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台地下水封洞库工程区地应力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
作者 贺振鹏 王泽利 +3 位作者 宋矿银 朱华 牛庆明 张书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63-70,共8页
基于地下水封洞库工程区的地质勘查成果,构建了工程区三维地应力场有限元模型,利用工程区实测地应力结果作为约束条件,以保证模拟结果的可靠性。模拟结果表明:①工程区压应力集中部位与NE向断裂的走向一致,工程区北部边界断裂F1对工程... 基于地下水封洞库工程区的地质勘查成果,构建了工程区三维地应力场有限元模型,利用工程区实测地应力结果作为约束条件,以保证模拟结果的可靠性。模拟结果表明:①工程区压应力集中部位与NE向断裂的走向一致,工程区北部边界断裂F1对工程区的应力分布有阻碍限制作用;②场地中央断裂F9的应力已达到发生岩爆的条件;远离断裂,应力逐渐减小;③根据应力强度场和第三主应力场的特征并结合判断结构面稳定性的判别式分析,工程区内发育的产状为92°∠78°和190°∠65°的结构面的稳定性较差,在洞库开挖过程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封洞库 地应力场 数值模拟 岩爆 岩体结构面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三维激光点云建模的技术方案 被引量:28
2
作者 史少维 李玉富 +4 位作者 王瑞忠 李志宽 侯少聪 李岩 靳振士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3-85,共3页
随着数字化城市建设的推进,大规模建筑物需要完成三维模型的工作,传统根据全站仪采集数据制作模型的方法效率低下,特别是针对复杂建筑、煤化厂、炼化厂等厂区装置进行建模,显得更加困难。本文提出了利用三维激光仪扫描点云数据进行三维... 随着数字化城市建设的推进,大规模建筑物需要完成三维模型的工作,传统根据全站仪采集数据制作模型的方法效率低下,特别是针对复杂建筑、煤化厂、炼化厂等厂区装置进行建模,显得更加困难。本文提出了利用三维激光仪扫描点云数据进行三维建模的方案,可以大大缩短外业数据采集的时间,减少外业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 点云数据 AUTODESK ReCap 三维建模 3ds M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设计的地下水封洞库群优化 被引量:14
3
作者 宋琨 晏鄂川 +1 位作者 杨举 季惠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503-3507,共5页
大型地下水封石洞油库是目前国内外石油战略储备的重要方式,为保证该类大断面不支护地下洞室群的稳定,需优化洞室群的布置。在分析山东某地下水封洞库群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洞室群数值模型。根据三轴试验、围岩RMR(rock mass rati... 大型地下水封石洞油库是目前国内外石油战略储备的重要方式,为保证该类大断面不支护地下洞室群的稳定,需优化洞室群的布置。在分析山东某地下水封洞库群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洞室群数值模型。根据三轴试验、围岩RMR(rock mass rating)分类和广义Heok-Brown准则估计了II、III和IV类围岩的岩体力学参数。以洞室埋深、轴向和间距为因素,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进行数值试验,以关键点位移和塑性区面积作为评价指标对试验结果进行直观分析,得到对洞室围岩变形和塑性区面积影响最显著的为洞室轴向,并研究了轴向对围岩变形和塑性区面积的影响,得到该水封洞库洞室群的最优布置方案为埋深-60.0 m,轴向N30°W,间距为25 m。其研究结果对地下水封洞库洞室群的布置具有一定工程意义和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封油库 洞室优化 正交设计 广义Hoek-Brown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钻孔影像的深部结构面类型识别及发育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杨举 晏鄂川 +1 位作者 季惠彬 张婷婷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2-337,共6页
深部岩体中不同类型的结构面对地下水封洞库的稳定性和水封条件产生不同的影响效应,开展深部岩体中结构面类型识别与发育特征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结合黄岛地下水封洞库工程,基于数字钻孔影像技术,从曲线的形状、宽度、颜色、交错... 深部岩体中不同类型的结构面对地下水封洞库的稳定性和水封条件产生不同的影响效应,开展深部岩体中结构面类型识别与发育特征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结合黄岛地下水封洞库工程,基于数字钻孔影像技术,从曲线的形状、宽度、颜色、交错关系以及曲线周围岩石岩性等方面分析了洞库区深部发育的4类结构面的钻孔影像特征,并以ZK8中120m^-60m段为例进行了深部结构面类型识别和发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洞库区各类结构面具有不同的钻孔影像特征,可以借此开展深部结构面发育特征的分类研究;(2)洞库区构造节理和变质分异面发育数量沿纵深方向呈现逐渐减小的特征,且变质分异面仅发育在30m高程以上区域,岩脉侵入节理主要发育于局部较小范围,对洞室群的影响视其发育位置而异。因此应注重对深部结构面发育特征的研究,为工程建设提供翔实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钻孔影像 深部结构面 影像特征 类型识别 发育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环太平洋西海岸地区地下水封洞库选址区域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章琼 晏鄂川 +1 位作者 季惠斌 宋琨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6-633,共8页
