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药治疗布鲁氏菌病研究进展
1
作者
梁晓
李丽
+4 位作者
徐霄龙
白颖璐
杨玉媚
祝勇
刘清泉
《中国药物警戒》
2025年第2期231-234,240,共5页
目的布鲁氏菌病是一种因感染引起的传染性人畜共患疾病,常累及多个脏腑器官,慢性期迁延难愈。为补充现代医药的不足,寻求其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通过对近年来中药治疗布鲁氏菌病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基于病因辨证、伤寒六经...
目的布鲁氏菌病是一种因感染引起的传染性人畜共患疾病,常累及多个脏腑器官,慢性期迁延难愈。为补充现代医药的不足,寻求其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通过对近年来中药治疗布鲁氏菌病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基于病因辨证、伤寒六经辨证、八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共4个辨证体系对布鲁氏菌病用药及组方进行分类探讨。结果与结论经总结布鲁氏菌病的总体治法分为急、慢性期2个阶段,用药思路涉及六经、卫气营血。根据不同辨证思路予以中药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为今后布鲁氏菌病的中药研究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中药
辨证体系
宣痹汤
小柴胡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现代文献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医证型证候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黄正慧
徐雯洁
刘汶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1966-1975,共10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常见中医证型、证候的分布规律,为建立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提供参考。方法从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检索...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常见中医证型、证候的分布规律,为建立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提供参考。方法从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检索2000~2020年的有关文献,共纳入符合本研究的文献55篇,提取文献题目、作者、证型名称及相应证候,建立Excel数据库。对文献中呈现的原始证型以及规范后的证型进行频数统计,计算频次、频率。将频率>3.0%的规范后的证型作为高频证型,统计每一高频证型对应的证候的频次、频率。结合临床实际,合并含义相近的证候,得出合并后的频次、频率。运用频数分析法统计文献中所有证候的频次、频率,将频率≥1.0%的证候作为高频证候进一步运用聚类分析法以探讨常见证型。结果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高频证型主要有肝郁脾虚证(13.8%)、肝胆湿热证(10.1%)、肝肾亏虚证(7.6%)、肝肾阴虚证(7.6%)、脾胃虚弱证(5.0%)、肝脾血瘀证(4.4%)、气阴两虚证(4.4%)、瘀血阻络证(4.4%)、湿热蕴结证(4.4%)、湿滞血瘀证(3.8%)、脾胃气虚证(3.1%)等。同时总结了高频证型的证候,将高频证候通过聚类分析挖掘出常见证型为湿热瘀结证、肾阴虚证、脾虚证。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治疗上要注意顾护阴血与脾胃,目前关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中医证候研究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证型
中医证候
文献研究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肝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
1
3
作者
祝广钦
宁夏
+6 位作者
胡孙林
孙霄
孙一珂
张海蓉
王若冲
张亚鹏
马淑然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499-502,共4页
“风袭于外,肝必内应”,咳嗽变异性哮喘病因以“风”为主,是一个由咳嗽逐渐发展为哮喘的动态阶段,其病程与病机展现出“由外及内,日久则伏”的特点。中医学将以“风”为因的疾病责于肝之失常,本文基于此进行从肝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探...
“风袭于外,肝必内应”,咳嗽变异性哮喘病因以“风”为主,是一个由咳嗽逐渐发展为哮喘的动态阶段,其病程与病机展现出“由外及内,日久则伏”的特点。中医学将以“风”为因的疾病责于肝之失常,本文基于此进行从肝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探索,并根据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分期与病证的标本,以“祛外风—煦肝风—搜伏风”为基本方法,从理论基础、病机阐释与临床应用等方面分别论述了从肝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理论依据与临床价值。疾病初起,拟“祛外风”为首则,以防肺风扰肝;至中期须用“煦肝风”法治本,以平肝气之乱;久病入络,则以“搜伏风”为要,防肝风之受引复动;三法相辅相成,分期分层次地应用,共奏良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从肝论治
肝风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运用提壶揭盖法治疗肝硬化腹水浅析
被引量:
11
4
作者
刘丹
郑鑫卓
+4 位作者
王琮
李尚点
武璇
闫语
徐春军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833-1835,共3页
肝硬化腹水属中医“臌胀”范畴,提壶揭盖为中医治疗水液代谢性疾病常用治法之一。本文认为肝硬化腹水发病的核心在于气机不利,而提壶揭盖法的实质在于治肺理气机,故从治肺调气机入手治疗肝硬化腹水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同时结合古...
