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曼陀罗在北京市平谷区的入侵现状与风险分析
1
作者 张凯 杨新明 +3 位作者 岳晓昀 董艳 张杰俊 朋康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8期56-58,79,共4页
为摸清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在北京市平谷区的入侵现状、风险等级,从而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于2022年1—11月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收集了曼陀罗在北京市平谷区的入侵分布状况数据,并对曼陀罗进行外来入侵物种风险评估。结果表明,... 为摸清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在北京市平谷区的入侵现状、风险等级,从而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于2022年1—11月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收集了曼陀罗在北京市平谷区的入侵分布状况数据,并对曼陀罗进行外来入侵物种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曼陀罗在北京市平谷区16个乡(镇)均有分布,且广泛分布于7种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中,风险综合评估值为2.5,属于中风险等级入侵物种。针对曼陀罗在北京市平谷区的发生分布情况及风险分析,提出了监测、防治及检疫等防控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植物 曼陀罗 入侵现状 风险评估 防控措施 北京市 平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肥对北京香山公园黄栌红叶观赏期的影响
2
作者 宋立洲 高云昆 +5 位作者 殷庆瑞 尚紫阳 朋康 李文艺 尚克杰 安然 《中国城市林业》 2025年第3期160-166,共7页
【目的】针对北京香山公园黄栌(Cotinus coggygria)红叶观赏期受气候异常及环境因素影响导致转色不稳定、落叶期提前的问题,探究叶面肥施用对黄栌叶片转色进程和落叶期的调控效果,以延长北京香山公园红叶观赏期并提升景观质量。【方法... 【目的】针对北京香山公园黄栌(Cotinus coggygria)红叶观赏期受气候异常及环境因素影响导致转色不稳定、落叶期提前的问题,探究叶面肥施用对黄栌叶片转色进程和落叶期的调控效果,以延长北京香山公园红叶观赏期并提升景观质量。【方法】选用3种叶面肥(维生素B族肥料、苄氨基嘌呤类肥料、氨基酸水溶肥料),通过设计肥效对比试验,观察叶面肥对黄栌叶片转色进程、衰老进程及物候期的影响。【结果】维生素B族肥料与苄氨基嘌呤类肥混合施用对黄栌花青素的积累、叶片增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苗圃、浅山试验区域,花青素相对含量平均值分别高于其他组24.54%、11.79%以上,叶片厚度平均值分别高于其他组10.00%、4.76%以上,且受试组红叶观赏期提前3~4天。苄氨基嘌呤类肥与氨基酸水溶肥料混合施用对抑制叶绿素降解、增强植株抗逆性、迟滞黄栌落叶有显著作用,在苗圃、浅山试验区域较其他组红叶期延长3天以上。【结论】苄氨基嘌呤类肥料与氨基酸水溶肥料混合施用可延缓叶绿素分解、延缓叶片衰老进程,但对秋叶呈色无影响。维生素B族肥料与苄氨基嘌呤类肥混合施用有利于黄栌叶片花青素的积累,且能提升叶片厚度,使黄栌转色效果更佳、红叶观赏期更长、红叶呈现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栌 叶面肥 叶色 花青素 物候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侵植物长芒苋在北京市平谷区的风险评估
3
作者 张凯 杨新明 +2 位作者 于保兴 张杰俊 朋康 《当代农机》 2025年第5期37-39,共3页
长芒苋是一种外来入侵植物,在我国首次发现是在北京,适应能力和扩散能力极强。鉴于此,结合2022年1月—11月在平谷区进行的长芒苋分布调查的数据,参照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从长芒苋的传入定殖风险、扩... 长芒苋是一种外来入侵植物,在我国首次发现是在北京,适应能力和扩散能力极强。鉴于此,结合2022年1月—11月在平谷区进行的长芒苋分布调查的数据,参照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从长芒苋的传入定殖风险、扩散风险、潜在危害与影响、危害控制4个方面对长芒苋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长芒苋在平谷区的风险评估值为2.7,属于中风险外来入侵物种。同时,根据风险评估分析提出相关管理措施,为相关检测机构制定检疫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严防其造成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植物 长芒苋 风险评估 防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银杏衰弱情况调查及复壮技术研究
4
作者 夏舫 刘颖杰 +5 位作者 杨轶杰 德秋子 蔡梦怡 董艳 张杰俊 朋康 《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40-44,62,共6页
为掌握北京市园林绿化常用树种银杏的生长势衰弱成因,并探究针对性的复壮方法。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市多地银杏的衰弱情况调查,总结出北京银杏树木衰弱症状及衰弱成因,并基于调查结果,选取有代表性的衰弱银杏植株进行复壮试验,对常用的复... 为掌握北京市园林绿化常用树种银杏的生长势衰弱成因,并探究针对性的复壮方法。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市多地银杏的衰弱情况调查,总结出北京银杏树木衰弱症状及衰弱成因,并基于调查结果,选取有代表性的衰弱银杏植株进行复壮试验,对常用的复壮方法、产品进行比较,探索最适宜银杏复壮的技术和产品。调查发现银杏衰弱占比达44.62%,立地环境差为主因,并受到极端气候、养护不当、苗木损伤和有害生物危害的综合影响。土壤改良对衰弱银杏复壮效果最佳,1年后新梢生长量提升113.7%,复壮沟、竹木虫砂透气管、PVC透气管效果依次降低,但均具备良好效果。银杏焦叶套餐对衰弱银杏复壮效果最佳,1年后新梢生长量提升76.00%,酶解低聚肽肥次之,施用尿素防治效果不佳。结合土壤改良、复壮沟、透气管等复壮技术,并配合使用银杏焦叶套餐,可取得良好银杏复壮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生长势衰弱 复壮技术 复壮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云区油松毛虫发生规律和绿色防控
5
作者 曹俊 刘克发 +2 位作者 闫钦弘 张杰俊 董艳 《绿色科技》 2025年第9期130-134,共5页
为控制密云区油松毛虫危害,制定更科学高效的绿色措施。根据油松毛虫上下树规律以及危害特征,利用不同规格、毛绒阻隔围环的物理防治方法,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4%甲维·苏云金悬浮剂、20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16... 为控制密云区油松毛虫危害,制定更科学高效的绿色措施。根据油松毛虫上下树规律以及危害特征,利用不同规格、毛绒阻隔围环的物理防治方法,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4%甲维·苏云金悬浮剂、20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16000万孢子/克球孢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4种药剂进行试验设计。结果发现毛绒阻隔围环在春秋季对油松毛虫阻隔效果均最佳,4种药剂对油松毛虫的防治效果均较好,虫口减退率均在80%以上,且其中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和2.4%甲维·苏云金悬浮剂效果最佳,药后13 d虫口减退率为97.48%和96.19%,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生防菌剂虽然也能取得良好的防控效果,但防控见效周期长,更适用于预防工作。结论根据密云区油松毛虫发生规律并结合本试验结果,现已形成了以监测巡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与科学用药等技术措施组成的绿色防控体系,可以为油松毛虫的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毛虫 物理防治 生物防治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