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热氧老化的热塑性聚烯烃防水卷材的耐久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丁红梅 海梦帆 葛洋洋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7-252,264,共7页
随着《建筑和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的颁布,防水材料耐久年限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而关注。作为广泛外露应用于屋面的热塑性聚烯烃(TPO)防水卷材,其耐久性研究是业内关注的热点。通过有温度梯度的热氧老化,对两种典型TPO防水卷材进行了长... 随着《建筑和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的颁布,防水材料耐久年限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而关注。作为广泛外露应用于屋面的热塑性聚烯烃(TPO)防水卷材,其耐久性研究是业内关注的热点。通过有温度梯度的热氧老化,对两种典型TPO防水卷材进行了长期的耐久性研究,利用宏观和微观表征手段,多角度分析材料老化后性能的变化,获得了TPO防水卷材的关键性能劣化规律。根据失效标准,增强型TPO在135℃下热老化63周后出现功能失效情况;均质型TPO截至70周功能未失效,但力学性能劣化严重。因此,对于存在严苛应力条件的服役环境,应当评估卷材的可靠性。同时,两种型号TPO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黄变现象,所以对于外观有要求的建筑,需要考量黄变程度是否可以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久性 热塑性聚烯烃 防水卷材 热氧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固式密封垫截面参数设计及其对防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富宾 罗虎 +2 位作者 肖建庄 丁红梅 王泽念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1-239,共9页
针对现有的锚固式密封垫截面设计法——工程经验和类比法相结合的方法缺乏具体理论支撑的问题,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各锚固式密封垫截面在最不利的工况(错缝量为15 mm)下和正常工况(错缝量为0 mm)下的二维平面应变模型,研究了密... 针对现有的锚固式密封垫截面设计法——工程经验和类比法相结合的方法缺乏具体理论支撑的问题,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各锚固式密封垫截面在最不利的工况(错缝量为15 mm)下和正常工况(错缝量为0 mm)下的二维平面应变模型,研究了密封垫的截面参数(底部厚度、脚部尺寸、底孔高度和开孔形状)和材料性能参数(橡胶硬度)对锚固式密封垫防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底部厚度和脚部尺寸对锚固式密封垫防水性能几乎没有影响;当中部开孔设置为拱形时,闭合压缩力较小,锚固式密封垫防水性能较高;底孔高度越大,最大接触应力和闭合压缩力越小,锚固式密封垫防水性能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固式密封垫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防水性能 截面参数 有限元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双道密封垫防水增强机理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龚琛杰 解超然 +4 位作者 林赞权 雷明锋 王海林 宋建荣 葛洋洋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2-283,共12页
橡胶密封垫是盾构隧道接缝防水的核心结构,随着盾构隧道直径和设计水压的增大,双道密封垫模式已逐渐成为盾构隧道主流的防水设计方案。为探究双道密封垫相较于单道密封垫防水增强的机理,分别针对无间隙水压作用的常规工况和有间隙水压... 橡胶密封垫是盾构隧道接缝防水的核心结构,随着盾构隧道直径和设计水压的增大,双道密封垫模式已逐渐成为盾构隧道主流的防水设计方案。为探究双道密封垫相较于单道密封垫防水增强的机理,分别针对无间隙水压作用的常规工况和有间隙水压作用的特殊工况开展双道密封垫防水试验,记录中心腔及内水腔的水压时程曲线,分析得到2种情形下防水增强的主导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黏滞阻力的作用下,压力水从中心腔流入内水腔产生的压降是常规工况下双道密封垫防水增强的主要影响因素。压缩状态下密封垫的孔隙率越小,黏滞阻力压降效应越显著。通过引入孔隙度影响系数,提出了基于多孔介质渗流理论的黏滞阻力压降效应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孔隙率、流体流速、多孔介质平均粒子直径3个关键参数的获取方式。在间隙水压的反作用下,外道密封垫产生附加接触应力是特殊工况下外道密封垫防水增强的主要影响因素。密封垫的压缩程度越大,间隙水压作用下的防水增强效应越显著。借助压密率指标评价密封垫的等效泊松比,提出了间隙水压作用下防水增强能力的计算方法。研究探明了黏滞阻力和间隙水压作用对于双道密封垫的防水增强机理,并给出了2种增强效应的计算方法,为双道密封垫防水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双道密封垫 失效机理 接缝防水 黏滞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防水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4