区域稳定性分析对于地下水封洞库科学合理的选址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根据地下水封洞库建库选址基本原则,在充分考虑我国主要大型码头与炼油厂分布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环太平洋西海岸地区地下水封洞库区域稳定性研究区范围。其次,在分析... 区域稳定性分析对于地下水封洞库科学合理的选址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根据地下水封洞库建库选址基本原则,在充分考虑我国主要大型码头与炼油厂分布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环太平洋西海岸地区地下水封洞库区域稳定性研究区范围。其次,在分析地下水封洞库区域稳定性影响因素并考虑目前所掌握相关数据、资料的基础上,确定区域性断裂带、地震峰值加速度、地层岩性、大地热流值为区域稳定性评价的敏感因子,并根据对区域稳定性影响的大小对各敏感因子划分等级。最后,采用因子叠加法,并利用MAPGIS软件对研究区的稳定性进行了空间叠加分析,得到了研究区区域稳定性评价结果,为我国后期大型地下水封洞库规划选址提供了参考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油气储备 地下洞库 区域稳定性 水密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岛地下水封油库地应力场及地质构造作用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章琼 晏鄂川 季惠斌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6-141,共6页
初始地应力场对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影响十分显著,但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通过单一方法得到的地应力场可靠性不高。以黄岛地下水封洞库工程为例,分析了研究区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及近场断裂构造;通过水压致裂法进行了地应力测试,得到最大... 初始地应力场对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影响十分显著,但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通过单一方法得到的地应力场可靠性不高。以黄岛地下水封洞库工程为例,分析了研究区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及近场断裂构造;通过水压致裂法进行了地应力测试,得到最大主应力方向主要集中在NWW向,优势方向为N73°W;通过地质构造分析法分析了研究区地应力场,探讨了区域构造运动历史对研究区现今构造应力场的影响,认为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W—NNW。构造分析法与水压致裂法所得最大主应力方向大致均为NW,但存在一定偏差;主要原因可能是研究区地质构造复杂,受构造变形边界条件影响,派生的局部应力场发生偏转。这表明,在分析地应力场时应结合区域地质构造作用分析及实测地应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对于地应力场的综合确定方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封洞库 地应力 地质构造 水压致裂法 构造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封洞库岩体质量分级体系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季惠彬 晏鄂川 +1 位作者 宋琨 王章琼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2-66,共5页
由于地下水封洞库多为大跨度、高边墙、不衬砌或少衬砌的地下洞室,因此建库岩体多为质量较好的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等,但现有岩体质量分级体系不能很好地针对此类工程进行岩体分级。在确定了影响地下水封洞库工程岩体质量分级因素的基础... 由于地下水封洞库多为大跨度、高边墙、不衬砌或少衬砌的地下洞室,因此建库岩体多为质量较好的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等,但现有岩体质量分级体系不能很好地针对此类工程进行岩体分级。在确定了影响地下水封洞库工程岩体质量分级因素的基础上,考虑RQD值、结构面空间分布、粗糙度、地下水、地应力和储存压力等因素,提出了适用于地下水封洞库岩体质量分级体系(UWCQ),并应用该分级体系进行黄岛地下水封洞库工程的岩体质量评价。证明UWCQ体系对评价地下水封洞库岩体质量是可行的,能满足工程需求。这对地下水封洞库的开挖方式选择、支护方案确定和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质量分级 UWCQ体系 地下水封洞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的GPS对流层延迟变化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杨晶 顾慧 +2 位作者 刘严萍 吴亮 高悦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0-62,共3页