肝硬化腹水属中医“臌胀”范畴,提壶揭盖为中医治疗水液代谢性疾病常用治法之一。本文认为肝硬化腹水发病的核心在于气机不利,而提壶揭盖法的实质在于治肺理气机,故从治肺调气机入手治疗肝硬化腹水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同时结合古籍及现代医家认识,提出了提壶揭盖包括宣肺利水、肃肺逐水、补肺行水三法,宣肺利水法以越婢汤为代表方剂,肃肺逐水法以葶苈大枣泻肺汤为代表方剂,补肺行水法以防己黄芪汤为代表方剂。最后以验案一则为例阐述了提壶揭盖法在本病的实际应用,以加深对提壶揭盖法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壶揭盖
臌胀
肝硬化腹水
宣肺
肃肺
补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阴阳为纲辨治黄疸新解
被引量:
12
5
作者
武璇
李尚点
+1 位作者
刘丹
徐春军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309-312,共4页
黄疸是肝胆系统常见疾病,中医对黄疸的认识源远流长,从繁杂的辨证分型到形成以阴阳为纲的辨治体系,经历了数代医家的发展完善。笔者总结以湿热、寒痰、热毒、血瘀、正虚为黄疸病理因素,困阻中焦脾胃,阻滞肝胆气机,胆汁疏泄失常为病机。...
黄疸是肝胆系统常见疾病,中医对黄疸的认识源远流长,从繁杂的辨证分型到形成以阴阳为纲的辨治体系,经历了数代医家的发展完善。笔者总结以湿热、寒痰、热毒、血瘀、正虚为黄疸病理因素,困阻中焦脾胃,阻滞肝胆气机,胆汁疏泄失常为病机。归纳以正虚无热者为阴黄,有热无寒者为阳黄,以寒热错杂者为半阴半阳辨证论治黄疸,体现出疾病进展过程中的阴阳转换。综前人之述而论之,阐发自己的拙见,抛砖引玉,以期有益于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阳黄
阴黄
半阴半阳
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越鞠法”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被引量:
5
6
作者
靳天怡
刘汶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7期1230-1232,共3页
朱丹溪提出“六郁”理论,越鞠丸为其治疗“六郁”的主方。通过习读原著及相关著述,笔者认为,丹溪“六郁”实际包括标、本两端,其主要内涵为“气郁为先是标,郁在中焦为本”,与此对应,越鞠丸立方以“调气机升降以治本,祛诸郁实邪以治标”...
朱丹溪提出“六郁”理论,越鞠丸为其治疗“六郁”的主方。通过习读原著及相关著述,笔者认为,丹溪“六郁”实际包括标、本两端,其主要内涵为“气郁为先是标,郁在中焦为本”,与此对应,越鞠丸立方以“调气机升降以治本,祛诸郁实邪以治标”,意在示以组方之大法,可名为“越鞠法”。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以肝脾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失司为基本病机,常出现气滞、湿停、痰阻、血瘀、郁热、食积等病理改变,其病机标本变化可概括为“病在肝脾为本,气郁为先是标”,与丹溪所论“六郁”甚为吻合,临床可以“越鞠法”为指导进行论治。本文试阐述“六郁”及“越鞠法”的内涵,然后结合FD的病机特点,论述基于越鞠方法,通过“调肝脾气机,祛诸郁实邪”治疗FD的临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鞠法
越鞠丸
功能性消化不良
六郁
气机
气滞
痰阻
丹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治“气”角度谈《温病条辨》对杏仁的妙用
被引量:
1
7
作者
李梦缘
刘汶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887-889,共3页
《温病条辨》对杏仁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治“气”角度可从功效特点、用法特点两方面分析《温病条辨》对杏仁的妙用。功效特点方面,杏仁可降上逆之肺气,在《温病条辨》风温、暑温、秋燥等温热类温病的治疗中有所体现,可用于治疗温热咳喘等...