4
作者 张富宾 肖建庄 +1 位作者 丁红梅 肖绪文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3,共13页
通过文献调研回顾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现状,总结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常见渗漏部位及其主要渗漏原因,提出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防水体系构成,阐述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防水材料、设计与施工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了其防水存在的瓶颈问... 通过文献调研回顾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现状,总结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常见渗漏部位及其主要渗漏原因,提出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防水体系构成,阐述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防水材料、设计与施工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了其防水存在的瓶颈问题,探讨了基于受力和抗渗防水共同要求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与趋势。结果表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防水体系可分为主体结构防水和拼接缝防水两部分,防水材料分为不定型和定型2类,不定型防水材料以密封胶为代表,定型防水材料以密封垫为代表,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密封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较多,对密封材料及配套材料耐久性和长期老化性能方面的研究较少;防水设计方面,需要进一步考虑地震作用、风荷载、地基不均匀沉降等作用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防水设计的影响;防水施工方面,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拼接缝防水的现场验收检查技术手段落后,亟需推广快速、准确、高效的无损检测方法;缺少隐蔽工程密封材料的维护及快速更换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结构 防水材料 防水设计 防水施工 防水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粘型防水材料的高水压隧道新型堵水限排方案及设计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孙晓贺 施成华 +1 位作者 肖国庆 葛洋洋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4-575,I0069-I0080,共24页
为解决高水压隧道渗漏水病害并减少治理成本,基于双粘型喷膜防水材料,提出一种由注浆加固圈、双粘型防排水系统和防水衬砌3部分组成的新型堵水限排方案。依托数值计算方法,揭示该方案的水压分布特征并论证其有效性,进而分析注浆圈及排... 为解决高水压隧道渗漏水病害并减少治理成本,基于双粘型喷膜防水材料,提出一种由注浆加固圈、双粘型防排水系统和防水衬砌3部分组成的新型堵水限排方案。依托数值计算方法,揭示该方案的水压分布特征并论证其有效性,进而分析注浆圈及排水板各参数对隧道涌水量及衬砌水压力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水压隧道多级控制型限排方案的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新型堵水限排方案可通过调节注浆圈及排水板参数使二次衬砌水压力降低到可接受范围;2)与传统高水压隧道主要依靠注浆圈来调节渗水量及衬砌水压力不同,新型限排方案可采用注浆圈+排水板多级调控方法,方案设计更加灵活,其中注浆圈占主导作用;3)注浆圈对降低隧道渗水量及衬砌外水压力均有利,其中渗透系数参数最为重要;4)仅当注浆圈渗透系数得到保障时,才存在合理的排水板间距使衬砌水压力与隧道渗水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压隧道 双粘型防水 堵水限排 喷膜防水 渗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聚合物防水膜的隧道衬砌界面剪切-滑移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6
作者 蒋雅君 赵菊梅 +2 位作者 刘基泰 何雨帝 王虎群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6-505,I0059-I0068,共20页
