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千安级宽频交流大电流校准系统研究
1
作者 陈少华 余和真 +2 位作者 王书强 金海彬 黄晨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1,共6页
介绍了一种千安级宽频交流大电流的校准系统,可解决电流范围最大到2 kA、频率从50 Hz~1 kHz的交流大电流的校准问题。为了保证交流大电流溯源链的完整性,开展了补偿式交流电流比率校准方法研究,研制了一套可以覆盖比率到1000∶1、频率到... 介绍了一种千安级宽频交流大电流的校准系统,可解决电流范围最大到2 kA、频率从50 Hz~1 kHz的交流大电流的校准问题。为了保证交流大电流溯源链的完整性,开展了补偿式交流电流比率校准方法研究,研制了一套可以覆盖比率到1000∶1、频率到1 kHz的交流电流比率校准系统,解决了关键的非工频电流比率标准溯源问题,并进行了相关测试,以验证交流电流比自校准系统的量传可靠性。通过该校准系统可对被测交流大电流源开展校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系统的扩展不确定度约为2.4×10^(-4),满足大部分宽频交流大电流校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学计量 千安级宽频交流大电流 电流比率 校准系统 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分压力质谱计校准装置的性能测试研究
2
作者 姚雪琦 董云宁 +4 位作者 闫睿 陈俊儒 丁双 康朋伟 卢耀文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6-311,共6页
文章对新研制的便携式分压力质谱计校准装置的部分性能进行了测试。采用参考电离真空计测量了装置的极限真空度;对于流导值在10^(-2) m^(3)/s的圆孔型抽气流导元件,通过精确测量其直径和厚度的尺寸,采用公式计算得到分子流条件下的流导... 文章对新研制的便携式分压力质谱计校准装置的部分性能进行了测试。采用参考电离真空计测量了装置的极限真空度;对于流导值在10^(-2) m^(3)/s的圆孔型抽气流导元件,通过精确测量其直径和厚度的尺寸,采用公式计算得到分子流条件下的流导值;对于孔径在微米量级的进气流导元件,采用定容衰减压力的方法通过实验测量确定其流导值;采用同一真空计分别测量抽气流导元件两端的气体压力获得返流比。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装置的极限真空度为4.8×10^(-7) Pa,抽气流导元件对N2的流导值为1.37×10^(-2) m^(3)/s,对N_(2)的返流比为0.193,两个进气流导元件对N_(2)的流导值分别为3.81×10^(-6) m^(3)/s、4.50×10^(-8) m^(3)/s,综合分析可得装置对N_(2)的校准范围为(4×10^(-1)~5×10^(-6))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准装置 分压力 性能测试 质谱计 便携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角位置信号数字化测量系统的研究
3
作者 游立 王书强 +2 位作者 金海彬 李亚琭 关振宇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5,共7页
感应同步器、旋转变压器是一类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角位置传感器,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伺服系统中,其输出信号是一组随角位置变化呈比例关系的交流电压信号。要对该信号实现精密测量或校准需要使用专用角度指示器,此仪器功能单一且价格... 感应同步器、旋转变压器是一类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角位置传感器,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伺服系统中,其输出信号是一组随角位置变化呈比例关系的交流电压信号。要对该信号实现精密测量或校准需要使用专用角度指示器,此仪器功能单一且价格高昂。因此,使用通用数字化仪研制了一套精密角位置信号数字化测量系统,实现了分辨力达0.0001°,测量准确度达±0.001°(k=2)的同步分解信号测量能力。该系统不仅可应用于角度模拟器、感应同步器、旋转变压器的校准或检测中,相关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国产化精密角度指示器研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位置测量 角度指示器 采样技术 旋转变压器 感应同步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eans-CNN的复杂牌号混合合金样品分类研究
4
