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通过调整肠道微生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8
1
作者 原文静 毛堂友 李军祥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9-584,共6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之一。目前UC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近年来,随着微生态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研究证实肠道微生态失衡可能是UC发病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从肠道微生态影响UC的机制以及单方、...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之一。目前UC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近年来,随着微生态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研究证实肠道微生态失衡可能是UC发病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从肠道微生态影响UC的机制以及单方、复方、针灸、灌肠四个方面探讨中医药通过调整肠道微生态治疗UC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微生态 发病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舌诊概况与舌苔微生态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姜慧 李军祥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19-1623,共5页
中医理论认为,舌诊是望诊的主要内容,临床上是通过观察病人舌质和舌苔的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是中医学独特的诊法之一。本文主要对中医舌诊的发展进行概括总结,并通过搜集整理大量文献资料,对舌象、舌苔微生态及其两者与疾病的关系进... 中医理论认为,舌诊是望诊的主要内容,临床上是通过观察病人舌质和舌苔的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是中医学独特的诊法之一。本文主要对中医舌诊的发展进行概括总结,并通过搜集整理大量文献资料,对舌象、舌苔微生态及其两者与疾病的关系进行归纳,旨在发现疾病与舌象及舌苔微生态之间的变化规律,为中医舌诊的研究找到新的方向与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舌诊 舌苔微生态 舌苔与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肢端硬皮病重叠综合征1例报告
3
作者 王志斌 张厂 李军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434-435,共2页
关键词 肝硬化 胆汁性 自身免疫疾病 肢端硬皮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胰利胆汤灌肠预防48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术后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伟戈 王林恒 +5 位作者 张厂 李凌楠 张昔伟 赵薇巍 彭丹 孟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观察清胰利胆汤灌肠对48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和高淀粉酶血症(post-ERCP hyperamylasemia,PEH)的预防作用,以及初步探究其对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 目的观察清胰利胆汤灌肠对48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和高淀粉酶血症(post-ERCP hyperamylasemia,PEH)的预防作用,以及初步探究其对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0月—2019年1月收治的96例预行ERCP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中药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术前均常规治疗,中药组术前2 h给予清胰利胆汤100 m L保留灌肠,对照组术前2 h给予吲哚美辛栓0.1 g塞肛。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4 h、术后24 h的血清淀粉酶、IL-6、IL-8、IL-10情况;记录患者术后腹痛腹胀、排气等临床症状,并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发生情况。结果中药组与对照组的PEP和PEH发生率、术前术后血清淀粉酶、IL-6、IL-8的变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术后24 h的IL-10上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术后排气时间低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患者于术后4 h及24 h的腹痛程度较对照组相比均降低(P<0.05)。结论中药清胰利胆汤预防PEP及PEH与对照组吲哚美辛的疗效相当,能够降低PEP及PEH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排气,有效缓解患者术后腹痛程度;在一定范围内能显著提高IL-10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胰利胆汤 中药预防 ERCP术后胰腺炎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汁酸代谢及其受体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张阳 李军祥 王允亮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74-1377,共4页
肠肝循环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胆汁酸作为肠肝循环的基础物质,在机体脂质代谢、肠道菌群调节、宿主免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总结了胆汁酸作为信号分子,激活肝、肠等组织中的胆汁酸受体,如法尼醇X受体、G蛋白... 肠肝循环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胆汁酸作为肠肝循环的基础物质,在机体脂质代谢、肠道菌群调节、宿主免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总结了胆汁酸作为信号分子,激活肝、肠等组织中的胆汁酸受体,如法尼醇X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5、孕烷X受体和维生素D受体等,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认为针对以上靶点进行研究,有望研发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有效药物,但尚待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胆酸类 肠肝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胆清胰汤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疗效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昔伟 张盈 +2 位作者 张金华 姜丽 孟捷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2期25-31,共7页
目的运用荟萃分析的方法对口服利胆清胰汤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PubMed以及Cochrane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 目的运用荟萃分析的方法对口服利胆清胰汤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PubMed以及Cochrane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2月。2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偏倚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R=4.04,95%CI:2.11~7.75,Z=4.21,P<0.0001);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血、尿淀粉酶水平,白细胞计数,血清白介素-15、白介素-1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利胆清胰汤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具有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源性胰腺炎 利胆清胰汤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排便时间规律的认识及展望 被引量:3
7
作者 原文静 陈晓伟 +2 位作者 李军祥 孙中美 毛堂友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88-2193,共6页
溃疡性结肠炎是结肠黏膜连续性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楚,也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时间医学是研究生物体与时间关系以应用到医学领域的一门学科,其主要研究对象是生物的时间节律,这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排便时间规律... 溃疡性结肠炎是结肠黏膜连续性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楚,也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时间医学是研究生物体与时间关系以应用到医学领域的一门学科,其主要研究对象是生物的时间节律,这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排便时间规律相契合。因此,本文分别从中医、西医两个角度,挖掘时间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排便时间规律的认识及启示,探索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医学 溃疡性结肠炎 排便规律 治疗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