《温病条辨》对杏仁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治“气”角度可从功效特点、用法特点两方面分析《温病条辨》对杏仁的妙用。功效特点方面,杏仁可降上逆之肺气,在《温病条辨》风温、暑温、秋燥等温热类温病的治疗中有所体现,可用于治疗温热咳喘等证,临床应用着眼于肺之气;杏仁可开壅闭之肺气,气化则湿化,在《温病条辨》湿温、暑湿、伏暑等湿热类温病的治疗中有所体现,可用于治疗湿热咳喘、湿阻中焦、湿遏三焦等证,临床应用着眼于一身之气;杏仁还可利气以治血,可用于血证的治疗。用法特点方面,不同配伍可使杏仁发挥不同功效,取降气之效时配伍功擅开宣之品,取其开宣之功时配伍利湿除湿之品,取利气治血之效时配伍治血之品;杏仁的用量大小需考虑全方功效,避免影响整体疗效;甜杏仁、杏仁泥、杏仁粉等不同性状的杏仁的使用助其在《温病条辨》不同方剂中发挥不同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
治气
温病条辨
肃降
宣发
利气治血
吴鞠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金匮要略》下利方特点探析四气五味组方思路
被引量:
6
8
作者
李梦缘
刘汶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1081-1082,共2页
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药物对于人体的作用倾向,可纠正机体异常。《金匮要略》下利篇所载方剂组方灵巧,结合《金匮要略》下利相关方证的特点,可从用药及配伍、服法、煎法方面进一步理解基于四气五味的组方思路。不同...
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药物对于人体的作用倾向,可纠正机体异常。《金匮要略》下利篇所载方剂组方灵巧,结合《金匮要略》下利相关方证的特点,可从用药及配伍、服法、煎法方面进一步理解基于四气五味的组方思路。不同的炮制状态可使药物的偏性有所不同,处方的性能可通过用药的选择调整;全方性味的效力与归属可通过应用不同用量的单药或部分组合药物实现;性能功效相仿的药物配伍可相辅相成以增强功效,相反者可相互牵制、相反相成,针对有毒或药性峻猛的药物配合应用可制约之品以减毒纠偏,不同性味特点的方剂可通过同一药物的不同配伍实现。除用药配伍方面外,药性的实现有时需配合特殊煎煮方法。处方性味效能的有效发挥还需配合适合的服用方法。如此可助临床组方更具针对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味
四气
五味
下利
金匮要略
组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药治疗布鲁氏菌病研究进展
1
作者
梁晓
李丽
徐霄龙
白颖璐
杨玉媚
祝勇
刘清泉
机构
内蒙古医
科
大学
中医
学院
首都医
科
大学附属
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
首都医
科
大学附属
北京中医医院
急诊与危重症救治中心
北京
市
中医
药研究所病生理室
北京中
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
首都医
科
大学附属
北京中医医院
呼吸
科
北京中医医院
内蒙古
医院
肺病
科
出处
《中国药物警戒》
2025年第2期231-234,240,共5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项目(ZYYCXTD-D-20220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zyyzdxk-2023001)
+2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474428)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4MS08026)
祝氏过敏煎传承博士科研工作站项目。
文摘
目的布鲁氏菌病是一种因感染引起的传染性人畜共患疾病,常累及多个脏腑器官,慢性期迁延难愈。为补充现代医药的不足,寻求其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通过对近年来中药治疗布鲁氏菌病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基于病因辨证、伤寒六经辨证、八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共4个辨证体系对布鲁氏菌病用药及组方进行分类探讨。结果与结论经总结布鲁氏菌病的总体治法分为急、慢性期2个阶段,用药思路涉及六经、卫气营血。根据不同辨证思路予以中药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为今后布鲁氏菌病的中药研究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中药
辨证体系
宣痹汤
小柴胡汤
Keywords
Brucellos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fferentiation Systems
Xuanbi Decoction
Xiaochaihu Decoction
分类号
R961 [医药卫生—药理学]
R994.1 [医药卫生—毒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现代文献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医证型证候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黄正慧
徐雯洁
刘汶
机构
北京中
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首都医
科
大学附属
北京中医医院
循证教研室
首都医
科
大学附属
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
出处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1966-1975,共10页
基金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4ZHB012)。
