例,年龄18~85岁,平均年龄(54.25±14.25)岁,41~60岁有145例,占63.04%,其中以51~60岁的病例数最多,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层,各年龄层男女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0例中脾胃虚弱型81例,占35.22%;肝脾不和型69例,占30%;脾胃湿热型46例,占20%;胃阴不足型30例,占13.04%;胃络瘀血型4例,占1.74%。胃镜下萎缩程度I级,各证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虚弱型与肝脾不和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虚弱型与胃阴不足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及胃阴不足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及Ⅲ级,各证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下见单纯萎缩性变化,亦可伴出血、伴增生、伴糜烂、伴胆汁反流,各证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黏膜病理表现轻度,各证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脾胃虚弱型及脾胃湿热型发病率最高,但2种证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虚弱型与胃阴不足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脾不和型与胃阴不足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各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中肝脾不和型、胃阴不足型及脾胃湿热型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脾胃虚弱型及胃络瘀血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各证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脾不和型及胃阴不足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脾胃虚弱型及胃阴不足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存在脾胃虚弱型、肝脾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胃阴不足型及胃络瘀血型,不同证型间胃镜下形态与黏膜病理改变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证型 胃镜 病理改变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介入术联合香贝散治疗难治性乳腺癌肝转移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4
作者 贾智 刘传波 +3 位作者 周琴 李依聪 陈涛 安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04,共4页
乳腺癌肝转移发生率较高,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患者预后,肝转移患者可无明显阳性体征,其化疗效果差,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患者女性,70岁,经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辅助放化疗结合内分泌治疗后3年发现肝转移,继采用多种化疗及内分泌治疗方案,... 乳腺癌肝转移发生率较高,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患者预后,肝转移患者可无明显阳性体征,其化疗效果差,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患者女性,70岁,经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辅助放化疗结合内分泌治疗后3年发现肝转移,继采用多种化疗及内分泌治疗方案,期间出现Ⅱ度神经毒性和Ⅲ度骨髓抑制,患者无法耐受,且肝转移灶不断增大。2023年3月入本院行肝动脉介入化疗术联合内分泌治疗,同时予以中药汤剂香贝散加减口服治疗,治疗4周期后,复查CT提示肝转移灶缩小近75%,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该例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为难治性乳腺癌肝转移及其他难治性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肝转移 中医药 绿色治疗 肝动脉介入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火汤调节鞘氨醇-1-磷酸受体5信号通路对肺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玥慧 李泉旺 +4 位作者 林事成 梁天宇 庄垚雪 高磊 刘殿娜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090-3097,共8页
目的:探讨引火汤含药血清通过调控鞘氨醇-1-磷酸受体5/Kirsten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纤维肉瘤蛋白(S1PR5/KRAS/RAF)信号通路对肺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制备引火汤含药血清。应用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干预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H1299、... 目的:探讨引火汤含药血清通过调控鞘氨醇-1-磷酸受体5/Kirsten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纤维肉瘤蛋白(S1PR5/KRAS/RAF)信号通路对肺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制备引火汤含药血清。应用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干预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H1299、PC9)24 h,确定最佳抑制浓度。使用最佳抑制浓度干预3种肺腺癌细胞24 h、48 h、72 h,确定最佳抑制时间及最敏感细胞株。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稳定过表达S1PR5的肺腺癌细胞株,实验分为:OE NC组(空白血清+S1PR5过表达空载组)、OE S1PR5组(空白血清+S1PR5过表达组)、YHT+OE NC组(引火汤含药血清+S1PR5过表达空载组)、YHT+OE S1PR5组(引火汤含药血清+S1PR5过表达组)。