利用GAMIT软件获得了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络GPS测站的天顶对流层延迟,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GPS天顶对流层延迟序列进行处理,获得了测站对流层延迟变化规律。由GPS天顶对流层延迟序列分析可知,天顶对流层延迟序列呈明显的年周期变化;天顶对... 利用GAMIT软件获得了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络GPS测站的天顶对流层延迟,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GPS天顶对流层延迟序列进行处理,获得了测站对流层延迟变化规律。由GPS天顶对流层延迟序列分析可知,天顶对流层延迟序列呈明显的年周期变化;天顶对流层延迟的大小随海拔的增加而减小;低纬度和中纬度地区的对流层延迟曲线的波形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延迟 GPS 小波分析 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地基强迫振动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岚 吕景权 +1 位作者 朱文久 郑水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4-88,共5页
在试验块体分别为明置与埋置情形时,利用激振器对某工程场地天然地基分别进行竖向、水平回转及扭转稳态强迫振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埋置情形试验的动力特性参数值均大于明置情形试验相应值;同种试验情形下,地基第一振型共振频率竖向最... 在试验块体分别为明置与埋置情形时,利用激振器对某工程场地天然地基分别进行竖向、水平回转及扭转稳态强迫振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埋置情形试验的动力特性参数值均大于明置情形试验相应值;同种试验情形下,地基第一振型共振频率竖向最大,水平回转向其次,扭转向最小;土的参振质量均远大于基础本身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振动 天然地基 动刚度 参振质量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封洞库预选场地的地质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洋兵 晏鄂川 +1 位作者 吕飞飞 季惠彬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1-77,共7页
科学合理地选择建设场地是油气能源的水封式地下储存建设中面对的首要问题,其中场地的地质适宜性评价极为关键。通过总结参与的数个地下水封洞库工程实践经验,并分析其它洞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从储能原理出发提出预选场地的地质适宜... 科学合理地选择建设场地是油气能源的水封式地下储存建设中面对的首要问题,其中场地的地质适宜性评价极为关键。通过总结参与的数个地下水封洞库工程实践经验,并分析其它洞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从储能原理出发提出预选场地的地质适宜性定量评价模型。在建模过程中,首先阐述了场地地质适宜性评价目标和评价指标选取原则;其次从区域稳定性条件、岩体稳定性条件和水压力密封条件3方面建立起含9项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再基于评分法对二级指标进行评分赋值,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得出一级指标权重;最后结合乘积式和加权求和式构建评价模型,并通过Visual Basic平台编程实现。以山东黄岛地下水封石油洞库为例,对评价模型进行应用和检验,结果表明评价模型中的指标可从预可行性研究阶段获取,可行性和可靠性较高,可为相关工程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封洞库 能源储存 场址选择 地质适宜性 评价模型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地质条件对地下水封洞库选址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季惠彬 叶文超 胡成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8-141,共4页
地下水封洞库因其安全、环保、建造成本低等优势,已成为石油储备的重要形式,但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决定着洞库建设的成败。本文从地下水封洞库建库的适宜性条件分析入手,明确了对洞库选址具有重要影响的水文地质条件,即洞库所处的水文地... 地下水封洞库因其安全、环保、建造成本低等优势,已成为石油储备的重要形式,但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决定着洞库建设的成败。本文从地下水封洞库建库的适宜性条件分析入手,明确了对洞库选址具有重要影响的水文地质条件,即洞库所处的水文地质单元位置、地下水水位、岩体渗透性、地下水水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地下水封洞库选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通过黄岛地下水封洞库实例验证了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封洞库 水文地质条件 适宜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系统与数值模拟的地下岩洞锚喷支护参数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洋兵 晏鄂川 +1 位作者 徐军 张婷婷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0-145,156,共7页