作者 马耀安 黄裕婷 +5 位作者 张健豪 曲东明 扈蓓蓓 刘碧野 杨光 孙慧慧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46-1952,共7页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通过超短脉冲激光聚焦样品表面形成等离子体,进而对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样品的物质成分及含量,是一种具有制样简单,非接触测量,现场适应能力强,分析速度快的高效元素分析方法。使用LIBS技术进...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通过超短脉冲激光聚焦样品表面形成等离子体,进而对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样品的物质成分及含量,是一种具有制样简单,非接触测量,现场适应能力强,分析速度快的高效元素分析方法。使用LIBS技术进行元素分析,成分分类识别是研究的关键方向,目前LIBS技术主要应用于岩石矿产检测,环境监测,化学品识别相关领域,而对多种成分复杂牌号混合合金分类问题研究较少。常用高性能精确分类算法通常对计算资源要求高,难以搭载在要求便携性,小型化的LIBS系统中。MPL-T-1064激光器产生脉冲激光,通过前置镜组调制光路,激发Al,Fe,Cu多种牌号合金的混合样品采集数据。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对数据进行预处理,输入K均值聚类算法(K-means),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中进行分类。使用K-means无法对复杂牌号合金进行精细分类,但在大类区分工作中准确率达到99.97%。CNN可以对复杂牌号合金进行精细分类,准确率达99.15%,但对计算资源要求相对较高。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融合算法,使用K-means算法处理混合合金光谱数据,对相同种类不同牌号的样品进行粗分类,将一次分类后的数据输入CNN模型进行精细分类,在Al,Fe,Cu十种牌号样品的混合合金光谱中分类准确率达到99.35%,在5折交叉验证中准确率达99.52%,验证了算法在分类准确的同时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融合算法分类准确率相比K-means算法提高了39.65%,运行速度相比CNN算法加快21.94%。为多种成分复杂牌号混合合金分类问题提供了高效,快速,准确的方法。为更加轻量化,便携化的LIBS系统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分类 K-MEANS 卷积神经网络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往复摩擦系统研制及运动控制策略研究
5
作者 尹莉 黄鹭 +4 位作者 孙淼 陈少华 杨家慧 蔡晋辉 姚燕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3-729,共7页
为推进高频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的国产化进程,采用自研的高频往复摩擦系统,开展了摩擦磨损过程中高频往复稳定驱动控制技术的研究。通过建立摩擦阻力下振动仿真模型,模拟了高频往复运动控制过程,优化了实际运动控制策略。在上述基础上,... 为推进高频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的国产化进程,采用自研的高频往复摩擦系统,开展了摩擦磨损过程中高频往复稳定驱动控制技术的研究。通过建立摩擦阻力下振动仿真模型,模拟了高频往复运动控制过程,优化了实际运动控制策略。在上述基础上,开展了不同工况下的摩擦磨损实验。结果表明,自研运动控制策略实现了稳定的位移输出,典型试验工况下的位移示值误差不超过±2%,并将摩擦系数值与目前国际领先的高频往复摩擦磨损设备进行了比对,二者示值差异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计量 摩擦磨损试验机 高频往复运动 振动信号自适应控制 摩擦磨损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量子霍尔电阻样品计量应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蔡建臻 黄晓钉 潘攀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4-488,共5页
采用AsGa砷化镓系材料研制了多种结构的新型量子霍尔电阻样品,介绍了该样品的特点及应用领域。使用常温电流比较仪和低温电流比较仪,用过渡比对法对新型的量子霍尔电阻与标准量子霍尔电阻样品进行了双重测量比对验证,在实验室内测量结... 采用AsGa砷化镓系材料研制了多种结构的新型量子霍尔电阻样品,介绍了该样品的特点及应用领域。使用常温电流比较仪和低温电流比较仪,用过渡比对法对新型的量子霍尔电阻与标准量子霍尔电阻样品进行了双重测量比对验证,在实验室内测量结果的相对偏差小于4×10^-8,验证了新型的量子霍尔电阻样品和测量系统的准确度满足当前计量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量子霍尔电阻 过渡比对法 常温电流比较仪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环氧玻纤布基板体积电阻率测试与内带电效应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益峰 袁小平 +5 位作者 梅飞 张红垒 谭文军 冯娜 蔡锟 王金晓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4-99,共6页