为研究隧道衬砌结构中密贴型防水层界面的力学特性,根据隧道喷膜防水衬砌结构的特点,采用粘结强度试验和压剪试验探讨聚合物防水膜复合试件的界面剪切-滑移力学行为和特性。通过粘结强度试验绘制3种类型防水膜的拉伸应力-位移曲线,通过... 为研究隧道衬砌结构中密贴型防水层界面的力学特性,根据隧道喷膜防水衬砌结构的特点,采用粘结强度试验和压剪试验探讨聚合物防水膜复合试件的界面剪切-滑移力学行为和特性。通过粘结强度试验绘制3种类型防水膜的拉伸应力-位移曲线,通过压剪试验绘制界面剪切应力-位移曲线,基于试验结果曲线计算得到防水层的界面参数,包括剪切强度、残余剪切强度、剪切模量、剪切滑移能量和剪切失效位移,并讨论防水材料性能和法向压应力对这些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防水层界面的剪切-滑移特性主要受防水材料特性和法向压应力的影响,防水材料特性对界面剪切强度和剪切模量的影响较大,而残余剪切强度、剪切滑移能量和剪切失效位移则受到法向压应力的影响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衬砌结构 喷膜防水 界面特性 剪切-滑移破坏 应力-位移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管片接缝密封垫接触性态的感知与分析
7
作者 龚琛杰 程明进 +4 位作者 林赞权 雷明锋 王海林 宋建荣 葛洋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9-282,共14页
密封垫是盾构隧道接缝防水的重点,但现有研究较少探讨其接触行为和接触特性。首先,本文基于薄膜压力传感器,构建了针对盾构隧道接缝处密封垫接触应力的精细化试验框架,探讨了无水压作用和有水压作用2种情形下密封垫接触面精确的力学响应... 密封垫是盾构隧道接缝防水的重点,但现有研究较少探讨其接触行为和接触特性。首先,本文基于薄膜压力传感器,构建了针对盾构隧道接缝处密封垫接触应力的精细化试验框架,探讨了无水压作用和有水压作用2种情形下密封垫接触面精确的力学响应;其次,基于三维管片接缝密封垫压缩数值模型和Hertz接触理论,分别从接触应力三维分布规律和平均接触应力2个方面验证闭合压缩试验的精度,获得了管片接缝密封垫压缩过程中接触面上的空间应力分布规律;最后,开展了接触面有水压作用的渐进渗漏试验,提出了能够表征渐进渗漏过程前后密封垫间接触应力变化的理论渗漏水压的概念,探明了理论渗漏水压沿密封垫宽度方向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密封垫-密封垫接触面的应力沿宽度方向呈波浪式变化,且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与中间取到较高值;密封垫-密封垫接触面平均接触应力随着微凸体所受载荷增大而呈指数关系递增;理论渗漏水压沿着渗漏方向总体上呈降低趋势,从侧面证实了密封垫表面会对渗漏水产生黏滞阻力的作用,以此产生压力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管片接缝 密封垫 渗漏水 薄膜压力传感器 接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振动源强快速解析预测方法研究
8
作者 徐利辉 高盟 +2 位作者 马龙祥 陶子渝 陈嘉梁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57-264,共8页
提出一种高效准确的地铁振动源强(vibration source intensity,VSI)快速解析预测方法。基于周期结构理论,在柱坐标系中求解土体介质及隧道壳体的基本解答,利用土体与隧道间、隧道仰拱与道床板梁间的连续条件实现各部分的动力耦合,结合... 提出一种高效准确的地铁振动源强(vibration source intensity,VSI)快速解析预测方法。基于周期结构理论,在柱坐标系中求解土体介质及隧道壳体的基本解答,利用土体与隧道间、隧道仰拱与道床板梁间的连续条件实现各部分的动力耦合,结合列车荷载的周期性表达式,在频域-波数域中求得地铁VSI的解析解。分析了车速、轨道不平顺及土体参数的影响,基于实测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波数M=8时预测结果收敛且预测误差为0.7 dB。VSI随车速增大、轨道条件变差、土体弹性模量减小而增大,不平顺谱由六级谱(US6)变为一级谱(US1)时,源强增大15 dB,环评中需考虑轨道不平顺影响。该研究预测方法单次预测耗时58 s,具有较高预测效率及准确性,适用于确定VSI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振动源强(VSI) 快速预测 周期性 轨道不平顺 解析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喷膜防水衬砌结构力学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何斌 蒋雅君 +2 位作者 赵菊梅 刘基泰 王虎群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32-239,共8页
为研究隧道喷膜防水衬砌初期支护、二次衬砌间的协同受力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提供合理的衬砌结构设计参数,结合防水膜的单轴拉伸、黏结拉伸及剪切试验,建立荷载-结构隧道计算模型,对喷膜防水衬砌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进行... 为研究隧道喷膜防水衬砌初期支护、二次衬砌间的协同受力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提供合理的衬砌结构设计参数,结合防水膜的单轴拉伸、黏结拉伸及剪切试验,建立荷载-结构隧道计算模型,对喷膜防水衬砌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进行研究。在数值计算模型中,依据试验测得的数据,采用不同厚度的防水膜、不同的界面参数及二次衬砌厚度,对隧道衬砌结构进行建模计算。结果表明:1)防水膜厚度的变化不会对衬砌结构的力学性能产生显著影响;2)不同的界面参数会显著影响衬砌结构的应力和位移,随着界面参数的增大,初期支护应力减小,二次衬砌应力增大,两者的应力差减小,衬砌结构协同受力的能力增加;3)二次衬砌厚度的减小会降低其安全系数,但均符合规范,因此可以进一步优化隧道二次衬砌的结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衬砌结构 喷膜防水 防水膜 界面参数 二次衬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型阻燃剂FP2200S阻燃TPO防水卷材 被引量:2