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S1PR5/KRAS/RAF信号通路信使RNA(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采用细胞计数(CCK-8)结果显示在24 h时10%引火汤含药血清对A549、H1299、PC9细胞的抑制作用最显著(P<0.05,P<0.01),但10%引火汤含药血清干预时无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因此选用10%引火汤含药血清作用24 h作为干预条件。因为引火汤含药血清对PC9细胞抑制率最高,因此选用PC9细胞进行机制验证。qRT-PCR结果表明S1PR5过表达组能够上调S1PR5 mRNA的表达水平(P<0.05);引火汤干预后能够降低S1PR5、KRAS、Ras相关的C3肉毒毒素底物1(RAC1)的表达(P<0.05)。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S1PR5过表达组S1PR5、KRAS、p-RAF1、丝裂原活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p-MEK1)、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RAC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引火汤干预后,S1PR5、KRAS、p-RAF1、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p-ERK1/2)、RAC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引火汤含药血清能够通过下调S1PR5/KRAS/RAF信号通路抑制肺腺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PR5 KRAS RAF 引火汤 含药血清 慢病毒转染 增殖 肺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贝母总生物碱对人肺腺癌A549/顺铂细胞耐药性的逆转作用(英文) 被引量:21
16
作者 李泽慧 安超 +3 位作者 胡凯文 周科华 段惠惠 唐民科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5-320,共6页
目的研究浙贝母总生物碱(TAF)对人肺腺癌A549/顺铂(DDP)细胞DDP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①离体实验:采用MTT法观察TAF(12.5~200mg·L-1)对A549和A549/DDP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MTT法检测TAF 9mg·L-1对A549/DDP细胞耐药的逆转作用... 目的研究浙贝母总生物碱(TAF)对人肺腺癌A549/顺铂(DDP)细胞DDP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①离体实验:采用MTT法观察TAF(12.5~200mg·L-1)对A549和A549/DDP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MTT法检测TAF 9mg·L-1对A549/DDP细胞耐药的逆转作用,同时设环孢菌素A(Cys A)1mg·L-1和汉防己甲素(Tet)1mg·L-1为阳性对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549/DDP细胞多药耐药基因1(MDR1)mRNA相对表达;Western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A549/DDP细胞P-糖蛋白(P-gp)相对表达。②在体实验:制备BALB/c裸鼠A549/DDP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DDP 5mg·kg-1、TAF2 mg·kg-1、DDP 5 mg·kg-1+TAF 0.5,1和2 mg·kg-1联用组,每两天ip给予DDP,每天ig给予TAF,持续13d,检测移植瘤体积和质量的变化。结果 TAF作用72 h抑制A549和A549/DDP细胞存活的IC50值分别为141±5和(298±22)mg·L-1;IC10值分别为15.3±1.9和(9.0±1.2)mg·L-1。DDP 0.01~100mg·L-1与TAF 9 mg·L-1合用后,DDP抑制A549/DDP细胞存活的IC50值由(14.06±3.72)mg·L-1降至(0.79±0.14)mg·L-1,抑制A549细胞存活的IC50值无明显变化;TAF对A549/DDP细胞DDP耐药性的逆转倍数为17.80倍,高于Cys A(10.16倍)和Tet(14.05倍)。TAF可明显降低A549/DDP细胞MDR1 mRNA及P-gp相对表达(P<0.01)。DDP 5mg·kg-1体内抑瘤率为49.9%,与TAF 2mg·kg-1合用后抑瘤率增至67.4%(P<0.01)。结论 TAF在体内外均可逆转A549/DDP细胞对DDP的耐药性,可降低MDR1 mRNA和P-gp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生物碱 浙贝母 多药耐药性 P-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灌肠治疗恶性肠梗阻10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17
作者 姜敏 左明焕 +3 位作者 刘传波 乔占兵 李泉旺 胡凯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29-1730,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治疗恶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此类患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2年10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06例恶性肠梗阻患者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06例患者中40例(37.7%)完全缓解,43例(40.6%)好转,...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治疗恶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此类患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2年10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06例恶性肠梗阻患者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06例患者中40例(37.7%)完全缓解,43例(40.6%)好转,总有效率78.3%。无效23例(21.7%),均为高位完全梗阻。23例无效患者在观察期间病情未出现明显恶化。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恶性肠梗阻操作方便,疗效肯定,且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肠梗阻 中药灌肠 恶性肿瘤 大承气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肺方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氩氦刀冷冻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何佩珊 冯兴中 +4 位作者 杨公博 李泉旺 姜敏 刘传波 胡凯文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2期228-231,235,共5页