文摘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常见中医证型、证候的分布规律,为建立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提供参考。方法从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检索2000~2020年的有关文献,共纳入符合本研究的文献55篇,提取文献题目、作者、证型名称及相应证候,建立Excel数据库。对文献中呈现的原始证型以及规范后的证型进行频数统计,计算频次、频率。将频率>3.0%的规范后的证型作为高频证型,统计每一高频证型对应的证候的频次、频率。结合临床实际,合并含义相近的证候,得出合并后的频次、频率。运用频数分析法统计文献中所有证候的频次、频率,将频率≥1.0%的证候作为高频证候进一步运用聚类分析法以探讨常见证型。结果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高频证型主要有肝郁脾虚证(13.8%)、肝胆湿热证(10.1%)、肝肾亏虚证(7.6%)、肝肾阴虚证(7.6%)、脾胃虚弱证(5.0%)、肝脾血瘀证(4.4%)、气阴两虚证(4.4%)、瘀血阻络证(4.4%)、湿热蕴结证(4.4%)、湿滞血瘀证(3.8%)、脾胃气虚证(3.1%)等。同时总结了高频证型的证候,将高频证候通过聚类分析挖掘出常见证型为湿热瘀结证、肾阴虚证、脾虚证。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治疗上要注意顾护阴血与脾胃,目前关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中医证候研究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研究。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证型
中医证候
文献研究
数据挖掘
Keywords
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ttern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mptoms
Literature research
Data mining
分类号
R241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肝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
1
3
作者
祝广钦
宁夏
胡孙林
孙霄
孙一珂
张海蓉
王若冲
张亚鹏
马淑然
机构
北京中
医药大学
中医
学院
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
出处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499-502,共4页
文摘
“风袭于外,肝必内应”,咳嗽变异性哮喘病因以“风”为主,是一个由咳嗽逐渐发展为哮喘的动态阶段,其病程与病机展现出“由外及内,日久则伏”的特点。中医学将以“风”为因的疾病责于肝之失常,本文基于此进行从肝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探索,并根据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分期与病证的标本,以“祛外风—煦肝风—搜伏风”为基本方法,从理论基础、病机阐释与临床应用等方面分别论述了从肝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理论依据与临床价值。疾病初起,拟“祛外风”为首则,以防肺风扰肝;至中期须用“煦肝风”法治本,以平肝气之乱;久病入络,则以“搜伏风”为要,防肝风之受引复动;三法相辅相成,分期分层次地应用,共奏良功。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从肝论治
肝风
临床经验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运用提壶揭盖法治疗肝硬化腹水浅析
被引量:
11
4
作者
刘丹
郑鑫卓
王琮
李尚点
武璇
闫语
徐春军
机构
首都医
科
大学附属
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
北京中
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出处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833-1835,共3页
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Z171100001017034)。
文摘
肝硬化腹水属中医“臌胀”范畴,提壶揭盖为中医治疗水液代谢性疾病常用治法之一。本文认为肝硬化腹水发病的核心在于气机不利,而提壶揭盖法的实质在于治肺理气机,故从治肺调气机入手治疗肝硬化腹水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同时结合古籍及现代医家认识,提出了提壶揭盖包括宣肺利水、肃肺逐水、补肺行水三法,宣肺利水法以越婢汤为代表方剂,肃肺逐水法以葶苈大枣泻肺汤为代表方剂,补肺行水法以防己黄芪汤为代表方剂。最后以验案一则为例阐述了提壶揭盖法在本病的实际应用,以加深对提壶揭盖法的认识。
关键词
提壶揭盖
臌胀
肝硬化腹水
宣肺
肃肺
补肺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阴阳为纲辨治黄疸新解
被引量:
12
5
作者
武璇
李尚点
刘丹
徐春军
机构
北京中
医药大学
首都医
科
大学
首都医
科
大学附属
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
出处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309-312,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8BL-091)
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关幼波名家研究室建设项目)(2010-SZ-A-25)。
文摘
黄疸是肝胆系统常见疾病,中医对黄疸的认识源远流长,从繁杂的辨证分型到形成以阴阳为纲的辨治体系,经历了数代医家的发展完善。笔者总结以湿热、寒痰、热毒、血瘀、正虚为黄疸病理因素,困阻中焦脾胃,阻滞肝胆气机,胆汁疏泄失常为病机。归纳以正虚无热者为阴黄,有热无寒者为阳黄,以寒热错杂者为半阴半阳辨证论治黄疸,体现出疾病进展过程中的阴阳转换。综前人之述而论之,阐发自己的拙见,抛砖引玉,以期有益于临床诊疗。