10
作者 孟玉娟 张胜 +5 位作者 谷晓昱 李洪飞 孙军 王迪 孟晓伟 郭嘉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0-33,39,共5页
利用膨胀型阻燃剂FP2200S,对TPO防水卷材进行阻燃处理,研究FP2200S对卷材的阻燃、吸水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极限氧指数(LOI)仪、垂直燃烧(UL 94)仪、热重分析(TGA)仪对阻燃PP的燃烧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阻燃剂添加量为20%时,TPO... 利用膨胀型阻燃剂FP2200S,对TPO防水卷材进行阻燃处理,研究FP2200S对卷材的阻燃、吸水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极限氧指数(LOI)仪、垂直燃烧(UL 94)仪、热重分析(TGA)仪对阻燃PP的燃烧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阻燃剂添加量为20%时,TPO/FP2200S体系可以达到UL 94 V-0级别,氧指数可以达到32.5%,阻燃性能明显提高,熔滴现象有明显改善。热重分析(TGA)结果表明,经FP2200S处理后,TPO材料的热稳定性显著提高,800℃的残炭量显著增加。在70℃水浴中浸泡168 h后,TPO/20FP2200S的吸水率为4.3%,仍符合使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O防水卷材 FP2200S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吸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PA的改性及其在涂膜型防水卷材中的应用
11
作者 唐波 郭恩霞 +4 位作者 张胜 谷晓昱 孙军 李洪飞 郭嘉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0-45,共6页
将季戊四醇磷酸酯加入丙烯酸丁酯乳液中,制备不同配比的涂膜型防水卷材,通过极限氧指数测试、燃烧测试、力学性能测试和耐水性测试研究其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结果表明,加入季戊四醇磷酸酯能够提高涂膜型防水卷材的阻燃性能,... 将季戊四醇磷酸酯加入丙烯酸丁酯乳液中,制备不同配比的涂膜型防水卷材,通过极限氧指数测试、燃烧测试、力学性能测试和耐水性测试研究其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结果表明,加入季戊四醇磷酸酯能够提高涂膜型防水卷材的阻燃性能,当PEPA的添加量为10%时,涂膜型防水卷材的LOI值从22%提高至26.2%±0.1%,但是,由于PEPA与乳液的相容性和耐水性均较差,导致涂膜型防水卷材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均下降。采用KH550硅烷偶联剂对季戊四醇磷酸酯进行耐水改性,改性季戊四醇磷酸酯不仅与乳液具有较好的相容性,还可以使涂膜型防水卷材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涂膜型防水卷材的拉伸强度从0.3 MPa提高至1 MPa,并且耐水性也得到提高,涂膜型防水卷材的吸水率从14.3%下降至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膜型防水卷材 季戊四醇磷酸酯 力学性能 阻燃性 耐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导纳理论的车致结构振动响应模型
12
作者 路清泉 陈嘉梁 +3 位作者 邹超 李栩铭 马立秋 王哲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63,共7页
为了快速、合理地预测地铁沿线建筑振动响应,基于机械导纳理论,将建筑结构系统分解为传播结构和响应结构两部分。承重结构假定为杆单元模型,楼板结构考虑为板单元模型,推导各单元模型的导纳公式及其相应的矩阵表达式,进而构建车致结构... 为了快速、合理地预测地铁沿线建筑振动响应,基于机械导纳理论,将建筑结构系统分解为传播结构和响应结构两部分。承重结构假定为杆单元模型,楼板结构考虑为板单元模型,推导各单元模型的导纳公式及其相应的矩阵表达式,进而构建车致结构振动响应模型,并结合现场测试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研究表明:基于导纳理论预测的结构响应与现场实测振动在时域及频域上均具有较高的吻合度;在时域上,模型计算的振动幅值和实测幅值趋于一致;在频域上,各1/3倍频程中心频率的最大误差不超过5dB,表明所提出的车致结构振动响应模型可快速有效地预测结构振动响应,成果可为地铁沿线车致结构振动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振动预测 导纳理论 建筑结构 结构动力学 现场实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高分子注浆加固材料性能特点及研究方向 被引量:52
13
作者 吴怀国 魏宏亮 +3 位作者 田凤兰 李红英 李卫国 向锦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29,共3页