温度是影响卫星绝缘材料绝缘性能及内带电效应充电状态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三电极法测试了不同温度下星载电路板基板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DICTAT程序仿真分析了温度对绝缘材料表面充电电位和内部最大电场的影响... 温度是影响卫星绝缘材料绝缘性能及内带电效应充电状态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三电极法测试了不同温度下星载电路板基板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DICTAT程序仿真分析了温度对绝缘材料表面充电电位和内部最大电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60℃下,基板材料的体积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其变化幅值超过两个数量级;同时基板材料的表面充电电位幅值和内部电场强度均随温度的降低而上升,在温度低于0℃时存在较大的静电放电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电路板 温度 体积电阻率 内带电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ER 12号水平诊断窗口碳化硼块状材料应用特性研究
8
作者 胡晓月 王旭迪 +4 位作者 胡庆生 许昌军 裴燕斌 杨传森 赵君煜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63-2370,共8页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12号水平诊断窗口(EQ#12)集成多种等离子体诊断系统用于观测等离子体运行状态,其真空内侧的集成设计在满足窗口重量限制和中子屏蔽要求的前提下,需重点考虑材料的真空放气性能和窗口冷却效率等因素。根据EQ...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12号水平诊断窗口(EQ#12)集成多种等离子体诊断系统用于观测等离子体运行状态,其真空内侧的集成设计在满足窗口重量限制和中子屏蔽要求的前提下,需重点考虑材料的真空放气性能和窗口冷却效率等因素。根据EQ#12真空内侧标准化集成设计方案,使用热压工艺制备碳化硼(B4C)屏蔽块,采用SEM、质谱分析、对称结构流导法、稳态热流法及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对其微观形貌、理化性能等基础特性,真空放气特性及传热特性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热压工艺下的B4C屏蔽块密度为(2.50±0.01)g/cm^(3),内部微小孔隙少;总硼含量达77.20%,且铁和钴等杂质元素含量均不超过0.03%;真空条件下经过烘烤处理后,块体释放气体组分主要为H_(2),样品对H2的单位面积放气率低至6.94×10^(−9) Pa·m^(3)·s^(−1)·m^(−2);测试了100~500℃、1 MPa界面压力下B4C和不锈钢316L(N)-IG在真空条件下(约10^(−3) Pa)的接触热导,结合测试结果进一步对B4C在应用工况下进行热仿真分析可知,其在ITER装置运行工况下可以有效带走核热、局部最高温度不会超过221.6℃,经48 h的烘烤可升温至209.1℃进行有效除气。针对此种热压B4C块状材料的应用特性研究为核聚变装置真空室内屏蔽材料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 等离子体诊断集成 碳化硼 特性 真空放气率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真空零部件放气率测试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2
9
作者 胡晓月 陈俊儒 +6 位作者 胡庆生 杨传森 姜娟 徐海洋 许昌军 宋春尧 刘迪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77-487,共11页
材料的真空放气特性是聚变装置需重点研究和关注的内容。为了研究大尺寸组件在聚变装置真实运行环境下的放气特性,基于对称结构流导法针对性设计研制了一套放气率测试装置,该装置能模拟聚变装置烘烤温度条件(室温~300℃)且测量范围覆盖(... 材料的真空放气特性是聚变装置需重点研究和关注的内容。为了研究大尺寸组件在聚变装置真实运行环境下的放气特性,基于对称结构流导法针对性设计研制了一套放气率测试装置,该装置能模拟聚变装置烘烤温度条件(室温~300℃)且测量范围覆盖(10^(-5)~10^(-9)) Pa·m^(3)·s^(-1)量级。此外,重点针对样品室的加热、冷却系统进行热仿真验证以确保零部件在放气率测试时能模拟其在托卡马克真空室内烘烤过程中的温升工况。装置样品室尺寸为φ500 mm×600 mm,主体材料使用SUS316L不锈钢且内表面采用超高真空工艺处理。样品室设计有加热平台和真空室外壁的联合加热模块,以实现对被测样品25℃~300℃的加热;样品室隔热层外侧设有水冷系统以保障降温效率和人员接触安全性。对样品室的烘烤、冷却设计进行热仿真分析发现:隔热层起到了有效的保温隔热作用,内外层温差近150℃;水冷系统起到显著的降温效果,使人员接触的最外层区域温度不超过55℃;在联合加热模式下的升温效率和加热能力优于仅使用样品台热传导升温。初步测试表明,装置可实现稳定的可控烘烤性能,本底放气成分分析表明该装置本底清洁运转良好,可以满足聚变装置零部件的放气率测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气率 样品室 结构设计 仿真分析 装置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历法中的问题讨论
10
作者 刘民 平劲松 王乾娟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9-315,共7页