目的:探讨养肺方减轻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氩氦刀冷冻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接受氩氦刀冷冻治疗患者按照意愿分为中西医结合组45例(养肺方+最佳对症治疗)和西医治疗组41例(仅予最佳对症支持),评价其术后并... 目的:探讨养肺方减轻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氩氦刀冷冻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接受氩氦刀冷冻治疗患者按照意愿分为中西医结合组45例(养肺方+最佳对症治疗)和西医治疗组41例(仅予最佳对症支持),评价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次数和缓解时间、体力状况和临床症状。结果:1)术后并发症:2组病例氩氦刀术后并发症均以咳嗽加重最多见,其次为术后疼痛,第三为咯血/痰中带血,经常规对症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咳嗽缓解时间(5.11±2.17)d,比西医治疗组(6.68±3.12)d短(P<0.05);中西医结合组术后疼痛缓解时间(3.47±1.92)d,比西医治疗组(5.35±2.06)d短(P<0.05);2)术后PS评分: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中西医结合组PS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症状:术后1个月中西医结合组中咯痰、神疲乏力及食欲不振症状改善情况优于西医治疗组(P<0.05);术后3月中西医结合组咳嗽、咯痰量、胸痛、神疲乏力、口干咽燥及食欲不振等症状改善情况优于西医治疗组(P<0.05)。结论:老年晚期NSCLC患者氩氦刀冷冻术后服用养肺方,可缩短术后并发症缓解时间、改善体力状况和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氩氦刀冷冻术 养肺方 术后并发症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原发癌合并肾癌的治疗及预后 被引量:6
19
作者 邱敏 连岩岩 +7 位作者 陆敏 王滨帅 田晓军 卢剑 刘承 张树栋 姜敏 马潞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80-685,共6页
目的:探讨多原发癌合并肾癌的治疗及预后,并进行风险分层。方法:回顾性研究两个中心的27例多原发癌合并肾癌资料,包括多原发癌的病种及具体治疗方法、各原发癌的间隔时间等,同时随访生存情况,包括复发、转移及存活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探讨多原发癌合并肾癌的治疗及预后,并进行风险分层。方法:回顾性研究两个中心的27例多原发癌合并肾癌资料,包括多原发癌的病种及具体治疗方法、各原发癌的间隔时间等,同时随访生存情况,包括复发、转移及存活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两种原发癌的间隔时间在6个月以内为同时性多原发癌,6个月以上为异时性多原发癌。对病例进行简单的风险分层:多原发癌中只要有一种恶性肿瘤分期在Ⅲ期及以上者定义为高风险,否则为低风险。结果:本组27例患者中,男20例,女7例。第一原发癌(首发癌)年龄42~82岁,平均(61.3±11.7)岁;发现肾癌时年龄43~87岁,平均(66.0±11.3)岁。首发癌与第二原发癌中位间隔时间18个月(0~360个月)。27例患者中二重癌21例,三重癌4例,四重癌2例;异时性多原发癌17例,同时性多原发癌10例。肾癌合并的多原发癌中以累及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最为常见,具体为膀胱癌、肺癌、结肠癌。从最后一种原发癌开始计算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2个月(2~156个月),有14例存活,死亡的13例中有11例与肿瘤相关。肿瘤分期是预后的影响因素,有一种肿瘤分期在Ⅲ期及以上者(高风险组)预后相对较差。结论:多原发癌合并肾癌相对少见,治疗过程中应对各肿瘤进行标准化治疗,预后主要取决于各肿瘤中分期最高者,简单风险分层显示高风险组预后更差,此种分层方法可能对预测预后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多原发性 肿瘤 继发原发性 肾细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评估非小细胞肺癌经皮氩氦刀冷冻消融术疗效 被引量:4
20
作者 庞冉 姜敏 +3 位作者 刘明 王玲璞 刘冰 赵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21-1225,共5页
目的探索能谱CT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氩氦刀冷冻消融术疗效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接受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3例(30次),于术前及术后(1~3个月)行GSI模式增强CT扫描,测量/计算手术前后病灶最大面积(S)、最... 目的探索能谱CT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氩氦刀冷冻消融术疗效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接受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3例(30次),于术前及术后(1~3个月)行GSI模式增强CT扫描,测量/计算手术前后病灶最大面积(S)、最大径(L)、强化区最大径(LE)、中心区和边缘区CT均值及碘含量均值变化率;分析WHO、RECIST、mRECIST标准及CTm-rec、Im-rec标准下,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情况稳定(SD)、病情进展(PD),有效(CR+PR)、无效(SD+PD)患者的1年期生存率及整体生存期(OS)差异。结果 WHO、RECIST、mRECIST及CTm-rec标准下,1年期生存率随疗效变差而下降。RECIST标准下PR、SD、PD患者的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RECIST、mRECIST标准下SD与PD患者、CTm-rec标准下PR与PD患者、Im-rec标准下PR与SD患者的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4、0.03、0.03)。CTm-rec及Im-rec标准下有效与无效患者的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03)。结论 Im-rec标准更敏感,CTm-rec标准可对术后病灶复发进行预测。能谱CT多参数联合应用有助于对非小细胞肺癌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后疗效的早期、全面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能谱成像 非小细胞肺 氩氦刀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