针对山东某地下水封液化石油气库工程,基于洞室截面尺寸和场区结构面发育特征,采用Q系统计算出特定Q值洞室围岩段的初步锚喷参数。基于场区地应力分布特征,采用GSI和Hoek-Brown准则建立起Q值与岩体等效力学参数的联系。基于3DEC离散元,... 针对山东某地下水封液化石油气库工程,基于洞室截面尺寸和场区结构面发育特征,采用Q系统计算出特定Q值洞室围岩段的初步锚喷参数。基于场区地应力分布特征,采用GSI和Hoek-Brown准则建立起Q值与岩体等效力学参数的联系。基于3DEC离散元,分别从连续和非连续围岩角度对锚喷参数进行校核,并基于超载安全系数法评价支护结构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连续围岩条件下,锚喷支护对围岩位移的控制作用明显,锚杆的最小安全系数为2.75,喷层的安全系数为1.25,表明锚喷参数是安全、合理的;非连续围岩条件下,由于出现局部失稳块体,锚喷支护破坏失效;Q系统不针对局部块体失稳问题,表明结合离散元等数值模拟技术进行综合设计的必要性以及施工期对局部失稳问题进行提前甄别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岩洞 Q系统 离散元模拟 锚喷支护 岩体等效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石油储备库岩体力学参数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琨 罗关俊 +1 位作者 高连通 朱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6-190,共5页
在工程施工巷道围岩基本特征分析和岩体质量级别确定的基础上,采用广义Hoek-Brown强度准则,估算了Ⅲ级岩体的强度参数,并按Hoek(2006)的公式估算了变形参数;根据巷道的拱顶沉降和净空收敛变形监测,按正交试验设计原理进行了有限元位移反... 在工程施工巷道围岩基本特征分析和岩体质量级别确定的基础上,采用广义Hoek-Brown强度准则,估算了Ⅲ级岩体的强度参数,并按Hoek(2006)的公式估算了变形参数;根据巷道的拱顶沉降和净空收敛变形监测,按正交试验设计原理进行了有限元位移反演,获得了Ⅲ级岩体强度和变形参数。通过两者的对比发现:估算结果与反演结果基本一致,最终根据反演结果的岩石材料常数mi值较准确,以及估算结果的岩体变形模量Em值较准确的原则,确定了Ⅲ级岩体的强度参数和变形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力学参数 广义Hoek—Brown估算 位移反演 正交试验 地下石油储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kyline的地质模型属性识别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4
14
作者 史少维 姚鹏君 +1 位作者 曹宏涛 林巨超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8-91,共4页
随着三维GIS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在工程项目中建立三维可视化分析管理系统的需求越来越高。准确分析识别地下区域的岩石块体信息,是地下工程施工与监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空间拓扑关系的知识,在地质模型抽离岩石属性图层,... 随着三维GIS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在工程项目中建立三维可视化分析管理系统的需求越来越高。准确分析识别地下区域的岩石块体信息,是地下工程施工与监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空间拓扑关系的知识,在地质模型抽离岩石属性图层,设计了空间查询体,进而利用Skyline平台的接口,探索出一种能够实现模型岩性点触检测功能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拓扑关系 SKYLINE 地质模型 空间查询体 属性识别 空间相交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kyline的地下洞库三维系统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7
15
作者 史少维 姚鹏君 林巨超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1-104,111,共5页
随着国家能源储备战略的推进,石化行业中储存油气的地下工程规模日益扩大,但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境限制给项目的考察与管理带来了困难。本文提出利用三维GIS技术对地下工程进行虚拟可视化的信息管理方法,依托地下洞库工程项目,基于Sk... 随着国家能源储备战略的推进,石化行业中储存油气的地下工程规模日益扩大,但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境限制给项目的考察与管理带来了困难。本文提出利用三维GIS技术对地下工程进行虚拟可视化的信息管理方法,依托地下洞库工程项目,基于Skyline三维软件平台,结合B/S系统框架和NHibernate数据库技术,设计与开发了地下洞库的三维信息管理系统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YLINE 地下洞库 三维模型 数据库 NHIBERNATE TerraExplorer ISGWorld65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GLONASS组合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祖光 杨开伟 王宝成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8-40,共3页
