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健康体检在“治未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7
1
作者 袁尚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期8-10,共3页
中医健康体检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将中医诊察疾病的方法针对性地用于未病人群进行体质、证候及经络等健康状态辨识,并指导其自助和医助调理,达到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益寿延年的目的。中医健康体检是中医理论和方法在健康体检领域即中... 中医健康体检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将中医诊察疾病的方法针对性地用于未病人群进行体质、证候及经络等健康状态辨识,并指导其自助和医助调理,达到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益寿延年的目的。中医健康体检是中医理论和方法在健康体检领域即中医"治未病"领域的开拓性应用,在中医"治未病"体系中有重要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中医健康体检强调整体提升功能状态,其优势是早期预防疾病,受益人群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健康体检 治未病 体质 经络 证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理脾胃治未病在中青年人健康管理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8
2
作者 曹凤娇 袁尚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6期168-172,184,共6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非传染性慢性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并出现年轻化趋势,中青年人的健康问题堪忧,应受到高度重视。脾虚证是亚健康及慢性病人群的重要病变机制,脾胃失调则百病自生,因脾胃为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为后天之本...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非传染性慢性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并出现年轻化趋势,中青年人的健康问题堪忧,应受到高度重视。脾虚证是亚健康及慢性病人群的重要病变机制,脾胃失调则百病自生,因脾胃为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中青年人常因饮食不节、劳逸过度、思虑过度、起居无常而致脾胃受损。东方医院治未病科总结多年临床经验,探索脾胃与“治未病”的关系,并依此建立中青年人健康管理方案,通过提高健康意识、改善体质、疏通经络,整体预防慢性病的发生与发展,以全面提高中青年人健康水平,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健康管理 调理脾胃 中青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通为用妙用“贺氏三通法”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的临证经验 被引量:3
3
作者 方宜梅 赵志恒 +2 位作者 蔡玲玲 张丰川 李元文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870-1873,共4页
“络瘀血阻不通”是瘙痒性皮肤病的关键病机,“络虚气血不荣”是其必然结果。治疗上秉承“络以通为用”之精髓,以“开、化、散”为则,开腠行气用毫针“微通”,化浊通络用火针“温通”,刺血散菀用刺络放血“强通”,以畅达络脉气血,快速... “络瘀血阻不通”是瘙痒性皮肤病的关键病机,“络虚气血不荣”是其必然结果。治疗上秉承“络以通为用”之精髓,以“开、化、散”为则,开腠行气用毫针“微通”,化浊通络用火针“温通”,刺血散菀用刺络放血“强通”,以畅达络脉气血,快速止痒。笔者在“三通法”的基础上提出:“应擅用瘙痒之阿是穴,循序渐进,敬小慎微尽量避免疤痕,同时注重毫针调神止痒和火针移痒转痛的功效。”“三通法”在瘙痒性皮肤病的“新用”,能够明显提升治疗效果,为瘙痒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瘙痒性皮肤病 络以通为用 开腠行气 化浊通络 刺血散菀 调神止痒 移痒转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辨治回状头皮 被引量:1
4
作者 方宜梅 李世一 +1 位作者 李超 李元文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14-118,共5页
回状头皮是一种以头皮外观出现多条不规则褶皱形似脑回状为病变特征的罕见皮肤病,但缺乏相关的中医辨治报道。其病理特征可归属中医学中痰湿的范畴,是有形之阴邪停于皮肤的产物。笔者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提出“阳虚化气不足,阴盛... 回状头皮是一种以头皮外观出现多条不规则褶皱形似脑回状为病变特征的罕见皮肤病,但缺乏相关的中医辨治报道。其病理特征可归属中医学中痰湿的范畴,是有形之阴邪停于皮肤的产物。笔者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提出“阳虚化气不足,阴盛成形太过”是其核心病机,以扶阳化气消阴为总则,温阳散寒为先,兼顾健脾化湿、调和气血,临床疗效满意。这为该病提供了宝贵的中医临证经验,为患者提供了无创的治疗手段,突破了目前仅靠手术治疗的诊治格局,丰富了回状头皮的治疗思路,为其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支持,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状头皮 阳化气 阴成形 治疗思路 阳化不足 阴成太过 扶阳化气消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西医融合健康管理学科及服务体系 被引量:20
5
作者 袁尚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5-8,共4页
医学研究和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型,现代医学健康管理学和中医治未病学蓬勃发展,构建协同创新的中西医融合健康管理学科及服务体系已成必然和可能。中西医融合健康管理学是中西医融合医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其目标是实现健... 医学研究和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型,现代医学健康管理学和中医治未病学蓬勃发展,构建协同创新的中西医融合健康管理学科及服务体系已成必然和可能。中西医融合健康管理学是中西医融合医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其目标是实现健者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使人心身整体健康,而不仅是得病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体方法是建立中西医融合健康档案,进行中西医融合健康体检、风险评估、健康教育、健康干预、效果评估、持续维护,制定中西医融合健康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管理 治未病 中西医融合 预防医学 慢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患者谵妄的证候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于淼 郭蓉娟 +5 位作者 王志程 吴疆 张莉莉 刘欣 江其敏 徐红日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830-834,共5页
目的分析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患者谵妄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192例患者,采集纳入病历资料的中医四诊信息,根据症状的出现率筛选出37个四诊信息,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统计。结果经因子分析共提取12个公因子... 目的分析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患者谵妄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192例患者,采集纳入病历资料的中医四诊信息,根据症状的出现率筛选出37个四诊信息,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统计。结果经因子分析共提取12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4.01%,经分析涉及病性类证候要素为气脱、痰湿、火热、阴虚、阳虚、血瘀、气虚、血虚、气滞;病位类证素为肺、脾、肾、心、肝。经聚类分析共得出7类证候:气脱、痰热扰神、阳虚痰湿、心脉瘀阻、阴虚痰热、痰瘀阻窍、气血两虚。结论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重症谵妄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 谵妄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证候 重症相关性谵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