月球上的观测者所见的天体运动或天象周期及其通算关系,称为“月球历法”。历法属于时间计量的范畴,地球以外的时间计量又是空间计量的科学问题。研究月球历法首先要分析月球所处的空间坐标结构,把月球放到分层嵌套的多级坐标系中研究,... 月球上的观测者所见的天体运动或天象周期及其通算关系,称为“月球历法”。历法属于时间计量的范畴,地球以外的时间计量又是空间计量的科学问题。研究月球历法首先要分析月球所处的空间坐标结构,把月球放到分层嵌套的多级坐标系中研究,月球观测者从不同层级的坐标系中选择不同的参考物,将会测量得到不同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其次要分析月球历法的周期性和本地性,把观测者分为:月正面、月背面、晕圈以及月球赤道等不同位置的观测者,分别从不同位置观测天象的周期。由于参照物不同可得出结论:如地球是最佳参照物,月球相对于地球无自转,但有摆动;参考太阳和恒星,虽然月面观测者看到了太阳和恒星的类似周期性运动,但周期间隔不均匀。因此月球与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点不同,地球上现有的历法规则不能照搬到月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计量 历法 月球历法 自转 公转 白道 黄道 空间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频电流互感器误差测量仪研制
11
作者 金海彬 胡志远 +1 位作者 梁晟直 任秀伟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4,共6页
利用电流比较仪测量微小误差电流的原理,采用嵌入式控制模块,由电流互感器误差校验回路中电流标准回路的电流信号产生的工作电压,通过程控的电导箱和电容箱产生与工作电压同相和正交的高准确度微差电流,并与被测电流互感器误差电流同时... 利用电流比较仪测量微小误差电流的原理,采用嵌入式控制模块,由电流互感器误差校验回路中电流标准回路的电流信号产生的工作电压,通过程控的电导箱和电容箱产生与工作电压同相和正交的高准确度微差电流,并与被测电流互感器误差电流同时输入电流比较仪绕组,再通过高分辨力的数字指零仪进行自主平衡测量,实现了0.00001%至10%宽误差范围和50 Hz至1 kHz宽频带电流互感器的比值误差和相位误差的测量,与传统的电流互感器校验仪相比具有准确度高,测量范围宽和测量速度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计量 误差测量仪 电流互感器 校验仪 宽频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计量中时间单位和时间测量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民 彭明 刘碧野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37-1143,共7页
时间单位和时间测量统一问题是空间计量的关键问题。空间计量的研究对象是地球以外广域时空,它是在传统计量学基础上的延伸。狭义相对论证明了时间是相对的,只有在同一个坐标系内才能对同时性进行定义。在地球上已经习惯了随地球旋转的... 时间单位和时间测量统一问题是空间计量的关键问题。空间计量的研究对象是地球以外广域时空,它是在传统计量学基础上的延伸。狭义相对论证明了时间是相对的,只有在同一个坐标系内才能对同时性进行定义。在地球上已经习惯了随地球旋转的非惯性坐标系,并且在非惯性系上定义了时间单位和测量理论,然而在不旋转的惯性坐标系上进行时间测量更加合理。广义相对论中的原时和坐标时都是以国际单位制SI秒为时间单位的,即使有相对速度效应、引力红移效应、Sagnac效应等相对论效应影响时钟的快慢,SI秒的定义是绝对的。时空度规把坐标轴伸展成有刻度的坐标,度规给坐标轴刻度之间赋予一种比例关系,当度规为变量时,时空就是弯曲的。以转盘上的弯曲时空为例子,给出了非惯性坐标系上时间统一的广义相对论算法。卫星导航系统为了统一时间,把星载原子钟走速进行了相对论公式修正,不再以SI秒为单位测量原时,因此不同轨道上的卫星采用了不同时间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计量 国际单位制 SI秒 相对论 惯性系 非惯性系 原时 坐标时 时空度规 相对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FFT算法在介损监测中的理论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郝西伟 杨大伟 +1 位作者 刘广艳 张冠军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7-61,共5页
在电力设备介质损耗在线监测中,由于对连续工频周期信号的截断和非同步采样,会给基于传统FFT的谐波分析法带来显著的误差。笔者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对高精度FFT算法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并给出了加Blackman-Harris窗插值算法的实用公式。针... 在电力设备介质损耗在线监测中,由于对连续工频周期信号的截断和非同步采样,会给基于传统FFT的谐波分析法带来显著的误差。笔者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对高精度FFT算法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并给出了加Blackman-Harris窗插值算法的实用公式。针对实际电网频率波动引起的非同步采样,通过MATLAB软件对普通FFT算法、加Blackman窗和加Blackman-Harris窗的插值算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分析表明采用加Blackman-Harris窗插值的高精度FFT算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测量误差和提高监测精度,满足现场电力设备介损监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损在线监测 非同步采样 谐波分析 快速傅里变换 频率波动 加窗插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技术及其在宇航领域中的应用综述