通过比较同一测站的可见卫星数以及单站和全球的DOP值情况,论证GPS/GLONASS组合系统比单个GPS系统在可靠性和定位精度方面更有优势,在卫星高度角较大而GPS系统不能工作的情况下,组合系统仍可继续工作。
关键词 GPS 组合系统 可靠性 D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斜孔成像技术解译结晶岩体裂隙发育几何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忠亮 胡成 +1 位作者 陈刚 梁佳佳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6,共6页
钻孔电视成像技术由于其高精度数字记录成像的特点,克服了工程钻探过程中岩芯不连续、裂隙几何要素信息丢失等问题,在国内外工程勘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目前钻孔成像解译大都以竖直孔为主,倾斜孔成像解译应用较少。结合某地区地下... 钻孔电视成像技术由于其高精度数字记录成像的特点,克服了工程钻探过程中岩芯不连续、裂隙几何要素信息丢失等问题,在国内外工程勘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目前钻孔成像解译大都以竖直孔为主,倾斜孔成像解译应用较少。结合某地区地下水封洞库项目中的斜孔电视成像工作,介绍了斜孔成像裂隙的解译方法,通过空间坐标转换将结构面的视产状转换成真产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该地区地下水幕系统和洞室所在位置深度范围内的裂隙发育情况分三部分对深部花岗岩结晶岩体裂隙几何要素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相应的裂隙发育产状变化特征和垂向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发育NE 20°~40°和NW 20°~40°优势构造成因裂隙,裂隙发育数量呈现先减小后逐渐增大并维持较稳定数量的变化趋势。以此可为评价洞库围岩稳定性、水幕系统水封效果等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孔成像 裂隙发育 结构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地雷达在碎石桩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宝 谷延凤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8-130,共3页
将探地雷达检测技术应用于碎石桩的质量检测,判定碎石桩的桩身完整性,具有快捷、准确和实时处理及显示的优点。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为复合地基的质量检测提供大量相关信息。
关键词 探地雷达 碎石桩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的GPS对流层延迟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晶 顾慧 +3 位作者 王勇 吴亮 曹志勇 高永芹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59,90,共6页
利用GAMIT软件解算获得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络GPS测站的天顶对流层延迟,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处理GPS天顶对流层延迟序列,提取趋势项进行分析,获得全国范围各测站对流层延迟变化趋势。由GPS天顶对流层延迟序列的趋势项分析可知,我国地... 利用GAMIT软件解算获得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络GPS测站的天顶对流层延迟,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处理GPS天顶对流层延迟序列,提取趋势项进行分析,获得全国范围各测站对流层延迟变化趋势。由GPS天顶对流层延迟序列的趋势项分析可知,我国地区从东部到西部,延迟量大小依次减少;从东南到西北,延迟量大小依次减少;站点位于沿海地区及长江流域地区的GPS天顶对流层延迟的趋势项变化不确定。对于长江流域趋势项先增加后减小的地区,峰值时间与长江地区发生洪水的时间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延迟 GPS 经验模态分解(EMD) 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超长桩的承载性状
20
作者 施江波 王鹰 +1 位作者 王士杰 孙宝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3-117,共5页
基于天津某LNG储罐桩基工程资料,采用FLCA3D对超长大直径桩的竖向承载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直径超长桩的沉降曲线多为缓变型曲线,没有明显的陡降段。桩身轴力沿桩身由上而下逐渐衰减,其衰减速率的快慢反映了桩侧摩阻力的大小。... 基于天津某LNG储罐桩基工程资料,采用FLCA3D对超长大直径桩的竖向承载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直径超长桩的沉降曲线多为缓变型曲线,没有明显的陡降段。桩身轴力沿桩身由上而下逐渐衰减,其衰减速率的快慢反映了桩侧摩阻力的大小。桩身上部土层的摩阻力优先于下层土摩阻力的发挥,桩侧摩阻力优先于桩端阻力的发挥。桩顶沉降主要由桩身压缩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大直径桩 桩身轴力 桩侧摩阻力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