关键词
黄疸
阳黄
阴黄
半阴半阳
辨证
分类号
R241.3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越鞠法”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被引量:
5
6
作者
靳天怡
刘汶
机构
首都医
科
大学附属
北京中医医院
首都医
科
大学附属
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
出处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7期1230-1232,共3页
文摘
朱丹溪提出“六郁”理论,越鞠丸为其治疗“六郁”的主方。通过习读原著及相关著述,笔者认为,丹溪“六郁”实际包括标、本两端,其主要内涵为“气郁为先是标,郁在中焦为本”,与此对应,越鞠丸立方以“调气机升降以治本,祛诸郁实邪以治标”,意在示以组方之大法,可名为“越鞠法”。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以肝脾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失司为基本病机,常出现气滞、湿停、痰阻、血瘀、郁热、食积等病理改变,其病机标本变化可概括为“病在肝脾为本,气郁为先是标”,与丹溪所论“六郁”甚为吻合,临床可以“越鞠法”为指导进行论治。本文试阐述“六郁”及“越鞠法”的内涵,然后结合FD的病机特点,论述基于越鞠方法,通过“调肝脾气机,祛诸郁实邪”治疗FD的临床思路。
关键词
越鞠法
越鞠丸
功能性消化不良
六郁
气机
气滞
痰阻
丹溪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治“气”角度谈《温病条辨》对杏仁的妙用
被引量:
1
7
作者
李梦缘
刘汶
机构
北京中
医药大学
首都医
科
大学附属
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
出处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887-889,共3页
文摘
《温病条辨》对杏仁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治“气”角度可从功效特点、用法特点两方面分析《温病条辨》对杏仁的妙用。功效特点方面,杏仁可降上逆之肺气,在《温病条辨》风温、暑温、秋燥等温热类温病的治疗中有所体现,可用于治疗温热咳喘等证,临床应用着眼于肺之气;杏仁可开壅闭之肺气,气化则湿化,在《温病条辨》湿温、暑湿、伏暑等湿热类温病的治疗中有所体现,可用于治疗湿热咳喘、湿阻中焦、湿遏三焦等证,临床应用着眼于一身之气;杏仁还可利气以治血,可用于血证的治疗。用法特点方面,不同配伍可使杏仁发挥不同功效,取降气之效时配伍功擅开宣之品,取其开宣之功时配伍利湿除湿之品,取利气治血之效时配伍治血之品;杏仁的用量大小需考虑全方功效,避免影响整体疗效;甜杏仁、杏仁泥、杏仁粉等不同性状的杏仁的使用助其在《温病条辨》不同方剂中发挥不同功效。
关键词
杏仁
治气
温病条辨
肃降
宣发
利气治血
吴鞠通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金匮要略》下利方特点探析四气五味组方思路
被引量:
6
8
作者
李梦缘
刘汶
机构
首都医
科
大学附属
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
北京中
医药大学
出处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1081-1082,共2页
文摘
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药物对于人体的作用倾向,可纠正机体异常。《金匮要略》下利篇所载方剂组方灵巧,结合《金匮要略》下利相关方证的特点,可从用药及配伍、服法、煎法方面进一步理解基于四气五味的组方思路。不同的炮制状态可使药物的偏性有所不同,处方的性能可通过用药的选择调整;全方性味的效力与归属可通过应用不同用量的单药或部分组合药物实现;性能功效相仿的药物配伍可相辅相成以增强功效,相反者可相互牵制、相反相成,针对有毒或药性峻猛的药物配合应用可制约之品以减毒纠偏,不同性味特点的方剂可通过同一药物的不同配伍实现。除用药配伍方面外,药性的实现有时需配合特殊煎煮方法。处方性味效能的有效发挥还需配合适合的服用方法。如此可助临床组方更具针对性与准确性。
关键词
性味
四气
五味
下利
金匮要略
组方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药治疗布鲁氏菌病研究进展
梁晓
李丽
徐霄龙
白颖璐
杨玉媚
祝勇
刘清泉
《中国药物警戒》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现代文献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医证型证候研究
黄正慧
徐雯洁
刘汶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肝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思路与方法
祝广钦
宁夏
胡孙林
孙霄
孙一珂
张海蓉
王若冲
张亚鹏
马淑然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运用提壶揭盖法治疗肝硬化腹水浅析
刘丹
郑鑫卓
王琮
李尚点
武璇
闫语
徐春军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以阴阳为纲辨治黄疸新解
武璇
李尚点
刘丹
徐春军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越鞠法”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靳天怡
刘汶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从治“气”角度谈《温病条辨》对杏仁的妙用
李梦缘
刘汶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从《金匮要略》下利方特点探析四气五味组方思路
李梦缘
刘汶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