14
作者 宋海龙 潘建立 +5 位作者 姜震 朱玉娉 刘燕 袭超 罗震 王鹏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共15页
随着智能传感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孪生技术正在引领产业变革。概述了数字孪生的发展历史、概念、特点和相关技术,目前各机构和学者还没有对数字孪生的概念形成通用的理解,未来还需要展开广泛的讨论和研究;总结了数字孪生在... 随着智能传感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孪生技术正在引领产业变革。概述了数字孪生的发展历史、概念、特点和相关技术,目前各机构和学者还没有对数字孪生的概念形成通用的理解,未来还需要展开广泛的讨论和研究;总结了数字孪生在美国宇航领域的应用情况,详细论述了国内宇航领域在设计、生产和运维等几个阶段中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现状,当前的主要问题是虚实之间还没有建立起有效联系,所以还没有真正实现由虚拟模型直接对物理实体进行指导和优化;并给出了航天领域应用数字孪生仍需要持续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传感和数据处理、高保真度模型、软件工具平台建设、与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结合等。当前数字孪生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未来还需要积极拓展应用范围和场景,才能更大程度的发挥数字孪生技术的价值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仿真模型 数据驱动 传感 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速碰撞太阳电池阵诱发放电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书锋 柴昊 +3 位作者 周玉新 张明志 刘振风 王田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6-390,共5页
随着空间碎片的日益增多,在轨运行航天器的高压太阳电池阵受到空间碎片撞击的影响需要得到评估。通过二级轻气炮加载弹丸,应用Langmuir三探针和电流、电压探针对空间用硅太阳电池阵在不同碰撞速度下产生的放电效应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 随着空间碎片的日益增多,在轨运行航天器的高压太阳电池阵受到空间碎片撞击的影响需要得到评估。通过二级轻气炮加载弹丸,应用Langmuir三探针和电流、电压探针对空间用硅太阳电池阵在不同碰撞速度下产生的放电效应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空间碎片撞击太阳电池阵会诱发产生放电现象,撞击过程产生的高浓度等离子体是放电现象产生的诱因,且碰撞速度越大,对太阳电池阵产生的损伤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放电 超高速碰撞 太阳电池阵 空间碎片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发射光谱法监测小功率霍尔推力器通道侵蚀
16
作者 习薇 邹纫秋 +4 位作者 郑博文 朱悉铭 宁中喜 贾军伟 于达仁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76,共10页
分析霍尔推力器在工作过程中陶瓷通道壁的侵蚀特性,对评估霍尔推力器的性能和寿命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侵蚀评价方法主要依靠对侵蚀深度的测量,这种方法耗时长、无法提供在线实时监测以及多工况监测。为此,首先,利用具备非侵入式、原位... 分析霍尔推力器在工作过程中陶瓷通道壁的侵蚀特性,对评估霍尔推力器的性能和寿命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侵蚀评价方法主要依靠对侵蚀深度的测量,这种方法耗时长、无法提供在线实时监测以及多工况监测。为此,首先,利用具备非侵入式、原位在线特点的发射光谱法对霍尔推力器工作过程中侵蚀情况进行监测,成功监测到硼原子信号。然后,利用先进光度法基于硼原子谱线与氙原子谱线比,以及基于氙原子碰撞辐射模型计算的电子温度,对不同工况下硼原子约化浓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硼的约化浓度随着质量流量和电压的增大而增大,而磁场强度对硼约化浓度的影响较复杂,还需进一步研究。采用发射光谱法和先进的光度法可以实时和原位高效地评估不同操作条件下航空航天设备的侵蚀特性,对深空探测和引力波探测等关键应用中推力器的设计和寿命优化等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功率霍尔推力器 发射光谱法 先进光度法 侵蚀产物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DLAS技术的空间真空环境下温度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贾军伟 张书锋 +3 位作者 金光远 杨力 宋瑞海 王欢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3-158,共6页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可用于气体温度的高精度快速测量,但目前TDLAS技术研究一般集中在正压范围内,真空环境下该技术的应用研究较少。