分析了高分子注浆加固材料的性能缺陷及其在煤矿井下应用中的不足,指出材料本身反应温度过高、阻燃性不够、应用针对性不强等是井下高分子注浆加固材料引发次生灾害的主要原因。因此,提出反应温度低、无有害阻燃剂掺加和成本低廉等是未... 分析了高分子注浆加固材料的性能缺陷及其在煤矿井下应用中的不足,指出材料本身反应温度过高、阻燃性不够、应用针对性不强等是井下高分子注浆加固材料引发次生灾害的主要原因。因此,提出反应温度低、无有害阻燃剂掺加和成本低廉等是未来高分子注浆加固材料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注浆加固材料 次生灾害 反应温度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土对聚羧酸减水剂应用性能的抑制机理 被引量:54
14
作者 王子明 吴昊 +1 位作者 徐莹 刘晓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4-238,279,共6页
测试了4种黏土的吸附率、吸水率和膨胀容,测定了蒙脱石的层间距,研究了不同黏土对聚羧酸减水剂(PCE)的吸附作用和吸附方式,分析了黏土吸附PCE后混凝土拌和物固液相体积的变化,探索了黏土对PCE应用性能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黏土对PCE的... 测试了4种黏土的吸附率、吸水率和膨胀容,测定了蒙脱石的层间距,研究了不同黏土对聚羧酸减水剂(PCE)的吸附作用和吸附方式,分析了黏土吸附PCE后混凝土拌和物固液相体积的变化,探索了黏土对PCE应用性能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黏土对PCE的吸附率远大于水泥,其中蒙脱石的吸附作用最强.PCE分子侧链嵌入蒙脱石的层间,使得蒙脱石层间距d(001)由1.443nm增加到1.863nm.黏土吸附PCE分子,使得产生分散作用的有效PCE含量降低;黏土吸附水后体积膨胀,导致混凝土拌和物中固相体积增大、液相体积减小,最终引起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能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黏土 机理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改性沥青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徐茂震 刘金景 +2 位作者 李文志 宗建华 段文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9-172,共4页
基于SBS改性沥青的三大指标及储存稳定性分析,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SBS改性机理、SBS型号、基质沥青标号、无机填料、改性沥青加工工艺及老化等方面对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在SBS与基质沥青充分溶... 基于SBS改性沥青的三大指标及储存稳定性分析,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SBS改性机理、SBS型号、基质沥青标号、无机填料、改性沥青加工工艺及老化等方面对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在SBS与基质沥青充分溶胀的前提下,星型SBS改性沥青性能要优于线型SBS改性沥青;基质沥青的标号越高,SBS对基质沥青的改善效果就越明显,并且受到SBS掺量的限制;无机填料可以显著提高SBS改性沥青的硬度和高温稳定性;合理控制SBS改性沥青加工温度和加工时间,均有利于SBS对基质沥青改性作用的发挥;SBS能够显著提高改性沥青的耐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改性沥青 改性机理 影响因素 老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复配型水合物防聚剂 被引量:13
16
作者 穆亮 李文志 +1 位作者 陈光进 孙长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54-357,共4页
在全透明高压蓝宝石反应釜中,对一种复配型水合物防聚剂进行了评价,考察了不同含水率下柴油+水+防聚剂+天然气体系中水合物的生成形态。在实验条件下该复配型防聚剂在过冷度为13℃下防聚效果良好,水合物生成后呈浆液形式均匀分在油相中... 在全透明高压蓝宝石反应釜中,对一种复配型水合物防聚剂进行了评价,考察了不同含水率下柴油+水+防聚剂+天然气体系中水合物的生成形态。在实验条件下该复配型防聚剂在过冷度为13℃下防聚效果良好,水合物生成后呈浆液形式均匀分在油相中,且生成速率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水合物 防聚剂 浆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防聚剂水合物浆液在循环管路中的性能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文志 陈光进 +3 位作者 孙长宇 穆亮 陈俊 杨云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3-318,共6页
