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频次中药口腔护理改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状态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2
1
作者 刘志宏 岳树锦 +5 位作者 刘香弟 杨冬梅 黄宁 范文君 冯艳 段学光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52-1455,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频次中药口腔护理对改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功能状态的效果,为危重患者中药口腔护理提供临床实践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4月入住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的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共计17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 目的:观察不同频次中药口腔护理对改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功能状态的效果,为危重患者中药口腔护理提供临床实践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4月入住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的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共计17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D组,其中A、B、C组是实验组,采用中药口腔护理液进行口腔护理,口腔护理频次分别为1次/日(A组)、2次/日(B组)、3次/日(C组),D组是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2次/日的常规口腔护理;研究周期为7天,用改良Beck口腔评估工具,咽拭子检测等评价护理前后患者口腔功能状态。结果:各组第7日的Beck评分与首次口腔护理前相比,分值均有下降(P<0.05);实验组(A、B、C组)均分别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B、C组组间比较,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组患者第3日、第4日及第7日的咽拭子微生物半定量检测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间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083),但3个实验组统计结果未现组间差异(P>0.0083)。结论:中药口腔护理液可有效改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功能状态,减少口腔微生物数量,但不同频次中药口腔护理在改善口腔功能状态及抑菌效果方面没有差异,提示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进行中药口腔护理时,可以考虑使用合理频次,在保证患者口腔护理质量的基础上节约人力及物力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口腔护理 频次 经口气管插管 口腔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念珠菌致血流感染1例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明明 段学光 +3 位作者 张省委 吴连辉 韩静 张潘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639-640,共2页
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2009年首次在日本发现[1],国外曾出现难以控制的爆发[2-4],而后该菌逐渐受到关注。中国内地最先由北京大学王辉教授团队于2018年报道该菌[5]。目前,我国公开报道的耳念珠菌感染病例已达25例[6]。我院于近期首次... 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2009年首次在日本发现[1],国外曾出现难以控制的爆发[2-4],而后该菌逐渐受到关注。中国内地最先由北京大学王辉教授团队于2018年报道该菌[5]。目前,我国公开报道的耳念珠菌感染病例已达25例[6]。我院于近期首次检出1例耳念珠菌,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念珠菌 鉴定难点 药敏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和尿液α1-酸性糖蛋白用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清林 林博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9年第12期1089-1091,共3页
目的:观察血清和尿液α1-酸性糖蛋白变化与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5年08月~2017年08月我院收治的90例早期DN患者、90例单纯Ⅱ型糖尿病患者(Ⅱ型DM),选取同期9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集3组受检者尿液、血液标本,测定... 目的:观察血清和尿液α1-酸性糖蛋白变化与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5年08月~2017年08月我院收治的90例早期DN患者、90例单纯Ⅱ型糖尿病患者(Ⅱ型DM),选取同期9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集3组受检者尿液、血液标本,测定α1-酸性糖蛋白、尿素氮、肌酐和尿酸水平情况,分析DN患者该几项指标间相关性。结果:早期DN组、Ⅱ型DM组尿液AAG水平高于对照组,且早期DN组高于Ⅱ型DM组(P<0.05);早期DN组血清BUN、Cr和UA水平显著高于Ⅱ型DM组和对照组,eGFR指标低于Ⅱ型DM组、对照组(P<0.05);单纯Ⅱ型DM组与对照组血清4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N尿液中AAG水平与血清BUN、Cr和UA水平呈正相关性,与eGFR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DN尿液AAG水平明显升高,且与BUN、Cr、UA水平以及eGFR指标密切相关,监测DM患者尿液AAG水平对DN早期诊断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酸性糖蛋白 糖尿病肾病 相关性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E与SLCO1B1基因多态性与老年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相关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慢 王琦 +1 位作者 刘清林 林博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2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分析ApoE与SLCO1B1基因在老年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中的分布情况,及动脉狭窄程度与血脂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00例为脑梗死组,以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研... 目的分析ApoE与SLCO1B1基因在老年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中的分布情况,及动脉狭窄程度与血脂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00例为脑梗死组,以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研究法分级标准划分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分级,其中无狭窄患者26例、轻度狭窄患者48例、中度狭窄患者45例、重度狭窄患者81例;并选取同时期健康人70名为对照组。对ApoE与SLCO1B1基因多态性采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检测,分析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中各基因分布情况,并总结影响老年脑梗死患者发生动脉狭窄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LSD-t检验、χ^(2)检验及方差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粥样动脉硬化狭窄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poE、SLCO1B1均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对照组(P<0.05)。ApoE中ε4、ε3/ε3动脉硬化狭窄率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LCO1B1*1b与SLCO1B1*5基因型组合中1b/1b狭窄率最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加重,总胆固醇、酰油三酯、LDL-C浓度逐渐增加,HDL-C浓度逐渐下降(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LDL-C、ApoEε4、ApoEε3/ε3是老年脑梗死患者发生颅内粥样动脉硬化狭窄的危险因素。结论LDL-C、ApoEε4、ApoEε3/ε3与颅内粥样动脉硬化狭窄具有相关性,而SLCO1B1基因及基因组合与颅内粥样动脉硬化狭窄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APOE基因多态性 SLCO1B1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板法检测全血黏度标准化专家共识
5
作者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检验分会 丛玉隆 +2 位作者 喻超 哈小琴 韩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2期4-7,共4页
目前临床中检测全血黏度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锥板法,近些年锥板法检测全血黏度的质量虽然得到显著提高,但日常工作中临床医师仍常会质疑检验结果,其原因涉及仪器设备、校准物质、人员操作等诸多因素。为使锥板法检测全血黏度规范化,本共... 目前临床中检测全血黏度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锥板法,近些年锥板法检测全血黏度的质量虽然得到显著提高,但日常工作中临床医师仍常会质疑检验结果,其原因涉及仪器设备、校准物质、人员操作等诸多因素。为使锥板法检测全血黏度规范化,本共识起草组通过对方法学及质量管理的深入研究,并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锥板法检测全血黏度的检验前、中、后阶段提出标准化建议,并对检验结果的合理解释进行了阐述,以促进锥板法检测全血黏度在临床诊断、疾病预警、慢病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变 全血黏度 锥板法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