空间真空环境由于压力极低,传统的接触式温度测量技术存在众多不确定性因素。本文从...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可用于气体温度的高精度快速测量,但目前TDLAS技术研究一般集中在正压范围内,真空环境下该技术的应用研究较少。空间真空环境由于压力极低,传统的接触式温度测量技术存在众多不确定性因素。本文从热力学温度定义出发,提出并分析了TDLAS技术测量空间真空环境下痕量气体分子振-转温度的可能性和精度。同时以C2H2分子1535.393 nm和1535.432nm两条吸收谱线为例,分析了TDLAS技术测量气体分子振-转温度的方法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即使压力达到1.0×10-3Pa,如果在实验中选取吸收强度大的谱线对,同时增加有效吸收光程,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吸收信号,实现气体分子振-转温度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 温度 测量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 吸收谱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仪器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的计量校准程序 被引量:11
18
作者 丁蔚 彭诚 +1 位作者 李军 侯旭玮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69-74,共6页
针对使用LabVIEW构建大型复杂的测试系统时,在代码复用、后期维护、升级扩展等方面的问题,开展LabVIEW Object-Oriented Program(LVOOP)技术研究,在LabVIEW平台实现了基于面向对象的电源自动测试程序开发.通过研究表明,基于面向对象编... 针对使用LabVIEW构建大型复杂的测试系统时,在代码复用、后期维护、升级扩展等方面的问题,开展LabVIEW Object-Oriented Program(LVOOP)技术研究,在LabVIEW平台实现了基于面向对象的电源自动测试程序开发.通过研究表明,基于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的自动测试系统具有程序结构简单,重复工作少,灵活性、可扩展性强,修改和维护方便等优点,提高了程序质量,人力成本及时间成本至少减至原先的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虚拟仪器 面向对象 自动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交流阻抗计量标准装置 被引量:5
19
作者 颜晓军 扈蓓蓓 +2 位作者 李亚琭 吴康 游立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2-607,共6页
为解决任意阻抗模与阻抗角的交流阻抗的溯源问题,研制了一套新型交流阻抗标准装置,由交流阻抗标准源及交流阻抗标准表组成,在100 Hz^1 MHz、0. 1Ω~1 kΩ范围,可对RLC数字电桥、交流阻抗和实物阻抗进行校准,技术指标可以达到0. 01%。采... 为解决任意阻抗模与阻抗角的交流阻抗的溯源问题,研制了一套新型交流阻抗标准装置,由交流阻抗标准源及交流阻抗标准表组成,在100 Hz^1 MHz、0. 1Ω~1 kΩ范围,可对RLC数字电桥、交流阻抗和实物阻抗进行校准,技术指标可以达到0. 01%。采用直接测量法、替代测量法和等电位测量法,将交流阻抗标准溯源到实物阻抗标准、电压比例标准和相位标准上,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交流阻抗溯源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交流阻抗标准装置 直接测量法 替代测量法 等电位测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守时系统概念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民 王乾娟 李军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共6页
针对太阳系广域时空尚没有统一时间的规则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统一时间的方法。空间守时系统坚守人类对时间的两个约定,即时间单位和时间起始点的约定,在基于广义相对论的空间计量理论的基础上,用铯原子钟测量原时,用脉冲星测量坐标时... 针对太阳系广域时空尚没有统一时间的规则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统一时间的方法。空间守时系统坚守人类对时间的两个约定,即时间单位和时间起始点的约定,在基于广义相对论的空间计量理论的基础上,用铯原子钟测量原时,用脉冲星测量坐标时,用太阳系质心坐标系原点上的坐标时来统一时间。阐明了"标准时间不是唯一的"相对时间观,在不同局域坐标系之间,相互观测对方的时间都不可能是均匀流逝的,相互认为对方的时间坐标轴是弯曲的,而绝对时间观则必须维持"标准时间的唯一性",用授时技术来统一所有用时设备。空间守时系统的概念颠覆了传统的绝对时间观点。空间守时系统具有特别设计的反馈机制,使时间系统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守时系统 空间计量 守时 授时 相对论 脉冲星 太阳质心坐标系 原时 坐标时 反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