采用高压循环管路对含防聚剂的油-水-气体系形成的水合物浆液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随循环时间的延长,含Zjj2防聚剂的水合物浆液的流量逐渐下降至趋于稳定,表观黏度不断增大至趋于基本不变,未出现堵塞管路的现象;生成的水... 采用高压循环管路对含防聚剂的油-水-气体系形成的水合物浆液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随循环时间的延长,含Zjj2防聚剂的水合物浆液的流量逐渐下降至趋于稳定,表观黏度不断增大至趋于基本不变,未出现堵塞管路的现象;生成的水合物以小颗粒形态均匀分散在乳液中,水合物浆液停工前、后的形貌相同,稳定性较好;油-水-气体系中水含量越高,含Zjj2防聚剂的水合物浆液的流量下降程度越显著,表观黏度越大;与分别含Span20和Zjj1防聚剂的水合物浆液相比,含Zjj2防聚剂的水合物浆液的表观黏度最低、流动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管路 防聚剂 水合物 表观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高性能减水剂的绿色与节能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晓 赖光洪 +5 位作者 夏春蕾 宋建荣 王子明 崔素萍 管佳男 迟碧川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2-180,共9页
随着“双碳”战略目标和“节能环保”理念的实施,近年来基于绿色材料代替石化原料以及利用新技术手段实现高性能减水剂的节能制备与应用得到了显著进步和飞速发展,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能。为此,文中从绿色制备及低能耗合成技术两大方面... 随着“双碳”战略目标和“节能环保”理念的实施,近年来基于绿色材料代替石化原料以及利用新技术手段实现高性能减水剂的节能制备与应用得到了显著进步和飞速发展,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能。为此,文中从绿色制备及低能耗合成技术两大方面系统综述了高性能减水剂的绿色与节能制备的优势特点,归纳了化学方法和技术原理,分析了其应用效果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为高性能减水剂材料的绿色与节能制备方法的研究开发提供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 节能 高性能减水剂 制备 混凝土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聚烯烃弹性体三元共混物的动态流变行为及其相容性 被引量:7
19
作者 谭宁 段文锋 +3 位作者 王迎春 熊玉钦 韩光 毛炳权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96-901,共6页
采用动态流变法和DMA法研究了不同组成的聚丙烯(PP)/聚乙烯基弹性体(POE)/聚丙烯基弹性体(PBE)共混型热塑性聚烯烃(TPO)熔体的流变行为和相容性。表征结果显示,对于POE/PBE/PP共混型TPO体系,在较低扫描频率下(lgω≤0.5),POE含量越高,... 采用动态流变法和DMA法研究了不同组成的聚丙烯(PP)/聚乙烯基弹性体(POE)/聚丙烯基弹性体(PBE)共混型热塑性聚烯烃(TPO)熔体的流变行为和相容性。表征结果显示,对于POE/PBE/PP共混型TPO体系,在较低扫描频率下(lgω≤0.5),POE含量越高,复数黏度越高;PBE含量越高,第一牛顿区平台越明显。共混型TPO的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均随扫描频率的增加而增大,POE含量越高,G′和G″随扫描频率变化的幅度越小;在高频区,G′和G″随扫描频率变化的幅度趋于一致。当POE含量不小于30%(w)时,共混型TPO的黏度随温度的变化为非线性,在180~230℃温度范围内存在两个黏流活化能。随PBE含量的增加,共混型TPO的相容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型热塑性聚烯烃 动态流变行为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飞砟防治专用聚氨酯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井国庆 贾文利 +1 位作者 付豪 李红英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5-29,共5页
研究目的:道砟飞溅是高速铁路有砟道床面临的重要问题,为防治飞砟,本文针对5种低强度防飞砟专用聚氨酯,提出一种可捣固的道床全断面表层固化方案。根据道床纵、横向阻力试验判定喷涂聚氨酯对道床的加固作用;根据风洞试验判定防飞砟性能... 研究目的:道砟飞溅是高速铁路有砟道床面临的重要问题,为防治飞砟,本文针对5种低强度防飞砟专用聚氨酯,提出一种可捣固的道床全断面表层固化方案。根据道床纵、横向阻力试验判定喷涂聚氨酯对道床的加固作用;根据风洞试验判定防飞砟性能;根据捣固测试判定可捣固性能;根据单轴无侧限压缩试验判定聚氨酯固化强度增长特征。研究结论:(1) 1号至5号聚氨酯(强度分别为1. 38 MPa、3. 70 MPa、5. 30 MPa、14. 20 MPa、27. 40 MPa)固化后,道床纵向阻力相比固化前提升约6%~16%,道床横向阻力提升约9%~17%,对道床稳定性起到了有效的提升作用;(2)采用强度最低的1号聚氨酯固化时,道床在30 m/s风速(相当于350 km/h列车通过)下并未产生道砟位移情况;(3)除5号聚氨酯强度稍大,捣固时破坏了一定数量的周围粘结,其余4种均可正常完成捣固维修,根据对比分析选取4号聚氨酯为最优;(4) 4号聚氨酯完全硬化需要7 d,可在喷涂1 d后达到最终强度的69%,2 d后达到88%;(5)本研究结果对时速350 km及以上有砟道床结构选型、养护维修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砟肩堆高 道床阻力 道砟飞溅 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